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八佰》在部分城市開啟超前點映,觀眾們戴著口罩進場,滿心期待。&34;二字一出,全場沉寂,好戲開始了。
一些掉隊的士兵被留守上海的524團收入隊伍,他們中間有誤打誤撞被當做士兵的農民,有沒見過世面的懵懂少年,還有始終戰戰兢兢的軍隊文員。他們中大部分都沒有戰場殺敵的意思,他們膽小,委屈,想回到家鄉過平常日子,誰都知道留下來就是生死未卜。然而也是這些真實生動的小人物,給觀眾帶來了最多的感動。
電影取材於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敵我力量懸殊,論人數,論武器,倉庫裡的&34;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沒有重武器,他們就用身體堵住洞口。敵人的鋼板陣開到門前,危機時刻,有戰士自告奮勇綁一圈彈藥,變成人肉炸藥包,然後報姓名報家門,縱身躍下,伴著敵人的慘叫轟然離去。臨走前他給母親留下了八字血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這是每一個為國捐軀的戰士心底的聲音。
看到這裡,忍了很久的觀眾不約而同地開始啜泣。身邊有位女孩哭到不停顫抖,還是抑制住自己不發出聲音,她不想破壞肅穆沉重的氣氛。前排的幾個男人單手扶額,一動不動,眼睛亮閃閃的。觀眾的情緒已經被推向一個小的高潮,但&34;的故事還有很長才能講完。
破舊倉庫的對面,是燈紅酒綠,歌舞昇平的租界。中間只隔著一條蘇州河,卻像分隔開了天堂和地獄。戰士們每天最解壓的時刻就是聽對面的舞女唱唱歌,就算洋文聽不懂,臉上已經掛著滿足的笑容。他們看向對面的眼神充滿嚮往和渴望,不求享受榮華富貴,只求平靜安穩的生活。
歐豪飾演的&34;,是和叔叔堂弟一起,想來上海見見世面的普通農民,可是誤打誤撞被收入隊伍,他害怕,糾結,甚至想逃跑。可他內心深處明白,這場戰爭和自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就在反覆的糾結猶豫中,他飛速成長,帶著堂弟&34;一起,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正是這樣一個個小人物從最初的膽小掙扎到之後的奮勇殺敵,才更能彰顯他們身上散發的光輝。
對面的人也逐漸被戰士們奮勇殺敵的力量點燃,橋上走動的本是逃亡人,而他們覺醒後,才終於有了逆行者。觀眾席的氛圍有了微妙的變化,在最初的沉重和悲痛裡多了一分熱血和慷慨。抗戰一線蓄勢待發的不僅有普通士兵,越來越多的平民懷著滿腔熱血奔來加入這場戰鬥。身後有人悄悄喊了句:我恨不得衝進去幫幫他們!不用回頭看,已經能想像出他的神情。
當時的上海,滿目瘡痍,是人人想要逃離的地方。如今的上海已經是繁華都市,成了人們嚮往的地方。而這樣的繁華景象,就是一個個平凡的無名英雄用血和肉為我們守護而來的。
片尾曲響起,有的觀眾對著英雄舊照豎起大拇指,有的慌亂翻找紙巾,趕在燈亮前把眼淚擦乾,有的靠在座椅上久久不能起立...《八佰》的力量,已經無需多言。
電影口碑持續攀升,影迷情緒高漲,一場點映已經不能滿足翹首以盼的觀眾們。令人欣喜的是,不用等到8月21日電影正式上映,8月17日到8月20日,《八佰》將開啟新一輪點映,讓錯過首場又觀影急切的影迷們彌補遺憾。即便是幸運搶到首場點映的觀眾也有很多都表示會再看一遍,不管是視覺效果還是故事本身,都是值得二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