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作者|胡俊豪
「十年榮耀,巔峰迴歸。」
2017年4月7日,蝴蝶藍的知名網文小說《全職高手》動畫版上線,在內容和商業兩端收穫的巨大聲量讓外界看到了「全職高手」這一IP背後蘊含著的豐厚價值,自動畫第一季之後,特別篇、大電影也接踵而至,各種聯動和周邊產品更是層出不窮。毫無疑問,《全職高手》從IP開發層面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
但如今,令喜愛這個IP的粉絲們隱隱感到擔憂的,是《全職高手》在內容端接二連三作品表現欠佳。第一季之後,特別篇和第二季在豆瓣的評分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至於大電影《全職高手之榮耀巔峰》更是直接跌至5.5分,收穫了大量觀眾的差評。
按照一些粉絲的說法:「很多因為第一季入坑的觀眾,結果被特別篇和電影版勸退了大部分,留下來看第二季的只有苦苦堅持的真愛粉了。」遙想三年前《全職高手》第一季第一集上線時將B站伺服器弄崩潰的火爆,如今的第二季可謂有些掉陪末座。根據騰訊視頻動畫熱播榜的數據來看,《全職》第二季的周點擊目前已在十名開外。
只要是看過《全職》第一季動畫的觀眾,在看第二季的時候基本都會有種強烈的畫風違和感,由於和第一季製作方視美之間的一些摩擦,閱文隨後把特別篇以及第二季的製作交給了自己佔股25%的彩色鉛筆(下簡稱「彩鉛」)手上。
但這樣做卻暴露了一個問題:與成立超過15年的視美相比,彩鉛動畫的經驗和水平都明顯不如前者,而這一點也直觀地反映到了作品的質量之上,並最終成為了第二季最為讓人詬病的地方。
就第二季而言,人物臉部的設計千篇一律,幾乎所有角色的臉都出現了「年輕化」的現象,這也導致了在刻畫人物形象時顯得力度不足,就比如主角葉修就幾乎完全沒有了第一季中給人的那種狡黠感。至於動畫作品中定番的畫面崩壞自然也沒有避免,在第二季第一集中就出現了嚴重的人身比不協調的畫面。
(第一季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滑稽臉」)
(身體比例崩壞的千成)
動畫畢竟是一種視覺藝術,第二季的畫面總體給觀眾的感覺就是哪哪都在「發光」,這種詭異的光影感讓畫面清晰度大打折扣。「看第二季的時候我甚至都懷疑自己近視了。」一位網友調侃稱。
(充斥著「朦朧感」的遊戲世界畫面)
作為電競主題的《全職高手》戰鬥元素自然是不可缺少,但第二季的打鬥場面實在是難以讓觀眾認可。僵硬的PPT式打鬥,持續數秒的靜止畫面,以及五顏六色的光汙染,這樣的表現自然是無法讓見識過第一季打鬥水準的觀眾滿意的。
最後在劇情方面,第二季為了能讓新的觀眾更易入坑而刪去了原著中的不少劇情,這讓一些原著粉感覺動畫打亂了敘事節奏,導致劇情和原作之間出現了大量的斷檔,興欣戰隊的建立毫無鋪墊,主角團和各大幫派之間的鬥爭一筆帶過,原著中豐富的細節描寫也慘遭縮水。
而對於路人粉來說,刪減劇情所造成的空白使得劇情之間顯得毫無聯繫,主要劇情就像單元劇一樣獨立存在,整個一集動畫就像把這幾個單元劇強行湊到一起,結果就是如同流水帳一樣乏味。
實際上,這些年中像《全職高手》這種原著口碑極佳,卻在改編作品上「翻車」的知名IP並不在少數。拿著一手好牌卻打得稀爛的還有《鬥破蒼穹》。被網友調侃「鬥氣化馬」的《鬥破蒼穹》真人劇的豆瓣評分僅有4.5分,改編動畫的第一季也因為建模和節奏問題而被人詬病。
欠佳的改編作品其實對原著IP的信心透支是尤其嚴重的,《盜墓筆記》相關的真人改編作品因為多次「翻車」已經讓原著老粉身心俱疲,對之後的衍生作熱情大打折扣;《鬥破蒼穹》的動畫版和隔壁的《鬥羅大陸》動畫版在質量上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度使得兩個不相伯仲的IP討論度出現巨大差異。這些都無不在說明一個事實:粉絲和人氣都是消耗品,就算每次都有「韭菜」可以割,如果出品方不珍惜,今後每次可割的只會越來越少。
欣慰的是,在經歷了第一季的折戟之後,《鬥破蒼穹》自身也意識到了品質問題,在後續的作品中改善了質量上的不足,最終實現了口碑的回暖,兩個特別篇以及第三季的豆瓣評分都在8分之上,可以說是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自我救贖。
那麼距離《全職高手》IP的自我救贖還有多遠?對於熱愛這個IP的粉絲們仍在焦慮中等待。
關鍵詞 >> 全職高手,IP,動畫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