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言非遺|民間特色文化風俗·湛江坡頭羅侯王廟廟會

2020-12-23 物言MadeIN

坡頭羅侯王廟廟會·印象

羅侯王廟座落於湛江市坡頭區麻斜街道,俗稱大王公,建於元朝末年。據明代《高州府志》記載,該廟是元代朝列大夫、廣州路總管羅郭佐一門忠烈羅震、羅奇、羅元珪、羅仕顯及其部將張友明平定海寇壯烈捐軀的紀念性祠廟。始羅郭佐一門忠烈,顯靈庇佑一方百姓平安,仕庶村民為感恩戴德,每年正月初十日、十五日和二月二十二日舉行盛大的羅侯王廟廟會和海上遊神活動。

坡頭羅侯王廟廟會·特色

坡頭羅侯王廟廟會以其日程不同而分為陸地巡遊、海上巡遊和羅侯王神誕三個不同的儀式,其中尤以海上巡遊獨具地方特色。

每年正月初十,附近的麻斜、井頭、張屋以及張、黃、李姓等15個沿海村莊,把各自敬奉的近20臺神轎會集到村廣場,並擺滿燒豬、奄雞、水果、甘蔗等祭祀物品,請道士頌經敬告神靈以表虔誠,然後相繼巡遊15個村莊,每個村莊設分道場供村民祭祀,直至正月十五日陸上巡遊結束。正月十五當晚設壇敬告神靈後,即進行海上巡遊,包括出海祈禱、煙花贊禮、犟轎抖神、彩船巡海、沐足康安等儀式程序。

人們先將諸神請上彩船,並由青壯年護衛,從麻斜碼頭北上,先後經南油碼頭、海灣大橋、下山碼頭、港務局碼頭、南三碼頭,重新回到登船地點,沿途在海上巡遊大約三小時。海上巡遊儀式與陸上大致相同,降公(抖神)、頌祝等程式必不可少,巡遊期間鑼鼓喧天,一派熱鬧景象;巡遊完畢後,請神離船,重新回到岸邊徹夜巡遊至第二日凌晨,而後用海水沐足後承興回廟。

農曆二月二十二是羅侯王神誕,當地也要舉行大型祭拜儀式,遠在外地的張氏後人、與麻斜有姻親關係的人們都趕來參加,廟會活動隆重而熱烈。

坡頭羅侯王廟廟會·傳承意義

數百年來,羅侯王廟紀念著保國愛民、戰功顯著的英賢,是粵西道教文化中心,廟會活動凝聚著當地廣大群眾對於英烈的誠摯敬意,是地方淳樸風俗的繼承與延續;坡頭羅侯王廟廟會以其海上巡遊的獨特祭祀形式,承載著雷州半島厚重的人文歷史和濃鬱的民風民俗,從側面反映出嶺南地區海洋文化的獨特魅力,具有珍貴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

相關焦點

  • 賞民間民俗藝術 享傳統文化盛宴 2020年方巖廟會熱鬧開場
    方巖廟會起源於胡公祭祀活動,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近年來,方巖廟會持續提檔升級,已經成為薈萃民間表演藝術、交流民間民俗文化、展示民間手工技藝、融商貿旅遊為一體的民間傳統盛會。
  • 第六屆天橋小年文化廟會啟幕 展北京特色年俗
    第六屆天橋小年文化廟會啟幕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 高凱)「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17日晚,北京第六屆天橋小年文化廟會暨老舍京味兒文化節熱鬧啟幕。本屆廟會由北京演藝集團主辦,北京市曲劇團承辦,北京天橋劇場協辦,為期6天,寄望為北京市民及廣大遊客打造一場傳統民俗的迎春盛宴。第六屆天橋小年文化廟會啟幕 小新 攝在北方,農曆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春節之前最重要的一個節日。
  • 湛江非遺傳承人再添殊榮
    出生於「中國醒獅之鄉」「能作為湛江非遺傳承人的代表,入圍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100名候選人名單,我感到十分榮幸!」李榮仔出生於1965年,遂溪縣黃略鎮龍灣村人。200多年來,逢年過節、喜紅慶典,都用醒獅助興,威猛而驚險的舞獅成為人們攻堅克難的寄託和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一種儀式,是祈福、賀喜慶祝、文娛活動的民間傳統文化。
  • 「京東文化廟會」薈萃京津冀民間絕活,在平谷過年,品三地年味
    結合當地「生態立區,綠色發展」的功能定位,並且作為「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閒大會」的首項活動,主辦方將在為期五天的廟會上,展現平谷傳統民俗風情和現代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結合地處京津冀交會點的區位優勢,京東文化廟會還將邀請三地非遺表演團隊現場營造喜慶氛圍,展銷三地特色商品美食,帶市民一站式籤到三地年味,讓「京城十大廟會之一」的名頭更響。
  • 地壇龍潭廟會大年初一迎客
    地壇廟會:網紅進廟會 傳統與創新結合據了解,本屆地壇廟會推出綜藝演出、非遺文化展示、精品年貨、傳統小吃、展覽展示、互動遊藝等活動,為遊客呈現出一臺豐富多彩、年味十足、獨具傳統民間特色的文化盛會。地壇廟會共設161個展位,涵蓋南北各地的非遺手工藝品、風味小吃、精品年貨、名特優新飲食等多種類別,還引進網紅商戶,最大限度滿足遊客的多元化需求。
  • 好玩│龍潭廟會、地壇廟會馬上來了,玩轉秘籍在此
    * 廟會時間第三十五屆地壇廟會、第三十七屆龍潭春節文化廟會將於1月25日(正月初一)開門迎客,至1月29日(正月初五)閉幕,歷時五天,每天8:30到17:00對外開放。* 各自特色地壇廟會推出綜藝演出、非遺文化展示、精品年貨、傳統小吃、展覽展示、互動遊藝等活動。
  • 河北:豐寧縣鳳山關帝廟廟會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豐寧滿族自治縣旅遊和文化廣電局,積極開展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以網絡展播的形式展示豐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 地壇、龍潭廟會大年初一迎客 門票可在網上提前訂
    地壇將推出仿清祭地表演龍潭將推出冰雪嘉年華地壇廟會將推出綜藝演出、非遺文化展示、精品年貨、傳統小吃、展覽展示、互動遊藝等活動,為遊客呈現一臺豐富多彩、年味十足、獨具傳統民間特色的文化盛會。舉辦仿清祭地表演、民間花會、歡歌笑語、河北雜技4臺演出,設置4組特色圖片展;開展郵政愛心包裹、兒童基金會愛心助學、志願服務站、殘聯婦聯公益區4項公益活動;舉辦福人福地、祈福納祥民俗互動體驗活動。龍潭廟會將全園劃分為七大板塊,集中展示同心共建、冬奧冰雪、非遺文化、京津冀、文體互動、地方特色和京城文化七大主題,使遊客感受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獨特魅力。
  • 今年廣府廟會八大亮點個個有新意
    今年的廣府廟會繼續秉承「廣府統領,兼容並蓄;傳統風採,現代氣息;政府搭臺,民間唱戲」的理念,圍繞「傳承」主題,搭建全國性的文化展示和交流融合平臺,進一步弘揚廣府文化,提升民俗活動品質,以嶄新的方式重現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強大魅力,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 2020年北京春節廟會免費門票搶票全攻略
    個公園之外的15個換票點  可提供所有廟會和活動的紙質門票  活動期間  設置市民熱線電話:4009237171  第三十五屆地壇春節文化廟會  以皇城文化、地道民俗、傳統民間藝術聞名於世。傳統項目包括仿清祭地表演、黃梅雅韻、天橋絕活、民間花會等演出。今年地壇廟會開設文創年貨市集,通過產品展示、智能科技體驗的形式,以展促銷、以展代銷、鼓勵線上購買的方式,為市民和遊客奉上一個線上線下聯動、豐富多彩、新奇有趣的文創年貨大集。  第三十七屆龍潭春節文化廟會  以冰雪運動為特色,展現民俗活動與冰雪體育融合的魅力,體現冰雪文化特色。
  • 春節在杭州看民俗,吳山廟會打頭陣,新春特色文化活動看這裡!
    2020吳山廟會新春燈會和廣大市民見面啦,一直持續到2月10日,抓緊去打卡哦!除此之外,西湖邊還有一系列豐富的新春民俗活動,千萬別錯過!吳山廟會新春燈會今晚亮相!春節前後,登臨城隍閣是很多杭州人的傳統節目。但是最近城隍閣一、二樓正在關閉施工,還能如約打卡賞燈嗎?
  • 饒平舉辦首屆文化旅遊節,逛「廟會」好吃又好玩!
    10月3日下午,潮州饒平縣首屆文化旅遊節在該縣力城文化創意園盛大開幕。文化旅遊節以「廟會」為概念,匯聚「展覽+演出+夜市+遊園+美食+非遺文化+文玩精品+旅遊推介」的活動內容,旨在打造文化氛圍濃厚、互動形式多樣、參與感強烈,集學、玩、樂、吃、購於一體的多元體驗空間,用文化內涵重塑節日的儀式感,全方位、多層次地創意展示、推介饒平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和城市形象,為饒平旅遊產業快速和跨越式發展搭建基礎平臺。燈謎展區吸引了大量遊客。
  • 2020年京津冀中華大廟會再度來襲!今年的大廟會「不一樣」!
    2020年京津冀中華大廟會再度來襲!今年的大廟會「不一樣」!怎麼不一樣?下面小編就為您揭開這屆大廟會的神秘面紗!地道的年味地道的年味一直是京津冀中華大廟會的招牌特色!今年我們再一次升級了年味體驗!非遺民俗表演傳統民俗表演,匯聚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展現了民間傳統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 從古至今,廟會就一直存在,那你知道廟會的歷史文化淵源嗎?
    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裡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於是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群眾聚會的場所了。廟會活動中,佛與道或分庭抗禮,或相互滲透,使廟會文化更加豐富。
  • 30萬張春節廟會門票將免費發放,搶票攻略來了
    傳統民間藝術聞名於世。傳統項目包括仿清祭地表演、黃梅雅韻、天橋絕活、民間花會等演出。今年地壇廟會開設文創年貨市集,通過產品展示、智能科技體驗的形式,以展促銷、以展代銷、鼓勵線上購買的方式,為市民和遊客奉上一個線上線下聯動、豐富多彩、新奇有趣的文創年貨大集。2、第三十七屆龍潭春節文化廟會,以冰雪運動為特色,展現民俗活動與冰雪體育融合的魅力,體現冰雪文化特色。
  • 傳承江南絲竹非遺文化 新一批保護傳承基地出爐
    江南絲竹承載著一地的鄉愁記憶,以其獨特的音樂觸角牴達內心,喚起人們對江南傳統文化的熱愛。今天,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創評工作總結大會暨優秀團隊展演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新時代小學舉行。江南絲竹至少在清代1860年前就已在民間流行。絲竹音樂在民間風俗中除用於喜喪場合外,在鄉間集鎮的廟會節日等均要有絲竹樂隊奏樂。諸如二胡、琵琶、月琴、揚琴、蕭、笛、笙一類的絲竹樂器都可加入。隊伍能大能小、能分能合:樂手一專多能,多則十幾、二十人,少則二、三人,自由靈活。近百年來,絲竹音樂孕育了大批民族音樂人才。1958年這種演奏形式被定名為「江南絲竹」。
  • 北京跨年攻略,帶你尋找最有年味的廟會
    主辦方將聯合一得閣、中國書店、戴月軒、榮寶齋等50餘家文化商戶,通過還原"京味兒"特色活動,向市民遊客集中呈現以筆墨紙硯、書畫展覽和專家現場解讀為特色的傳統"文市"活動。屆時還有以現場體驗為特色的年貨市集活動作為看點。作為舊時廠甸廟會重要依託的火神廟,也將繼續對外開放,非遺時尚大賽作品和古茶展將在廟會上亮相。
  • 土家非遺文化精髓——《酉陽古歌》
    演出全長40餘分鐘,匯集了酉陽國家級非遺《酉陽民歌》、《酉陽古歌》,市級非遺《面具陽戲》、《酉陽耍鑼鼓》、《薅草鑼鼓》、《上刀山》、《踩鐵鏵》等精彩表演。由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吳少強,黃秀祥,李明及其班子擔綱演出。這是一臺由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心編排打造的精神文化大餐。
  • 天姥山關嶺頭趕廟會小記
    今天,為農曆七月三十日(公曆9月16日),民間以為地藏菩薩生日。地處新昌南端,萬山叢中,與天台交界,一村分兩縣的關嶺頭村,正舉行一年一度傳統廟會,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筆者應邀,有幸去該村趕廟會。他們正完成村委班子選舉,邀請四方賓朋及各界友人,參加古村文化旅遊節活動,為古廟會注入新內容,增添新活力。早上,與陳羽明先生一行,自縣城驅車,上會墅嶺,過儒岙鎮,經橫板橋、皇渡橋,沿國道線而至關嶺村,一路初秋景色,已如畫圖。九點多鐘抵達,村口停車場上,早已車滿為患。
  • 老北京文化:憶廠甸兒廟會的文化特色
    在舊時京城舉辦的廟會中,廠甸兒廟會的規模最大,時間也最長,從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這也是惟一一處不是以廟宇而是以地名命名的廟會,而且它更以卓爾不凡的高雅文化特色聞名遐邇,所以它也備受中國名人的青睞。廠甸兒這個地界兒不大,可是它緊臨琉璃廠文化街,這就是廟會具有文化特色的主要原因東、西琉璃廠經營古玩字畫兒、古籍善本、文房四寶、碑帖印章等的店鋪一家挨一家。每當廟會期間,這些商家都走出店鋪,擇地集中設攤兒,除了日用百貨、兒童玩具、風味兒小吃等等,便是整條街或是滿胡同的藝術品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