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參天、藤蔓交織的檳榔谷,座落在三亞 甘什村。這是一個熱帶雨林景觀與 三亞少數民族文化交織的樂土。檳榔谷作為 三亞旅遊的調味劑,區別於千篇一律的碧海藍天,將黎苗兒女的風土人情,原生態的民居,呈現在我們眼前。
走進檳榔谷景區,宛如來到了一一塊原石秘境,這裡綠影蔽日,四周的參天古木下,一片碧色的竹林整茁壯成長。在綠林深處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年將近百的老人,還在樹林中勞作。仿佛這塊土地,還停留在千年前的男耕女織年代。檳榔谷藏匿著三亞人長壽的秘訣。
坊間傳聞,這一切的奧妙與蜘蛛有關?深入實地去探查,你會發現這一切並不那麼簡單。北緯18度的天然地理環境,滋養著這座海上島嶼,在檳榔谷有「長壽」果,更有天然清新的空氣,島上居民保留著原有的生活習慣等一系列因素,成就了這片長壽聖地。
檳榔谷內有令人嘆為觀止的非遺村,相比長壽文化,黎苗人際居住的房屋,更令人新奇不已。一排排別具一格的木屋、船屋,展現了海島黎苗同胞的聰明才智。原本在電視劇中才能看到的小木屋,在這裡隨處可見。走進木屋、船屋,你會發現裡面別有洞天。內部結構完全是按照城市裡三室一廳、四室一廳等戶型結構,嚴謹的修建的,還有原生態的烹調工具、床榻等生活用具。
舂米聲聲,山歌嘹亮。一場大型的歌舞劇《檳榔·古韻》再現海島原著「男耕女織、戀愛歌舞……」的傳奇過往。在檳榔谷等劇場裡,實景演出尤為吸睛。進谷遊人,無疑不被吸引,前來觀看。
在精彩紛呈的檳榔谷演藝中,參與人數數十上百餘人,歌舞節目接二連三,既有如天籟之音的歌聲,也有精妙絕倫的聲樂器具出場。還有海島春種、農忙、秋收的生活場景展現。短短的幾十分鐘,卻描繪了黎苗人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黎苗族人的「武藝絕學」,徒手攀爬檳榔樹、石頭開椰子、還有令人膽戰心驚的飛陀螺表演,這個節目真是嚇壞了互動嘉賓的膽兒。現場氛圍也達到了高潮,觀眾都為互動嘉賓捏了一把汗,好在表演者技藝卓越,節目以成功告終,此刻掌聲不斷。
一幅蠟染,譜寫著海島原住民的蘭質惠心。美麗的檳榔谷深處,還藏著一個玩「蠟染」的地方。在蠟染老師的教學下,一塊精美的蠟染布歷經,作圖、拴繩、染色、洗滌、晾曬幾個步驟,就完美的呈現。在蠟染坊的後方,就是檳榔谷裡廣受追捧「野奢」美宿。若行程允許,不妨住下來,洗滌一下身心,忘卻世俗叨擾!
一筐簸箕餐,從口舌之欲中食出黎苗人家的民風民俗。歷經一番接踵而至的奇妙之旅後,可以去到檳榔谷的餐廳,享有一頓豪華的搏擊餐。精心配置的簸箕有五穀雜糧、烤魚片、海南雞、水果等。還有當地特有的山蘭稻米酒,入口甘甜,回味無窮。在用餐之時,還有唱歌送酒環節,因此深受遊人喜愛。
跟著黎家阿妹的腳步,漫步檳榔谷,賞千奇百怪的原著民房屋,吃美味的 海南 菠蘿。聽阿婆講訴她們最傳統的繡面紋身,寓意美好幸福的民俗民情。如果時間富裕 ,不妨去檳榔谷的小店,購買當地特色的椰子美食,作為旅遊手信,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