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這部電視劇根據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的巔峰之作,她是山東聊城人,這本小說就是以聊城作為背景。聊城又叫做北方水城,裡面有陽穀縣、臨清縣等,市區叫做東昌府。這裡面有一個演員就叫做東昌,就是從這裡來的。
《天道》顧名思義,裡面藏了一條通天的道路,用人來做裡程碑。
起步的這個人叫做劉冰,就是在這個道路的起點,用人的動物性思維來思考問題。你看他的語言是:我也想像你們一樣,活得像個人。他不知道怎麼提升自己,非常留戀那輛寶馬車,創業初期還沒經過大家同意,就自封「劉主任」,他非常固執,退股以後還捨不得那輛寶馬車執著於名利、現象。
第二步叫葉曉明,顧名思義,「夜曉明」,黑夜裡有一個啟明星了,最起碼的是他退股後知道認帳。創業的時候,他做總經理,很辛苦,能徵善戰。後來葉曉明主動提出退股,劉冰說,這可能是丁元英布的一個局,葉曉明說就算是,你跟人家不是一個檔次,玩不起別玩,別說人家不對。葉曉明最起碼有一個總經理的範,知道犯錯了認帳,「父母責,須順承」,這是反求諸己的基礎。
第三步叫做馮世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你看人家有錢了,開了一個修理店,知道照顧自己家鄉的人,用一袋子蘋果把芮小丹給賄賂了,他知道尊重高人,知道請高人來照顧自己家鄉的人。退股的時候,他沒有退錢,為村子裡保存一條生產線,心裡仍然裝著村子裡的人,這樣的人永遠掉不下去。一個人可以沒有智慧,但是一定要有人情味。
第四步叫做歐陽雪,她認命了,有自知之明。「哦,陽雪」,白的,明白我歐陽雪這一輩子就適合開餐館,即使炒股票賺錢那也不算,最後認為自己還是得開餐館;去打官司,無論官司勝負,還是開餐館。這就是認命,同時在此基礎上去改命,她會不斷地提升改善。哦,陽雪,明白了,算是一個小明白人,但是還沒智慧。
第五步是肖亞文,「肖」是小月,「亞」是第二,就是有文化的第二名。本來丁元英是她的老闆,後來私募基金解散,她特地飛到德國柏林,找芮小丹說,你幫我把這個人照看一下。芮小丹說,你是不是看上了人家,肖亞文說不敢,誰敢愛上這種人等於打開了地獄之門。她知道這個人(丁元英),是極品混混,認識他等於打開了一扇窗,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因為凡夫看現象,他(丁元英)總是盯原因。肖亞文看中這個人不頂吃不頂喝,但是非常重要,你會發現肖亞文知道與智者同行,跟著智者的腳步。當她知道「格律詩」是丁元英布局的時候,她馬上切入,芮小丹和肖亞文是學法律,站在法理上看問題,這場官司從法理上看贏定了,當退股的時候,劉冰、馮世傑、葉曉明那三個人從情理上看,從情理上看輸定了。幾個人對待同一個問題的不同態度,成就了他們不同的命運。那三個人(劉冰、葉曉明、馮世傑)心想能夠完整地跑,能夠退出錢來已經阿彌陀佛了;肖亞文想到的是進攻,買進股票,肖亞文做了最壞的準備,大不了跟歐陽雪開餐館,所以丁元英說她可以。最後她是整個電視劇最大的受益者,成了格律詩的掌門人。
這個人叫做林雨峰,他是樂聖集團總裁,他的廣告是「只有矛、沒有盾」,什麼叫做林雨峰?槍林彈雨打到頂峰。肖亞文雖然知道與智者同行,但不知道如何做成功,林雨峰知道如何成功,但是他成功以後下不來。最後他怎麼死的,雞公山的山路要拐彎了,他開車的時候不拐,直接衝下山崖死的。老子說,「功成名就身先退,天之道」,他不退,他是槍林彈雨打到頂峰。
這個人叫做韓楚風,高處不勝寒,但是我知道如何處在頂峰。新會有個山叫做「圭峰山」,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老總裁去世,三個副總裁爭總裁一個,他跟丁元英賭了一輛寶馬車,以退為進,讓其他兩個人形成主要矛盾,最後董事會知道哪個是爭名奪利的,哪個是幹活的,最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韓楚峰穩穩地站在頂峰的位置。最後韓楚峰一句話,我贏也是贏,輸也是贏。
比韓楚峰再高一級就是丁元英,凡事看原因,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但是這個丁元英只盯原因,不盯表面,他在論孝的那一段,只盯住道理,沒有人間的暖意。智玄大師說,他已經等到了佛的門檻,但是這一步比登天還難。因為圓滿了才能成佛,你只盯原因,丟了現象;只盯道理,丟了情理。他恨傳統文化,他說:過去傳統文化讓我們,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就是不靠自己,給人失去了覺醒覺悟的機會。但是,我們知道真正的傳統文化靠自己,同時靠家人,靠朋友,因為真正自信了才信別人。他還是有點兒迷,不清醒,他打不過就逃,還是逃避,他說自己的夢想就是找個清靜的地方,把音樂開到極致,所以智玄大師說差一步門檻到佛的境界,但就這一步比登天還難。
智玄大師,代表最頂峰,這是一條天道。
丁元英寫了一首詩,叫做《自嘲》,其實這首詩現實中的作者真名也是丁元英,清朝人。
大家還記得這首詩裡面那個場景,芮小丹準備整他,請當地的文化人一起,第一是想從文化上把你打倒,第二就是把你灌倒。丁元英一看這個架勢就知道啥意思,透過現象看本質嘛。丁元英就先把自己灌多了,就開始說了,反正你搶強姦我,我脫褲子比你快,哈哈,話糙理不糙。丁元英想,你們都想嘲笑我,不用你們,我自己來。
你看他是怎麼自嘲的,他首先自己連降三級,有道的人,先往下答。本是後山人,我是山野村夫一個,降了一級;偶做前堂課,是你們看得起我,偶爾我才能到前堂來做客,又降了一級;醉舞經閣半卷書,有次喝醉了,到「藏經閣」裡面看了半本書,但是心想,半部論語治天下;坐井說天闊,我就是一個井底之蛙,卡卡卡卡,連降四級,降到底夠謙虛了吧。
下面,開始往上反了。我的志向在調戲功名利祿,叫「大志戲功名」;「海鬥量福禍」,我的心胸福禍都可以裝進去,跟老子一樣的格局;論到囊中羞澀時,一語雙關,囊中羞澀賣光碟,怒指乾坤錯,把乾坤翻過來了,我們這兩天學道,是不是感覺顛倒了啊,我們把不重要的當做重要的了。你說這些人,低比不上別人低,高也比不上別人高,所以那些人飯也不吃,背包就走了。那些人酒都沒喝,直接走了。
還有一首,去找智玄大師,一開始拿了10萬塊,後來20萬塊。為什麼20萬不行,一首詩就可以敲開了門,因為這首詩在罵人。
「悟道休言天命」,既然修行就不要相信天命,我們認識自己並且在此基礎上改善。「修行勿取真經」,真經不在書上,在你自己那裡,真空妙有。「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你會發現佛教經常說這上輩子的事情,你會發現,我又沒法考證,那就欲蓋彌彰,你說上輩子欠我的,誰知道啊,但這是臨時止損的方法。「袈裟本無清淨」,你以為穿了袈裟就清淨了,你不出來就清淨了?「紅塵不染性空」,你以為我在紅塵之中就不清淨麼,你還不見了我呢。「幽幽古剎千年鍾」,你以為在古廟裡面就可以了,你都是痴人說夢。你可以發現,文人罵人就這麼狠。智玄大師看到以他的參悟水平還可以。你還記得我師父說的那句話,贏了君子叫贏,輸給小人也叫贏。智玄大師,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就是一條「天道」,登天之路。你看看自己在哪裡,別說自己在劉冰那裡,哈哈。
還有芮小丹沒講呢。芮小丹在這裡,芮小丹,一朵荷花就要開放,中間有一點點紅。人道已滿,天道自開,能考驗你這個人做的怎麼樣,叫角色代表人格,當爹像爹,當媽像媽,當老師像老師。芮小丹是怎麼死的?芮小丹是被作者寫死的,要學會跳出問題看問題,哈哈。為什麼要寫死在這裡呢,以身殉職是一個人死在她角色的最頂端。我們將來都是要以身殉職的,我將來在兒子的位置上以身殉職,他說好兒子我才能圓滿,我將來在父親、兒女、愛人、公民、老師、徒弟等等的位置上以身殉職,要死在這麼多角色都站得起來的位置,這就是佛。人道做滿,天道就開了,人格做好,先別談極樂往生,先把人做好。孔子告訴我們,人都沒有做好,還扯什麼下輩子,「未知生先知死」。你先把這輩子的事情搞定再說,做好當下的角色才是成佛的開始。
最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這個人,號稱黑社會的小諸葛,是王明陽。芮小丹給他偷換了概念,他以前背靠哥們義氣,死也不說,芮小丹跟他說,你背叛罪惡,上帝也會給他加冕。王明陽就說,如果還是不招呢。芮小丹說,如果這樣,你都侮辱了你的人格,連人都不如。最後那一刻,「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他信了,他安詳的走了,芮小丹目送死亡。
單人旁,在中國文化中,代表頂天立地的君子。
這就是一條天道,表示人生的道路都是曲折的,要在衝撞之中、衝突之中長大。《天道》中死的兩個人,一個是劉冰,凍在這裡,固執死在這裡;還有一個在成功的頂峰死了,林雨峰,從上面衝出去。劉冰最後死的時候,指責抱怨,「丁元英你騙人了」,不反求諸己,不認帳。林雨峰最後怎麼死的,他說原來人可以被憋死的,衝下懸崖,站在頂峰上下不來死的,一個死在最底層,一個死在最高層。劉冰最後什麼都沒有,財富、人格全都沒了,他要不貪什麼都有,一貪啥都沒了。死的時候說,天下之大,容得下各種骯髒齷齪,沒有我劉冰立足之地。林雨峰死的時候說,「在這裡太愛面子了」。他就活在他的面子裡,他榮耀以後不懂的下來,不知道自己是為後世看管財富,抓住就不放,功成而不退。一個成功死,一個失敗死,這兩種死法,這條路上告訴,成功與失敗都不見得幸福,失敗的人在指責抱怨,成功的人在得意忘形。
還有一撇,代表王明陽,在邪道入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一豎,代表芮小丹,以正道入佛。
一個天道,寫了一個巨大的「佛」字。我不認識豆豆,我為什麼可以看到《天道》和《西遊記》,宏觀思維,不要掉進去看,像長焦鏡頭一樣,看細節看整體,反覆以拉就看到裡面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