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裡,一大波姐姐帶著自己的特色來襲。在這之後,有些姐姐接代言接到手軟,身價level更上一層樓,有一些卻早早出局,沒有起色。其實,仔細看《浪姐》,就可以體會到,成年女性的生存法則,而這些法則,並不只用於女明星,女性或多或少都可以從中,有所感悟。
生存法則之一:努力再努力
如果要我說,《浪姐》中最努力的的人是誰,我會說,是張雨綺和寧靜。
她們兩個沒有什麼舞蹈基礎,張雨綺出場舞的順拐,讓人忍俊不禁。寧靜姐一開場,各種說自己不喜歡,不願意,到最後老老實實的跳舞,中間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
張雨綺通過《浪姐》,收穫了一大波好感。
她是傻大姐,擁有迷之自信。觀眾喜聞樂見她的出場,被她直爽的性格徵服。但是,張雨綺真的是傻大姐嗎?
當然不是!
性格直爽的人,和傻,毫無聯繫。她確實性格直爽,回顧張雨綺的成名之路,割雙眼皮,大大方方賠款星爺,生雙胞胎還把孩子爸爸給砍了,這種直來直去,風風火火的性格,一直都是她的標籤。人們只是習慣的感覺,直爽的人,不會耍心思。
張雨綺是不是會耍心思,這個我不需要考究,但是她營造的人設,符合她的氣質,同時,也讓觀眾能夠接受。這本身就是一種聰明的做法。不是每一個樹立人設的女明星,都可以成功的。
在這個基礎上,張雨綺是努力的。
第一場公演,不少團友表示,張雨綺就是拼命三娘。而後,她舞蹈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觀眾可以喜歡一個性格好的姑娘,卻不一定機會給這個姑娘,除非,當你引起注意後,還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
張雨綺就是如此。所以,她的努力,註定會得到回報。
張雨綺如此,寧靜也如出一轍。
寧靜拒絕跳舞,她自帶霸氣,永遠一副女王的樣子。但是,當她在這個團體裡,她跳舞的進步,是讓人驚訝的。在《驕傲》裡,她已經完全可以跟上大家了,才使得整個舞蹈有了女團的樣子。
在此之前,每一個表演,她的舞蹈動作都比其他人少,而且都在儘量的簡化。這是大家給她的時間,而最後,她趕上了大家。
成年女性,努力永遠都是第一標籤。沒有努力,最終仍舊會被拋棄和敗下來。
不努力的姐姐,有。比如金沙。
金莎的外在條件好,有舞蹈基礎,會唱歌。但她不夠努力。她在自己的舒適圈裡,沒有任何突破。第一場個人solo,金莎分數不理想。後來的唱歌跳舞,看不到她的任何突破。
我比較期待的,是她復活賽,可是,她讓我太失望!
因為《我的新衣》她的失誤,導致遺憾離場了。按理說,復活賽,她應該要拼一把。這也是成年人的生存法則,你回來了,卻不努力,誰會買單?
但她的《獨上C樓》,在黃聖依和金晨比較下,簡直不忍直視。還是那老一套的,唱甜甜的歌曲,跳幾個簡單的動作,作為觀眾,我真想問她:你在忽悠誰?你能競爭過誰?
不夠努力的金莎,註定會被《浪姐》的舞臺所遺忘。
生存法則之二:人們總是在期待驚喜
今年三十個姐姐中,最讓人驚喜的,我個人覺得,是張含韻和金晨。
一首《酸酸甜甜》是張含韻的標籤,而且就好像一個牛皮膏藥一樣,扯都扯不掉的標籤。沒想到一晃眼已經過去那麼多年,那個十六歲的小女孩,已經年過三十。
按理說,她比金莎還要難。相對歌手這個身份,大家對金莎的認同度應該比她還要高。這幾年,張含韻演戲了,沒有演過一次女主角。在《知否》裡,她的角色可能連三四都算不上。
可她仍舊是出彩的。
《聲臨其境》裡,她出色的配音,讓人們覺得,她真的是個「寶藏女孩」。再到這一次的《浪姐》。
唱歌,舞蹈,她樣樣都可以。一些小片段中,她仍舊笑得像個孩子,並且始終在理解著他人。誰都會喜歡這樣的女孩。
人總是善變的,總是欲求不滿的。能夠一直給予驚喜的女性,能夠一直給予驚喜的女性,才能夠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金晨也給足了大家驚喜。和王麗坤一樣,她們都是傳統舞的,但是金晨卻突破了自己,大膽嘗試了各種舞蹈,包括街舞,鋼管舞。
在一場的個人solo中,金晨在跳舞,王麗坤在唱歌。這一開始就註定了她們兩個的不同。王麗坤在維持著自己女神般的形象,沒有突破,而金晨從一開始就告訴大家聽,她有無限的可能。
所以,也怪不得王麗坤的第一場公演,被分配給了伊能靜,而金晨則進入大碗寬面,以至於後來不同的展示機會。
生存法則之三:既要爭取,也要遮羞
個人solo第一的藍瑩瑩讓人眼前一亮。舞蹈好看,眼神有力,懂得抓鏡頭,而且,還會樂器,無論怎麼說,都是加分的。藍瑩瑩的起點很高,大家對她也有期待。
她的翻車一開始是她當隊長,不顧吳昕的不適應,而強勢的要求吳昕幾天內學樂器。後來,是和鄭希怡爭席位的時候。
她說,「有野心並不羞恥」。她就是一個精力旺盛,將野心寫滿全身的人。
可是她忘記一點,大眾能不能接受有野心的她。
這無關男性女性的問題,在這個社會裡,滿身野心的人,是難以融入人群的,因為大家都會警惕,會擔憂自己的空間被擠壓。更何況,是在本來競爭更加激烈的娛樂圈。
藍瑩瑩的人設不討喜。同時,她還犯了一個我覺得難以理解的錯誤。
她說,她共情能力很差。而我覺得,共情能力,是一個演員的基本素養。沒有共情能力的演員,要怎麼去演好一個角色?為什麼哥哥在《霸王別姬》裡演得那麼好?因為哥哥把自己當做的程蝶衣,他也因此感染了觀眾。
在藍瑩瑩說出自己共情差的那一刻,我的反應是「她是在想什麼呢?不想再當演員了嗎?」
如果說藍瑩瑩很強硬,就好像一堵牆,硬邦邦。那麼,尹能靜完全相反,她就好像一杯水,要多柔軟有多柔軟。
在伊能靜身上,我看到了傳統女性的樣子。
一開始就說,自己只會當媽媽。後來一直在提自己的老公(現在她老公應該名氣比她大吧)。她是在展示自己的幸福,是嬌羞的。她以為,大家會祝福她,會羨慕她。
可能她內心有極度的不安全感吧。但很可惜,觀眾們並不買帳。
本來只是嘴碎,並不強勢的她,是《浪姐》裡被罵的最多的人之一。為什麼會這樣?我想,是因為她不懂得適當的遮羞。
有一些太過美好的東西,是屬於自己的,不屬於其他人。大家不想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人們不想知道你有多厲害,你現在有多幸福,你曾經多輝煌,因為,那都是屬於你的,與我無關。
尹能靜沒有把握好這一點,可能她自己都沒想到,她覺得自己到了年紀,有了閱歷,情商也不低,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倒成了眾矢之的。
生存法則之四:有趣的靈魂,勝過千千萬
整個《浪姐》看下來,有兩個人特別耀眼。一個是黃齡,一個是李斯丹妮。
當大家拿到同一個衣服的時候,黃齡就開始了幫大家剪衣服。
當大家回看第一次錄製視頻的時候,都有點不好意思,覺得不那麼滿意,但是黃齡看到視頻裡,很作很作的自己,會說「很有魅力」。
這就是自信女孩,帶給人的心頭一震。
她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當然,達到黃齡這種程度,還需要對自己音樂的絕對自信,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我們身邊有趣的靈魂,一般都是李斯丹妮這種。
大家的開心果,加油站。會安慰人,會鼓勵人,永遠樂呵呵的,讓你不自覺想要和她親近。李斯丹妮也是認識到了自己的功能,才會說自己是「團寵」。而能夠做「團寵」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生存法則之五:會為自己打算
三十位姐姐,在行業中都挺不錯。可以說,她們都是標準的女明星,而不是小透明,就算是不是一線,也不至於是十八線。
她們都有一個共通點,會為自己的打算。
這一點,從每一次的選人,成團就可以看出來。
黃聖依的綜合能力都很強,但是每一次都被選剩下。為什麼?因為她路人緣不夠好,大家都擔心觀眾好感度的問題。
張萌的唱跳其實都沒什麼問題,也一樣被剩下。為什麼?因為她還不夠出色。
在這個法則裡,你要不找個最出色的,要不找個有路人緣的。最出色的是王霏霏,所以大家都搶她,最有路人緣的是張雨綺,所以她可以去到她想去的團裡。
為自己打算,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不失禮貌的對待那些不公平,就是成年人的常態。
仔細去看就會知道,在《浪姐》這場大型社交舞臺裡,每個姐姐其實都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