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5日,日本上映了一個紀錄片。
講述的是妓女橫濱瑪麗,一生的悲慘故事,讓無數人心酸流淚。
橫濱瑪麗是一個象徵,一個都市傳說,曾被稱之為是皇后陛下。
出生在混戰年代的橫濱瑪麗,當時被盟軍轟炸的日本,變得破敗不堪。
每走到一處地方都能聞見絕望的味道,模糊不清的血肉讓人感到噁心。
當時的瑪麗不知道該去哪裡,戰亂中死去的父親,霸佔家產的弟弟。
一則涉外俱樂部招聘女性事務員,包吃住服裝,高收入的廣告,吸引住了她的目光。
戰爭後的日本變得狼狽不堪,當時就連男人都找不到工作,何況是女人。
一見到有招工的廣告,失業者立刻一擁而上。三個月內就已經是有六萬多名女性。
而瑪麗也就是三萬人中的一位。
發布這則廣告,是日本政府東京警視廳參加設立的RAA協會(特殊慰安設施協會)。
美國兵在外面排隊等候,女人們在屋子裡形同牲畜,根本沒有拒絕的自由。
她們最高一天接客55人,這些屬於人的感覺,再也沒有了。
直到1946年,美國大兵日益泛濫的花柳病,佔領軍司令要求關閉各處的慰安所。
慰安婦們帶著滿身瘡痍,在沒有任何補償的情況下被趕到了大街上。
這些喪失存活成本和謀生的女人,只能繼續從事色情行業。
她們站在美軍街道的兩側,廉價的口紅和暴露的裙子,擺出妖嬈的表情出賣色相,只為了一點微薄的收入。
那時,年輕的瑪麗會畫畫,彈琴。還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當時的風塵花町也曾名噪一時。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她自已選擇客人。
她清高且驕傲,有一些才華,打扮得像皇后一樣高貴,自尊心很強,但是見人會很禮貌地打招呼…
當時的瑪麗和一位美國軍官熱戀了,她風韻滿滿,裝扮很有歐美風格,那時候大家都叫她「皇后陛下」。
本該是幸福的她,但生活卻處處充滿了意外,相戀的軍官要離開回到自己的國家。
郵輪起航,瑪麗開始站在那裡唱歌,那個場景那麼悲傷…
從那以後,瑪麗就留在了橫濱的大街上,因為美國軍官說會回來找她…
當時的瑪麗,在橫濱最有名的酒場拉客,直到發生了火災。
59歲的瑪麗又開始了,居無定所的生活。
她說:「如果說我是一個妓女,那麼我永遠是一個妓女。作為一個妓女的本分,我會一直做下去。」
年代不同,畫著濃裝的瑪麗像幽魂一樣每日出現在街頭,她被視為恥辱。
沒有人願意與她接近,就連她碰過的東西也沒有人敢碰。
直到70歲的時候遇見了元次郎,他是同性戀者,是異裝皇后,也是歌手,是男妓。
他的母親是妓女,在他七歲,妹妹四歲,父親就不知去向。
他看到瑪麗小姐的時候,就覺得她像他母親
他便像兒子一樣關照瑪麗,他們每周都會一起吃一次飯,聊聊天、談談心
在1995年冬天,瑪麗消失在了橫濱街頭,因為她決定回到自己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