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國家廣電總局組織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和耀客傳媒、尚世影業共同出品的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在武漢洪山體育館錄製了一臺特殊的開播特別節目。
因為疫情的原因,這部多數單元與武漢相關的劇集選擇了異地拍攝。在開播前,《在一起》的主演、導演、編劇、原型人物回到了武漢,共同推介這部時代報告劇,並以此向英雄的武漢人民和所有在抗疫鬥爭中作出貢獻的人表達最深的敬意。
據悉,《在一起》定檔於9月29日,這也是第一部開播的時代報告劇。首輪將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廣東衛視黃金檔播出,北京衛視、湖南衛視次黃檔播出,並上線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
回到武漢:
從《方艙》始,以《武漢人》終
《在一起》共20集,分為《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搜索:24小時》《決戰火神山》《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武漢人》十個單元,每兩集一個故事。
該劇集結了14位導演、19位編劇、50多位演員,主創團隊堪稱「中國影視夢之隊」。《在一起》從2月開始策劃,3月各單元劇本陸續完成,到4月相繼開拍,8月最終殺青。
開播特別節目在請各單元的編劇、導演和主演分享創作感受的同時,更邀請到到了故事原型人物來到錄製現場。
他們是:「人民英雄」張定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武漢協和醫院的朱彬醫生、中山醫院的鐘鳴醫生、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危重症科副主任護師、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以及滴滴司機王利、武漢東湖新城社區的社區工作者們。
《方艙》
作為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集體記憶的一部分,節目錄製現場——洪山體育館具有特殊的意義,這裡曾是武漢首批方艙醫院之一。7月底,武昌方艙醫院開始拆除,隨著病床、臨時電力設備等被逐步搬離,體育館漸漸恢復了原來的模樣。
因為有著特殊的意義,《方艙》成為《在一起》開播特別節目第一個推介的單元。
《方艙》單元由六六編劇,汪俊、程源海執導,靳東、孫佳雨等主演。作為單元推介人,汪俊和程源海來到晚會現場。「劇中的『方艙』,幾乎是1比1還原了大小,還有裡面的格局和布置。如果觀眾覺得是真實的,那麼就達到了我們最初的設想。」汪俊介紹說。
靳東飾演胡慶生
來自武昌方艙醫院醫護代表隨後受邀上臺。再度回到曾經奮戰過的地方,回憶起關艙當天的情形,所有人都抑制不住眼淚。領隊昌金星說,「2月11號,方艙首批患者康復,想著怎麼能鼓勵一下大家,於是在外面的貨櫃前寫了『武漢加油』四個字,沒想到最後上面寫滿醫護人員和患者互相鼓勵的話語,也就更加明白了『生命至上』的意義。」
壓軸出場的是《武漢人》單元。《武漢人》講述的是一群在疫情期間拋家舍業,為群眾服務的社區工作者的故事。推介人、導演楊陽表示,「這個單元的主旨就是要致敬平凡中的不平凡。」
主演劉敏濤和賈乃亮到場助陣。劉敏濤說,「我在劇中出現最多的畫面就是在打電話,據說我們的社區工作者每天要接打200多個電話,手機永遠都插在充電寶上。他們不僅要保持手機的電量,更要保證自己的電量,讓人由衷地感到欽佩。」
《武漢人》
賈乃亮通過這次拍攝,深切體會到了社區工作者的不易。「有一個畫面是我幫居民出去買藥,渾身上下掛滿藥袋,大家在網上看到的『藥袋哥』就是這個畫面的原型。在居民的眼裡,社區工作者是萬能的,更是救命的。」
作為《武漢人》單元的原型,武漢東湖新城社區的社區工作者們也受邀來到晚會現場,並和演員們進行了熱情互動。
完成拼圖:
《救護者》《火神山》浮出水面
早在5月下旬,《在一起》劇組組織過一次探班活動,《搜索:24小時》《方艙》《同行》《擺渡人》四個單元的故事概貌通過媒體傳遞了出來。而在6月中旬,《生命的拐點》《武漢人》《我叫大連》《口罩》四個單元的主創又組織了一次座談會。
在特別節目現場,《在一起》最後兩個單元——《救護者》《火神山》也揭開了神秘面紗,10個故事單元完成了最終的拼圖。
《火神山》講述的是解放軍醫療隊的故事。導演姚曉峰和編劇馮驥攜手推介該單元。「真實的故事已經足夠動人心魄,我們則力求最大程度地再現軍人醫生們在抗疫中的精神力量,展現這個時代的風貌。」馮驥說。
《火神山》
主演陳數在開拍前見過原型人物陳靜,當時她的感覺是:非常「颯」、非常灑脫。她是個護士,也是一名軍人,還是一位母親。在她的身上有女性力量的閃耀,也有解放軍精神的傳承,讓她在最危險的戰場不慌不懼地戰鬥。
晚會現場,兩人再度見面。陳數仍然十分感慨陳靜身上鋼鐵般的軍人氣質。陳靜臨危受命,馳援武漢,在火神山醫院奮戰的日日夜夜仍歷歷在目,「一個ICU病房需要上千種藥物、上百種完善的醫療設備、一支具備精湛技能的醫護隊伍。三天,在我們正常看下來就是『不可能』,但軍令如山我們必須完成。所有醫護人員不眠不休72小時,累了就稍微坐會兒趴會兒,我們沒時間去想『怕不怕死』這個問題……」
從上到下:《搜索:24小時》《口罩》《同行》《生命的拐點》
《救護者》單元的推介人是編劇費慧君,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黎建輝融合了鐘鳴、陳爾真等援鄂醫生的事跡。
「黎建輝是上海重症醫學科專家。他在小年夜孤身趕赴武漢,是上海援鄂第一人。在重症病房,面對物資和人手的緊缺,作為一個『大牛』級別的專家,他也經歷了瀕臨崩潰的過程,但最終完成了一個『救護者』的使命。」主演朱亞文聊到對角色的感悟。
故事原型人物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和中山醫院的鐘鳴醫生當晚來到現場,用質樸的語言表達了重回武漢的感受。
陳爾真說,「出了機場,看到武漢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覺得武漢不容易。這次來想看看我的戰友,不光是醫務人員,還有社區工作者,是他們為我們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保障。」
鐘鳴是上海第一位援鄂醫生,在武漢的重症病房連續作戰75天。「上次來武漢是1月23日。那天我坐火車到麻城,輾轉兩部車才到武漢。今天我直接飛到了武漢,在機場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了充滿生活氣息的武漢,由衷地開心。感謝武漢這座英雄之城陪伴我成長,感謝它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時刻。」
《救護者》
朱亞文特地準備了劇中最重要的道具——一套防護服,請鍾醫生在上面籤上了名字,作為一個扮演「救護者」的演員向「救護者」的致敬。
據《廣電時評》報導,《在一起》第二輪排播方案也正在形成。已經確定的包括山東衛視(10月9日播出)、天津衛視(10月12日播出)、吉林衛視(10月19日播出)。與此同時,黑龍江衛視、遼寧衛視、河北衛視、河南衛視等有望於11月進行第三輪播出。
5家衛視首播、五大衛視不同時段跟進,三大視頻網站聯動,三家衛視二輪跟播、至少4家衛視靜待3輪播出……這可能是2015年實行「一劇兩星」之後,一部劇在播出時的最高禮遇。
【文/楊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