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農民也可以通過自媒體創業,農村農業都是優良的創作資源

2020-11-19 農大知事

導語:農民也可以通過自媒體創業,農村農業都是優良的創作資源,這對農民朋友可是一個好消息。

在網絡普及的今天,通過網絡發布消息,利用網絡創業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說到創業,大家都會想到那是需要前期投入很大本金的,但是在這個網絡的時代,傳統的創業模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只要有一部手機,有網絡就可以了,這就是人人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當然,農民也可以通過自媒體進行創業,農村、農業都是優良的自媒體創作資源,這對於我們廣大農民而言,絕對是個好消息。

無論我們當前身在何處,自媒體可以說已經如影隨形伴隨著我們,在農村無論有沒有文化,順手拍個小視頻發到網上,把自己的身邊事分享出去,已經成為了很多農民朋友日常的一個習慣。但也有人認為在這個自媒體泛濫的今天,已經沒有了更好的機會,其實,人們生活習慣已經被自媒體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因此說自媒體發展前景依然很好。

作為一位有兩年經驗的自媒體創作者,感覺現在做自媒體也可以說是正當時,過去各平臺的條件都非常苛刻,然而現在各平臺對自媒體新人都有很多的鼓勵,不斷地給出扶持政策,所以說,此時投入自媒體也不能說已經晚了。

尤其是對於農民朋友而言,在沒有人脈資源與資本等情況下,去參與傳統創業也是非常困難的,但自媒體創業或者創作就不需要這些資源,生活在農村,身邊的一事一景就是很好的創作資源,只要自己是個有心人,在能夠持之以恆,一段時間後,基本上就能小有成就。

以前的公眾號還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那個時候要註冊個公眾號帳號的名稱,還都要搶什麼關鍵詞,每一個話題都是要面對全國網友,受眾面也比較大。然而現在的自媒體卻有了不同受眾人群,通常會顯示身邊的人,附近的人,這樣有全國性轉變為區域性,也就能給自媒體人提供不少當地展現的機會。

展現有了區域性,受眾粉絲又都是周邊的人,這樣也就給自媒體創作者帶來了很多的商機。比如說有位普洱哥賣普洱,他就是一個地方具有特色的東西,雖然他只擁有兩三萬粉絲,就能夠給他帶來較大的商機,獲取不菲的收益。

有一個日常拍農村情感劇的創作者,他雖然只擁有兩萬多粉絲,但他的粉絲90%都是本地縣城裡的人,他每天拍攝情景多是藉助農家樂為場地,這樣一來,就吸引了不少本地人到他拍攝地遊玩,吃喝玩樂進行消費。

我們也不必看那些擁有百萬以上粉絲的大網紅,高不可攀,今後做自媒體只要縮減區域,即便是粉絲量不多,能成為本地縣或者是鄉鎮的網紅就可以了,這也是一個事物發展的規律,自媒體受眾面,將從全國性到省市,再往下最後到縣、鄉鎮。

今後的自媒體發展方向將越是精準越好,如果你能擁有一萬多粉絲,把自己精準到一個區域,很有可能你就是你們當地一個很牛的人了,如果你能在當地被人經常刷到,就能夠讓你的內容做到變現。可以想像,有一萬多精準粉絲,這就已經超過了一般朋友圈微商很多了。

農村老俗話常說「萬事開頭難」,但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不開這個頭的話,是不是更難呢?所以說,既然想通過自媒體創業,就不要談難與不難,只要自己有信心,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在提高過程當中先做著,要做就不難,不做永遠是一座山,永遠隔著你跟網際網路的那個距離。

相關焦點

  • 「農業微視頻」自媒體收益排行榜,自媒體有哪些平臺必須做
    農業微視頻的簡介為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95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農業微視頻目前權重為2,通過綜合數據分析,該預估價格對比同級別作者偏低,推廣性價比較高(意見僅供參考)。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進入查看詳情:進入主頁。
  • 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亮麗答卷
    「十三五」期間,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堅定扛起「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重要政治任務,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堅持高位推動、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奮力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亮麗答卷:農業綜合產能持續提升,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扛牢大省責任,農業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1089.4億斤!
  • 鄉村振興:促進農村就業農民增收,農業農村轉型
    改變一個國家的農業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增加收入,並在實現中等收入增長的道路上啟動經濟。實際上,幾乎每個工業化國家都是通過農業轉型開始其經濟發展的。開始轉型後的20年中,各自的農業價值至少翻了一番。 農業轉型沒有按計劃進行或停滯不前。儘管可能會優先考慮農業投資並認識到正確行事的重要性,但要克服轉型的複雜性對政府而言總是困難重重。
  • 農業自媒體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加速器
    在這裡我和夥伴們分享的觀點就是: 農業自媒體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加速器 為什麼說農業自媒體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加速器呢,下面我通過三點給大家匯報。
  • 《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亮相2020廣西書展,為農業創業者...
    廣西民族出版社攜《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亮相書展,並於19日上午展開「品味《農星之路》交流三農創業」直播活動,與書友分享該書背後的農業創業故事。「品味《農星之路》交流三農創業」直播活動據介紹,廣西民族出版社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劃出版了脫貧攻堅系列出版物,《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是其中之一。
  • 農業農村部推介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農業農村部推介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2020-12-01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陳峰齊...
    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陳峰齊在黃店梅江馬澗女埠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 2020-11-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業更強 農民更富 農村更美 桐鄉:美麗鄉村 踏歌而行
    與上海6所優質醫院開展戰略合作,成功接入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16家省級三甲醫院實現信息交互;7家定點醫療機構納入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推進項目式「校校」結對建設,並積極與滬上名校展開空中課堂共享……從醫療到教育,從交通到惠及民生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桐鄉以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契機,更高層次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打造高質量的鄉村振興示範地,並相繼拿下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
  • ...農民富了——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平涼日報記者 魏麗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全區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速達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預計2020年底,全區一產增加值實現11.41億元,糧食總產量可達19.1萬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09元。這是篤行致遠的五年。
  • 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5年內投7萬億
    目前我們國家的農村金融體系還非常薄弱,但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金融體系必須跟上,所以國家肯定會加大力度進行農村金融改革。除了農業銀行、郵政儲蓄、農商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之外,放寬農村金融市場準入政策,是最近幾次中央一號文件都有表態的方向。
  • ...屆江門農博會奏響「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鄉村振興「交響曲...
    今日是秋分,我市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七屆江門市農業博覽會,舉行系列活動,搭建農民的嘉年華、農業的成果展、農村的大舞臺。一張張洋溢幸福的笑臉層出疊見、獨具特色的「僑字號」農產品琳琅滿目、滿載五邑鄉愁的歌曲舞蹈盡情演出……這些精彩紛呈的活動,奏響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交響曲」。
  • 《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直播活動舉行
    《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新書直播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黎瑩瑩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0日訊(記者 黎瑩瑩)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在廣西書展上舉辦了「為農業創業者點一盞燈——《農星之路——廣西農業創業案例》」直播活動。
  • 關注| 2021,農業農村部重點扶持28個項目!有物流的事兒!
    實施數字農業農村規劃,整合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和數字農業創新中心,開展數字農業試點,加快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集成應用。
  • 讓鄉村「留得住鄉愁,看得見未來」|農民|夏國建|農村|鄒子龍|有機...
    「以前農民就是種地賺錢,現在農民還可以做旅遊、玩高科技。」火熱的7月,在充滿收穫氣息的珠海郊外,珠海臺創園永呈園藝公司經理夏國建正計劃著將經營多年的農園改造升級,打造生態觀光旅遊農業中心旅遊項目。另一邊,500公裡外的湛江雷州市南興鎮空曠的田間上空,來自珠海的無人機團隊代替人工將一行行稻穀播種到田裡,為當地農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 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的實施計劃_蚌埠市人民政府
    深入開展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紮實推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試點。開展示範家庭農場和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評定。打造一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與小農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建立基地共建、資源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12.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扶持政策,支持面向小農戶、大宗農作物和產糧大縣開展生產託管服務,完成面積15億畝次。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綠色崛起模式—浦江喚醒「沉睡」的生態資本》被農業農村部、浙江省評為「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之一。綠色成為浦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環境帶來的改變催生了電子商務井噴式增長。浦南街道石埠頭已有200多家電商企業入駐,成為了全省聞名的電商專業村。依託著一個又一個電商村,浦江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帶動了上萬人就業創業,2019年實現網絡零售額70多億元,成為了浦江又一富民產業。
  • 為什麼農民回流農村成為趨勢?農村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中心
    2021-01-09 09:32:52 來源: 淺風說你 舉報   別看現在的年輕人都嚮往城市的生活
  • 謀定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李加映: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
    國家最高領導人指出,要通過中國農民豐收節調動億萬農民重農務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在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中,譜寫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新的華彩樂章。隨即,領導人的這一期盼隨即得到了回應,參與慶祝活動的農民切身感受到了國家對農民的尊重和關心,進一步激發了重農務農的積極性。
  • 依託新型職業農民之家,鄒平打造智慧農業小鎮!
    9月25日,鄒平市慶祝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明集鎮新型職業農民之家揭牌儀式舉行,副市長張洪柱參加揭牌儀式並在致辭中希望市農業農村局和明集鎮精心組織、周到服務,確保把「豐收節」辦出產業特色、辦出產業引領,讓鄒平的農村產業既有「高原」,更有「高峰」,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和優化機制,強力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興、農村新、農民富
  • 出生在農村真的不可能富起來嗎?農民該怎樣提高自己的家庭收入?
    四、自主創業收入許多人在自己的家鄉創業,有的專門從事種植,有的專門從事育種,有的創辦工廠,有的做手工藝品,有的開設商店等,收入較高。#農業農村農民#六、養老金,國家補貼收入現在可以購買農村養老保險。在農村,每個家庭中農民的收入來源不同,他們的生活環境不同,他們的個人能力也不同。除上述收入類型外,農民還可以從事商業活動,成為經紀人和進行電子商務。在這個網絡發達、知識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學到許多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學歷界限對於個人而言漸漸不再那樣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