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梁靜茹許多年,不是最愛,卻佔據了一角熟暖。說來慚愧,她的歌也會聽得沉渣泛起,可真正注意這個小女生,是在這兩年,一檔綜藝裡。
綜藝模式是歌手與素人同臺演唱大聯歡,請上臺的皆是鐵粉,追憶兩句就要哽咽的那款。
梁靜茹國民好感度爆棚,她的鐵粉中有一位清潔工阿姨,五十幾歲,白髮蒼蒼。說來也是平常,阿姨日夜操勞飽受生活之苦,五十幾歲略顯老相,有著她那個年代人特有的認真與不怯場。上臺來一邊跑音一邊大方地唱了梁靜茹的情歌,是甜嗓。梁靜茹笑容燦爛地摟著阿姨合唱,一曲畢了聊起家常,當阿姨報上年紀與工作時,梁靜茹突然眼圈泛紅,哽咽地說:「你辛苦了。」
這段看得心頭一熱,也恍悟了「國民歌后」不是她,還能是誰?
梁靜茹成名早,星途順,一路有貴人扶持。
1999年 ,這個馬來西亞小鎮女生帶著《一夜長大》出道。21歲,初識人事,梁靜茹的大眼睛裡裝著懵懂與不確定。當年臺灣遭遇大地震,這張專輯幾乎沒有市場。李宗盛認準了梁靜茹的聲音與表達,於次年推出《勇氣》,紅遍整個亞洲。
後來的梁靜茹,光芒四射。她參與了8090後無數人的青春,甜蜜,苦澀與成長。
愛真的需要勇氣來踏上漫漫風沙的絲路,一起環遊彼此內心的世界。度過寧夏,嗅過茉莉花開,美麗人生也不過如此。我們牽起對方的手走進時間,愛久見人心。也許每段感情都會遭遇第三者,不成熟,單方面的崇拜。還好,後來的我們就算再也沒見過,我也祝福自己分手快樂,像燕尾蝶一般撲向烈火。
誰都會唱幾句梁靜茹,誰都會在音樂響起時,沉默那麼一下下。
這幾年喜歡的藝人,幾乎都是和自己對味的,中年追星,皮相掛骨。看得順眼,作品的共鳴多些,看得起膩,作品的表現自然也膈應。曾經某影評人點評某演員,說他的小氣市儈是骨子裡帶的,所以演小男人特入木三分。現在品品真是這麼個道理。那位演員出道在內地男演員青黃不接的空檔,為大眾所知的第一個角色也是青春劇中最容易有人緣的居家旅行雙備男。一下子火了,老婆出道早他幾年,極盡資源在背後推著他,前途平坦得看不到半點阻礙。
後來一句「周一見」,他再也沒起來過。
演員作家,非金字塔尖的大多數都只能從自我生活經歷著手,寫啥都融進去一塊自己,半塊朋友,改刀前男友。去過的地方,看過的美景,本是個體恤之人還是瘋癲之人,都躲不過表演同文字呈現。
梁靜茹的歌很暖,有種緩緩聊天,緩緩安慰的踏實。李宗盛的包裝精準,特質最大化。將這個心中向愛,大喇喇愛笑的女孩以「友人」的身份送到我們身旁。
也正因如此,梁靜茹的翻唱並不好聽。《問》,《夢醒時分》,《當愛已成往事》,《誘惑的街》,像小女孩趁媽媽不在家套上了鞋柜上的高跟鞋,把唇膏塗得整個下巴都是。
王菲的臨淵而立,醉生夢死,莫文蔚的紅男綠女,快意人間,孫燕姿的自我成全,哲學深遠,這些「高」在梁靜茹的歌中全部沒有,她有的始終是對愛的渴望,簡單,以及觀世界的善意。
所以我們都喜歡梁靜茹,喜歡她婚後在微博上不厭其煩地回復網友,自己燉肉裡的土豆是帶皮的,土豆帶皮真的很有營養。喜歡她時隔多年音樂中的那點小委屈,思念卻嘴硬,被愛時擁有全世界的喜悅。
最近一次聽說梁靜茹,是她離婚的消息。
瑪莎之後,所有人都覺得梁靜茹找到了一個「會呵護她」的人。長灘島披上白紗的女孩笑靨如花,小小隻依偎在愛人身旁。《崇拜》裡哭得眼線融掉,眼淚變黑的她,《可惜不是你》中淡淡臉色的她,終於找到了幸福。
可終究花無百日紅。
梁靜茹的離婚消息大過於新專輯音浪,41歲的她唱著《我好嗎》,《慢冷》,任由別人議論紛紛:「她離婚是因為離得起」。
確實,梁靜茹可以瀟灑離婚。沒有經濟窘迫,一個人也會過得很好。可她還是在新歌發布會上哭了,唱《慢冷》的時候。
說完了,好像話都說完了/
總是沉默對坐著/
眼裡是濃濃夜色/
感情是偏執的,越愛越是偏執的/
不相信我看到的/
怎麼先熾熱的卻先變冷了/
慢熱的卻停不了還在沸騰著/
看時光任性快跑隨意就轉折/
慢冷的人啊,會自我折磨/
當唱歌是職業,日夜浸潤已很難被歌曲打動。
梁靜茹愛哭,尤其是唱歌時。演唱會跟大家坦白自己只是一個愛唱歌的女生會哭,說自己好幸運會哭,唱了這麼多年情歌,還是會觸動。時間沒有把她變成技巧純屬的唱歌機器,她還保有熱情,心中有暖,悲,願。
新專輯出街時,把《我好嗎》這首同名主打分享給了老友。
過了一會兒她回我:「都回不去了,但還是覺得好好。」
我哈哈大笑,連回三個「是啊」給她。
謝謝Fish,阿茹的柔軟善良,讓這幫曾聽著《聽不到》,《一夜長大》的小女孩在細紋浮現,生活的圍追堵截中再次感動了一把,然後淡淡地說上一句:「還是覺得好好。」
梁靜茹會幸福的,離婚的原因無需多揣。向愛的人,最終會如愛所願,我們就幸福地聽她唱下去吧,四十歲,五十歲,或者更老。
過往文章推薦
打針記
你姥姥為啥想剁了你姥爺?
老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