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忉利天」的囑託|佛陀在「忉利天」顯神通「授記」無量地藏菩薩

2020-12-24 重樓逾陀

在2500多年前。釋迦牟尼佛,看到我們這個星球上的眾生,機緣已經成熟,就投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成佛,要為我們地球上的眾生,留下一套整丶正確的修道方法,也就是佛教的「正法」。同時,建立健全的世間「三寶」』為佛教的長期流傳打下一個良好基礎。

「佛陀」降生後,取名悉達多。悉達多降生七天後,生育悉達多的摩耶夫人就離開了人世。由於摩耶夫人善緣深厚,死後「化生」在「忉利天」(忉利天」就是人們常說的天堂)享受「福報。

悉達多雖然對自己的母親沒有什麼印象,卻從來沒有忘記母親的生育之恩。悉達多將自己的「世法身」修煉到與「前世法身」合一之後,在禪定中,得知母親在「忉利天」中享受「福報」。由於不知修煉不生不滅之「法」,在「福報」結束後還要轉世輪迴。於是,決定親自去「忉利天」救渡母親,藉此機會亦可以「渡化」更多的生靈,同時安排佛教的未來發展。

為了人世間之「大孝」,佛陀進入深深的禪定,將「色身」置於人間,「法身」帶著「色身」的「三魂七魄」,進入「忉利天」。這是為了讓母親及無量生靈,都能夠修煉岀「法身」』最後成就「高法身」』從而跳岀「三界」,脫離「五行」。這樣就可以脫離生死輪迴,在「法界」得到永生,離開有終期享樂的天堂,獲得永久真實的極樂。

佛陀在「忉利天」大顯「神通」,施展語「陀羅尼」,宣說地藏菩薩本願故事,為無量生靈再開「方便法門」,佛陀在「忉利天」』伸出金色手臂,為地藏菩薩摩頂「授記」,當著無量生靈,囑託地藏菩薩:「地藏』你看我從無始以來辛苦勤勞地『渡化』這些剛強頑固難以『渡化』的罪苦眾生。對於那些尚未覺悟,難調難渡的可憐眾生,如果他們受『業力』牽引而墮入惡道受『苦報』時,你應該憶念起我今天在『忉利天』對你的再三囑咐∶我在這個『娑婆世界』,因眾生機緣成熟,而來成佛傳授『法』。

從我進入『涅槃』開始,一直等到彌勒菩薩轉世成佛,這段時間大約是5億7600萬年(這是按照現代中國紀年法計算;古印度的計算方法與現代的計算方法有所不同。為了適應現代人』未來佛宗教教典,全部改用現代計算方法,因此很多數字會與現代佛教不同。依此類推)。在這段時間裡無佛應世,由你應世『娑婆世界』渡化眾生;你要令『娑婆世界』上直到彌勒菩薩應世以來的一切眾生皆得解脫,永離諸苦,見佛聞『法』,遇佛『授記』。地藏,當我『涅槃』後,就把普天下的可憐罪苦眾生』全部都託付給你了!」

這時,地藏菩薩在無量世界的無量「分身」合為一體。地藏菩薩面對佛陀的信賴與囑託,心中無限感慨。他百感交集,淚如泉湧,雙手合十,異常尊敬地說:「『世尊』,我從久遠『劫』以來,承蒙佛陀的『接引與教導,使我獲得了不可思議的『神力』和大智慧。現在,我的『分身』布百千萬億『恆河沙數』世界,在每一個世界都分出百千萬億『化身』,每一個『化身』都能渡百千萬億生靈;令他們敬仰和皈依『三寶。永離生死,修至『涅槃樂』。

即使是修行很淺以及很少做善事的生靈,我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救渡他們;哪怕他們只做了一絲一毫的善事,我都漸漸地救渡他們,使他們獲得最大的利益。我永遠不會辜負您對我的期,我將會不懈地修道,渡盡蒼生而後已。『世尊』,請您放心,您千萬不要為後世的惡業眾生而憂慮,就把他們交給我吧!」

#十萬地藏經一大光明藏#

相關焦點

  • 佛說阿彌陀經析.190 佛陀把餘下未解脫的眾生交付給地藏菩薩了
    原創 人間天 幻海迷局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我們的剛強難化,讓佛陀打掉牙肚子裡咽,於是佛陀在最後的時間,把餘下的眾生交付給地藏菩薩了,把這十之一二的眾生託付給地藏菩薩,並且敦促其他大菩薩、大鬼王、天王護衛我們,幫助地藏菩薩,就在那麼難得的機緣,連救度母親的事情都沒有下文了,而對這餘下的眾生救度要求是:一讓他們都升天,不要落惡道受苦;二是讓眾生都能遇佛授記。這二個標準完全和地藏菩薩救度標準不一樣,地藏菩薩為什麼哭得稀裡譁啦的?
  • 老龍老師分享《地藏菩薩本願經》(五)
    忉利天是佛教的世界觀,忉利天是佛教世界觀之中欲界天的第二層天,因為它有三十三個天城而得名「三十三天」,所以它叫忉利天宮。忉利天宮是指三十三個天城的名字合在一起叫忉利天,好比我們的首都北京有順義區、海澱區、朝陽區、西城東城、宣武崇文等等這些組成一起叫北京。忉利天也是如此,就是有三十三天的名字,三十三個天城組合在一起稱之為忉利天。忉利天的坐標位於須彌山的頂上,它比較高,也可以說非常高。
  • 佛陀所示地藏菩薩的無量功德
    《地藏十輪經》實乃娑婆世界末法時代之教法。如何知曉?佛陀說末法之時,由於離佛陀成道太過久遠,凡夫根器如損壞之器,凡夫行斷滅之見如世間盲人,凡夫沉醉五欲如種子於石田中不生芽苗,凡夫放肆十惡如臭身之垢穢。此經文可以洗淨凡夫之臭身、開啟凡夫之盲目、重製壞器、豐沃石田,因此菩薩示現聲聞之形,如象王敬出家之服,以此行相教化眾生,令其不再於惡法無慚無愧,顯二事護持,成三乘之果。因此經文中說:「為令此土三寶種姓威德熾盛久住世故。」又說:「催滅一切諸眾生類猶如金剛堅固煩惱。」至如今三寶雖久住,顯教宗傳於末法,眾生的所知、煩惱二障如金剛,一乘之說實為方便。
  • 地藏菩薩本願經(上卷)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嘆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切天眾、龍眾、鬼神等眾,悉來集會。
  • 閻羅王與地藏菩薩的關係頗深,他為何要求地藏菩薩的幫助
    我觀此閻浮提的眾生,只要能在一切佛陀的教理之中,乃至於所有的善事,雖小如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此利益悉數皆能獲得。」說這話的時間,會中有一位長者,名為大辯,這位長者很久以來就證得無生了,化度十方眾生,化現長者身,合掌恭敬地問地藏菩薩說:「菩薩!
  • 地藏菩薩本願經〈念誦〉
    乃至聲聞.羅漢.闢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
  • 《地藏經》的功德及利益
    地藏菩薩在因地中就是孝子,因地中做過婆羅門女、做過光目女,皆因為救度他母親,始發菩提大願;與佛陀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報母親的恩,那個志願相同,等於同聲合響。所以說地藏經,實是佛門之孝經,所以才有此經開篇「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的殊勝之處;更有「正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說其功德,猶不能盡」的讚嘆之語。
  • 讀誦受持《地藏本願經》有哪些利益?
    《地藏經》又被稱作佛教中的《孝經》,因為地藏菩薩在因地時,為救度母親脫離地獄苦報,曾發廣大深重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因此地藏菩薩也是「孝」的象徵。受持讀誦《地藏經》對我們這個世界的人現世就有非常大的利益,因為世尊在忉利天宮因勤付囑地藏菩薩,自世尊入滅後到彌勒菩薩成佛前,擔當起度眾生脫苦的責任。分身集會品第二云:「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
  • 海濤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一部釋氏佛門大孝經
    海濤法師講述|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四段之重要性:「是乃佛門孝經」。「地藏經科注之著者靈乘大師,其緣起曰:地藏本願經者,乃我佛所說之孝經也,原其說者,弭不知恩分之深謗、隆諭親於道之大本也。」這部地藏經只有一部註解,就是靈乘大師所著的「地藏經科注」,後來弘一律師請他的一個同學著了一本「地藏經白話解」,但也是依著科注翻譯而成白話的。靈乘大師在他的科注緣起文上說這部地藏經就是佛門的孝經。儒教也有一部孝經,就是為人兒女的應當孝順父母。
  • 地藏經與鬼神
    王子長大後,看到人間的生老病死,毅然捨棄王位出家修行。有一天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開悟證道成佛。我們尊稱他為佛陀、世尊、如來。佛陀證道後,在印度講經說法,一直到他年老,快要離世的時候,為報母恩他飛到忉利天為母說法。同時,向大眾讚嘆地藏王菩薩,並把世間眾生託付給地藏王菩薩照顧。具有大功德、大威神力的地藏王菩薩答應了!所以這部《地藏菩薩本願經》非常殊勝,也非常靈感。
  • 佛讚嘆地藏菩薩說: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
    慈悲乃菩薩精神因此說,地藏菩薩發願度盡眾生,要先讓三途中的眾生到人天之中,再以佛法度化,才能使其修行得道。這真是一個麻煩的工作!如來金口所囑,菩薩丹心頂戴,從而地藏菩薩受授佛的囑託所謂「人」的意思:凡有所做,當思維善、籌量善、憶念善,才能配得上「人」這個稱謂。人是善根機利,「天」是因為福報結果,因此人天的智慧容易接受「道」,學習「道」。所以佛將人天二眾,囑咐地藏菩薩去度化。
  • 「佛典故事」忉利天主妻子來人間走一回
    她知道自己的前世是忉利天王的妻子之一,同時 ,她還清楚記得她是在所有的人都到花園摘花嬉戲時往生到人間的。所以,每次供養比丘或做其它的功德時,她都渴望將來能往生忉利天,再做忉利天王的妻子,一如前世般。有一天,她生病去逝了,並且正如她熱烈期望地往生忉利天,成為忉利天王的妻子。
  • 清涼心地 無量鬼王
    這時鐵圍山裡,有無量數的鬼王,跟了閻羅天子,都來到忉利天宮佛的地方。     閻羅王是鬼官的總司令,這許多的鬼王,都是他所統攝的。現在閻王既然來了,這些做臣子的,當然也要伴著他同來的。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像這一等的大鬼王,各各和百千數諸多的小錶王,都居住在閻浮提,各有所執司的,也各有所主持的。這諸類的鬼王,同著閻羅王,承了佛的威神,及地藏菩薩大菩薩的福力,都到了忉利天宮的法會,都在同一面的排立著。
  • 《地藏經》釋疑:地藏經全文解釋
    (解)這時百千萬億,不可以思想、不可以議論、不可以計量、不可以說盡,無量阿僧祇數的世界,以及所有地獄的地方,各處所有的分身地藏菩薩都來了,聚集在忉利天宮。(釋)億數可以分作四等,十萬為億、百萬為億、千萬為億、萬萬為億,現在把百、千、萬、億四數並列,就是指明萬萬為億的數目。
  • 佛教 地藏王菩薩
    其實目蓮是佛陀(本師釋迦牟尼佛)住世時的印度人,並且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神通第一),讀者可參考佛教內所出版的目蓮傳,就可明白了。第二點要澄清的是,一般佛教徒所供奉的地藏菩薩,有兩種造型,一為現比丘像,另一是頭戴五方佛帽子的地藏王菩薩。而我們常會看見佛教徒所供奉的地藏畫像中,中央是頭戴五方佛帽的地薩王菩薩,隨侍在旁的,一為老者,另一邊為年輕比丘。
  • 佛曰:人間百歲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
    第一四天上壽五百歲。彼當人間九百萬歲。佛告維耶,受八齋五念者得生此天上。人間百歲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忉利天壽千歲。當人間三千六百萬歲。人間二百歲為鹽天上一日一夜。鹽天壽二千歲,是人間一億五千二百萬歲。人間四百歲為兜術天上一日一夜。兜術天壽四千歲,是人間六億八百萬歲。人間八百歲為不驕樂天上一日一夜。不驕樂天壽八千歲。
  • 佛學錦囊 ||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附誦經視頻)
    於頂門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諸大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聽吾今日於忉利天宮,稱揚讚嘆地藏菩薩於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議事、超聖因事、證十地事、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憐愍罪苦眾生,於千萬億世界,化千萬億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議威神之力。
  • 讀華嚴方知,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寶藏如來看到這麼多人來學佛法,已於無上道不退轉,要準備為他們授記,於是顯現神通,讓與會大眾,看到十方佛世界的佛國淨土。太子的願力是聞聲救苦,寶藏如來賜予太子名為觀世音菩薩,並授記未來於極樂世界,接替阿彌陀佛而成佛。而第二位王子,也就是後來的大勢至菩薩。多位王子發願並得到如來授記之後,大臣梵志發了震動三界的大願。他說,我現在覺得很憂愁,因為菩薩們雖然慈悲,卻很少人要來五濁惡世,所以我要在賢劫中行菩薩道。
  • 佛門大孝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敬請常念,可得28種功德利益!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是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大菩薩,發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心。《地藏經》是佛門的大孝經典,是佛陀入滅前為了報生母摩耶夫人之恩,到忉利天宮為母所說之法,當時前來聽聞《地藏經》的諸佛菩薩多到連佛眼都無法觀盡。
  • 佛祖向閻羅天子以及眾鬼王宣講地藏菩薩及其功德
    爾時眾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可薩之力,聚集在忉利天宮,在一面而立,聽聞佛祖說法。爾時閻羅天子,跪下合掌,問佛祖,「世尊我等今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坷薩之力,方得到此忉利天宮大會,也是我等獲善的大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