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發布「全球經貿摩擦指數」 歐盟專家認為指數對全球企業...

2020-12-20 騰訊網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魏鬱):中國貿促會經貿摩擦法律顧問委員會18日在北京首次發布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顯示,今年以來,全球經貿摩擦衝突較大,大國間的競爭更為突出、明顯,發展中國家間的經貿摩擦較為平穩。來自歐盟的專家認為,這一指數的發布,對全球企業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指標涵蓋進出口關稅措施、貿易救濟措施、技術性貿易措施、進出口限制性措施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五大領域。據參與指數研究工作的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林松介紹,從已發布指數反映的趨勢看,今年以來全球經貿摩擦衝突比較大,且大國間的競爭更為突出、明顯。

林松說:「總體情況大家可以看到,今年1-10月份全球的摩擦指數,有6個月處在中高位。美國和印度都有10個月中間有8個月的摩擦指數大於100,巴西和英國也有6個月。」

林松解釋說,2020年1-10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多數月份處於中高位,說明全球範圍內今年以來的經貿摩擦衝突較多;美國、印度、英國和巴西多數月份全球經貿摩擦指數處於高位,表明這些國家全球經貿摩擦程度較大。

「全球經貿摩擦指數」通過定量指數和定性分析,較為全面合理地反映全球經貿摩擦的主要變化趨勢,並發現新的風險點。

當日發布的經貿摩擦指數月度報告顯示,貿易救濟措施仍是主要國家頻繁使用的手段,2020年1-10月,20個國家或地區合計啟動了281起反傾銷調查和48起反補貼調查,啟動調查數位居前三位的國家或地區分別是美國、印度和澳大利亞。

歐盟競爭法和國際貿易領域的專家百利斯認為,「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的研究和發布,對全球企業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百利斯表示:「我認為這一舉措是非常及時的舉措,因為我們看到經貿摩擦在全世界都在增加。新的規則在不斷產生,新的政策、新的框架正在形成過程當中,每一個國際企業都應該意識到這些變化。所以貿促會能夠建立這樣一個指數報告,能夠把新的規則向企業傳播是非常重要的,能使企業了解最新的國際經貿摩擦變化的情況。」

當日發布的報告還顯示,在疫情疊加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下,進出口限制措施體現出明顯的衝突加劇態勢。該措施的目的導向性非常明顯,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以出口限制為主,頻繁發布出口管制和經濟制裁相關措施;土耳其等發展中國家發布的進口限制措施偏多,主要是針對疫情相關產品的限制措施。其他限制性措施中,以國家安全為基礎的貿易措施的「擴散」性成為今年以來的突出特點,聚集於補貼及其他形式的支持措施、智慧財產權相關措施、投資限制相關以及政府採購相關措施,歐盟、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發布的措施居多。

中國貿促會經貿摩擦法律顧問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傅東輝認為,「全球經貿摩擦指數」也將為中國未來應對經貿摩擦提供更好的幫助。

傅東輝說:「以前我們講經貿摩擦主要是集中在貿易救濟雙反保障措施,但是現在,國際經貿局勢的變化動蕩以及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泛濫,現在的經貿摩擦的這個範圍已經遠遠超出了原來的貿易救濟。正由於我們掌握了這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因此我相信可以為我們未來的經貿摩擦的應對工作提供更好的幫助,有一個新的開端。」

相關焦點

  • 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發布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18日下午,中國貿促會經貿摩擦法律顧問委員會正式發布「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全球經貿摩擦指數」 通過定量指數和定性分析,較為全面合理地反映全球經貿摩擦主要變化趨勢,並發現新的風險點,旨在為政府、企業提供決策參考及風險預警。
  • 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發布:美國、印度、英國和巴西處於高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12月18日,中國貿促會經貿摩擦法律顧問委員會首次發布了「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從指數反映的趨勢看,今年以來全球經貿摩擦衝突比較大,且大國間的競爭更為突出,發展中國家間的經貿摩擦相對平穩。
  • 中國貿促會放大智庫功能 指引企業走出去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盧鵬起表示,面對全球營商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和國際經貿規則博弈升溫,政府和企業層面普遍對定量分析經貿摩擦數據、研判經貿摩擦形勢、有針對性開展應對等有著迫切需求。此次大會的召開,標誌著中國貿促會將進一步放大智庫功能,優化商事法律服務供給,更好地為企業跨國經營和高質量走出去提供指引。中國貿促會經貿摩擦法律顧問委員會組建於2016年。
  • 富時羅素將三家中國電信運營商從全球指數中剔除
    富時羅素周四表示,根據一項川普政府的行政令,將從1月11日起將三家中國電信運營商移出全球指數。在一份日期標註為1月7日的聲明中,富時羅素表示,將把中國移動(紅籌股)、中國電信(H股)和中國聯通香港(紅籌股)從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富時全球含A股指數系列及相關指數中剔除。
  • 全球指數編制公司稱將再移出三家中企
    據英國路透社報導,全球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4日發表聲明宣稱,再將三家中企從其全球指數中移出。報導提到,此舉緣於即將卸任的川普政府對中國企業的打壓政策。  報導稱,自1月7日開盤起,富時羅素將從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以及富時全球納入中國A股指數系列中,移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通)、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和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聲明還宣稱,富時羅素參照了川普政府曾於去年發布的行政令。
  • 全球和平指數排名:賽普勒斯在歐盟國家中墊底
    賽普勒斯(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新華網尼科西亞6月18日電(記者張章)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日前公布的2015年全球和平指數  今年的全球和平指數共包含162個國家,用1至5分將所有國家從最和平到最不和平排名。賽普勒斯得到1.924分,在全球範圍內排名第68位,歐洲排名第33位,排在歐盟國家中最後一名。  和平的內涵很難界定,全球和平指數共用23項指標來進行衡量打分。其中,賽普勒斯在被迫離開家園的人的數目、與鄰國關係、軍隊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等項目中得分較低,拉低了總體排名。
  • 全球21位!2020全球創新自然指數排名最新發布,南京實現四連跳
    日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2020)》。全球創新指數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中國名列第14位,17個城市入圍100強。其中,南京市排名中國第4,全球第21位,在國內僅次於深圳香港廣州、北京、上海。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發布: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12月9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以「誰為創新出資?」為主題的報告《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文版。和往年一樣,GII中文版為摘要版,精選了原版報告與中國相關的前言、序言、主要研究結論和排名、科技集群排名以及中國國家概況等內容,以飧讀者。經WIPO中國辦事處授權,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在官方網站全文發布該報告中文版。
  • 最新自然指數發布,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
  •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歐中經貿合作在變局中大有可為
    新華社倫敦6月29日電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在世界變局中,歐中應進一步發掘雙邊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為雙方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動力。他表示,歐中經濟總量約佔世界的三分之一,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貿易投資合作潛力巨大,還有很多待進一步發掘的空間。「歐中投資協定的完成將進一步深化雙邊經貿關係,釋放彼此經濟發展潛力。」在伍德克看來,歐中合作有著良好基礎,雙方均受益於全球化發展,而且都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
  • 【直擊華爾街】全球指數提供商回應川普針對中企的投資禁令
    除外全球指數提供商回應川普針對中企的投資禁令Index providers react to Donald Trump’s Chinese investment bans川普11月中旬的行政令導致全球指數提供商面臨壓力,已有幾家指數提供商決定將禁令中的中國企業從其指數中剔除。
  • 部分中企被移出全球指數,美股「中」氣不足啊
    據外媒報導,美國時間12月9日,標普道瓊指數發布公告,宣布將把中國中車、中國交建、中國化學、中國核建、中國鐵建、中國衛星、中科曙光、海康威視、中芯國際等10家中國公司的相關股票在12月21日開盤前從至少四個股票指數中剔除。
  • 2019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發布 中國排名第五
    報告指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點運行以來,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逐步完善,世界領先的科研成果不斷湧現,深海探測開發的能力穩步提升,「突破性、引領型、平臺型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初具雛形,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策源力日益顯現,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
    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陳曉瑩 記者李青山)12月9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以「誰為創新出資」為主題的報告《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文版。報告顯示,中國在131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4名,與去年持平,在2013年至2020年期間提升了21位。
  • 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臺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
    經濟增長率兩度上調    2019年,中美經貿戰持續,日韓經貿摩擦升高,許多國家或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經濟增長率普遍下滑,但臺灣經濟卻「逆勢上揚」,成為中美、日韓經貿摩擦的「受益者」,貿易「轉單效應」明顯,對美出口大幅增長,同時企業對島內投資增長明顯,臺灣經濟表現較預期為佳。
  • 華鷹CDI——企業數位化指數「啟明燈」
    秉承著推動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宗旨,2021年第7屆CDIE主辦方DC華昂聯合企業數位化指數理事會,隆重推出華鷹企業數位化指數作為衡量標準,促使獎項評選更加科學、公平和公正。華鷹CDI是中國首次針對企業數位化程度進行評估,評選結果為「華鷹CDI Top 30」,此為中國第一個以企業數位化程度為標準而設立的獎項。二、華鷹CDI由誰頒發?
  • 2020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發布!杭州列全球城市第67位
    近日,全球500強企業、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德科集團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及谷歌(Google)聯合發布了2020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GTCI)。   這份全英文報告,全文357頁,通過衡量一個國家及主要城市在人才培養、吸引、留存等方面的表現,從而評估其人才競爭力,並為政府、企業提供提升人才競爭力的建議。
  • 富時羅素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中剔除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政府11月12日發布行政命令,明確禁止美國境內任何人對華盛頓認為由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中國公司進行投資。這項命令將於明年1月11日生效。早在12月4日,富時羅素母公司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發言人在股票收盤後發表聲明稱,將放棄海康威視、中國鐵建和中國航天衛星等公司的股票。
  • 2019全球法律與秩序指數:中國列第三,美國人對警察信任下降
    2019全球法律與秩序指數:中國列第三,美國人對警察信任下降 趙覺珵/環球時報 2020-10-28 13:23
  • 中國貿促會舉辦企業走出去培訓
    中國貿促會舉辦企業走出去培訓 2020-10-15 13:58:27 來源:中國貿易報  本報訊 10月14日,中國企業「走出去」培訓暨境外產業園區推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