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允熙》有時候故人重逢更像一場救贖

2020-10-09 猴小包-v-

我們的鄰居總擅長拍這種讓人感到寧靜而又舒服的文藝片,如清泉般乾淨溫柔,日本有海街日記和小森林,這次又看了這部韓國的致允熙,地點也從韓國一路到了日本小樽——一個冬天只有月和雪的地方。

這次旅行,白雪皚皚下,深色的大衣,火紅的圍巾,透過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鬆弛感,各自懷揣著秘密,又隱隱期待著什麼的緊張和雀躍。母女倆都太美了。

一直以來允熙都用苦行僧般的生活來懲罰自己,連前夫都不忍心要來勸,你本可以不用這麼辛苦的,母女關係看起來也很擰巴,女兒一直覺得自己是母親的累贅。另一邊呢,純一直未婚,和年邁的姑媽和一隻貓相伴為生,在飯店裡被有好感的朋友表白時,一邊說著不盡人情的拒絕的話,眼神卻看起來那麼悲傷和孤獨,二十多年來寫了無數封不敢寄出的信。感情的基調是隱忍而克制的,雙方都在壓抑著、放逐自己。

重逢的那一刻,允熙本想裝作不經意的擦肩而過,卻終究還是忍不住在不遠處停住了腳步,純那句不敢置信的「是允熙嗎」,仿佛慢動作回放般的轉身,飽含熱淚的兩個女主此刻眼神裡全是戲,

故人重逢,你會選擇說些什麼?

也許只是一句「很久了呢」,

儘管我總在夢裡見到你,儘管我也很想知道你的現狀。

看起來更像是一次放過自己的救贖。

我更喜歡影片的前半段,雖說戲劇張力不比後段,但整體更為收斂,細品之下有很多有韻味的場面

母女倆在一個湯池裡泡溫泉時的對話就很有意思:

「媽媽在認識爸爸前有談過戀愛嗎」

「有啊」

「是個什麼樣子的人呢」

「靠近的話總有一股好聞的味道」

這可不就是記憶中愛情的味道嘛

相關焦點

  • 《致允熙》還能在一起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半生緣》和《致允熙》其實很像。兩個相愛的人,最終因為種種原因被迫分開,失去聯繫,每個人都有了新的生活。最後很多年後重逢。在《半生緣》裡,那一次意外的重逢,兩人從最初尷尬的找話題,到後來平靜地講訴這些年各自的遭遇與生活,解開了多年前的矛盾,確認了彼此的心意。可最後曼楨對世鈞說:「我們回不去了。」
  • 《致允熙》暖心又虐心的一部片
    《致允熙》是由林大迥執導,金喜愛、中村優子、金素慧、成侑彬等主演的愛情片。於2019年11月14日在韓國上映。講述了過著正常生活的女主人公收到一封初戀的信後,為了尋找遺忘的記憶而旅行的故事。《致允熙》其實是一部女性題材的劇情片。採用的是韓國製作班底,外加韓日演員參與拍攝。鏡頭裡刻畫了互相愛慕的兩位韓日少女時隔20年後重逢的溫暖故事。
  • 《致允熙》致允熙
    致允熙妞睡了,其實很困了。看了一半的片子,熬夜刷完。刷片是個屬於我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詩垣建議我買投影儀,對於我小小的家,可以窩在被窩裡用IPAD刷片已經很好了。妞也說生活要有儀式感,每個人的儀式感不一樣吧。《致允熙》的氛圍如同小樽的冬天,安靜又孤單,清冷又寂寞。原來真心相愛的人,不一定要在一起,不一定能在一起。時光如水,帶走一切。
  • 《致允熙》在線電影,百度雲資源1080p
    作為一部愛情電影,導演卻十分吝嗇地只交代了一個重逢的場景,前面九十多分鐘積壓的情緒在結尾的相遇後匆匆收場。這種講述方式讓人感覺在看《情書》,節奏舒緩,氣質也非常的「日系」。過去二十年間,允熙始終帶著面具和偽裝生活,她嫁人育女,在世俗的捆綁下耗儘自己的青春。得知丈夫要結婚,她如釋重負,這份「虧欠」終於不再需要去補償。
  • 小月影評|《致允熙》有的人消失了,反而卻更存在
    看過的亞洲電影裡其實很少是講兩位女性之間的愛情,這部《致允熙》非常喜歡。影片幾乎沒有正面講起兩人的故事,甚至可以不貼上Les的標籤。電影的內容以四位女角色日常的生活狀態撐起來,兩位女主角到後半段才有一場對手戲,但全片的感情非常飽滿。
  • 《致允熙》致美麗的允熙
    突然想起了《濟南的冬天》,雪落到地上都化了,或只有薄薄的一層,這不是《致允熙》裡的場景,日本某一個小鎮的冬天,雪鏟了又下,鏟了又下,似乎永遠是白茫茫一片,如果不考慮怕冷,倒是異常美麗的畫面,沒有一點點泥濘,永遠永遠都是乾乾淨淨。
  • 夢中有你——《致允熙》
    夢中有你——《致允熙》今天聊聊電影《致允熙故事始於女主角允熙收到一封來自舊友淳的來信,來信被允熙的女兒新春看到,新春想通過自己的辦法讓兩人再次見面。允熙寄給淳的回信,也被淳的姑姑看到,姑姑也有了進一步了解淳的機會。
  • 《致允熙》縱使相逢應不識……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如果《季節與季節之間》是成長與成熟之間的懵懂和試探,那《戀愛談》的故事,便是二三十歲的時候放肆勇敢的愛和恨;而《致允熙《致允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一句話概括,大概可以理解為助攻姑姑和助攻女兒,分別為自己的侄女和媽媽操碎了心,為兩人安排了一場久別重逢的見面。媽媽喜歡的人,靠近的時候,會有一種好聞的味道。侄女寫信的人,常常出現在她的夢裡邊。姑姑寄出了侄女的信,女兒看了媽媽的信。
  • 《致允熙》好久不見,是啊……
    這些都像極了巖井俊二的《情書》,如果說巖井俊二教會你如何暗戀,那《致允熙》就教會了你如何尋找心底裡那美好的記憶。影片的開場畫面,向前行駛的列車窗戶上,顯示出了片名。也許在最開始觀眾並不明白導演的用意是什麼,但在接下來的劇情中,導演的用意就會一清二楚。列車在允熙的身邊經過兩次,每一次都是允熙內心的外化表現。第一次,允熙不知道該去怎麼回味與尋找,所以這時的列車顯得急促,甚至是不知所措。
  • 《致允熙》最美不過故人歸
    有的人消失了,反而卻更存在。 -在我看來允熙與純之間的情感時間久了不見得是熱烈的愛了,更多的是日常的早已成為習慣的思念了罷。> -允熙與新春的母女情也十分淡漠 -北海道的雪和人都那麼溫暖,陌生的酒吧老闆遞給允熙菸灰缸
  • 《致允熙》在一起 在夢裡
    《致允熙》Moonlit Winter這部電影又名滿月允熙和女兒新春的擁抱、淳和姑姑的擁抱、新春和景秀的擁抱、還有允熙和前夫的擁抱。,用允熙回復淳的信作為結束。每次都會像這樣,仿佛這是我寫給你的第一封信。 就這樣躊躇不安,日復一日。曾經的我很膽怯,從你身邊逃跑了,現在也依然如此逃跑著。不過沒多久我又該像第一次一樣,又重新給你寫信了吧。 像不像傻瓜一樣?或許我還不夠成熟,可能也許是這樣沒錯。不過無論怎樣都好,我不再為寫這封信的自己感到羞愧了。允熙,你曾經是我憧憬的對象。遇到你之後,我才意識到我是什麼樣的人。
  • 《致允熙》青春的勇氣 老去的遺憾
    很有日本風格的韓國電影,允熙和女兒在雪地行走的場景,讓我突然想到了《情書》。影片沒有以倒敘的形式展現允熙和純年輕時的愛戀,時間只定格在現在,正如允熙內心壓抑的情感,夢裡百轉千回,但她從未想過回頭。不回頭並不意味感情會隨時間消散,偶爾在頭腦中閃現的思念都在提醒允熙,她沒有從初戀中走出來。
  • 《致允熙》愛的理解尊重
    致允熙是一部講同性戀故事的電影。允熙和純曾經是一對戀人。20年前允熙向純提出分手。之後就被家人送去治「病」了沒有人理解她,沒有人尊重她,就像被所有人拋棄了一樣。 允熙沒有反抗,就像後來允熙沒有去上大學她也沒有反抗。為什麼好多電影好的電影都這麼壓抑呢?
  • 《致允熙》:我仍舊做著有你的夢
    照片by攝影博主over water 《致允熙》劇透分割線——————————致允熙:「過得還好嗎?想這樣問你好久了。你可能已經忘記我了,畢竟都過去了20年,就是突然想讓你知道我的消息。《致允熙》這部電影,以書信為線索,極其克制地展現了兩個女人不被社會認可、隱忍壓抑的愛情。這封信的到來,也使允熙的女兒新春對媽媽的過往產生了興趣,她想了解媽媽,媽媽是為了什麼而活,為什麼總是這麼孤獨,是什麼橫亙在母女之間?「你和爸爸離婚的時候,你猜我為什麼選擇和你在一起?」晚上,睡不著的新春看著媽媽的背影,獨白似的說著,允熙其實也醒著,但沒出聲。
  • 《致允熙》:好久不見
    想起電影開始時,允熙的沉默與壓抑,這時雖然也還是壓抑無論是純,還是前夫,最後都幫助她完成了人生的救贖。 前夫送請柬來時兩人的寥寥數語卻讓我瞬間落淚,「太好了,要幸福」,新春爸爸一個大男人瞬間哭的不像話,錯誤的半生牽扯,給兩人帶來了太多的痛苦,此時都放下了。
  • 韓國劇情電影《致允熙》電影解說文案
    這是一部關於兩封信的電影我們可能看慣了電影女主的殺伐決逝無所不能生活中的墳性群像更多體現為壓抑的感情和克制的情緒亦片關乎兩個中年女性一段塵封多年卻讓各自不幸的感情故事要從終日下著大雪靜謐美麗的日本小樽說起姑姑無意間發現一封侄丈純寫好卻缺乏勇氣寄出的信「致允熙
  • 5月電影推薦—《致允熙》
    純的母親其實是韓國人,因為在韓國生活過一段時間,而認識了允熙。就好像純卻一直不敢告訴別人她媽媽是韓國人一樣。她也沒法和別人說起允熙。因為對她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唯有寫信才能讓純的情感得以釋放。那時候,兩人的相遇,讓雙方都清楚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允熙和父母透露出愛純的事實時,則被父母認為是病了,被迫往來於精神病院之間。
  • 《致允熙》仍舊做著有你的夢
    這和社會環境密不可分,這樣的感情總是更隱密地存在著,因為一旦暴露就會引起軒然大波,就像18歲的允熙,因為愛上一個女孩,在家與精神病院之間輾轉。年少時的愛仍在,並且影響著兩個人的一生。被迫放棄大學,早早和哥哥介紹的對象結婚,看似「正常」的生活實際上充滿了苦悶。女性永遠被安排,性少數群體精神壓力更甚。允熙的丈夫是不幸福的,因為娶了不愛他的妻子,在一起反而更加孤獨。
  • 《致允熙》尋回所愛與少年。
    「致允熙,你過得好嗎?我一直想這麼問你。你有可能忘了我,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了。我可能突然想聯繫你了,人生中難免有那種時候,不想再忍耐的時候。」這一封信,從開頭的問候,到後面的瑣事與想念,字字句句都像是我寫出來似的。
  • 《致允熙》她們太太太美了
    直到在信箱裡看到落款「允熙(收)」的信。新春偷看了。來信人叫純,住在小樽。在媽媽的相冊裡,曾經的純是個笑容溫暖的女孩。允熙被當成神經病送進了醫院,純跟著離婚的父親去了日本。從此以後,她們都成了對方心裡的一個結。越扯越死,解不開。特別是允熙——只有高中學歷,在工廠裡尋了份打雜的工作。和哥哥介紹的對象結婚育女,儘管男人對自己很好,可她喜歡不起來。這讓原本就負罪感強烈的允熙,又多了份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