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8期,原文標題《「網紅」辣目洋子:我的非常規出圈》,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辣目洋子出生於1995年,還在同齡人焦慮未來的時候,她已經在網絡上一夜爆紅,在綜藝節目上被導演誇為天才型演員。個頭不高卻在紐約時裝周走過秀,大學剛畢業就已經開公司創業……感覺她拿了一個「開掛」的人生劇本。她坦承自己想拿影后的野心,也時刻警惕著自己被眼前的勝利衝昏頭腦,把演技這個事兒歸結為自己尚算一張白紙,還沒有形成套路。
記者/卡生
《演員請就位2》節目中趙薇執導的《新不了情》,辣目洋子出演一名骨癌患者
沒有套路的東北黑馬
下午2點,在一個藝術園區的錄音棚裡見到辣目洋子,她剛剛錄完人生中的第一首單曲,簡單扒了兩口飯後拿著保溫杯接受採訪。素顏,其實不胖,正常的娃娃臉,與銀幕前那個擅長自嘲、打趣的形象略有不同,她不笑的時候很沉靜,像一個觀察著你的小貓,眼神裡透著一絲警惕,甚至很難把她和「喜劇」「幽默」聯繫上。後來聊開了,她標誌性的笑容和東北口音出現,一下子就讓氣氛變得活躍起來。回頭再看她的微博,腦海中會自動出現東北口音的BGM(背景音樂),太洗腦了。
辣目洋子在《演員請就位2》節目裡和其他大多數專業出身的演員同臺,唯獨她一人來路特別,非科班出身,以「新晉網紅」的身份獲得初評等級A。介紹到她時,屏幕上出現了她曾經在短視頻裡各種惡搞過的角色和表情包,臺下哄堂大笑。等選角劇目出現時,她打趣,「臺上的角色我都惡搞過」。到了選角時,她絲毫沒有猶豫,把名字插到了《小偷家族》柴田信代的名牌下。「既然都來了,肯定是奔著自己喜歡的角色去。我喜歡這部戲,也喜歡演員安藤櫻。」觀眾的胃口被吊起,想看看一個網紅喜劇演員怎麼演一場悲傷的獨角戲。
看過這部戲的人都知道,劇中那段哭戲已經被安藤櫻演絕了,當年片子出來後,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凱特·布蘭切特評價說:「如果我們這些演員在今後展現了那樣的哭戲,不用懷疑,那就是在模仿安藤櫻。」辣目洋子不是不知道,挑戰這樣的角色簡直是在「刀鋒上起舞」,「演得像」或「完全顛覆」恐怕都逃不了被吐槽。
片子是5分鐘長鏡頭,一個臉色發黃的辣目洋子戴著手銬坐在鏡頭前接受審判,她飾演的是一個遭受家暴、錯手殺死丈夫的女人,並且深深愛著誘拐來的女兒。細膩、遲疑、偽裝、崩潰,複雜的情緒一點點流露。這部戲沒有導演,是辣目洋子自己琢磨出的人物性格,為了增加可信度,她使用了自己的東北口音,柴田信代的名字被她改成了自己母親的名字——趙春燕。「本來想叫自己的原名李嘉琦,後來怕出戲,就改成了我媽的名字。」這個戲播出的那期,臺下導演好評如潮,最高的評價來自嚴格的導演爾冬陞,「你這場戲可以當影后」。她站在被點評的舞臺上,看起來笑得波瀾不驚。
2019年11月4日,辣目洋子在服裝設計師卜柯文2020春夏新品發布大秀上走秀
「我很怕自己覺得表演得很好,就好像一個人一旦覺得自己長得帥,就會顯得容易油膩。」她說,「我在心裡會告訴自己,其實你沒那麼好,大家只是跟著輿論一起誇你好而已。我所理解的表演的痕跡,一種是你特別想贏,一種是你特別想演好。」
被人稱為黑馬之後,她開始在網上搜索觀眾的評價,開始復盤一些她認為有意義的批評。她注意到,有觀眾說一個處於生活絕望邊緣的人,不應該對警察說那麼多話,她於是私底下和朋友討論,也許還有另一種表演形式,「再市井一些」「再沒文化一點」,但她很擔心,那種刻意的用力過猛自己是否能夠把控,她挑選了自己能hold住的表達,畢竟那時是在比賽。
在後來的節目流程裡,辣目洋子有次還選了在《新不了情》裡飾演骨癌女孩。她觀看了很多癌症素人的視頻和採訪,發現一個患了絕症的人,他們不會每天把患病掛在嘴上,他們希望能在人生的最後階段過成一個普通人的樣子;她還帶入了另一種即將「離開」的情緒,「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離世,就好像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離開這個舞臺」。最終面對這個本來可能狗血的劇情,趙薇評價說,她演出了一種「哀而不傷」的高級感。
即使是遠離生活的角色,辣目洋子也倔強地找到讓人相信這個角色的可能性。她很坦誠地跟我說,這可能和之前做短視頻的經驗有關。在做短視頻期間,她自編、自導、自演,培養了對角色動機和節奏感的反應,影片做完了還得自己做後期,和鏡頭的相處讓她形成了一種類似肌肉記憶的東西,換句話說,她知道觀眾要什麼,以及如何呈現這個結果。她說,在和影視圈的選角前輩聊天時,聊起現在年輕演員為什麼會缺乏一種影像上的人格魅力,大多數選角導演告訴她,因為很多演員科班畢業後就開始演戲,很少接觸社會,甚至很難跳出演員的身份來呈現生活。辣目洋子過去那些誤打誤撞的經驗反而幫了她不少忙。
辣目洋子的狀態是鬆弛的,但她也有擔心的部分:「我現在這樣像白紙一樣的狀態,讓我在琢磨角色的時候能迅速轉過彎來,聽得進去別人的話。但我也挺擔心,隨著年齡和技藝的打磨,最終形成演戲的套路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我希望這樣的套路形成晚一些發生。」
「我感謝自己曾經是一名網紅」
辣目洋子在重慶大學學的是新聞,離她的演員夢有些距離。那時她還叫李嘉琦,身高1.62米,體形微胖,大臉盤子,站在人堆裡絕不是最出挑的那個。
她上大二的時候是2015年,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高速發展,短平快的流量傳播內容的方式進入大眾視野,那時候「網紅經濟」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以製作網絡短視頻為主的公司更是鳳毛麟角。據她回憶,那時候大鵬的《屌絲男士》特別火,後來她又找到了德國版的《屌絲女士》看,一下子就被這種短小、精悍的搞笑劇吸引了。後來,她自己嘗試著拍了一些好玩的短視頻發到視頻網站,沒什麼人關注,不過算是她的開始。
正式組團拍攝短片是為了應付學校裡的作業。全班28個同學,分成幾個拍攝小組,辣目洋子所在的小組有6個人。她學習成績一般,與她一起合作的幾個同學平時成績在班上也都是倒數,但就是這麼一個不被看好的小組拍了一個全班第一的短片。在這個片子裡,辣目洋子包攬了導演、演員、剪輯、編劇的全部工作,小試牛刀,在短視頻這個行當裡,她似乎很有吃這碗飯的天賦。
2016年的重慶,是短視頻極速發展的幾個城市之一。辣目洋子成為了一家短視頻公司的實習生,她的主要工作是寫腳本。因為公司裡只有她一名女員工,做幕後之餘,她成為了視頻公司的「御用女主」。「那時候我的同事有6個男的,加我1個女的,過夠了演戲的癮。」
公司裡都是「90後」年輕人,大家領著固定工資,每月出四期片子,創作力爆棚,是一群熱血而認真的青年。「那時候我們嘗試過很多的幽默方式,最開始是平鋪一段劇情,然後做一個反轉,也做過一些盤點類、教學類的視頻,比較受歡迎的是惡搞經典類視頻,畢竟有經典在前的基礎。」辣目洋子的藝名就來自這個惡搞的階段——當年有一個網絡詞「辣眼睛」巨火,她的名號正是來源於此。
但真正讓辣目洋子一夜爆紅的視頻並不出自這家公司。2017年,辣目洋子放假回老家過年,閒來無事,她翻看國外視頻找樂子,看到了Beat Box屆大神達尼在視頻裡的教程。怎麼也學不會B-Box的辣目洋子把學習過程認真嚴肅地錄了下來,1分50秒的視頻,讓每一個自學過B-Box的人好像看到了自己,一副呆萌無辜的模樣,戳中了網友的笑點。辣目洋子發這段視頻的時候大概是2月,直到5月的某一天,不知道是哪一位微博大V的隨手一轉,讓她一下子爆紅了。當時,辣目洋子的表情是:「啥?這也行?」
屬於辣目洋子開掛的時代就這樣開始了。剛畢業的她開了視頻工作室,開始有團隊和她一起開啟「認真搞笑的專業生涯」。電影導演包貝爾看到網上的熱搜視頻,邀請她參加《胖子別動隊》的拍攝,在其中扮演一個面無表情的反派,這是辣目洋子第一次真正接觸電影行業,那個無意中寫在日記本裡的「演員夢」就這樣稀裡糊塗地實現了。在劇組待了一個月,她每天都特別興奮,「看什麼都覺得稀奇。拍完電影回去後我和視頻團隊說,人家電影行業就是夠工業化,每個部門的人各司其職,哪像我們的短視頻,一個人身兼數職」。
有了自己的創業公司,除了創意搞笑,也得接活兒養人。對於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學生來說,辣目洋子太順了,身上有許多稜稜角角沒被打磨,比如,遇到不想拍但很賺錢的廣告,你拍不拍?如果再碰上與合伙人理念不同,那就更委屈。那段時間,哭成為了一種常態。「就感覺那段時間被生活鞭打了,按在地上摩擦。換個角度想,誰的生活不這樣呢?」
在近一個月密集的媒體採訪中,幾乎每一個採訪都會出現相同的問題:「你想不想撕掉你身上『網紅』的標籤?」
「我為啥要撕掉這個標籤呢?如果沒有『網紅』的過去,我怎麼能被看見?在這個新媒體時代,演員和『網紅』之間還有這麼大的隔閡嗎?現在好多演員還找我探討怎麼拍攝短視頻,我感謝自己曾經是一名『網紅』。」直到今天,辣目洋子出圈,微博上聚集了600多萬喜愛她的粉絲,她的標籤依然沒改,她喜歡稱呼自己是:知名搞笑幽默博主。
辣目洋子在網上流傳的復古寫真,很多女孩在這個微胖女孩身上看到了別樣的美和自信
「我不美,但僅此一個」
從「網紅」到演員過渡的過程,當然有運氣的成分,但觸發運氣開關的更多要從辣目洋子的自信來源說起。她在鼓勵自己的高中日記裡寫道:「如果想找個漂亮的女演員,隨便一抓一大把,但想醜得有特點、有自信,還會搞笑的女人,就我一個。我不美,但僅此一個,絕版了。」
辣目洋子出生於內蒙古通遼,「這裡風沙大,冬天尤其冷。上大學之前,我沒有吃過麥當勞,沒有見過星巴克和日料」。
網上曾經一度傳言,她家境優渥,在她順風順水的出道過程中,勢必有大佬撐腰。事實上,她的家庭十分普通,父母經營著小本買賣,和演藝圈沒什麼關係。她出自這樣普通的一個家庭,但父母還算有文藝細胞,父親年輕時喜歡跳舞,號稱是當年的「霹靂舞王」;不僅如此,他們還延續了東北人的搞笑幽默。「我爸性格好,從不發火,身上自帶冷幽默感;我媽屬於外向型搞笑人格,特別熱情。我的性格裡冷和熱的兩種幽默就像他倆的綜合體。」
辣目洋子的父母雖然在大事兒上對她嚴加管教,要求大概是別做壞事、別把人生走偏了、別給別人添麻煩,其他方面則屬於「放羊式」管理,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其他都不是大事。家裡人一直延續著相愛相殺的互懟模式,趙春燕評價女兒時說過:「就你這長相,當什麼演員?全身上下就沒摸到過骨頭。」
「對於相貌這件事,有討厭的男生懟過你嗎?」我問。
「有啊。我曾經被男同學說過『臉大』,我會直接回懟,『關你屁事』。」懟完了事,也不會過度走心。後來辣目洋子發現,那些曾經懟過她的男同學,敢情都喜歡她,有人後來還跟她表白過,這讓她哭笑不得,遇得多了,她再也不把相貌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這種好人緣給她帶來的是強大的安全感。「很多人問我自信的來源,自信更重要的是對自我真實的認知,不是盲從的,是那種堅信自己、很內在的一種力量。」
報考大學的時候,父母希望她離家近點,去東北學個金融,踏實找份相關的工作就好,但她早在高中的時候就確信了自己的演員夢,她希望她的大學在南方,是一個和北方的乾燥、大風、寒冷截然不同的城市。那年重慶大學錄取10個人,她排名第11,第10名是蒙古族孩子,加完分和她的成績一樣,兩人其實並列。「當時我想,不改了,就這學校。」最終重慶大學把她們兩人都錄取了,最後成為了同班同學。
辣目洋子是很鮮活、真實的採訪對象。真實的人,適合娛樂圈嗎?「『95後』『00後』演員的崛起會改變這個行業的,我覺得未來不會有人再喜歡那些虛頭巴腦的人設。」談及影后這個事兒她毫不掩飾,「我想拿影后,做哪個行業都應該努力做到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