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朗讀者》第三季 「朗讀亭",即將來廈門了!
所有走進朗讀亭的人,都可以通過直播即時分享自己的朗讀和故事,並有機會與《朗讀者》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現場連線,分享感動與溫暖。一人、一文、一話筒,無聲的文字,有聲的傾訴!空間不大,卻可以承載無數動人的故事和文學的力量,猶如一間流動的朗讀博物館,記錄來自時代和人民的聲音與情感!「一平方米」廈門站朗讀亭選擇面朝大海、景色怡人的環島路音樂廣場,讓朗讀者在這一方天地裡,自由徜徉、讀天地人心!
這次朗讀亭的直播活動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一平方米」, 節目製作人董卿說:「一平方米是朗讀亭的面積,它很小,小到只容得下兩三人站立,但它又很大,大到可以傾聽數以萬計的心底的聲音。」10月16日至18日, 「一平方米」 朗讀亭的直播活動,會在北京、武漢、廈門三城同步開展,屆時將以全天直播的方式,在央視頻等平臺呈現。據了解,創作團隊在城市的選擇上也是頗費苦心。首都北京,作為文化政治中心,聚集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江城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吶喊猶在耳邊,這座涅槃重生的城市已經恢復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新常態,亟待我們共同見證。鷺島廈門,是改革開放的門戶城市,世界各地的文化與獨特的閩南風情交匯,形成了浪漫清新的港口氣息。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見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人遇見人,有了生命。
--《朗讀者》
是的,廈門這座城,讓無數遇見它的人,有了駐足的意義。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總能滿足你隨心所欲的文藝心,還有煙火氣。《WE ARE 廈門》2020版廈門城市形象片
2017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深情地點讚廈門,「廈門是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這裡不僅有高顏值的城市面貌,生態文明指數還位居全國第一,先後獲評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廈門是世界各地文化與獨特閩南風情的交匯地,又是一座文藝到骨子裡的城市。廈門人愛讀書自古成風,清代道光年間刊行的《廈門志》中就有記載:"市井鄉都,詩書振響。」這座400多萬常住人口的城市,擁有公共圖書館10家、圖書發行單位663家。「朗讀」不僅僅是讀文本,也可以是讀山川湖海,讀心路歷程,讀人生四季,讀念念不忘的迴響……所謂閱盡千帆,也許是把所見所聞,所讀所想,都化為了內心風景,建構起一方見天地人心的多彩世界。 --董卿
《朗讀者》節目自2017年與觀眾見面,即帶動全民朗讀熱情,成為觀眾心中的能量補給站。從第一季以「遇見」開始,到「青春」告別,又在第二季懷揣「初心」一路回歸「故鄉」,《朗讀者》以主題詞為索引,用朗讀的方式,串聯起文字的溫度和生命的廣度,逐漸鋪展出一幅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圖譜。
此次「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既是《朗讀者》第三季回歸的前奏,也是送給2020的一份禮物。
經歷了不同尋常的春夏,我們對自然、生命、家人、未來是否有了全新的思考和更深的體悟,有哪些文字讓你情不自已,你又想要朗讀給誰聽?
在廈門這座浪漫文藝的城市裡,期待您和我們一起製造夢想,認識自己。
廈門廣電集團廣播中心i聽廈門關注
微信編輯:陳虹
責編:張帆、陳國勝
編審:張瑤、王亞男
暱稱微信號暱稱微信號廈門廣電xmgd2015i聽廈門itingxm移動電視xmdstydds
廈門衛視xmstar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