大鵬金翅鳥是神鳥,它的身體非常大;你不認識它,看見了,還以為是一座山呢!它翅膀一展,有三百三十由旬那麼長。由旬,有小由旬、中由旬、大由旬;小由旬是四十裡,中由旬是六十裡,大由旬是八十裡。這三百三十由旬是按照大由旬八十裡講的,你算算看這大鵬金翅鳥的翅膀有多大?有多長?
大鵬金翅鳥的翅膀這麼長,它的力量也特別大,有多大?它把翅膀往海面一扇,能把海裡的水闢開成兩半,海水即刻就扇到一邊去;這三百三十由旬的地方就沒有海水,海底都露出來了。龍住在海底深處,會變化,可是這時,一見金翅鳥,就駭得也不會變了,也不會跑了,就軟在那地方不能動彈,於是大鵬金翅鳥一口就把龍吞了。
大鵬金翅鳥能降龍,龍一見到它,一切神通都沒有了,只能在那兒等著大鵬金翅鳥來吃它。世界上就是這樣,一物降一物,好像獅子一吼,百獸俱畏,一切的獸類都老實了;而這種鳥一出現,龍也就老實了。
大鵬金翅鳥可以很容易地吃上幾千條龍,把龍子龍孫都吃得快沒有了。為什麼?因為它每一天要吃一條大龍,再吃五百條小龍,每天吃這麼多的龍,那麼大龍有多少?有無量無邊;小龍有多少?也是有恆河沙那麼多。但是天天都是這樣,一條一條地把龍吃了,龍的眷屬就一天比一天少了,甚至都要斷種了。
龍王一看,很擔憂地說:「唉!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我們的龍子龍孫呀,一天比一天少了,將來龍種就要斷了,這怎麼辦呢?」龍王生大恐慌,惟恐龍種沒有辦法延續下去,於是各處求救,找救兵來降伏大鵬金翅鳥;可是竟然沒有任何的鬼神有大鵬金翅鳥這麼大的力量,大家都沒辦法,束手無策。有一天,龍王突然想起來:「釋迦牟尼佛是最慈悲的,我去請佛來幫助我。」於是,龍王就來到釋迦牟尼佛的法會,求佛救它。
釋迦牟尼佛問它:「你有什麼災難?」龍王說:「世尊啊!您是最慈悲的,現在我們龍的眷屬,都被大鵬金翅鳥吃得幾乎絕種了,我們實在抵抗不了它這種神力,這怎麼辦呢?請佛慈悲來救一救我們龍種,不要讓大鵬金翅鳥來吃我們了。」
釋迦牟尼佛對龍王說:「你們如果能受持八關齋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花香瓔珞香油塗身、不坐高廣大床及伎樂觀聽、過午不食),大鵬金翅鳥就不能吃你們了。」於是龍王回龍宮,率領龍子龍孫來到佛所,授八關齋戒,授完戒之後,佛賜給龍王一件舊袈裟,說:「你拿回去之後,把這件袈裟拆了,分給你的龍子龍孫,每一條龍分一縷袈裟線,系在龍角上,這樣大鵬金翅鳥就不能吃你們了。」
龍王回去後,果然就照這方法去做。從此之後,大鵬金翅鳥即使把海水扇幹,露出海底,也看不見龍在什麼地方,找不著龍了;它看不見龍,就吃不到龍了。龍王生大歡喜心,就皈依佛,作為佛教的護法,天龍八部之一就是龍。為什麼每一條龍系上一縷佛的袈裟線,大鵬金翅鳥就沒有法子吃龍呢?這就是一種妙用,妙用無窮。
佛為龍授戒後,龍種得以生存。可是大鵬金翅鳥沒有龍可吃就會挨餓,它也就不能生存了。大鵬金翅鳥也有神通,當它扇幹了海水,看見佛的袈裟在那兒,就知道這是佛現神通來幫龍,佛不讓它吃龍,它就找佛理論去。
「世尊!您救龍,也要救救我們大鵬金翅鳥啊!」
「沒有人吃你,你為什麼來求救命呢?」
「世尊!您慈悲龍,把龍救活了,可是也不應該叫我們大鵬金翅鳥餓死啊!我們身體這麼大,吃的又多,一定要龍那麼大的身體才夠吃得飽,現在您不準我們吃龍了,我們沒龍吃,那就會餓死,我們大鵬金翅鳥也要斷種了。您對龍慈悲,對我們大鵬金翅鳥就不慈悲,這樣佛的慈悲就不平等了。」
「在我的法裡要戒殺放生,你吃龍是殺生;殺生,冤業就越結越深,今生你吃它,來生它吃你,互相結怨,冤業不能了。你不要吃龍了,就吃齋吧!」
「吃齋?我吃什麼齋啊?我到哪裡去吃齋?」
這時候,佛就說:「好,你等等,不要著急,你們不會餓死的。今天你們若皈依佛、法、僧三寶,受持五戒,那麼我會吩咐我的弟子,在每逢上供的時候,送一份齋飯給你們吃,你們自然就可以吃飽了。你們以後不要殺生,不要再吃龍了,就吃齋念佛吧!」於是,大鵬金翅鳥也皈依三寶、授五戒,以後也就吃齋,不吃龍了,並且成為佛教的護法,也就是天龍八部之一的迦樓羅。有時候,佛頂上方有鳥,這就是大鵬金翅鳥。
就這樣,釋迦牟尼佛和大鵬金翅鳥訂下這個條約,以後龍也不需要怕大鵬金翅鳥,龍種也沒有斷絕,大鵬金翅鳥也有東西吃,沒有餓死。所以現在佛教寺廟,出家人每次上供的時候,就拿出一點米飯到外邊施食,送飯給大鵬金翅鳥吃,念:「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這就是送供給大鵬金翅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