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吃水果,洗屁屁!媽媽教我的治痔瘡肉球方法,簡直不敢相信
兩年前,大便時跑出來一個花生大小的硬物,走路摩擦很疼。那時也沒往痔瘡上去想,只在每次大便後輕輕塞回去就沒事了。
今年過年回老家,又吃了一段時間辣椒,再加上開了十多個小時車程。
在一天早上凌晨四點肚子疼醒,起來上廁所後發現,那個花生大小的硬物已經長到中指粗細,除此之外還冒出來一個雞蛋大小的腫塊,塞回去的過程簡直痛不欲生,弄出一馬桶的血,疼得無法入睡。
到這種地步才敢跟媽媽講,一下被判定是痔瘡發作。
我媽說痔瘡是小事,她生我的時候也弄出了痔瘡,後來經過自己的調理,二十多年來沒有再發作過,就算沒有任何忌口,痔瘡也沒再出現。
這段時間的調理包括:
定時排便,保持大便通暢,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可食用黑芝麻和蜂蜜。
自從痔瘡發作後平均每小時喝下去200毫升左右的水。
水果吃的是香蕉和蘋果,香蕉看心情吃,蘋果固定每天一個。
然後每天早上起床後排便,剛開始的幾天像拉玻璃渣,便後整個馬桶都是血,但千萬不要因為畏懼而忍住便意,容易造成大便乾結,導致痔瘡更難以恢復。
便後不要用幹紙巾擦,先用水衝洗乾淨,再用溼紙巾做最後的清潔。
我一般是用水衝洗後還會用溼紙巾看一看是否清理乾淨,保證肛門的清潔,防止感染。
作息規律,不久站久坐,多活動。
淡鹽水坐浴。
起初想用高錳酸鉀,我媽說當年她用高錳酸鉀坐浴導致屁股被染色,因此不讓我用,這個有點搞笑的理由讓我放棄了高錳酸鉀,換成了淡鹽水。
淡鹽水坐浴的過程是,將鹽(濃度自定,我一般在2/3盆水裡加入四到五小匙鹽)加入到正在沸騰的開水中,再兌入涼白開。一天坐浴2-3次,每次15-20分鐘。
藥用的是芙草堂凝膠和槐角丸。
抹了藥之後,痔瘡明顯變小,排便痛苦控制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便血也從一開始的噴射造成滿馬桶的血,到滴血,再到微微滲血,在到完全不出血了。
而痔瘡已經由之前的鴿子蛋大小變成鵪鶉蛋大小,綠豆大小,小米粒大小,最後痔核也消失了。
其實痔瘡控制是一條很長的路,之後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既然已經有了痔瘡,就應該為自己之前欠的帳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