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油服提升「三大能力」拓展內外部市場

2020-12-24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周問雪)11月16日,記者獲悉,東方物探海外市場再籤大單,成功中標阿聯ADNOC三維過渡帶勘探項目。

  今年,中油油服聚焦市場開發,堅持提升服務保障、市場開拓、核心競爭能力,全力服務保障內部市場,積極培育和開拓外部市場,依靠技術實力站穩國際高端行業市場,努力提升國內外市場佔有率。今年前10個月,中油油服聚焦提質增效,努力提高運行效率,國內外部市場鑽井進尺同比增長8.3%,海外市場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12.2%。

  精耕內部市場,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立足集團公司內部市場,中油油服建立了「六大市場」分析模板和資料庫,以及市場信息跟蹤周報、月報制度,與油氣田企業兩級對接協調機制,精準掌握客戶需求,加大對重點上產地區的市場服務保障力度,累計向西南、塔裡木、新疆等地區調配ZJ70及以上深井鑽機34部,確保服務保障到位。

  創新營銷方式,強化市場開拓能力。在開發外部市場中,各成員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創新開展線上營銷宣傳,把「賣場」搬上「雲端」,深化與殼牌、道達爾、中國海油等客戶戰略合作,始終保持與客戶溝通不斷檔。海洋工程積極開拓新市場,進軍海上風電市場,中標3個海上風電升壓站項目合同總額4.2億元。東方物探聚焦重大戰略性項目,不斷提高項目中標率,累計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49%,連續中標沙特S85、阿聯過渡帶等重大標誌性項目。在海外,中油油服與油公司、裝備製造企業創新多種合作模式,提高作業效率,市場得到鞏固。目前,海外市場中,外部市場合同額佔比超七成。

  堅持技術引領,打造核心競爭能力。中油油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依靠技術拉動市場。近年來,中油油服累計組織科技項目50項,獲得專利數量持續增長,技術進步助力長慶緻密油等50項勘探重要成果,夯實了工程技術市場基礎,完鑽井深8882米的亞洲陸上最深井,創國內陸上氣井4466米最長水平段紀錄,打造國內首個400萬立方米頁巖氣平臺;持續深化物探「兩寬一高」技術應用,建成全球最大節點地震儀自動化總裝生產線,推動物探採集技術實現從「有線」向「無線」的革命性變革;推廣大井叢大平臺工廠化作業、鑽井「一趟鑽」技術、「三大兩高」激進參數鑽井,深入應用工程作業智能支持系統,完善高精度成像測井技術,深入推進壓裂「九改九提」工程,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優勢。東方物探研發形成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OBN勘探配套技術,全球海上OBN勘探市場佔有率超過70%。

相關焦點

  • 左手裁員,右手數位化的油服「一哥」:盤點斯倫貝謝(SLB.US)的成長...
    透過三大油服巨頭的處境會發現,油服行業正迎來行業的「寒冬」:RystadEnergy預計,2020年油服行業承包商將減少至少21%的勞動力。以當前全球油田服務行業超過500萬的從業者估算,油服企業2020年將要裁員超100萬。原油大家都不會陌生,但是對於油服行業,相信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至於斯倫貝謝巨虧背後的產業風雲,行外人士更是難知一二。
  • 達威股份:業務拓展及搶佔市場的能力逐步提升
    達威股份是A股唯一一家以皮革化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在2016年公司IPO的招股說明書中提到,公司皮革化料的市佔率約為2%,外資公司佔據40%以上的市場份額。今年三季度公司業績增長是否是因為皮化行業外資公司產能下降,公司的產品部分替代了外資的市場份額?
  • 中油資本2億元增資崑崙數智 金融業務獲得數字力量加持
    中油資本(000617)成立以來就提出要強化信息化建設、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作為中石油集團旗下的金融控股上市公司,中油資本囊括了財務公司、銀行、金融租賃、信託、保險等多項金融業務,如何讓科技為傳統金融賦能一直是中油資本思索的命題。  近日,記者獲悉,中油資本全資子公司中油資本有限將把握數位化轉型的有利機會,出資2億元參股崑崙數智。
  • 油價寒冬期,為何這家油服公司卻檔期全部排滿?
    原創 中國石油報 中國石油報今年受到低油價衝擊,油服行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全球油服裁員量高達百萬人,行業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然而,中國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海洋工程」)今年卻非常繁忙。
  • 石化油服1-4月新籤合同額278億元 同比增24%
    5月7日,中國石化新聞辦宣布,截至4月末,石化油服(600871)累計新籤合同額278.2億元,同比增長53.2億元,增幅達24%。其中,國內市場新籤合同額184.6億元,同比增19%,海外市場新籤合同額93.6億元,同比增34%。
  • 祥源新材:把握市場變化,在優秀市場拓展能力帶動下快速發展
    公司立足於聚烯烴發泡材料產業,積極把握市場變化方向並大力拓展市場, 致使公司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長,公司的市場拓展能力具體體現在:橫向拓展,開拓新應用領域的能力;縱向拓展,挖掘已有市場的能力。 橫向拓展方面,2008 年公司聚烯烴發泡材料主要應用在家用電器領域,2008 年至今,公司憑藉敏銳的市場眼光充分挖掘市場機會,將自身產品成功拓展至建築裝飾材料、消費電子產品、汽車內飾材料、家用電器產品、醫療器械產品等多個應用領域
  • 傳音「三力」齊發拓展海外新興市場
    新經濟企業具有重視高科技投入、高度適應外部經濟環境的轉變且保持可持續較快增長等特質。作為新經濟企業的代表,傳音一直將技術創新作為公司核心戰略之一,不斷挖掘在智能終端產品製造領域的優勢和潛能,形成強大的「製造力」「智造力」和「質造力」,助力自身與合作夥伴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 潤邦股份上半年淨利潤預增逾五成 中油優藝「立功」
    潤邦股份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完成發行股份購買湖北中油優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優藝」)73.36%股權事項,中油優藝自2020年3月起正式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從而使得報告期內公司環保業務的整體收入和利潤貢獻增加。此外,報告期內公司高端裝備業務整體較上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 四川交投中油公司「一綱四目」打造黨建經營同頻共振新格局
    積極開展黨員示範崗、「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四比一創」、「愛崗敬業」等評先評優活動和學習「身邊人、身邊事」活動,組織開展基層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業務培訓,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資源,通過創特色、建亮點、挖潛力,因地制宜抓好自身黨建陣地建設,拓展了黨組織活動和黨員教育活動的廣度和深度,有力鞏固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 ...吊」交付洛陽中油一建|洛陽|履帶|履帶起重機|中油|吊車|徐工集團
    大吊車,真厲害,輕輕一抓就起來......世界最大的履帶式起重機,交付咱洛陽中油一建了!剛剛,從江蘇徐州徐工集團傳來喜訊,由徐工履帶起重機生產基地製造的全球最大四千噸級履帶起重機正式交付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簡稱中油一建)。
  • 批"中油"、臺電董座戀棧 "時力":"立法院"組跨黨派調查小組
    據報導,國民黨準主席吳敦義抨擊,這次大停電是人禍,不管人禍是「中油」還是包商巨路,高一個層級的「經濟部長」李世光「被請辭」,但禍首的「中油」(指董事長陳金德)因是某人的愛將,口說要負完全責任,但到現在為止仍推託,「中油」與巨路還互踢皮球。
  • 拓展文化旅遊渠道 提升委員履職能力 陳青率省政協文史界委員來銀...
    拓展文化旅遊渠道 提升委員履職能力 陳青率省政協文史界委員來銀開展界別活動 2020-10-22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油價下跌對下遊影響弱化 改性塑料等子行業盈利能力回升
    在成本端的價格下降利好下遊改性塑料、輪胎等行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改性塑料和輪胎作為剛性需求產品,其自身存在較為穩健的增長需求,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改性塑料屬於石油化工產業鏈中的中間產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pe、pp、ps、abs和五大工程塑料pc、pa、pet或pbt、ppo、pom為塑料基質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衝、高韌性、易加工性等特點。
  • 泰亞股份:外延拓展可期 發展潛力無限 推薦評級
    投資亮點:    愷英網絡成功借殼泰亞股份登陸資本市場,是A股中稀缺的擁有移動網際網路入口、集平臺運營與產品研發於一體的網際網路平臺型企業。  內生業務強勁,「三大平臺+手遊自研」構築全版圖。公司起家於頁遊研發,發展至今形成了「三大平臺+手遊研發」的綜合一體化布局。
  • 徐工第三臺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交付「世界第一吊」落戶中油一建
    李軍瑞表示,徐工集團和中油一建都是效力祖國建設、助力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中油一建始終關注著徐工及產品,XGC88000四千噸級履帶式起重機的交付是中油一建達成多年夙願的重要時刻,此次「中國煉建第一軍」攜手「世界第一吊」為契機,雙方開啟全面戰略合作。
  • 旭化成深耕中國紡織市場,拓展高端纖維應用領域
    旭化成深耕中國紡織市場,拓展高端纖維應用領域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產生了重大影響,卻也喚醒了大眾的健康意識。為助力國民健康生活,各企業創新研發具有滅菌、抗菌功能的產品。
  • 人民論壇網評 | 把好三大關口 提升「關鍵少數」法治能力
    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領導幹部法治能力作出了明確要求。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進程中,黨員領導幹部作為「關鍵少數」是全國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施者,發揮著以上率下的示範效應和榜樣作用。黨員領導幹部必須立足「教育關」、「實踐關」和「制度關」三大關口建設,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 管道局召開市場開發工作會
    孫全軍從6個方面充分肯定了管道局「十三五」以來市場開發工作取得的成績:一是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形成了國內國際、系統內外相互補充的市場格局,扭轉了過度依賴系統內市場的局面,國際市場運作能力逐步增強;摒棄「等靠要」思想,以市場求生存謀發展,深入踐行客戶至上理念,真情為客戶創造價值;堅持全局「一盤棋」思想,全面構建企業內部互利共贏的全產業鏈合作體系,凝聚市場開發強大合力;擴大開放合作,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精選合作夥伴,加強與各類市場主體的互利合作,強化優勢資源的整合利用,運用多種靈活有效的方式增強市場拓展能力。二要加強頂層設計,持續優化市場開發體系。
  • 對話GE中國總裁向偉明:GE三大戰略深耕中國市場
    三大板塊&三大戰略記者:GE的業務領域比較廣泛,能否詳細介紹下GE在中國的發展重點和發展戰略?向偉明:中國市場蘊含巨大商機且日益開放,是GE全球發展的重要引擎和組成部分。GE對中國的承諾是長期堅定的,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GE希望能夠充分參與中國市場的動態發展,抓住中國在城鎮化、可及醫療、清潔能源、網際網路+、和「一帶一路」、「新基建」等領域的機會,聚焦航空、能源和醫療三大板塊,通過推進「本土化2.0,戰略合作夥伴,連接全球」的三大發展戰略深耕中國市場,與本土合作夥伴協同創新,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助力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