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因為胸部面積比頭部大了兩倍多,更易於瞄準射擊。雖然在各種槍戰遊戲中,大家都喜歡拿著狙擊槍「一槍爆頭」,但這在實際作戰中,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對射手水平要求很高,無法輕易實現。
不同性質的狙擊手狙擊目標的身體部位往往不同,一般來說,在執行狙擊任務時,警察狙擊手更加追求打頭,軍隊中的狙擊手則往往不作要求,兩者狙擊人體的位置不同,主要是由他們的任務特性決定的。 警察狙擊手要處理的往往是人質劫持事件,這種任務要求警察狙擊手在避免人質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將目標擊斃。此時目標往往是把人質劫持在身前,身體和人質緊緊貼住,絕大部分的身體要害位置均被人質擋住,自然無法追求打胸了。
目標只有頭部很難完全躲在人質後面,實現貼合重疊。所以,在很多反人質劫持狙擊作戰中,警察狙擊手都只有打頭這唯一一個選擇。警察狙擊手需要時刻瞄準目標,在目標頭部意外露出時抓住時機,將目標一擊必殺。 在這種反人質劫持狙擊作戰中,警察狙擊手往往能夠逼近到幾百米的距離上,選擇調整最佳位置進行狙擊,雖然狙擊的窗口期比較短,但前期往往有很長的瞄準調整時間,所以要做到一槍爆頭對於很多優秀警察狙擊手來說並不難。
而軍隊狙擊手和警察狙擊手明顯不同的是,他們往往執行的是狙殺敵方高價值目標,和解救人質的狙擊作戰任務性質明顯不同。瞄準身體是對狙擊手最好的選擇目標,這關係到概率問題。所有槍械都有彈著點偏移的問題,這個偏移方位並沒有固定,但是會圍繞一個圓心分散。我們假設這個偏移概率是上下左右均等,從左右角度來看身體的截面積比頭來的大,瞄準身體並開槍命中的概率會提升50%,從上下角度來看瞄準身體並開槍命中的概率也會比瞄準頭部提升50%。
一般情況下,軍隊裝備的更多的是半自動狙擊步槍,相對於單發栓動浮動槍管的高精度狙擊步槍,半自動狙擊步槍的精度普遍不高,但可以提供快速火力,很適合在中等距離上作戰。主要配發至步兵班排一級,為步兵分隊提供600~1000米距離上的精確火力打擊。就是大口徑狙擊步槍,精度也不很高,在這種情況下,狙擊手自然很難精準命中有生目標的頭部,所以狙擊手們往往會退而求其次,瞄準面積更大但是同樣致命的胸部。
軍隊狙擊手有時是獨自一人悄無聲息地潛入某地狙擊敵方高價值目標,有時則是在「兵荒馬亂」的大部隊對射中找出對方指揮官、狙擊手、重火力點將他們儘快擊斃或者壓制,極力削弱對方的作戰能力。在這種任務下,往往是追求「快、準、狠」,特別是要求「快」時,自然是瞄準對方主要軀幹位置就扣動扳機會更加快速。
如果此時軍隊狙擊手仍然是非常死板地追求「一槍爆頭」,試圖努力用瞄準鏡套住對方的腦袋,很容易延誤戰機。狙擊槍的子彈擊中人體的胸部、腹部等軀幹位置時,子彈的「空腔效應」將給目標內臟帶來嚴重傷害,絕大多數目標都會喪失全部運動能力。軍隊狙擊手只需要追求首發命中,讓目標運動能力嚴重下降,隨後在馬上進行補射即可將其擊斃。
而且在戰場上,打傷一個敵人要比打死一個敵人划算得多。在狙擊戰鬥中重傷一個敵人,會迫使敵人安排兩到三個士兵來照顧這個傷員。傷員的慘狀也會極大地降低士氣,讓其他敵人對戰場產生恐懼感。即便是在戰鬥之後,傷員僥倖沒死,也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投入戰鬥,還會佔用大量的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