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美劇《行屍之懼第3季》。
片名Fear the Walking Dead Season 3 (2017),別名驚嚇陰屍路(臺) / 畏懼行屍。
就像我在前面幾篇裡所說,作為衍生劇,《行屍之懼》關注點是普通人。
和正劇《行屍走肉》裡那些殺神們不同,《行屍之懼》裡的角色們都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殺神們和普通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戰鬥能力。
《行屍走肉》裡的瑞克軍團,刀槍棍棒從不離手,幾乎是24小時處於戰鬥狀態,幾乎可以無縫進行打殭屍活動。
《行屍之懼》就不一樣了,這裡的每個人都是能不戰鬥就不戰鬥,看到喪屍時的第一反應是逃,逃得越遠越好。
相同的是大家對生存的渴望。不管是剛正面還是走為上,大家的目的都是活下來,大家都會選擇最熟悉的方式活下去,戰鬥技能嫻熟的人就選擇戰鬥,平民則會更加傾向於逃避。
所以說,比起獵奇爽劇《行屍走肉》,《行屍之懼》更像是普通人在末世的生存之道。
大家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上班族,平時每天就是上班下班,除了有點興趣愛好,哪裡會有什麼殺生技巧。
按照平民的標準來衡量,麥迪森等人算是表現得很好了。
不要站在上帝視角看問題,要按照趨利避害的標準衡量他們的行為,這樣就會理解他們的各種行為了。
他們的「聖母」也是人之常情,誰都不是天生殺手,看到陷入困境的人想要伸出援手,也是人性的體現。在一次次受到傷害後,他們也會逐漸轉變,身上人性被一點點摧殘,人人變得麻木不仁,才是末世最可怕的地方。
既然做了劇中主角,那就要有承受常人不能承受之痛的覺悟。他們的黑化是劇情需要,也是末世的殘酷,也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比如麥迪森才是真正的末日災星,走到哪裡哪裡遭殃。就像霓虹國的死神小學生一樣,麥迪森一家也算得上是末世裡的生命收割機了。喪屍咬人只能一口一口的咬,麥迪森所到之處是一個區域接一個區域的定點清除。
遊艇、貧民窟、農場、水壩,一個個看似固若金湯的地方都防不住麥迪森等人造的。
不過麥迪森的行事邏輯十分明晰,那就是保護家庭保護孩子。
做了家長的人就會理解麥迪森了,為了孩子,哪怕要我與世界為敵也沒問題。不過話說回來,為啥非要和世界為敵呢?(一個聲音悄悄地說:我們幫你……)
原本《行屍之懼》中,大家人均低語者,沒事就滿頭滿臉喪屍汙血,到了第三季反而變得收斂許多。
第二季在墨西哥時,大家可以輕鬆混跡喪屍大潮中。而第三季到了美國農場,大家死活不肯弄髒自己,哪怕自己把自己憋死也不偽裝低語者。難道這是暗示美國大佬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麼。
本季高潮最後還是落在資源爭奪,墨西哥當地幫派勢力「代理人」趁亂做大做強,成了當地資源壟斷者。
旱季來臨,他們瞄上了水壩,一場大戰就此爆發。本季為數不多的大場面都在最後幾集集中呈現。
麥迪森的家人們夾在其中,自然要為了自己生存努力。自己活下去最重要,連帶傷害只能說不好意思了。
不管是文明世界還是莽荒世界,人身上的一些東西是不會變的。
比如鬥米恩升米仇,再沒有被傷害過之前,很多善良的人總會以最大的善意去幫助別人。水壩的「水之女王」本著幫助別人的好意,去各個社區散發水源,結果卻被當地人冠以「水之女王」的惡名,甚至要打砸搶、殺掉「水之女王」。
最後值得吐槽的是一個美劇常見槽點。
美國佬說著他們以為的中文,拍給美國人自己看,那自然沒問題。但是我們聽到美國人假裝中國人講中文了,那種感覺真是活見鬼,難怪叫鬼佬,你永遠猜不到美國佬會用什麼語調說漢語……
逼瘋倖存者,適者生存。
末世搶生機,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