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歌手許飛參加節目的時候再次提起她在《王牌對王牌》中怒懟尚雯婕一事。
言語間透露出,因為自己「吵了一架」,導致丟掉工作,團隊無法餬口,並坦言自己現在不敢正面「剛」,不得不學會低頭。
此舉一出,再次掀起波瀾。
有網友認為許飛的言行大有拉團隊賣慘之嫌,卻沒有反思自己的不妥之處,並且在線質疑許飛「難道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不是工作嗎?」
持此種觀點的網友也表示: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逞一時口舌之快,就得為自己的任性行為承擔後果。更有甚者拿寧靜說事兒,直言許飛「沒有寧靜的咖位,卻長了寧靜的脾氣」。
當然,也有理智的網友認為:許飛當時的舉動,是真性情。在習慣了看人行事的娛樂圈裡,還能保持真我、做自己的許飛,難能可貴。
至於網友們的評說,哪個正確,哪個又合理。我們不予置評。
但丟掉工作、拖累團隊,又出來「賣慘」,她當初吵架的霸氣呢?舊事重提,許飛又一次成功地將她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如果說2006年的《超女》中,尚雯婕與譚維維之間的「廝殺」,是帶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可惜。那麼許飛與尚雯婕之間的芥蒂,或許從當年那場「10進8」的比賽中,就已初見端倪。
在那場比賽中,「於公於私」的厲娜選了許飛,與尚雯婕同賽區的劉力揚也選了許飛。
在那場對決中,幾乎是以碾壓姿態,贏了尚雯婕。可誰知最後榮登冠軍寶座的卻是「黑馬贏家」尚雯婕。而備受其他選手「寵愛」的許飛,則止步全國五強,僅獲全國總決賽第六名。
服嗎?相信這個音樂人的內心是不屈的、倔強的,內心未必會心悅誠服,但也只能接受事實。
而這種「不服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許飛對自己音樂才能的自信。
音樂科班出身的許飛,先後交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有作品、有實力、有口碑,許飛是歌壇上極具潛力的明日之星。
音樂成績不俗,尤其是經過李健翻唱火遍全網的歌曲《父親寫的散文詩》,更是讓大家看到了許飛作為唱作歌手的人文之光。
可對比當年的「對手」尚雯婕,許飛的音樂成績卻又顯得有限許多。繼《我是歌手》之後,尚雯婕解鎖了老闆、評委等多項身份。身為伯樂,發掘了如今已成頂流的蔡徐坤和華晨宇。
而在音樂創作上,為電影《唐山大地震》演唱了主題曲《23秒,32年》;《最終信仰》《鹿 be free》等熱門單曲,也為她的人氣添了一把火。
其實從2006年超女過後,許飛的音樂道路並沒有停滯不前。發EP發新專輯、擔任音樂製作人、參加音樂節,可每次距離「火」,都差點火候。
直到2020年在《王牌對王牌》中,許飛「火」了。可這火的方式,卻並值得高興。
許多人說許飛在節目中質問和攻擊尚雯婕的樣子,吃相難看。但其實這種表現,其中何嘗沒有夾雜著多年來「不服氣」的一種宣洩。
就好比實力相當,處在同一起跑線的同班同學。畢業14年,再見面時發現兩人的發展天差地別。況且,這個人還曾是自己的「手下敗將」。
當然,這裡有許多外界的客觀因素影響,可歸根結底,問題根源在哪兒?
既然帶有「歌手」前綴,是否就應當以作品說話。不服氣,就用過硬的音樂作品證明自己,而不是將其寄托在攻擊旁人身上。
就像最近在電影《八佰》中,再次憑藉「老算盤」一角,演驚豔眾人的張譯一樣。
成名前的五年時間裡,跑劇組、投簡歷、當龍套。用五年的時間紮根在對表演的研究中,最後換來了張譯的成功。
不是每個人都會紅,但不忘初心的做好本分,就一定不會差。
姜文在電影《讓子彈飛》中說道:「要站著把錢掙了」,站著賺錢,這是我們大家都推崇的方式。
在這次採訪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有些「糾結」的許飛。
一方面,她在吐槽自己的作詞搭檔,並回懟對方關於自己「不紅」的問題時,直言「我不紅怎麼了?」傲嬌之中,看到一個似乎對「不紅」這件事,很是看得開、無所謂的許飛。
可另一方面,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她表演了自己的作品《不紅》。正如歌詞中唱到的:「我的音樂註定小眾,我寫的歌註定不會紅。」
歌詞道心聲,以歌言志的許飛,在堅持自己對於音樂風格和內容的堅持。但細品開來,又透露出絲絲忿忿不平和無可奈何。
用「鬱郁不得志」來形容許飛的音樂道路,雖有矯枉過正的嫌疑,但也不是毫無道理。
紅與不紅,本就是相對而言。想紅,並非是可恥之事。只是用錯了方法的爆紅,堪知不是是非。
許飛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被淘汰離開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不參加這個節目,都不知道自己多麼無知、傲慢。」
而這段話,也被外界解讀為是隔空在向尚雯婕致歉。不過與其說是許飛在向別人道歉,不如是她自己的自我和解和妥協。
而「妥協」的一面,也在許飛的採訪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自己沒工作,就沒工作唄」,許飛對於「吵架」所帶來的後果,似乎很灑脫。可話鋒一轉,因為「團隊有爸媽,等著米下鍋「,所以自己「必須得低頭」。
可是,正面剛,有錯嗎?
如果說到「剛」,「刺蝟樂隊」鼓手,同時也是這次對話許飛的石璐,很有發言權。
在《樂隊的夏天》中,石璐和子健正面剛了不知多少次。
可為何石璐沒有被送上負評審判臺?很簡單,因為她們「剛」的核心,無外乎是圍繞著如何讓作品呈現更優秀、更成功。
《在天賜的聲音》中,高進、王昕回懟樂評人丁太升,正面剛的毫不留情面,卻贏得大眾的支持和點讚。
所以究其根本,尊重自己的專業,從音樂出發的「剛」。大家不僅樂見其成,甚至還會予以尊重和支持。
而許飛的「正面剛」卻恰恰規避了這些正面信息,將私人恩怨和情緒廣而告之的做法,不甚清醒。
就像她在節目中提到的「你能想像一個35歲的人,還在頻繁搬家嗎?」
不願被禁錮,更不願妥協的許飛,終究是被自己的任性和隨心所欲給毀了好感。
35歲的許飛更像一個孩子,仍對成年人的世界抱有幻想。每個人都想站著把錢賺了,可成年人世界的規則,又迫使你不得不去適應。
所謂「低頭」的背後,何嘗不是許飛的不甘心。
一個有些許才華的歌手,一個迫切想要站在臺上的歌手。在施展才華,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委屈、憋屈積攢到頂端,演變成更為強烈的不甘心。
於是,許飛有些著急了。她像是沒有頭緒的在森林裡亂撞的小鹿,越是找不到出口,越是想要突破。
「病急亂投醫」般的現狀,迫使她開始在別的路子上找尋出口。抱著豁出去的心態,看能不能打開新大門。
很遺憾,就目前的結果來看,結果並不理想。甚至還波及到了此前,憑藉作品好不容易積攢下的好感。
看到所謂真性情的許飛,開始如石璐所說「因為生活和現狀,不得不妥協」的時候;看到她空有才氣,無處施展的不甘心,我們或許也會心生理解。
耿直人設,沒錯。但大可不必執著於此。
做音樂的人有很多,可不忘初心,堅持做好音樂的人很少;擁有個人立場的比比皆是,可同時能顧及到旁人感受的,又鳳毛麟角。
成年人的世界,不需要太較真。順勢而為,反倒是聰明人的選擇。
更為關鍵的是,與其耗費心神在無所謂的「吵架」上,去糾結自己是否需要為了團隊「低頭」,讓自己成為輿論中心的「槍靶子」。
不如好好沉澱自己。畢竟,成年人的世界,用實力說話,才最有說服力。
就像許飛曾說的:「我手裡沒有菜刀,我唯一的武器,只有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