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了長出翅膀,究竟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那鳥人還是人嗎?

2020-12-19 霏兒的小屋

大家好,前幾天我們一起了解了自然界最會儲存食物的八種動物,還有青蛙殺手以及會兩棲作戰的蝙蝠,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我們人類自己的進化問題吧。

先問個問題,你會很羨慕能夠飛行的鳥類嗎?如果今天讓我能夠自己選擇要當什麼生物,實話說鳥類還真的在我名單前幾名,而且我相信有這樣想法的人絕對不只我一個,世界上甚至有人為了獲得這樣的飛行能力而付出了超乎你想像的代價。當然,今天我們也不光是來介紹這些奇人異事的,還要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探討人類有可能進化出翅膀嗎?結果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哦。

想要知道人類是否能進化出翅膀,就要先知道現在我們所了解的進化,都是拜達爾文所賜。大家對進化這個詞也不是太陌生,從小學開始就一直在被灌輸這個理論,雖然現在有很多人提出論點試圖推翻他的進化論,但截至目前他的論點依然是生物進化的主流。

首先,達爾文認為嚴酷的生存環境是進化的必要條件,在這個前提之下,進化是從個體的突變開始的,這個突變並不是個體所能夠控制的,而是隨機的。因為突變使個體之間有了差異,而當某些突變的個體經過嚴酷的環境篩選生存了下來,而且數量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個突變的特徵就會隨著物種不斷的繁衍慢慢的被保留下來,最後形成所謂的進化,甚至是形成新的物種。

舉個大家常聽到的例子,長頸鹿裡也有脖子長短不一樣的。當隨機的突變出現,導致某些長頸鹿的脖子特別長時,這些突變的長頸鹿在惡劣的環境下會比其他個體更有生存優勢,因為超長的脖子可以讓它們吃到更高的葉子,食物也很充足,所以這些突變的個體生存下來的機率也要比一般長頸鹿要高,隨著這些突變長頸鹿越來越多,有優勢的突變特性就會隨著繁衍遺傳給下一代,最後長脖子長頸鹿也就越來越多,完成了所謂的「進化」。

其實被篩選的過程就是大家常聽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過在歷史上對進化提出理論或是猜想的,當然不只有達爾文一個人。在法國就有一名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了跟達爾文截然不同的進化概念,也就是拉馬克學說。這個學說對某些人來說,正是人類長出翅膀的希望。在達爾文的理論裡,個體的變異是隨機而不可控制的,但是拉馬克認為個體的變異是生物個體自己可以控制的,也提出一個相當特別的說法「用進廢退」,也就是生物經常使用的器官會逐漸發達進化,而不經常使用的器官會逐漸退化。

他也舉了長頸鹿為例子,一開始大家都知道,其實長頸鹿的脖子並不是這麼長的,但是為了要吃到高處的樹葉,長頸鹿不得不不斷的使用並伸長自己的脖子,這就讓脖子經過鍛鍊逐漸發達越長越長,並將這個特徵遺傳給後代,最後進化成現在大家看到的長脖子長頸鹿。還有很多的例子,例如在洞穴生活的盲眼魚,因為黑暗的環境都不用眼睛,因此慢慢退化了;公雞因為都不用翅膀飛行,所以也慢慢退化了。這個理論和達爾文有兩個最大的不同之處,第一點就是拉馬克認為進化是生物個體「主動」適應環境的結果,也就是不斷的使用和鍛鍊器官所得到的變異,跟達爾文隨機和不可控制的變異是相反的。

第二點就是拉馬克認為生物後天努力所獲得的特徵是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長頸鹿努力伸長脖子讓脖子變長可以傳給下一代。父母是舉重選手,努力鍛鍊的手臂也可以傳給下一代。但是在達爾文的理論裡有基因遺傳學說,跟你後天的努力是沒有關係的!看到這裡你覺得誰的理論更有說服力?為什麼最後達爾文的理論成為主流,而拉馬克的理論完全被掩蓋了呢?

這主要是因為在他們之後,生物學家的研究結果往往和拉馬克理論互相矛盾,例如胚胎學家魏斯曼就不認同他的理論,他拿了一個老鼠實驗來證明拉馬克的錯誤。

對於老鼠來說,尾巴這個器官幾乎沒有用到過,如果按照拉馬克理論,這個沒用的器官應該是會慢慢退化掉的,但是並沒有發生這樣的情形。接著韋斯曼甚至還直接切掉了老鼠的尾巴,讓兩隻沒有尾巴的老鼠交配,並且重複這個步驟好幾代,最終生下來的後代仍然長出了正常長度的尾巴,這個實驗是要證明對器官後天的努力或是改變是沒有辦法遺傳給後代的。

除此之外,現在大家熟知的愛玩豌豆的孟德爾,在長年研究豌豆的遺傳後告訴世人,控制遺傳的因子是位於染色體上的基因,任何生物從小到大,每個細胞裡的DNA序列都是相同的,不論環境怎麼改變,器官如何訓練都不會改變。

這些著名的學者論點都重重地打擊了拉馬克的理論基礎,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已經很少能聽到這個理論了。不過有趣的是,近年來遺傳學的研究似乎又還給了拉馬克一些公道,證明他並不是完全錯誤的。因為近年來有許多研究都證實,像是人類的母親在懷孕時候的心理狀態和飲食習慣,是會直接影響生下來寶寶的外觀和行為表現的。要知道母親這些心理的後天影響跟外在的行為是完全不會改變基因的,但是仍然對後代的外觀跟行為產生了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在說要注重胎教,孕婦平常要多聽輕鬆的音樂,要放鬆心情,其實都是有科學根據的。

這些現象是那些相信主流遺傳學的人們所難以解釋的,人類的確是有些東西不需要改變基因,就能夠遺傳給後代的,所以不管是主流的達爾文還是拉馬克的理論,似乎都有可取之處。這也給了那些崇尚拉馬克論點,想要長出翅膀的人們一劑強心針。你不要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人篤信只要不斷的揮舞鍛鍊雙臂,在好幾代之後人類就能夠長出翅膀,甚至有相當瘋狂的信徒為了長出翅膀做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行為。

(未完待續,請關注我繼續精彩分享)

相關焦點

  • 瑤瑤說逍遙丨天使就是長翅膀的鳥人嗎?熾天使和墮天使哪個更厲害?
    瑤瑤說逍遙丨天使就是長翅膀的鳥人嗎?熾天使和墮天使哪個更厲害? (養熾天使還是墮天使,大家幫我參謀參謀啊!)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 天使就是這種長著翅膀 頭上有光環的鳥人(霧)
  • 說是鳥人也不為過,長著一張人臉的哈比鷹,翅膀展開超2米
    筆者-小文提起鳥人,大家都知道這是虛構的生物。眾所周知,人類的祖先是類人猿,理論上和鳥類沒有太多的聯繫,而鳥類充其量只是人類對擁有翅膀的生物的美好憧憬而已。在許多科幻電影或是童話故事中,大多都出現過鳥人這種虛構生物。它們的形象都很接近,通常是後背長有一雙巨大的翅膀,當它們展開雙翼時可以在風雨中飛向,其速度甚至比飛機還要快。
  • 堅持夢想,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決不。她只是拉上了窗簾。從此她成了一名黑暗中的舞者。只有自己一個觀眾的舞者。三年後她重新登臺,高歌一曲《我用所有報答愛》。從她唱的第一個音開始,我覺得我的心都要碎了。馮曦妤,一個屋村長大的女孩子,最最普通的香港家庭,吵吵嚷嚷熱熱鬧鬧,弟弟妹妹一大堆的大家庭。她是長女,最常見的那種非常有禮貌,幫襯家裡忙裡忙外的長女——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 埃及守護神竟是全身發藍的鳥人,古老的外星文明難道真的存在嗎?
    爆料人叫做科裡古德,他曾聲稱自己參與過這個計劃,並且持續了20年的時間。別看人類已經成功進入宇宙了。但是宇宙中所發生的現象遠比人類想像的要多。而在他的爆料中,有很多人類應該知道的東西,但是卻被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首腦和領導人隱瞞。而其中一個存在於古老外太空的文明正是藍鳥人。藍鳥人其實來自宇宙中的第六密度,也是屬於銀河系中的智慧生命。
  • 鳥人
    餘溫再次叫了孔競的筆名。「這個嘛,內部渠道,不方便透露。」現在的社交帳號都和手機號碼綁定,在線支付功能都要求實名認證,在餘溫發帖的那個社交平臺,孔競有自己的內線,要確認某個虛擬帳號與真實身份的連接,簡直是分分鐘的事。「你能找到我,同樣也能找到他」,餘溫抿了抿嘴,薄薄的嘴唇並起來時就像一個大寫的不屑,「你告訴我,發貼的那個人,是他嗎?」
  • 第一個上天的人是誰?人類在擁有翅膀後,真的可以飛行嗎?
    試想一下,如果人類擁有一雙翅膀,會有什麼樣的情況發生呢?在眾多飛行狀態之中,鳥類的飛行是非常穩定,最為理想的,而人類發明的飛機都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雖然飛機是世界上事故率最小的,但是也會有危險。而飛機的發明之路也是非常坎坷的。大家或許都人類史上第1次上天可能是美國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
  • 人類不斷揮動雙手,有沒有可能長出翅膀?看看她的例子!
    人類不斷揮動雙手,有沒有可能長出翅膀?看看她的例子!從古至今,不少人都想要到太空中遨遊一翻,看到天空中的各種鳥類,都非常羨慕,可惜受到科學技術的限制,那時的人類只能處於幻想中,除非自己能長出翅膀,否則難以到浩瀚的太空中去看一看。
  • 《哆啦A夢:大雄與翼之勇者》比較溫和的鳥人世界
    這一部是鳥人的世界,還是22世紀的人回到過去的某個星球建立的鳥託邦(一直看成了烏託邦),鳥人的世界也說霓虹語,不過科技水平不行,過了2億年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飛行器還是腳踩帶動螺旋槳的。劇情沒有太冒險,一是參加飛行比賽,二是與甦醒的惡龍周旋。開場畫面有股宮崎駿動畫的清新感,旋即就是人類破壞鳥類的生存環境,還好教育片沒有持續多久。
  • 做公益卻要被別人潑髒水,舉報不實應該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最近網上都是在說韓紅被舉報的事情,看到這樣的消息真的讓人開心不起來,真的不知道舉報的這個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公益這些東西真的是相當困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像韓紅這樣堅持的,並不是網上在對韓紅進行鼓吹,而是她真的做了事情。
  • 如果人類生活在外星球會變成什麼樣?
    德國生物學家卡爾·伯格曼發現,在體重相同時,身材細長的人散熱比矮胖敦實的人要快,因此極地的人在體重大的基礎上也會往四肢短小、身材結實的方向進化。中科院的人類學家在掃描了295例現代人頭骨的圖像後發現,寒冷環境會賦予人們小眼睛、厚嘴唇、高鼻梁、大顴骨等面部特徵。這樣看來,在冰球中生活的人類,也許會向「雪人」的形象靠攏。
  • 女孩為了復仇到底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這部電影會告訴你
    在這個社會裡,兩性之間,女性力量終究還是薄弱。試問現實生活中,一個女孩為了復仇到底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我想它會告訴你答案——《前程似錦的女孩》。這電影,目前也是奧斯卡的種子型選手。在各類奧斯卡風向標中,拿下不少提名和獎項。特別是女主,凱瑞·穆裡根,或許能藉此捧到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
  • 蘇貞昌這次應該要付出什麼代價?
    不僅如此,蘇貞昌還義正言辭地表態稱,「要振興臺灣漫畫」。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沒想到在電視播出的新聞視頻上,蘇貞昌卻被觀眾抓住了馬腳。有眼尖的觀眾發現,在報導視頻中,店員是以臺行政機構統一編碼開的發票。對此,蘇貞昌給出的解釋是他根本沒有想要報公帳,是「有人多事」的「多此一舉」。
  • 如果人類不斷揮動雙手,會進化出鳥類的翅膀嗎?2種可能性!
    如果人類不斷揮動雙手,會進化出鳥類的翅膀嗎?2種可能性!拉馬克曾經提出了用進廢退,基於這一學說很多人提出了一個讓人感到啼笑皆非的觀點,如果我們每天像鳥兒一樣不斷地揮動雙手,在百萬年之後會不會進化出屬於自己的翅膀呢?
  • 貨真價實長了翅膀的天使貓,究竟是通靈還是變異
    之前,有位網友說四川有隻長著一對翅膀的貓咪,夜行,通人性,而且附近的狗都很怕它。這條信息在論壇上引起了七萬人的關注。貓咪是四川成都一位女士養的,照片中,一隻黑白相間的貓咪蹲在腿上,雙眼炯炯有神,毛茸茸的一對翅膀展開竟有20釐米,相當震撼。
  • 美國女子為了實現飛天夢,花100萬美金在體內植入翅膀,能飛嗎?
    自古以來,古人們對天空中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出現開始到現在,人類成功登上了月球,利用先進的科技一睹宇宙風採,現在人在仰望天空的時候,希望未來自己能夠飛天。早在明朝的時候,我國的人才想利用火箭飛向天空,如今人類已經成功實現了飛天夢想。
  • 天天忽悠新概念,真的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發改委官員重磅演講:天天忽悠新概念,中國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這個是我們現在沒人說的,不想說,不願意說。我總結,人類的發展進步就是製造業的發展進步。人家會說我偏激,我說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在於人可以製造工具。現在有一個說法叫做美國是服務經濟了,後工業社會,不搞製造業了,而中國製造業很發達。你知道美國的具體情況是什麼樣?我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可能不一定對,大家共同交流。去年美國服務業的比重是81%,以此證明美國是後工業經濟,是不要製造業的經濟。
  • 鳥類能翱翔於天空,有沒有可能人類不停揮動雙手,也能長出翅膀?
    鳥類能翱翔於天空,有沒有可能人類不停揮動雙手,也能長出翅膀?在很久以前看到天上展翅飛翔的鳥兒,很多人都極為羨慕,渴望擁有一雙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人類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儘管器官生長的齊全,卻始終沒有進化出可以飛翔的翅膀,這一切終歸是人類的幻想。
  • 外星人究竟長什麼樣?
    但這些都是電影裡的角色現實生活中,外星人究竟長什麼樣呢?(神馬!?現實生活中有外星人?) 對於外星人,《幻覺,幻象,外星來客》一書的作者希拉蕊·埃文斯給出了 4 種定義:1. 與生活在地球的人類別無他樣的外星球人。2. 與人類相似但有些許不同的外星球人,其手指或腳趾可能比人類的少,或者根本沒有;也可能沒有生殖器官。3. 頭大、眼圓的類人,如灰人。 4.
  • 人類還在進化嗎?如果我們一直揮動手臂,百萬年後能長出翅膀嗎?
    比如,人類想要長出翅膀的話,僅僅依靠不斷揮動手臂是不可能實現目標的。人類渴望飛上天空並不是短期內產生的想法,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渴望騰雲駕霧,擁有鳥兒的視野。然而,飛機的出現並沒有滿足人們的欲望,世界上仍然有人希望通過科技或者其他手段擁有一雙天然的翅膀,並且試圖從進化論的角度尋找線索。
  • 人類雖進化出了語言,卻付出了「慘痛代價」,只有黑猩猩得以倖免
    目前已知的語言有1000種,剩下的6000種語言冊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在任何圖書館找不到任何資料,他們的語言只儲藏人類的記憶當中,人類其實並不是唯一懂得語言的人,八哥通過一定的學習也能夠獲取人類的語言。不過八哥只是模仿人類的語言,並沒有擁有人類的語言的特性,當我們說出「手機」時,在大腦當中就連產生一種聯想,而八哥卻無法產生這種聯想,人類的語言發展是經過圖像符號慢慢演變,在語言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文字,如此一來語言才能夠傳承下來,沒有文字也就難以構成文明,語言自然就難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