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下浪姐,就上快本。
當初吳昕在浪姐裡被淘汰,就有人說:檔期使然,回去錄節目了。
如果換成從前,這種說法十有八九會被認定成「粉絲在找補」。
這一次,「吳昕不該被淘汰」卻成了公認的事情。
一轉眼,吳昕在「快樂家族」中,已經待了14年之久。
吳昕第一次亮相快本
從最初的小透明,到現在的頗有存在感——一路走來,吳昕向所有人證明了:
麵包會有的,鮮花也會有的。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吳昕在浪姐節目裡是如何自嘲的。
弱雞的是她;
每次都會被淘汰的也是她;
但這和在易立競節目裡的她,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畫風。
不妨大膽地假設一下:是不是在沒有人對比的情況下,吳昕還是挺自信的?
也許會有小夥伴說了:你這不是廢話嗎?
別著急,先從故事的最初看起。
在很多節目裡,吳昕都曾透露過她「童年備受呵護」這件事。
加上優異的成績、姣好的長相,這妥妥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易立競對吳昕的高度肯定,卻直指2005年的那場比賽。
那一年,湖南臺的《閃亮新主播》比賽中,吳昕被幸運女神眷顧。
易立競所說的「神採飛揚、非常挺拔」,如今看來,也絕沒有一絲一毫的言過其實。
在那場比賽中,彼時還高高瘦瘦的杜海濤成了冠軍,明亮可人的吳昕得了亞軍。
後來,兩人都被選進了《快樂大本營》,也展開了兩段截然不同、又殊途同歸的主持生涯。
2006年,也就是吳昕進快樂大本營那年,何炅和謝娜都已經在事業上獨當一面。
當時的何炅,已經在那裡主持了8年;
那一年的謝娜,又是《暗戀桃花源》,又是《菠蘿菠蘿蜜》,事業全面開花。
遇到專業性很強的同伴,是一種幸運。
吳昕自己也清楚,不然也不會在聽到別人說完「我和海濤差了19票,我拍了19部電視劇才重新回到這個舞臺」後,哭著說:
我和海濤的命好好。
但對於主持人這個行業來說,卻不得不「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因為站在每個人都光芒四射的舞臺上,沒有特色的吳昕,也註定不被看見。
但平心而論,從主持人的專業度來說,吳昕做得已經很到位了。
不管是颱風,還是臨場發揮的梗,她都能做到很穩。
可問題,也恰恰出在這個「穩」字上。
看看快樂家族的其他成員,不是話術高超就是話語超多。
吳昕不會博眼球,更不可能去搶話,所以得到的鏡頭也越來越少。
再加上臺裡給她定位成「可愛」,就更沒法和別人抗衡。
最後連越來越胖,也越來越會耍寶搞笑的杜海濤都出頭了。
吳昕呢?還是一個小透明。
一來二去,很多人都開始質疑吳昕。
而她本人的痛苦,不僅來源於別人說的「佔著位置不辦事」,也來源於自己不得不扮可愛這件事。
在鎂光燈下、質疑聲中,一站就是十幾年。
在強調她「命好」的同時,卻忽略了她強大的心理素質。
再加上吳昕在浪姐節目上,不斷貢獻「哭戲」,大家就越來越覺得:自己對吳昕的評價是對的。
她自己,也不斷去強調自己的自卑。
其實從吳昕的經歷,我想到了身邊一位學姐。
人長得美,成績也好,家世也是小康水平。
她在學校的時候,不僅老師喜歡,追求者也很多,但她自己從不起什麼么蛾子。
按部就班地考試,按部就班地參加工作。
直到前兩年再見面,整個人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打扮前衛,而且娛樂項目也很新潮。
從前那個談婚論嫁的男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
一切都有跡可循,她的變化就源於電視臺的工作。
同臺的姑娘們都很美,家世也都不錯,能力佼佼者也不在少數。
她從前看似不在乎那些光環,但瞬間被淹沒也是意難平。
工作了很多年,位置幾乎沒變化。
她將自己的「沒進步」的原因做了總結,結論卻跑偏:從前太乖。
之所以說她的故事,就是因為在某個節點之前,她和吳昕是同一類人。
比較優秀,比較順遂,卻在某個時刻被推到一個位置,不得不和別人作比較。
比來比去,卻被比了下去。
她走的是「放飛自我」路線,吳昕走的是「包裹自我」。
前者短暫出挑,後者持續蟄伏。
同樣是「跟自己較勁」,吳昕選擇的路看似中規中矩,實則也註定大放異彩。
吳昕一直提著一口氣,也不和「快樂家族」這個雙面保護傘較勁。
但自從拖累48個女孩不能上跨年晚會開始,吳昕就開始悄悄地狠磕自己。
還記得浪姐節目裡的藍盈瑩嗎?她把野心和努力寫在臉上。
同樣的狠話,吳昕也說過,但也只說了那麼一次。
剩下的,都交給行動和時間。
不露鋒芒的同時,吳昕也儘量做到不掉鏈子。
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狼性」?
臺裡給吳昕的定位是「小公主」,但很多年來她都沒有「公主命」。
可她也沒有「公主病」。
吳昕14年來,從沒因為身體不舒服而請假。以前來大姨媽吃1片止痛片,這幾年開始吃4片
有點笨、有點喪、有點懶,還愛哭,這都是肉眼可見的吳昕。
但在這些背後,她就像周杰倫在《蝸牛》裡唱的那樣: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
她用時間和韌性,給自己鋪就了一條「捷徑」。
現在的吳昕,既是、又不是從前的吳昕。
看起來還是那麼「弱」,但她就是悄悄地、慢慢地,將經手的每一件事都做好了。
甚至於,她會在不經意間暴露自己的「野心」。
面對易立競,她居然會說:自己想做訪談節目。
所以那些話從吳昕嘴裡說出來,不僅不讓人覺得做作,而且很有說服力。
她走過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卻拿出了每個人都該、都想擁有的姿態:
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