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賦》開播之後,這部劇遭到觀眾的頻頻吐槽,尤其是主演章子怡更是成為了大家炮轟的眾矢之的。
以章子怡在影視圈中的地位,向來在電影行業發展的她選擇小熒幕,看起來就是自降身價的行為。
但是近幾年來,她的選擇屬實越來越迷惑。粉絲越反對什麼,章子怡,越要做什麼。她嫁給了不被大眾看好的汪峰,同時還選擇上綜藝。雖然如今章子怡的生活幸福美滿,在綜藝上也圈了不少粉,但是國際章的魅力卻是越來越低了。
究其原因就是曾經作為電影咖的她只出現在大熒幕中,而日常關於她的種種,幾乎都是緋聞和榮譽。然而在綜藝上她的真實性格就被暴露出來,尤其是今年的《我就是演員3》,更是讓章子怡被自己的種種言論反噬。
從熒幕大影后和神秘電影咖的神壇上掉下來,章子怡最該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
登上神壇,運氣佔比有多大?
如今的影視圈相較於以往來說,的確是有了很大的變化,就連早前勸章子怡不要拍電視劇的張藝謀,對自己的新晉紅女郎劉浩存的忠告,都變成了電視劇可以拍,因為市場環境和以前不一樣了。
其實並非電視劇是一個十分低級的行業,而是相對於電影來說,電視劇更容易讓演員形成不好的表演習慣。章子怡在綜藝中cue到《上陽賦》時,曾提到與之搭戲飾演皇帝的演員,在演戲時還要看著題字板,沒有眼神的交流,讓章子怡感到非常難受,最終不得不換了演員。
電視劇更看重質量,而如今卻是一個快消費的時代,即便是拍一部電視劇的時間也被不斷縮短。再加上選角標準不統一,更是有不少製作方看中毫無演技,但是卻有流量的愛豆明星。
部分人的紅的確是憑藉著運氣,但是章子怡成名的運氣又有多少呢?
從章子怡的電影履歷來看,先是與張藝謀合作了《我的父親母親》,並憑藉著這部電影出圈,隨後拿到的就是與各種大導的合作機會。從運氣的方面來看,章子怡進入影視圈時,恰恰是中國電影藝術達到高潮的時期,章子怡趕上了好時候。
其次,張藝謀之所以選中當時的章子怡,是因為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與鞏俐相似的認真,再就是她與角色的匹配度極高。大導願意捧一個新人,也同樣是章子怡的好運氣。
然而如果將章子怡的成名僅僅歸功於運氣,未免太過草率。與她同期的演員,只有她走上了國際路線成為一代影后,她憑藉的更多的是她對於演員這份職業的敬畏心以及背後付出的努力。
拍攝《我的父親母親》時,章子怡曾經下鄉生活了很長時間,各種農活都嘗試過,在拍攝過程中更是多次在山坡上奔跑時跌倒。攢了一身傷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出演的角色。而在《臥虎藏龍》時,章子怡則是對自己有一股狠勁兒,吊威亞的時候要撞牆了也不擋著自己的臉,而是狠狠的撞上去。
而拍攝這部電影時,李安還對章子怡實行了冷處理,讓她總有一股危機感,但就是這股危機感成就了章子怡,讓原本在劇中僅僅是一個小角色的玉嬌龍,卻成為了碾壓女一號的存在。
很顯然,單單是有運氣,章子怡是很難坐到如今的位置的。
《上陽賦》高級臉「失靈」,章子怡還是走了一條老路
由於電影作品給觀眾留下的印象,讓章子怡的大多數角色都有一種相似的味道,那就是與章子怡本人十分契合的特點,倔強又不服輸。
《我的父親母親》中的招娣,《臥虎藏龍》裡的玉嬌龍,《十面埋伏》裡的小妹,《夜宴》中的婉後,《一代宗師》中的宮二先生等等。雖然這些角色各不相同,但是章子怡卻讓她們形成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屬於章子怡特有的味道。
《上陽賦》雖是電視劇作品,但王儇一角一樣是具備這樣的特點,再加上女強的設定,更是讓這一角色突出了章子怡的強大氣場和女王範兒。
或者說這些角色之所以能夠吸引章子怡,並不僅僅是與大導之間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在這些角色的身上,她能夠看到自己。
不少演員都像章子怡一樣形成了模式化的表演,就像周潤發出演的角色大都帶著瀟灑的味道,而梁朝偉的電影形象則更傾向於憂鬱型男神。
演員很容易被角色定性,即便是大咖同樣如此。
頂著一張高級臉的章子怡,為什麼會在《上陽賦》中「失靈」,更多的原因就是少女時代的王儇天真爛漫,並不適合章子怡。
從以往她詮釋過的角色來看,刻意扮嫩,或是與她本人氣質相差太多的角色,章子怡從來不接,即便是在《無問西東》中扎著兩個馬尾辮的章子怡,演繹的同樣是少女角色,但是這一角色身上一樣有章子怡那股韌勁兒。
而章子怡在劇中「失靈」,並不是因為她的演技差勁,演不好少女,而是少女感這種東西本就是渾然天成的,即便是再好的演技也很難駕馭的了。看看被觀眾劃入「丫頭教」的劉曉慶就知道,演技被捧上神壇的她,演繹少女一樣會翻車。
作為影后,章子怡自然是有演技加持的,只不過再有差距的角色,在同一位演員的演繹下,也很難避免會傾向於同質化。但是如果因此判斷章子怡的演技不足,未免有些偏頗。
電影咖「下凡」,失了神秘感
至於章子怡這樣的電影咖「下凡」拍電視劇翻車,並不僅僅只有她一個。
近段時間最先翻車的就是周迅。向來靈氣十足的她,早前人到中年在《紅高粱》中飾演九兒依舊看起來少女感滿滿,毫無違和感,但是在古裝劇《如懿傳》中她的外形與角色的設定就很難說服觀眾了。而同樣是電影咖的湯唯,選擇的古裝大劇《大明風華》也一樣翻車,最先被吐槽的就是她的扮相。
章子怡一開始被群嘲的原因,也是因為在劇中飾演的少女違和感滿滿,再加上刻意扮嫩的表演,更是拉低了觀眾對於這一角色的好感,從而章子怡也被拉下了神壇。
再就是《上陽賦》這部劇本身也並不討喜,2017年選中這一劇本時,大女主題材剛剛興起,但是時隔三年風雲變幻,中國影視圈中的大女主作品已經泛濫。
《上陽賦》即便是再與眾不同,也難以撕掉她大女主這層外衣。再加上劇情過於套路,也讓觀眾看不到任何的新鮮感,降低了觀眾對整部劇的期待。
且不說這部劇是否會在接下來的劇情中有吸引觀眾的點,單單是從如今踩的這些雷來看,就已經宣告了《上陽賦》撲街了,而選中這個劇本的章子怡,也被認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厲害。
但是國際章的人設崩塌,卻並不是因為《上陽賦》這一部劇,最先讓她翻車的應該是《我就是演員》這檔綜藝。
對於剛剛被章子怡圈粉的粉絲來說,很大一部分就是喜歡她在綜藝節目中直來直去的性格,毫不避諱的用自己的情緒傳達不滿和喜歡。但綜藝真人秀節目本身就如同一面「照妖鏡」一樣,將藝人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章子怡的神秘感也因此消失殆盡了。
可以說,即便是再厲害的演員,一旦進入綜藝,或是不熟悉的圈子都有可能跌落神壇,畢竟神秘感是她們的保護層。即便大神們曾經的成績並不完全是靠運氣,失了神秘感,也很難再扭轉大眾的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