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藍字關注 「猛犬俱樂部官網」
這裡有一群犬友等著你的加入!
養狗怕什麼,怕的就是病。
最煩人的就是皮膚病。
對皮膚病你了解多少?
以下內容均由犬友經驗及寵物醫生提供,寵物皮膚病治療一定要遵醫囑喲~
根據導致發病的病原體、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分為:
(1)疥蟎病,狗狗由疥蟎科疥蟎屬的狗狗疥蟎引起,由背肛蟎屬的背肛蟎引起;
(2)狗狗蠕形蟎病,是由蠕形蟎科蠕形蟎屬的狗狗蠕形蟎引起;
(3)耳癢蟎病,狗狗都是由狗狗耳癢蟎引起。
常見的寄生蟲性皮膚病有:跳蚤、蝨子、蜱、蠕形蟎、疥蟎、耳癢蟎等體表寄生蟲造成的皮膚病,鉤蟲幼蟲性皮炎,狗狗惡絲蟲的微絲蚴性皮炎等。
臨床上常見的皮膚病大致可分為16種。常見的皮膚病有寄生蟲性皮膚病、膿皮病、皮膚真菌病、皮膚過敏性皮炎、免疫缺陷性皮膚病、營養性皮膚病等。
由疥蟎寄生於狗狗皮膚內而引起的皮膚病,可引起狗狗搔癢、掉毛。由於交配後的雌疥蟎在狗狗表皮內打洞,並在洞內產卵,卵孵化為幼蟲;幼蟲移至表皮,再在皮膚上打洞,變為若蟲;若蟲也鑽入皮膚挖鑿隧道。故癢感劇烈。
(1)皮膚上有紅斑、丘疹、小結節、無過敏歷史、未發現體外寄生蟲等臨床症狀檢查;
(2)室驗室檢查:即用消過毒的鈍手術刀於病變皮膚和健康皮膚交界處,稍偏病變皮膚一側刮取病料,必須刮到稍見血液。颳得病料置於玻片上,加50%甘油水或10%NaoH,鏡檢發現蟲體即可確診。
(1)用溫肥皂水刷洗患部,除去汙垢、痂皮;
(2)注射伊維菌素0.2mg/kgbw;
(3)外塗殺蟎藥(雙鉀眯)藥浴最好;
(4)嚴重感染全身用抗生素;瘙癢嚴重時可短時間給止癢藥。
是蠕形蟎寄生於狗狗的毛囊和皮脂腺內而引起的皮膚病。一般分為兩種,脫屑型和膿皰型,脫屑型多發於頭部和四肢皮膚,常形成脫毛禿斑,有大量麩皮樣皮屑,輕度癢感。膿皰型多發頸、胸部以及腹下、股內側被毛稀少處,常見米粒或豆粒大膿皰,癢感明顯,氣味惡臭。
(1)注射伊維菌素,連用3---4次,每次間隔5—7天;
(2)瘙癢嚴重時可用地塞米松,但不要超過3天。
(3)給予抗菌素治療細菌感染,外用殺蟎藥。
(4)患這種病的狗狗不要留種,該病有遺傳性。本病易復發,治癒後需加強防護。增強狗狗機體抵抗力,改換處方食品對本病恢復有一定幫助。
是耳癢蟎寄生於狗狗耳朵內引起的,該病可通過接觸直接傳播,有高度的傳染性,狗狗可互相傳播,大多數都有耳蟎。常見狗狗抓耳、搖頭,外耳有棕褐色分泌物。
(1)清除耳道內分泌物。
(2)耳內滴專用殺蟎耳劑(如膚克新),同時用抗菌素滴耳油。
是櫛首蚤寄生於狗狗體表引起的。多寄生於狗狗腰背部、尾根部、腹後部和四肢內側,叮咬吸血液,分泌毒素,引起狗狗劇烈瘙癢,搔抓、啃咬,皮炎,貧血。
(1)對狗狗定期驅蟲;
(2)對環境消掃、消毒,保持通風、乾燥;
(3)對周圍環境噴灑殺蟲劑。
治療:許多殺蟲劑有效,但都有一定毒性,推薦及時就醫。
寄生於狗狗被毛與表皮、趾爪角質蛋白組織中的真菌,所引起的皮膚病,統稱為皮膚真菌病。又稱癬。
皮膚上出現界限明顯的脫毛圓斑,同時產生大量皮屑,病變出斷毛、掉毛,瘙癢不明顯,常在狗狗面、耳、趾爪、軀幹部發病。
(1)患部剪毛,塗抹抗真菌軟膏(克黴唑,酮康唑,舒膚,癬淨等);
(2)內服灰黃黴素片,酮康唑片;
(3)服藥期間,增餵脂肪性食物,不宜餵牛奶、鹼性食物。
動物受體內外因素刺激,引起皮膚發生病變的皮膚病。常見的致病因素:蚊蟲叮咬、藥物(人為用藥)、環境中的化學物質(花粉、灰塵等)和食物。
這類皮膚病典型的一般不難治療,消除病因,用抗過敏藥即可好轉。但皮膚病一般混合發生,診治時往往忽略過敏,偏重治蟎蟲、皮炎等,結果是不能完全康復或經常復發。如一些蟎蟲病、常掉皮屑的、掉毛的病狗狗,對於這一類病狗狗要考慮過敏的問題,換用低過敏處方食品。
由化膿菌感染引起的皮膚化膿性疾病。通常由葡萄球菌、鏈球菌、棒狀桿菌、綠膿桿菌感染引起。治療:增強機體抵抗力,全身與局部應用抗生素。
如果狗狗不停的撓耳朵、舔爪子,你可以到醫院檢查一下是不是酵母菌感染,酵母菌感染的寵物狗會無故的發怒、發癢或者有皮膚變色、掉色的症狀。酵母菌通常都會在對它有利的地方生殖,例如爪子 、耳朵等地方。所以這兩個地方通常是狗狗最容易感染的部位。酵母菌感染很容易被診斷出來,使用一般的藥膏也能治癒,除非特殊情況下獸醫會建議您用口服藥物或者是藥浴的治療方法。
淺表性毛囊炎是一種導致犬只皮膚出現腫塊、結痂、生瘡的感染。短毛犬比較容易感染上這種毛囊炎 ,而長毛犬可能會出現鬆軟的贅皮伴脫皮的現象。患有毛囊炎的狗狗一般都會有疥癬、過敏、擦傷等多種皮膚病,一般治療的辦法是使用口服抗生素、抗菌膏藥和犬用洗毛膏。
脂溢性皮炎會導致狗狗的皮膚毛髮變得很油膩還伴有皮屑脫落的症狀,這種疾病有一定的遺傳性,有些狗狗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出現脂溢性皮炎一直到老。患有脂溢性皮炎的犬只一般都會並發其他的疾病,例如過敏、荷爾蒙異常,在寵物並發多種疾病的情況下,首先治療脂溢性皮炎才是最重要的。
癬是一種源自狗狗頭部、爪子、耳朵、前上肢等部位的真菌引起的犬皮膚病,得了癬的狗狗局部會有發炎、鱗片狀的小圈,而且還會引起狗狗的脫毛症,一歲以下的狗狗最容易得這種病,並且該病還很容易傳染擴散,對於此病各種抗生素治療是最好的。
養狗的人都知道狗多多少少是會掉毛的,但是掉毛的多少跟品種、季節和環境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而經常出去溜或者多病、營養不良的狗狗會掉毛比較多,如果狗狗的出現掉毛的情況超過一周或者是發現有局部性的掉毛就應該到寵物醫院進行治療了。
是指狗狗的皮膚出現紅色、發炎的小區域。常見於狗狗的頭部、臀部、胸部(建議您不要觸摸),原因包括感染、過敏、蚊蟲叮咬、舔舐。
可能是皮膚病的徵兆,例如過敏、疥癬等皮膚病也會導致犬只出現皮膚乾燥和脫皮。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乾燥和脫皮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就像人的皮膚一樣,在冬天有乾燥的情況,如果您的狗狗有不適的話,您可以到寵物醫院看看。
凡能引起狗狗皮膚瘙癢,脫毛、結痂和皮膚異常變化的疾病統稱為皮膚病,一旦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先到醫院做皮膚鏡檢,確診,然後對症治療。
同時做好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
【良品推薦】
猛犬俱樂部為犬友們精選了優質價廉的猛犬用品,回復「良品「或者點擊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 精品商城 即可購買。
點擊 閱讀全文 了解狗狗的最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