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2 0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易 茗 與 黑 河
作者:張寶紅
說起李南岡,大家都很陌生,尤其是黑河人。但說到易茗,大家多有印象,為《渴望》《上海一家人》《皇城根兒》《水滸傳》《笑傲江湖》《大宅門》《喬家大院》《天下糧倉》《臺灣巡撫劉銘傳》《射鵰英雄傳》等電視連續劇創作主題歌與插曲歌詞,他作詞的歌曲,許多人都能熟唱幾首,尤其是被他創作的歌詞所傳遞的情愫而感染。
其實,大名鼎鼎的詞作家易茗,就是李南岡,易茗是他的筆名,大家都知道易茗其人,卻鮮知易茗就是李南岡!他與黑河的聯繫,也是因為他為黑河市歌《親親的黑河》作詞。
「 我家的北方一條河,邊境線從這裡走過,黑龍江水翻著波浪向東流,大森林把過去事沉沉訴說。萬年的熔巖熱情如火,五大連池微笑著迎遠客,青山綠水引得百鳥來唱歌,多民族的大家庭世代相和。千裡呀冰封紅妝素裹,滑雪者的身影雲裡落,青春的笑聲自由自在多爽朗,讓寂寞的山川也充滿歡樂。美麗的黑河呀親親的黑河,金橋連著中俄兩國。美麗的黑河呀親親的黑河,我們一起唱著新世紀的歌!」
這娓娓道來的句式,把黑河市的故事"沉沉訴說"。《親親的黑河》剛一推出,因其歌詞質樸描述寫實、曲調婉約柔軟、旋律優美歡快,而受到黑河人的喜歡,大街小巷、商場超市、公園廣場到處播放和傳唱,成了黑河人唱得最響的歌曲,黑河人唱起這首歌,有一種"酒不醉人人自醉"之感;外地人聽後讓人對黑河的神秘和美麗產生無盡的遐想。
我認識李南岡,是三十六年前的事了。1984年我高中畢業考入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那年金秋時節,我們班同學從內蒙古、黑吉遼等省區齊聚長春,進入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李南岡老師教授我們古典文學,同時擔任我們中文系八四級入校新生的輔導員。後來在學校我們跟李南岡老師接觸了解到,他是北京知青,1973年入東北師範大學學習,1976年從本校畢業留校從教。
在四年大學生活的接觸中,李南岡老師給同學們的印象是,風華正茂,不苟言笑,略顯靦腆;衣服穿著樸素,不刻意打扮,幾乎天天身著風紀扣得緊緊的藍色中山裝,或米色風衣;滿腹的詩文,一身的書香,說話和講課時的語言字斟句酌,令我們崇拜不已。
按課程安排,易茗老師講授古典文學魏晉南北朝唐宋詩詞。他講唐詩宋詞時,常常是妙語連珠,神採飛揚,對詩詞點評極其到位,把同學們帶入到詩人所在的場景,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深受同學們喜歡!我們畢業後,1991年李南岡老師回到北京,專門從事電視劇歌詞創作,深厚的文學修養和對唐詩宋詞的研究造詣,為他歌詞創作奠定了厚厚的文學土壤,他和妻子一一著名作曲家雷蕾,可謂珠聯璧合,為大家捧出了許許多多深受喜愛和傳唱不衰的歌曲。
1988年畢業前夕,李南岡老師曾向我介紹了當時畢業分配的幾個去向的基本情況,黑河就在其中。李南岡老師在我們中文八四級同學畢業紀念冊上的寄語:袖奪天下,棋爭一先;勝固欣然,敗亦無怨,人生萬裡伊始,祝君一路平安!多麼充滿正能量的人生導師啊!這句話也一直激勵同學們在各自崗位不斷進取!
李南岡老師雖然創作了《親親的黑河》的歌詞,但他卻沒有到過黑河。真的希望李南岡老師能抽出時間到黑河體驗生活,感受「中俄風情之都,北國養生福地」的魅力,必定會激發他新的創作靈感,為《親親的黑河》續寫更加美好的姊妹篇!
原標題:《國慶·看黑河丨易茗與「親親的黑河」》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