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傑克遜 半世紀的孤獨

2021-01-18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6月25日,麥可·傑克遜突然離世。距今,他已經離去十年。


或許,麥可·傑克遜的離世,只不過勾起了你的回憶,那些肆意的成長歲月,這個人的音樂和舞步曾經讓你更加勇敢地舉起叛逆的旗幟。他走了,於是,你傷感了。如此而已。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總第167期

文 | 本刊記者 蒯樂昊

全文約10543,細讀大約需要24分鐘

2009年封面



在2003年的紀錄片《走進麥可·傑克遜的生活》中,主持人和傑克遜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你看上去一直都很寂寞,是這樣嗎?」


傑克遜回答道:「是的,我一直都寂寞,寂寞得要死,有時甚至想在街上找人傾談。」


主持人接著問道:「你曾經被家人、被音樂家、被很多想跟你做朋友的人包圍,你是國際巨星,你怎能說你沒有朋友?」


「因為他們用同一種語言跟我說話,他們只會跟我談音樂,談工作,但我想將自己從工作中抽離,去發掘生命中有趣的事。」


「你何時會感到孤單?」


「我何時會感到孤單?……通常在酒店,當外面有數以千計的樂迷叫喊,他們大聲說愛我,但我不能出去,我感到被困,我很想哭,我很孤單,雖然很多人愛我,可我仍然感到被困和寂寞。我去到任何地方人們都會議論一番,所以我哪裡都不能去,於是人們開始叫我怪人,你被迫要有別於他人,這種生活並不正常。」


「什麼傷害你最深?」


「他們說謊,他們完全是在說謊,謊言傷害了我。」


「你把最好的音樂帶給世界,但人們為何要這樣對你?」


「因為人們嫉妒成功的人,人們誤解我,我很傷心,不論你怎麼努力,總有人會評論你,違背事實。」


「有些人對你很感激,有些人卻對你很貪心,甚至這連他們自己也控制不了,你有時會對人性感到絕望嗎?」


「我會,我當然會。」


「你能做點事讓別人認同嗎?」


「不,無論你做什麼,總會有人說你不是。他們很頑固,無論你做什麼,做得有多好,或是你的本意有多好,總有些卑鄙小人攻擊你。」


現在,人們如此懷念傑克遜,不僅是感謝他為流行音樂奉獻了標杆式的作品,更是因為他通過音樂體現出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愛與友好。他作品中的頹廢與絕望,憤怒和失落,並不足以代表他的全部,他為呼籲種族平等、世界和平以及為慈善事業所創作的歌曲,一樣投入了他真摯的情感。正因為這樣一個在創作上多面化的傑克遜,才會贏得了不同國別、不同人群的人們的喜愛。


而他生前一人獨撐39家慈善基金會、一生為慈善事業捐款達3億美元的事實,也頻頻為人們所提起,要知道,在為這些慈善基金會提供資金的多年時間裡,他要應對債務危機、豪宅面臨被拍賣的諸多困擾。


其實一開始傑克遜就已經籤下了自己的死亡條約。


對於一個備受疾病折磨、身高180cm可體重已降到88斤的人來說,讓他再去為還債而準備50場萬人演唱會,這無疑將榨乾他的生命。


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性感的小腹上有這樣的一行拉丁文紋身,「quod me nutrit me destruit」(滋養我的同時也將毀滅我),也許最後這可以銘刻在麥可·傑克遜的墓碑上。




麥可·傑克遜走進拉斯維加斯的一間名品古玩商店,背後跟著記者和攝像鏡頭。金碧輝煌的穹頂仿佛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他不停地說,「太美了,我想要這張桌子、這副棋盤,多漂亮啊,還有這個……」蒼白消瘦的手指點向每一樣能吸引他目光稍做停留的工藝品,根本不問價格,西裝革履的服務員則一臉恭敬地飛速默記被他手指點過的東西。


「光這兩樣就要50萬啊!」同行的記者提醒麥可。


「不要緊,他們會降價的。」麥可的回答聽起來幾乎是在安慰記者。他繼續在店堂裡漫步,手指點著,「這個,還有這個……」


「名人都喜歡講價,我們樂意提供優惠。」店員搓著手,殷勤從旁附和。


「有這麼一個主顧,你就可以退休了。」記者打趣店員,店員唯唯,一臉訓練有素的微笑。


最後麥可在一口埃及法老的鍍金棺材前站住了,「天哪,我想買下它,這太美了,不是嗎?」「這是圖坦卡蒙棺材的複製品。」店員介紹說。


「你想用它下葬?」站在一邊的記者當然不會放過如此戲劇性的問題。


「哦,不,不,我不想這樣下葬。」麥可的表情顯然是想都沒想過這一可能性。


「那你想怎樣?」


「永生不死(Never Die)。」


兩個小時的選購,麥可花掉了好幾百萬。幾天後,麥可·傑克遜為自己購買了一口鍍金棺材的消息在媒體上鋪張開來,報紙們猜測:疾病纏身的麥可已經有了自殺傾向,在為自己安排後事呢。


在麥可短暫的一生裡,他們作出過許多猜測:他漂白了皮膚?他鼻子整過7次還是100次?他是同性戀還是戀童癖?他跟貓王之女是假婚姻?他的3個孩子為什麼都是白人?他那人工受精的小兒子,究竟母親是誰?他得了皮膚癌?他有一隻眼睛近乎喪失視力?他的財務已經瀕臨破產?


2009年6月25日,關於麥可·傑克遜,終於有一點讓所有媒體都達成了一致,他們勿庸再猜疑的是:他真的死了。



從5歲起,麥可·傑克遜就已經在父親的授意下登臺賣唱,父親是鋼廠工人,缺乏掙錢養活全家9個孩子的本事,卻不失伯樂的眼光,他看出家裡幾個孩子都有音樂天賦,早早地用皮帶把他們抽上了臺。


「我們從早到晚不停地排練、排練,沒完沒了。」「傑克遜五兄弟」合唱組中的大哥傑姆回憶道。這個暴君式的父親讓5個孩子顫慄不已,「我們怕他怕到反胃。」9個孩子裡出了麥可·傑克遜和小妹珍妮·傑克遜兩個超級巨星,他們從未受過專業的聲樂和舞蹈訓練,排演都是在父親的監督下完成的,稍有差錯,父親隨便抓起什麼就是一頓痛揍。


「所以永遠不會對孩子動手,我不想他們憎恨我。」麥可·傑克遜說。「我寧可割斷自己的手腕,也不會傷害一個孩子。」


他們最初賣唱的酒吧名叫「幸運先生酒吧」(Mr. Lucky Bar),這個酒吧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好運,在這裡,「傑克遜五兄弟」積累了最初的人氣,唱一個晚上,他們每人只能得到一美金的酬勞,但臺下受到感染的客人們會歡呼著把5元、20元的美鈔小費往臺上扔。麥可·傑克遜在5兄弟中年齡最小,可一上舞臺就有獨特氣場,漸漸脫穎而出,成為合唱組的靈魂人物。「幸運先生酒吧」為全世界貢獻了一位幸運兒,這位幸運的黑人小男孩在承受巨大榮耀的同時也承受著巨大的孤獨,事實證明,在這個世界上如果真有一位「幸運先生」,那麼他所到之處都必有一位「災難之神」如影相隨。「幸運先生酒吧」後來毀於一場大火,經營者將酒吧重新整修後再度開業,沒多久,又來了另一場大火。從此那個酒吧就無人再敢接手了,直到30年後人們尋訪麥可·傑克遜的舊跡,那裡仍然一片敗落,燒倒的斷垣和木料橫七豎八地排在地上。


《Music And Me》



「巡迴演出途中我跟我的某一個哥哥同住一個酒店房間,每天晚上,房間裡都有事情發生,而我所能做的只有裝睡。」他聽見女孩子吃吃地笑著走進房間,並問他的哥哥:「這就是小傑克遜?他真可愛。」他只好閉著眼睛一聲不吭,臉幾乎要燒紅起來。


「我哥哥逼我答應不睜開眼,也不準發出聲音,我答應了。」每個晚上他咬緊牙關聽哥哥在一尺開外跟這些不同的女孩子親熱,發出令他難堪的聲響——這還遠不是麥可·傑克遜最初的性啟蒙,在更小的時候,他親眼撞破父親在家裡跟另一個女人的偷情現場。


麥可的初戀是白人女演員塔圖姆·奧尼爾(Tatum O'Neal),她比麥可還小5歲。「我害怕奧尼爾會責怪我把這些說出來,」許多年後,他在一檔電視訪談節目中回憶道,「她關掉了房間裡的燈,我們站在陽臺上,周圍的夜色看起來美極了,她走近我,開始解我的襯衫紐扣,而我當時——」他模擬少年情事:眼睛緊閉,攤開雙手,把一張臉捂得嚴絲合縫。


「於是她走了,她知道,我太害羞。」


在麥可·傑克遜被媒體盯死的一生中,他有過緋聞,但是卻沒什麼跟女人有關的緋聞,關於他即將變性或已經變性的假新聞倒時有發生,佐證就是他仿佛從未變聲的小男孩那樣高亢尖銳到不可思議的魅惑嗓音,以及他日趨女性化的容貌——雖然男明星們也常需要化妝,可是誰敢像麥可那樣公然地在臉上流露出口紅、眼影、粉底液和假睫毛的鐵證呢?於是記者們致力於證明,他對女人興趣不大。


在他與貓王的獨生女兒麗莎·瑪麗·普萊斯利為期18個月的婚姻結束時,記者們紛紛向麗莎求證,她與麥可的婚姻是否有名無實,麗莎斷然否認了這一猜測。


第一任妻子、貓王的女兒麗莎-瑪麗-普雷斯利


他與麗莎的婚姻是另一樁發願成真的幸運事件。少年時代的麥可·傑克遜已經視貓王為自己的音樂偶像。「我崇拜貓王,我希望能夠娶他的女兒為妻。」十多年後,他實現了這一願望,1994年5月,他與麗莎秘密飛往多米尼加私定終身,但因為證婚法官事先走露消息,引發了一場媒體大追逐。


他似乎是那種一直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建議他學好數學,否則將來連自己賺了多少錢都算不清楚,不到10歲的麥可·傑克遜回答說:沒關係,我的經理人會幫我算的。



有人說,麥可·傑克遜連上廁所都是一則新聞,他如果出門,則是一起公眾事件。僅僅是他的一枚鼻子,就在各種媒介上被整容專家和好事者們關注評點了幾十年。


麥可·傑克遜尺寸超大的蒜頭鼻讓他從小成為兄弟們嘲笑的對象。「他的鼻子又扁又大,我們常常指著他的鼻子笑話他。」他的哥哥吉姆說。


「我的父親常常看著我的鼻子說,天哪,這鼻子真大,這可不是從我這裡遺傳到的。」麥可·傑克遜說,這些評價讓他非常難堪,「想把自己藏起來,恨不得死掉算了。可我還得繼續上臺,接受別人的打量。」


1981年,他出現在美國音樂頒獎會上,容貌跟一年前相比幾乎變了一個人,他的鼻梁變得挺拔,嘴唇變薄了,下頜也多了男性化的線條。從次以後,他的容貌幾乎每年都有改變,整容專家們比對著他的照片,分析出他至少做過7次鼻子整形、3次下頜、2次嘴唇手術和不知多少次拉皮。


麥可·傑克遜自己願意承認的整容手術只有3次,2次鼻子整形和1次因火災燒毀頭皮而做的植皮手術。關於鼻子,他前後矛盾,先說是因為跳舞鼻子受傷而做的手術,年齡稍大,他承認,難看的鼻子自幼給他帶來莫大的傷害。


追求完美讓他從此整容上癮,而最糟糕的是,由於整容次數太多,他的鼻子漸漸出現塌陷,據說醫生不得不取了一塊他耳朵中的軟骨為他重塑鼻梁。但這也無力挽回他鼻子的形狀朝著可笑的方向每況愈下,他開始戴著面具或口罩示人,可無處不在的記者們還是常常能拍到他或潰爛或脫皮的鼻子,他努力化濃妝掩飾只是讓這一切看起來更加嚴重,他成了人們眼中的怪物。


《Blood On The Dance Floor》



膚色是他的又一個疑點。


「我已經厭倦了被人操縱的感覺。這種壓迫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是撒謊者,歷史書也謊言密布。你必須知道,所有的流行音樂,從爵士到搖滾到hip-hop,然後到舞曲,都是黑人創造的!但這都被逼進了史書的角落!你從未見過一個黑人出現在它的封面,你只會看到貓王,看到滾石樂隊,可誰才是真正的先驅? 」


「自從我打破唱片紀錄開始——我打破了貓王的紀錄,我打破了披頭四的紀錄——然後呢?他們叫我畸形人,同性戀者,性騷擾小孩的怪胎!他們說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膚,做一切可做的來詆毀我,這些都是陰謀!當我站在鏡前看著自己時,我知道,我是個黑人!」


曾經有記者在麥可演出行李裡找到兩管淡化膚色的藥膏,一管已經被使用掉大半,當然,這位調查者自己也承認,這不足以證明麥可確實使用了這管藥膏,只能說明這種藥膏在他的裝備裡存在。


《THRILLER》


他的黑人同胞詬病他試圖漂白自己的皮膚,改變自己的黑人身份。為此,麥可創作了一首《是黑是白》,他在歌裡唱:「無論是黑是白,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這首歌十分動人,但MTV裡的麥可看起來完全是個白人,似乎削弱了說服力。


麥可的哥哥傑姆在接受採訪時提出了另一套說辭,他說,「麥可有一種特殊基因,到了一定的年齡,膚色就會逐漸變淡。」


近年來被廣泛接受的另一種解釋,麥可·傑克遜是白癜風患者,他的身上出現了白斑,不得不化妝掩飾這些白色的斑點,而治療使他的皮膚越來越淡,他的皮膚變得薄而脆弱,受不了一點陽光。



跟一切童年被提前剝奪的人一樣,麥可·傑克遜排解壓力的方法,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童年。他最喜歡的文學作品是詹姆斯·巴裡的《彼得·潘》(《Peter Pan》又譯《小飛俠》);最喜愛的迪斯尼人物是米老鼠、彼得·潘和木偶皮諾曹;最喜愛的電影也是兒童口味的:《彼得·潘》、《ET外星人》和《星球大戰》。


童話人物彼得·潘是一個逃離了成人世界的、永遠不肯長大的孩子,他始終保持童年的天真,帶領一群孩子戰勝黑暗勢力,在夢幻王國快樂地生活。


麥可·傑克遜創作過一首《童年》,歌詞說,「我在找尋我失去的童年……那些我敢於去追尋的夢,看著我,飛起來。」在MTV中,彼得·潘的小船帶著他飛了起來,他說,「對我來說,彼得·潘就意味著永遠年輕、魔力、浪漫……我就是彼得·潘。」他的一大嗜好是爬樹,美國的記者曾多次拍到過他在幾秒鐘內以猴子般的敏捷爬上大樹,在微風中眺望美景,這是他自孩童時代就失去的樂趣。


當他的財富和名望足夠讓他隨心所欲時,他變得任性起來。


1998年,他花費1450萬美元在加州的聖芭芭拉縣購買了一大塊土地,建成「烏有之鄉(Neverland)」。他叫它Neverland,世人又稱「夢幻樂園」,其中包括一處大型的遊樂場和大片的動物園,長頸鹿、斑馬在綠色的曠野上自由奔跑,還有專門用來觀光的小火車,在這裡,彼得·潘的雕塑無處不在。「小時候我們永遠在排練,沒有時間玩耍,總是很羨慕那些可以去遊樂場的孩子……我建的樂園裡有摩天輪、海盜船,還有平時看不到的獅子、老虎……」


這是一個奢侈的童年之夢,他沉湎其中不肯醒來。他常常組織上百名孩子跟他在Nerverland一起玩耍,這是一個只對孩子開放的私家樂園,唯一的成年人是他自己。


2003年,麥可的孌童醜聞再一次爆發,提出控告的白血病患兒加文,正是他的Neverland的常客。麥可的前管家也站出來告發,連妹妹珍妮·傑克遜都對媒體表示相信自己的兄長確有戀童癖。當時人們猜測,官司纏身、財務欠佳的傑克遜會不會變賣掉這座樂園(當時樂園的市值已經飛漲到了5000萬美金),但麥可的態度是,不到山窮水盡,絕不舍此樂土。


2008年3月,傑克遜因無力償還貸款,夢幻樂園差點被法院拍賣,幾個月後,夢幻樂園被過戶給一家公司。這是他去世前幾個月的事情,Neverland不復再來。


1984年美國前總統裡根與夫人南希



麥可·傑克遜曾兩次陷入猥褻兒童的官司,第一次是1993年,第二次則發生在10年之後的2003年,這兩次事件直接破壞了麥可·傑克遜的公眾形象,這個因為慷慨慈善而被選為金氏世界紀錄從事慈善事業最多(尤其是兒童慈善事業)的明星,淪為許多人心中別有用心的惡魔。


兩次涉案,美國主流電視媒體都對傑克遜進行了深度專訪,他的主要癖好是跟孩子們同眠,跟孩子睡在一起讓他感到安全和放鬆。訪談主持人一臉凝重地問麥可:「你一個35歲的男人,幹嗎要和孩子睡在一張床上呢?」


10年後,這個問題變成了:「你一個45歲的男人,幹嗎要和孩子睡在一個房間呢?」雖然換了不同的主持人,但提問的語氣、表情如出一轍。


麥可的回答:「事情根本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我們只是在一起玩耍,我讀故事給他們聽,火爐點燃著,我們一起入睡,給他們準備熱牛奶和曲奇餅,僅此而已。」「下流的人們腦子裡只有性,他們整天想到的全是性,我跟孩子們在一起很正常,很溫馨。」「我和麥考利·金(電影《小鬼當家》的男主角)的姐弟們擠在一張大床上,等黎明到來時,我們就一起去坐熱氣球。」他認為很多父母讓孩子獨自在家,沒有給兒童足夠的愛是一種失職。


他也不是沒有吸取教訓,10年前的前車之鑑,讓他已經不敢輕易和孩子們同床而眠,10年後他與他們分享一個房間,他常常把孩子們安頓在床上,自己則睡在地上的睡袋裡。一些曾經跟他一起睡過覺的兒童向電視臺出面證實了這一點。


1993年起訴他的孩子名叫錢德勒,他向警方訴說了麥可對他進行性侵犯的詳細過程,並特別指出,雖然麥可·傑克遜的上半身變白了,但下半身還是黑人,生殖器官上有一些特殊的斑點和記號。於是警察奉命要求麥可脫掉褲子,全裸接受審查。


「他們對我說我無權反對這一搜查,否則(男孩的)這一條(證詞)就將作為法庭上的有效證據,我只好脫掉褲子讓他們檢查,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恥辱。」麥可·傑克遜說。


錢德勒的案子最後庭外和解,有傳言說,為了擺平此事,麥可支付給孩子的父親2200萬美金(也有版本說是1600萬美金)。「我只希望這件事情趕緊結束,我已經深受其害了。」他對記者說。


「也不排除有些人出於金錢的動機……」麥可的經理人暗示說,有些父母會教唆孩子訛詐麥可。他們吃一塹長一智,此後,每次麥可又張羅幾百名孩子們到Neverland玩他的大型「過家家」,他的律師就緊張地事先讓這些孩子的父母挨個籤下保證書:表示讓孩子來遊樂場是出於自願,不會因此將麥可告上法庭。麥可這種任性而孩子氣的嗜好,常讓他的律師和經理人忙得滿頭大汗。


《Dangerous》 


一位名叫加文的白血病男孩,家境貧寒,是麥可救助的眾多疾病兒童之一,「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因為化療,頭髮全禿了,皮膚像雪一樣白,眉毛和眼睫毛也掉光了,從車庫走到遊樂場都需要攙扶或者坐輪椅,看到他讓我非常難過,他喪失了童年的機會……我告訴他,爬樹是童年的一部分,在Neverland有一棵大樹,我把他叫做我的奉獻樹,我的很多歌都是在樹上寫的。」在麥可的幫助下,加文爬上大樹,俯瞰樂園裡那些從未見過的奇幻景致,這讓他無比興奮。麥可給了加文一筆不小的治病款,一度被加文的母親感激地當成恩人。在當時拍攝的電視錄像帶上,瘦弱的加文靠在麥可的肩膀上,麥可緊握著他的手。


2003年,正是這位加文,將麥可以猥褻罪告上法庭,說他與麥可同室而眠的時候,麥可對他上下其手。加文的母親聲稱,她當初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署保證書的,因此作不得數。


漫長的庭審,一次次地上法庭,被歌迷包圍,被記者質詢,被頭版報導,2005年6月底,麥可被法庭宣判:被控的10項猥褻罪名均不成立,麥可·傑克遜無罪。



在和貓王之女麗莎那場短暫的婚姻裡,麥可為剛剛結束了前一段婚姻的麗莎寫了一首歌《You Are Not Alone》(《你永不孤獨》),這首歌的MTV中,麥可破天荒地拍攝了一段情愛鏡頭:他與麗莎穿著肉色輕紗,近乎全裸,如天地之初僅有的一對男女般深情相擁。人們     猜測說,麥可是想借這一段video,向世人表白自己的取向「正確」。


這段MTV看起來十分唯美,甚至有幾分孩童般的純潔,考慮到以往麥可·傑克遜的MTV都是由他自己創意並組織拍攝,是其個人意志的體現,這段音樂錄影帶也許倒是能比較真實地作為他情愛觀的一個參考:畫面上,背對著鏡頭的麗莎主動向麥可欠身吻去,很無邪地吻在了腮上。半裸的麥可膚色幾乎跟麗莎一樣淡,壓根看不出他們一個是白人一個是黑人。他笑得甜美,脫去了他常穿的那種帶著強硬墊肩的盔甲般的英武外套,他裸露的上半身精瘦平順,像個未發育的少年。人們第一次意識到:哦,原來超級偶像這樣瘦小。


據說他們婚姻破裂的焦點是,在第一次婚姻中已經育有一子一女的麗莎不願意為麥可生產,麥可偏偏連做夢都想要孩子。1996年,事業和家庭都陷入低谷的麥可與相識15年的皮膚科護士黛比·羅薇約定,由黛比為他生孩子,他想成為父親。


據說最初的秘密協議是他與黛比並不結婚,只以子嗣為目的,但當黛比的肚皮漸漸隆起時,麥可和他的父母意識到,非婚生子對孩子的未來不利,為了孩子,一代天王跟整容護士結婚了。


他的朋友不明白麥可看上黛比哪一點,「她這樣醜,哦,不,我不能說她醜,她只是十分平庸。」即使在新婚當天也沒有洞房之夜,大著肚子的新娘子被麥可的助理安排著去住酒店了。


他也許不是個好丈夫,但是孩子分娩的全過程,他寸步不離,親手剪斷孩子的臍帶。欣喜若狂的麥可在徵得醫生同意後,搶也似的把新生嬰兒抱走了,他把孩子帶到Neverland,叮囑不許任何人打擾,整整一天,夢幻樂園裡,只有他和兒子。


在與黛比3年的婚姻中,這位金髮碧眼的德國與愛爾蘭混血女子為他生了一兒一女。黛比曾經抱怨,她對麥可來說不過是個生育工具,除了生孩子,其餘時間幾乎都在守活寡,生下女兒巴黎後,連月子都是在朋友家坐的。但黛比很公道,她說,「世界上有些人生來就是做父母的料,麥可絕對是個好父親。」


由代孕母親生育的試管嬰兒「二王子(又譯『王子二世』)」也得到了麥可的寵愛,在酒店的陽臺上,麥可把這個嬰兒展示給圍擁在樓下的歌迷們看,他把孩子抱過了護欄,在場的攝影記者拍下了這一瞬間,照片上,因為容貌和鼻子的走樣,麥可·傑克遜的笑容看起來猙獰怪異:「麥可瘋了嗎?他要把孩子扔下樓去?他不知道這樣有多危險嗎?」所有的報紙都在大罵這個怪胎父親。


「我當時抱得很緊,我為什麼要把我的孩子扔下去呢?這太荒謬了。」麥可說。


孩子們漸漸大了,11歲的王子,10歲的巴黎,以及7歲的二王子已經出落得楚楚動人,麥可說,他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給他們讀書,陪他們玩。他深居簡出,行蹤詭異,面容也更加恐怖,常常戴著口罩示人,3個孩子出現在公共場合,要麼頭蒙輕紗,要麼戴著面具。


有人說麥可讓孩子懷疑社會,給幼童帶來抑鬱的陰影;也有人說,這是防止孩子被綁架或被無休止的好奇報導所騷擾,保護他的孩子能像普通孩子那樣有個正常的童年。麥可是不是個好爸爸,也許只有他的3個孩子有發言權。


《Bad》



在西方心理學的諸多病徵中,有一種心理疾患,就叫做「彼得·潘綜合症」。這一群人害怕長大,心理永遠停留在了幼年時代。他們往往難以建立起牢固的夫妻關係,害怕承擔責任,逃避現實,愛好、思維和行動都停留在孩子氣的幻想之中。


像麥可·傑克遜這樣整天惦記著小飛俠、自詡為彼得·潘的中年男子,在心理學已經成為顯學的美國,竟然沒幾個心理醫生懷疑過他可能是「彼得·潘綜合症」的患者,也許是因為他事業太成功了。


又也許,是我們對成功者從不寬容。


麥可·傑克遜在大街上學兔子跳,麥可·傑克遜花15萬美金請非洲巫師對他討厭的人下咒,麥可·傑克遜喜歡跟一群男孩子關起門來在樂園裡玩,麥可·傑克遜睡在水晶盒子裡,相信這樣可以長生不老……作為一個40歲出頭的中年人,這些行徑絕對可以被貼上瘋癲、惡毒、變態和愚蠢的標籤,但如果你把他的心理年齡設定為8-10歲,設定在被他父親強制停止的童年時代,理解這一切也許就並不那麼困難,喜歡跟男孩子睡在一個房間也許也並不是那麼噁心。


他捐立了「治癒世界」的兒童慈善基金,卻治癒不了自己軀體裡躲著的那個從5歲起就被凍住了的兒童。


《返老還童》裡的班傑明·巴頓,一出生就是滿臉皺紋的老頭,時間在他這裡逆流了,他倒著體驗生老病死,最後變成了一個嬰兒,在愛人懷中死去。麥可·傑克遜也活了個顛倒的人生:從5歲到25歲,他肩挑重擔,辛苦養家,擁有奇蹟般如日中天的事業;從25歲到50歲,他隨心所欲,揮金如土,終日跟孩子們廝混,沉迷於童話、玩具、動物園和遊樂場。他得到過全世界最多的崇拜,沒得到過一個普通人應該得到的理解。


臨死前一天,他還在為50場的復出演唱會排演,也許他還在期盼演出收入可以償清巨額債務,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贖回他的超級大玩具Neverland,但他遲到了3小時,排練過程中一直精神萎靡、體力不支。他透支了他的幸運,他曾經以為,有足夠的錢,就可以買回童年,買到完美的容貌,買到長生不老,上帝用仁慈的手在這個孩子徹底絕望前把他召回了,免他遭受越來越難堪的衰老之刑。




傑克遜大事記


1958

8月29日,麥可·傑克遜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蓋瑞市,在9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7。兄弟有Sigmund (Jackie),Toriano (Tito),Jermaine,Marlon,Steven (Randy);姐妹是Rebbie,Janet和La Toya


1968

10歲時和4位兄長一起籤約Motown唱片


1969

首支單曲《I Want You Back》登上排行榜榜首


1962

與4位兄長Jackie, Tito, Jermaine及Marlon共同組成了The Jackson 5(傑克遜五兄弟)樂團


1970

The Jackson 5成為流行音樂史上第一個前4支單曲都登上全美排行榜榜首的樂團


1972

電影《Ben》的主題歌成為麥可的第一支冠軍單曲


1976

Jackson 5投奔Epic唱片公司,改名為The Jacksons


1977

參加電影《The WIZ》(新綠野仙蹤)的演出,擔任稻草人一角,與專輯製作人Quincy Jones 結識


1982

專輯《Thriller》成為他音樂生涯最具代表性的專輯,稍後在美國專輯榜上蟬連了37周冠軍,擁有七首TOP10單曲,獲得12項葛萊美獎提名及八項獎座。《Thriller》全球銷量六千五百萬張,成為史上最熱賣專輯


1983

歌曲《Billie Jean》成為英美單曲排行榜的雙料冠軍,並成為他個人第三支白金單曲。首次在電視上表演他的「月球漫步」舞步

1984

500萬美金代言百事可樂廣告。重新加入The Jacksons開始「Victory」巡迴演唱會,將500萬美金的演出酬金捐獻給慈善事業。關於他奇異的私生活的流言開始出現


1979

發行個人專輯《Off The Wall》,僅在美國一地便銷售超過七百萬張


1987

發行第三張專輯《Bad》。購買夢幻島莊園


1988

發行個人電影短片《Moonwalker》

(月球漫步)


1991

和索尼唱片籤訂價值6500萬的錄音合同。第四張專輯《Dangerous》標誌著他和Quincy Jones合作的結束


1993

被起訴猥褻13歲的男童;百事可樂取消了贊助合同


1994

和貓王的女兒Lisa Marie Presley結婚


1995

發行《HIStor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ook 1》專輯


1996

Lisa Marie提出離婚。麥可和護士Debbie Rowe結婚,隨後成為3個孩子的父親:Prince Michael I(1997),Paris Michael(1998),Prince Michael II(2002)


2008

和AEG Live公司宣布將在倫敦O2體育場舉行50場演唱會


2009

6月25日,因心臟病發作深度昏迷被送入洛杉磯加州大學醫療中心,不久該中心正式宣布這位50歲的前流行樂壇巨星不治身亡





中國人物類媒體的領導者

提供有格調、有智力的人物讀本

記錄我們的命運 · 為歷史留存一份底稿

相關焦點

  • 「流行樂之王」:麥可·傑克遜(Michael·Jackson)
    麥可·傑克遜(Michael·Jackson)麥可·約瑟夫·傑克遜(Michael
  • 難忘金曲 | 麥可·傑克遜《你並不孤單 》
    ,你並不孤單並不孤獨You are not alone' you are not alone,Not alone' not alone你並不孤單並不孤獨,並不孤獨並不孤獨You just reach for me girl,In the morning in the evening你只是對我伸出手,女孩,在上午在晚上Not alone
  • 麥可·傑克遜逝世十周年:這世界對不起你
    《顫慄》橫空出世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的一條高速公路上,一輛飛馳的跑車忽然引擎失火
  • 麥可·傑克遜化身卡通英雄
    麥可·傑克遜·傑克遜化身卡通英雄2001年07月24日09:09:34 千龍網    眾所周知,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從來是個調皮的「大孩子」,他最愛看的電影就是卡通片。而他配音的角色將是一個叫做「水手」的孤兒,與一個孤獨的富家女以及一群瀕臨絕種的動物們,展開拯救地球的任務。這部卡通片將耗資7500萬美元,將於下個月著手前期製作。   即使《The Way of the Unicorn: The Endangered One》的拍攝工作進行順利,觀眾也起碼要等到2003年的春天才能目睹此片。
  • 麥可·傑克遜的傳奇人生
    被譽為流行音樂之王(King of Pop),是流行音樂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從20世紀80年代起為整個現代流行音樂史締造了一個傳奇般的時代。作為一名極為優秀的藝術家,出色的音樂全才,他在作詞、作曲、場景製作、編曲、演唱、樂器等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成就,在舞蹈、舞臺表演、時尚等方面也有著獨特的貢獻和非凡的影響力,他被公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人,亦是世上為人所公認最受歡迎和最多支持者的藝人。
  • 麥可·傑克遜被誤解的一生。
    在這個充滿聚光燈的商業世界,不論是生前還是死去,麥可·傑克遜都沒能逃脫被誤解、被消費的命運,讚美、流言和控告在他生命中相互交織,世界卻從不曾向他道歉。01歌手、詞曲創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樂家、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在麥可·傑克遜的眾多頭銜之中,「音樂」始終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被譽為流行音樂之王、世界舞王,從20世紀80年代起為整個現代流行音樂史締造了一個傳奇時代。他一生的輝煌和爭議,還要從他的童年說起。又或者,他根本沒有童年?
  • 關於麥可·傑克遜的十個事實
    他花費多年以求重建自己那「地球上最偉大藝人」的聲望,可惜的是,他因用藥過量而逝世於2009年6月25日——再過幾個月便是他51歲的生日。本文將提供一些你可能有所不知的,關於一代「娛樂之王」的事情。麥可去世後,他的兩個唱片集銷售量位居銷售排行榜的首位,其中有四首歌曲也進入蘋果公司音樂播放器(Itunes)排行榜前十位。4.麥可的首批粉絲產生於脫衣舞俱樂部
  • 去世10周年 麥可·傑克遜傳奇仍在
    麥可·傑克遜經典造型。麥可·傑克遜的子女。麥可·傑克遜10年前的2009年6月25日,麥可·傑克遜因為藥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逝世。而他的離開成為21世紀第一個十年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掀起一陣又一陣的紀念、緬懷和致敬狂潮。「因為音樂,我將永生。」他的去世帶給歌迷和歌壇巨大的震驚和悲痛。今年恰逢其逝世10周年,世界各地的歌迷舉行紀念活動。
  • 麥可·傑克遜歌詞 南徵北戰新歌麥可·傑克遜
    南徵北戰NZBZ致敬偶像的全新單曲《麥可·傑克遜》於今日首度著陸,此次在創作時南徵北戰NZBZ一改往日徵戰樂界無所畏忌的模樣,反而化身麥可·傑克遜的「讚美詩人」,在音樂中將對偶像的讚美、欣賞以一種近乎瘋狂的方式極盡描摹。
  • 離開麥可·傑克遜的日子 | 8年了,流行音樂再無王者
    但麥可·傑克遜可以,至少對於他縱橫30餘年的音樂界來說,這個評價實至名歸。幾乎沒有一個年輕人能夠拒絕麥可·傑克遜和他的音樂。他在具備強大侵略性的同時,也給予和培育了我們俯看喧囂世界、觀照柔韌內心的勇氣和自剖力。
  • 從未長大的麥可·傑克遜與他的遊戲天國
    在日本,人們形容麥可·傑克遜非常"kawaii"。"
  • 美國靈魂歌手麥可·傑克遜的街機情懷(含珍貴照片)
    1984年,26歲的麥可·傑克遜新專輯《Thriller》(顫慄者),不熟悉麥可·傑克遜、沒聽過這首歌的人卻一定會對這部因為這張照片,麥可喜歡遊戲的消息不脛而走,1988年,著名的遊戲公司SEGA邀請麥可·傑克遜參觀SEGA
  • 「音樂家」麥可·傑克遜
    麥可·傑克遜的父親傑瑟夫·傑克遜出身在美國阿肯色州的一個路德教牧師家庭,在一個叫「費肯思」的樂隊演奏電吉他,母親凱薩琳·傑克遜會彈鋼琴和演奏單簧管,他們於1949年結婚,共有9個孩子;1958年8月29日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蓋瑞市的麥可·傑克遜是家庭中的第7個孩子;1963年時5歲的麥可·傑克遜
  • 33年前,麥可·傑克遜到訪廣東農村,度過了平凡的一天
    20世紀80年代完全可以說是屬於麥可·傑克遜的年代,在他逝世之後的世界樂壇,也還永遠紀念緬懷這位「流行音樂之王」。如果僅僅只是享受舞臺上的光鮮,麥可·傑克遜的人生後期不會遭受眾多輿論的困擾,也不會在51歲的時候就結束了在舞臺上閃耀的一生。
  • 麥可·傑克遜去世_網易娛樂
    ·1958年 8月29日,麥可·傑克遜出生於美國印地安那州的蓋瑞市。 ·1963年 麥可·傑克遜5歲便開始顯露其在歌唱及舞蹈方面的才華。 ·1968年 麥可·傑克遜所在的樂隊與當地的一家唱片公司Steeltown合作出版了第一張唱片《Big Boy》。 ·1969年 麥可·傑克遜全家遷居洛杉磯。
  • 已故明星收入排行榜:麥可·傑克遜每年吸金4億美金,貓王也上榜
    TOP.10 約翰·列儂 約翰·列儂和他在1960年組建的披頭四樂隊,影響了上個世紀整個歐洲音樂的流行風向,甚至在1965年得到了英國女王親授的大英帝國榮譽勳章,而這樣一位傳奇音樂天才卻遺憾地死於狂熱粉絲的槍殺,逝世時年僅40
  • 已故明星富豪排行榜:麥可·傑克遜每年吸金4億,夢露也上榜
    TOP.10 約翰·列儂 約翰·列儂和他在1960年組建的披頭四樂隊,影響了上個世紀整個歐洲音樂的流行風向,甚至在1965年得到了英國女王親授的大英帝國榮譽勳章,而這樣一位傳奇音樂天才卻遺憾地死於狂熱粉絲的槍殺,逝世時年僅40歲,實在是整個音樂界的巨大損失,如今雖然他已經過世40多年,但他的專輯卻依舊保持著年近200萬的銷量。
  • 已故明星富豪排行榜:麥可·傑克遜每年吸金4億,夢露也上榜
    TOP.10 約翰·列儂約翰·列儂和他在1960年組建的披頭四樂隊,影響了上個世紀整個歐洲音樂的流行風向,甚至在1965年得到了英國女王親授的大英帝國榮譽勳章TOP.8 瑪麗蓮·夢露在過去的整整一個世紀中
  • 麥可·傑克遜:我這輩子不是為了某種膚色而活
    ——麥可.傑克遜2009年6月25日,麥可·傑克遜走了。世人終於停止了對他的誹謗和猜忌。他走得很安詳,沒有留下太多喧囂。他因為急性藥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逝世。他的私人醫生康拉德·莫裡被判定過失殺人罪。
  • 麥可·傑克遜逝世10周年:他的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五、21世紀居英國排行榜首位時間最長的專輯《The Essential  Machael Jackson》。六、美國單曲榜前40名最長時間跨度。39年零2個月。七、捐助最多慈善機構的流行明星。共捐助39家慈善機構。八、最昂貴的拍賣夾克。2011年在美國拍得18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