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關注請點擊上右「老聶說教」
文:葉嘉旭 聶傳安
這些天一直在思考師生「緣分」問題。
有人說:相遇即緣。師教生即「師度眾生」。
後來發現相遇並非都是緣,能產生影響才是緣。於是就有「師度有緣人」。
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同是三年,有的孩子變化很大而有的孩子依然如舊。
前不久推出一文《你與老師有緣嗎》,說10班萬思誠與老師很有緣分。其實兩個班與老師有緣分的人很多,今日再看10班葉嘉旭的一文,看看其中的緣深緣淺。
在2019年這最後一個周末,我寫下了本學期最後一篇周記,也是初中三年最後一篇老師統一布置的周記。因為中考已不足半年,在剩下的時間將會以作文訓練為主。(這算是一個總結吧)
我統計了一下,初二上學期,共寫了29篇周記,優秀的有17篇,含金量達到58.6%。(最初有幾周是一周兩篇)
初二下學期,寫了17篇周記,優秀篇有11篇,含金量已經進步到64.7%。(嘉旭搶統計專業人士的飯碗了)
本學期,寫了16篇周記,優秀的有12篇,含金量更是高達75%!(可能還沒算上這一篇)
正是在周記的幫助下,我對文字的運用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進步著!(寫下這句話時是多麼的自豪與得意啊)
這62篇周記裡,有我對陳元方、桓溫、謝安等名人的調侃,也有對《貴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桃花源記》的深層解讀;有對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的感嘆,也有在墨園村一段「不堪回首」經歷的懷念;上至為了「中國男人的格局」的力挽狂瀾,下至和同桌不亦樂乎的鬥嘴辯論;回首過去,對一年的學習歷程進行總結;面向未來,在一次中考勵志講座後明確志向……(「有」「也有」、「有」「也有」、「上至」「下至」、「回首」「面向」,以非常整齊而富有概括力的句子將60餘篇周記的內容作以概括,句式的靈活、詞語的豐富足見其語言能力之強)
更有十篇其中的佼佼者,被推送至「老聶說教」公眾號,呈現在一個更大的平臺上。(其實還有幾篇比較好的沒有及時推出去)
也許很快,隨著中考複習、中考、高考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的經歷,周記就會慢慢淡出記憶。但是,在許多年後的某一天,我突然想起或找到這些周記本的時候,我會為我擁有這些美好的回憶而感到驕傲。(周記也許停,但回憶永不斷)
那一瞬間,我即使想想,都覺得振奮不已!(仿佛已經感覺到了)
感謝陪伴,老聶和周記!
嘉旭性格偏於內向,平時與老師話並不多,但在周記裡可以與老師有許多默契。他的心能沉下來靜下來,能用心去思考,每篇文章都力爭與眾不同,與前不同,顯示出行文時的「潔癖」。另外,他視野開闊,所以文章的題材豐富,讓人常讀常新。他平時雖寡言,但骨子裡不乏調皮,所以文章亦莊亦諧,風格多樣。
這孩子文章的進步,家長可能最清楚。他老爸曾經我信息道:「學習科目若有難易之分,文章當屬難中之首,嘉旭的文章進步之大屬家長意料之外,……」
又一信息道:「感謝聶老師一年多對嘉旭鼓勵及文章的精彩點評。聶老師既能進入學生們的心裡,更能引導學生向著既定目標前進,讓學生從怕寫文章、文章無內容可寫,到喜歡寫文章的飛躍。……」
昨天告訴這些孩子,希望與老師有緣、與周記有緣的孩子寒假以及下學期繼續寫,老師繼續評。
緣,就是愛。
讓我們繼續「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