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你就走上了熱愛露營的不歸路
夏天特別適合露營,出國君帶著你,你帶上妹紙,帶上老爸,帶上孩子,我們去看……
螢火蟲的海洋,配上淳樸的鄉村風味,這畫面瞬間秒殺掉一切,此時我就想起了遠去的童年。
露營地點:臺北陽明山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臺中東勢林場、墾地社頂公園
夏季去冰島露營,總能給人意想不到的體驗,當你親眼目睹極致絢爛的北極光時,你會由衷的感嘆距離根本不是問題!
露營地點:冰島瑪花頓湖
有機會,一定要去草原上看星空,還記得還珠格格在草原上奔跑的一幕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如果夜晚躺在這樣的草地方上,你能聽見風吹草海,感受星空浩瀚!
露營地點:希拉穆仁草原,輝騰錫勒草原,呼倫貝爾草原。去前務必了解最近幾天的天氣預報。
即使是海濱城市也無法取代海島上的日出日落。峇里島四周環海,清晨在東岸看日出,晚上在西岸看日落,兩全其美。
地點推薦:峇里島努沙杜瓦海灘
將帳篷高高掛在樹冠的分枝上,以感覺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如果你不怕墜落的危險而且相信漂浮感可以讓你睡得更好,那麼這種不顧一切的極限露營可能適合你。假設這裡無風,在懸掛的吊床上,你可以體驗到極致的安寧。露營地點:德國阿爾貝山脈
一、準備工作
2 選擇一個晴朗的夜晚也會有所幫助的。事先查看天氣預報,你肯定不希望被厚厚的雲層遮住星空的光芒。
3 準備三腳架。在長時間曝光過程中,保證相機完全靜止是很重要的,因此你必須使用一個穩定的三腳架。4 關於快門。為了避免在曝光期間觸碰相機,一根快門線也是有用的。任何小的顫動都會影響曝光效果。在你開始按快門的時候,有一個技巧是將一塊深色的厚紙板蓋在鏡頭上,一旦相機穩定下來,再把它撤掉。
曝光時間:由於地球在轉動,拍到一張清晰的星空照片很難,除非你有專業望遠鏡等設備。在沒有明顯顫動的情況下,最長曝光時間要限制在15秒左右。
光圈、快門、ISO:為了拍攝到清晰的繁星畫面,你需要選擇一個晴朗夜晚。儘可能選擇大光圈,比如f/2.8,並將快門速度設置在15到20秒之間。你還需要設置感光度,出於控制噪點的目的,ISO 100或200比較理想;但你可能為了準確的曝光而不得不將感光度調高。
拍攝星空首先要了解的事就是地球在轉動,這意味著當你完成取景之後,星星就會移動。這被稱為「星跡」效應,就像你在例圖中看到的這樣。為了捕捉星跡畫面,將光圈儘可能的設置到最大,從f/1.8到f/4,並把焦距設置到無限遠,然後將相機對準北極星——北極星會保持靜止,而其它的星星都會圍繞它轉動。
同樣的,也需要設置感光度。開始時感光度為ISO 100。為了提高曝光量,有時你需要對噪點讓步。曝光時間根據月亮投射下來的光線變化。如果是一輪新月,曝光時間大致為1小時;對於半月,將曝光時間控制在20分鐘。 這只是嘗試利用可得到的光線。但是要記住,曝光時間越長,出現的星跡也就越長。四、器材
1 一個手電筒會為你設置相機、找到放置三腳架的平地提供方便。只是別在你按快門的時候讓它亮著。其次,如果長時間進行拍攝,帶上一兩塊備用電池。
2 在不觸碰相機的情況下,可以用一塊計時錶或定時器來查看曝光時間。下面是乾貨,很長,但請耐心讀完,詳記,並妥善保存!
宿營營地的選擇及其建設是關係到全部人員休息的大問題,在營地的選擇很講究,以下是注意事項:
近水:露營休息離不開水,近是選擇營地的第一要素。選擇靠近溪流、湖潭、河流邊,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將營地扎在河灘上,溪流旁。
背風:在野外紮營,不能不考慮背風問題,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灘上,應要選擇一處背風的地方紮營。還有注意帳篷門的朝向不要迎著風。背風同時也是考慮用火安全與方便。
遠崖:紮營時不能將營地扎在懸崖下面,這樣很危險,一旦山上颳大風時,有可能將石頭等物刮下,造成傷亡事故。
近村:營地靠近村莊有什麼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沒有柴禾、蔬菜、糧食等情況時就更為重要。近村的同時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隊伍的行動和轉移。
背陰:如果是一個需要居住兩天以上的營地,在好天氣情況下應當選擇一處背陰的地方紮營,如在大樹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陽,而不是夕照太陽。這樣,如果在白天休息,帳篷裡就不會太悶熱。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電區,營地絕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樹下或比較孤立的平地上。那樣很容易招至雷擊。
露營營地的選擇四大基本原則:
水源補給、營地平整、背風背陰、遠離危險
露營營地的建設四大基本區域:
帳篷露營區、用火就餐區、取水用水區、衛生區
不適合選擇做營地的地點如下:
1 河灘上或者河谷中央——放水或者取水不方便;
2 河流轉彎處的內側——洪水;
3 山頂迎風面——風大、取水不方便;
4 谷底低洼處——潮溼、落石;
5 枯木或者蜂巢底下——落木、野蜂襲擊;
6 動物覓水點——動物騷擾。
平整場地:將已經選擇好的帳篷區打掃乾淨,清除石塊,矮灌木等各種不平整、帶刺、帶尖物的任何東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如果是一塊坡地,只有坡度不要大於10度一般都是可以作為露營地。
場地分區:一個齊備的營地應分帳篷宿營區,用火區,就餐區,娛樂區,用水區(盥洗),衛生區等區域。
宿營地→用火區應在下風處,距離帳篷區應在10~15米以上,以防火星燒破帳篷。
就餐區→應就近用火區,以便燒飯做菜及就餐。
活動及娛樂區→應就餐區的下風處,以防活動的灰塵汙染餐具等物,並距離帳篷區應在15~20米,以減少對早睡同伴的影響。
用水區→應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別上下兩段,上段為食用飲水區,下段為生活用水區。
布置帳篷時,應注意:
1 所有帳篷應是一個朝向,即帳篷門都向一個方向開、並排布置。
2 帳篷之間應保持不少於1米的間距,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儘量不系帳篷的抗風繩,以免絆倒人。
3 必要時應設警戒線,在山野露宿有可能會遇到威脅性的動物或者壞人的攻擊,當然,這種可能性很小。可以在帳篷區外用石灰、焦油等刺激性物質圍帳篷區畫一道圈,這樣可以防蛇等爬行動物的侵入。或者用電子報警系統等辦法。
1 地點的決定
在考慮風向及地形後,選擇一個平坦之地。
2 帳篷用具的檢查
將袋中收藏的用品倒出,逐一檢查各部分零件。為了撤收帳篷時的方便和不遺漏東西,應先予以記錄。
3 鋪設地面墊
地面墊鋪好後,以釘子將四個角固定。若在溼氣多的地方,先鋪上蓆子後,再於其上鋪置墊子。
4 豎起支柱,拉開主繩
將支柱下方穿人地面墊兩端的孔中,同時,支柱上部的尖端,穿人布幕棟柱兩柱的孔中,將左右主繩拉起,避免左右傾斜。這樣,帳篷的主體外型就形成了。
5 調整主繩,拉起角繩、腰繩
以附於主繩的支繩,調整帳篷的形狀,將兩根支柱垂直立於地面。其次,以支繩調整角繩、腰繩,使帳篷的形態出現。
6 固定牆壁
將帳篷底布、地面墊及牆壁下部連接起來。
防雨:防雨是露營氣象考慮的重要問題,如果判斷當晚有可能下雨,應當對營地及帳篷進行必要的防雨處理,除選擇好營地外,需要挖洩洪溝,加固帳篷並增強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帳篷外加蓋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將各種旅行用品放置在帳篷中等。防雨應在紮營前觀察天氣變化情況,經常外出旅行多觀察多積累經驗就會掌握是個大慨。
防風:風向對應紮營比較重要,關係到帳篷門、爐灶口開向及營地各區域的整體布置問題。
個人穿著用品
▼ 服裝篇
6、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T恤……)。
▼ 鞋襪篇
1、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中高幫,保護腳踝);2、輕便運動休閒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 帽子、手套、眼鏡
5、眼鏡(運動型,遮陽)。
個人裝備用品
▼ 背包篇
1、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4、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 野營篇
1、睡袋(羽絨睡袋,節省空間);
6、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可作攝影反光板)。
▼ 照明篇
5、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 炊具篇
1、爐頭(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食物);
5、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攜帶)。
1、戶外水壺(有效防腐,顏色酷);
4、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 通訊篇
1、手機(在野外經常無信號);
4、求生哨(團隊聯繫)。
1、登山杖(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3、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淨水器藥品,個人藥品);4、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5、背包綑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7、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8、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9、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樹,都可以用);10、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鐘等功能);12、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溼,方便背包內的整理);19、護膝,很重要,尤其負重時,有它對膝關節的保護才不會留下勞損的舊患;20、藥品(感冒藥、消炎藥、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繃帶、創可貼、維生素藥片、眼藥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21、備用食品(壓縮餅乾、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The End-
長按二維碼識別下就好啦↓↓
出國去,讓出境旅遊更簡單
chuguoqu.com
回復以下 地區名稱即可查看相應的口袋攻略
(持續更新中)
香港| 臺灣| 澳門| 日本| 韓國| 新加坡| 泰國| 緬甸| 斯裡蘭卡| 尼泊爾| 緬甸|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 柬埔寨| 美國| 英國| 法國| 荷蘭| 帛琉| 斐濟| 紐西蘭| 澳大利亞| 梵蒂岡| 義大利| 希臘| 克羅埃西亞| 斯洛維尼亞| 芬蘭| 瑞典| 丹麥| 埃及| 冰島| 西班牙| 挪威| 模里西斯| 塞席爾| 馬達加斯加| 南非|俄羅斯| 墨西哥| 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