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傳奇》背後的傳奇

2021-02-13 文粹讀書

日間睡過了,夜半難眠,拿起喜愛的張愛玲作品一讀再讀,她的冷峻與浪漫,既象一位深諳世事的遲暮美人,又象一位一往情深的懷春少女,她的《傳奇》一版再版,一時洛陽紙貴。但其實,我更欣賞她背後的一位傳奇女性,她的姑姑——張茂淵。

張愛玲與姑姑張茂淵合影

比之張愛玲,張茂淵的家世自然更貼近貴族,李鴻章的外孫女,自小被當做男兒一樣養育,因而也就培植了當自強的性格。家世沒落,她與嫂子(張愛玲生母黃逸梵)海外遊學鋼琴繪畫,才堪稱頌,成為當時華人中的翹楚。但與其嫂不同,嫂是因婚姻不幸而追求自我實現,雖則一個人悠哉悠哉,但是對一雙兒女的成長乃至人生都留下了愛的缺失。張茂淵在去英留學的船上遇到生命中的真命天子李開弟,一見鍾情,卻因李當時對張的家世有所偏見而致情緣陰差陽錯。後李娶妻他人,使君有婦。張茂淵在一聲嘆息之餘將感情深鎖心中,既不怨懟,也未自暴自棄潦草嫁人,小姑獨處,自立自強地生活。做過英文譯員,播報員等職——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就是她的生活寫照吧。值得一提的是,她與李開弟數年保持著良好的友誼,在張愛玲香港求學期間,李還曾是張愛玲的監護人,生活上多有照拂,而不似普通男女之間一拍兩散的薄情寡義。

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

如果說這只是一段略有遺憾的故事的話,那麼之後的情節就令人動容。在半個世紀的交往中,她(他)們恪盡了友誼的本份,從來沒有越雷池而傷及李的家庭。在文革中,李受波及,被迫打掃街道及茅廁衛生,別人避之不急,而張茂淵不懼世俗偏見,默默地幫其灑掃,無怨無悔。自忖,這該是怎樣的一份感情啊。當其實,彼此都不再年輕,塵滿面,鬢如霜,還能夠有這樣一份精神的體恤和支撐,真是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右一:張茂淵

更美的結局還在後來,在李開弟髮妻病危時,拉著張茂淵的手放在李開弟手心,囑咐她們二人以後要相依為命。這份深情與託付,是經歲月的打磨後,閃爍出的人性的赤誠與光澤,這份情,經得住當事人的肯定與辭讓,足可見其中的磊落與俠骨柔腸。

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姑父李開第合影

成人之美,五十年的愛戀與等待,這位白髮新娘與他的一世愛郎在苦難中一起生活了十二年,九十歲撒手人寰。揣想,這十二年,可能是她一生中最愜意最溫暖的十二年,對著深愛的人,回憶著船上顛簸的初相遇,訴說著半生的錯過與別離,守著沉沉的晚景,今夕何夕,夢與真,情與痛,怎一個愛字了得。餘生裡,最長情的告白就是陪伴。至她身患重痾,他寸步不離,噓寒問暖,共同抵禦著病痛的折磨,縱使鶴髮銀絲,相對無言,那份落地生根,情有所屬的安生,一定從靈魂裡流淌出了笑聲。

張愛玲與姑姑張茂淵合影

寫至此,看書桌一隅的一簇木堇乾花靜默地凝望著,雖無四溢的香氣,但那玲瓏佇立豐骨猶存著的姿態卻格外惹人愛憐。沒有了青春的葳蕤嬌美,卻透著時光的通達與淡定,是木堇,亦是茂淵,是茂淵,亦是上個世紀,那許許多多在顛沛流離中,依然葆有著那份熾烈與純真的人們,他(她)們,歷戰火,經動亂,在大陸,泊臺灣,在書裡,在愛裡,在心裡……

張愛玲與姑姑張茂淵合影

歷史的錯綜千迴百轉,政權更迭,生活流變,不變的,是這些在磨難中依然有著真性情的人們,他們,是我們可以用心來懷戀和追慕的人——有溫度,有故事,有感懷。

傳奇的人,大抵如此。

關注公眾號發消息「加群」,主編帶你加入家鄉微信群!

阿雅,女,及近知天命,平涼市人,高中畢業入國企,七年後下崗自謀生計二十餘年。幼喜文,東鱗西爪,無序瀏覽。閒居提筆,漫無邊際,自娛自樂。

你的點讚轉發是對文粹讀書最大的支持哦~

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張愛玲的《傳奇》世界 | 永恆的人生悲喜劇
    如果我們追求的是一種理解,是對張愛玲的完整的認識,那麼我們對待這位作家,最好還是採取她本人看人看世的態度:『在傳奇中尋找普通人』——將『傳奇』歸於不奇,傾聽她所樂道的『通常的人生的迴響』。」通過這本不是傳奇的傳記,可以走進張愛玲的「傳奇世界」。
  • 轟動上海的張愛玲《傳奇》,其實她本人就是與眾不同的傳奇
    張愛玲的文章名為《傳奇》,在當時被認為是「奇文」。她的處事風格,也相當引人注目,她的個性很特別,關於她的軼聞很多,流傳至今,也都成了「傳奇」。張愛玲在文章之外,最能展示自己風格的,恐怕是穿著打扮。據說,她為出版《傳奇》到印刷廠去校稿樣,一走進工廠,整個廠的工人都停了工,因為他們都在看張愛玲的奇裝異服,可見她的打扮之特別。有時候,她到朋友家玩,經過弄堂口時,常常被許多小孩尾隨,原因也在於她的打扮。張愛玲對於穿,尤其是對於中國婦女的傳統服飾,有過細緻的研究,這從她的作品中看得出來。
  • 顯赫的背景悲劇的愛情天才的文筆,張愛玲的一生就是傳奇
    中國現代女作家中,最傳奇的一位莫過於張愛玲,年紀輕輕便喊出:出名要趁早的名句,的確,張愛玲7歲便開始創作,由於受家庭環境環境影響,她開始寫小說就寫家庭悲劇題材,她出名很早、家庭不幸、愛情不幸,但卻極有才華,不能不說張愛玲是一個悲劇中的天才。
  • 寂寞花開----張愛玲傳奇觀後感
    張愛玲的才情在於她發現了,寫下來告訴你,讓你自己感覺到。原來從未細細理清她的生平,只是一直覺得讀她的作品會發現她無論是對人生樂趣的視覺,還是細微而深刻的筆觸,還是對人性冷靜的觀察和嘲諷,甚至對人物形貌的描寫,都是絕無僅有,精妙絕倫的。
  • 傳奇成就蒼涼悲壯的風格——為什麼說張愛玲是一條河之一
    原來只知道許教授,在《鏘鏘三人行》節目裡插科打諢地多次提到張愛玲,有的時候,就直接評價張愛玲。筆者並不以為然,以為張愛玲不過是個言情小說作者,或者色情小說作家而已。然而最近,許教授在一次講話裡這樣說:魯迅是座山,張愛玲就是一條河。就此做《魯迅是座山,張愛玲就是條河》的段子,發在《大平原》裡引起極大反響!
  • 傳奇人物張愛玲:被評價為真正坐在文字的頂端,作品集全收錄
    張愛玲是個傳奇人物。她的筆是個傳奇,她寫人寫事情克制、理智,筆下的人物卻像有生命一樣;她的文章裡色彩應用得濃烈,大紅大綠,可是不管再怎麼用顏色,調色盤下面的底色都是悲涼的;她創作的經典人物有父親是個賭徒的白流蘇,有一輩子都在怨恨著的金鎖,在文字的應用上,張愛玲坐在了金字塔的頂端,看過她的書,會讓你有一種原來文字可以這麼寫的感覺!
  • 劉川鄂寫就45萬字《張愛玲傳》,講透一代傳奇女作家的璀璨與孤寂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夏萍湖北學者劉川鄂研究張愛玲近40年,日前推出45萬字《張愛玲傳》,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讀了幾十種張愛玲傳,終於等到了一部45萬字的張愛玲全傳》,前不久,這篇推薦文章也在朋友圈刷屏。
  • 黃逸梵&張愛玲:相愛相殺的傳奇母女
    前些日子談論張愛玲時,甘草子姐姐悠悠地冒出一句:「張愛玲的潛意識裡應該是想超越母親的吧?」深以為然。
  • 18歲成名,張愛玲親贊,與王家衛合作,這個女人有何傳奇?
    動人的愛情故事實在少,難怪《停車暫借問》這樣轟動……」 這是張愛玲與鍾曉陽僅有的一次聯繫,卻以意味深長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文壇的傳承。 憑藉《停車暫借問》成名,被譽為「張愛玲的繼承人」的鐘曉陽,成為彼時文學熱潮的傳奇。 盛名之下,也曾璀璨,也曾沉寂。
  • 張愛玲的傳奇人生——完完全全屬於她自己
    ▲微電影片段,豆哥&慢慢秋張愛玲是一個集多種矛盾於一身的傳奇。▲微電影片段,豆哥&慢慢秋張愛玲說:「我喜歡反高潮,豔異的空氣的製造與突然的跌落,可以覺得傳奇裡的人性呱呱啼叫起來。」張子靜《我的姐姐張愛玲》序:「『很美』的我,已經年老。
  •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的傳奇,道出了獨立女性的進退兩難
    這年,黃逸梵28歲,女兒張愛玲4歲,兒子張子靜3歲。張愛玲曾在《私語》中寫道:自己那時還不知道離別的意味,只母親一直哭。掙脫婚姻牢籠的決心再堅定,作為母親,離開年幼的兒女,心中難免悽惶。黃逸梵對於海外的新生活充滿憧憬,為自己改名,由舊式氣息濃鬱的「素瓊」兩字,改為充滿超脫之意的「逸梵」。
  • 第25期丨《張愛玲傳奇》曠世才女與文化漢奸是怎樣地緣起情生又絕情滅緣?
    張愛玲的一生是傳奇。張愛玲的魅惑如流言。她是清朝重臣李鴻章的曾外孫女,家族的紛繁變遷留給她的是滿目蒼涼;她是胡蘭成有名無實婚戀中的一支插曲,箇中有多少恨又仍有多少不了情? 《金鎖記》中的金鎖今天還在困惑著人們,《傾城之戀》的纏綿透徹依舊剪不斷理還亂……漫漫半世紀,張愛玲仍是誘惑人們釋讀卻難解的謎。
  • 張愛玲百年誕辰:八卦、情史和假金句背後
    ,她的金句還在被無數人引用但她本人和她的作品的真實況味卻一直被傳奇和八卦遮蔽從60多年前在淪陷區「孤島寫作」,在上海灘聲名鵲起,到遠走香港、美國事業遇阻,再到港臺、大陸的重新出版引發閱讀熱潮,最終客死他鄉,張愛玲的一生可謂真正的「傳奇」。1984年,作家、學者止庵第一次讀到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敏銳地發現這部小說和當時國內的其他作品完全不同。他和張愛玲的緣分從此建立起來。
  • 娛樂:大佬背後的傳奇女人
    香港娛樂圈大佬級人物向華勝因食道癌於本月20號在北京逝世,他的舊愛張敏與張玉珊都紛紛發文悼念
  • 傳奇代理商李威威千裡逃亡,劇情反轉起底《傳奇》背後的網遊商戰
    李威威在此期間歷經了機場落網、被警方監視居住、逃脫警方看管、逃回湖北荊門被警方保護,直到6月26日遊戲《傳奇》官方運營商之一娛美德發布聲明。李威威在這半個月內的傳奇經歷,無意間揭露了網遊背後沒有硝煙的戰爭。娛美德聲明基於新加坡的仲裁結果,宣布了盛趣遊戲(原盛大遊戲)不再具有《傳奇》的任何權利,要求盛趣返還《熱血傳奇》的商標,停止關於《傳奇》的任何衍生品使用和第三方授權。
  • 百年愛玲,重返「傳奇」的世界
    她時而不被「正史」所接納,卻一直是文學研究者和愛好者心目中的關鍵詞;對我們來說,張愛玲永遠是神秘的……時值愛玲誕辰百年紀念日,讓我們循著愛玲的筆跡,重返「傳奇」的世界,思索更多關乎生活與生命的議題。《傳奇》的世界——認同危機中的人們(節選自《張愛玲的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傳奇》初版共收張愛玲1943年4月至1944年2月寫作的小說十篇。[1]本書將這十篇作品稱為張愛玲的前期小說,將寫作於1944 年2 月至1945 年1 月的五篇作品[2]稱為後期小說。
  • 張愛玲:一生坎坷卻活成了傳奇,人與人的差距就看這5項能力
    身旁擺放著遺囑、證件,於是我們知道這位老人,赫然就是中國文學界矚目的才女,張愛玲。2017年9月8日,距張愛玲去世已達22個年頭,但仍有千千萬萬的人,對她傳奇的一生充滿了膜拜和眷戀。有的人活著,她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她還活著。
  • 她在月光下書寫傳奇,在秋天的月光下別離
    她在月色下默默離開,留下的傳奇,與流言——完 不 了。童年時代的張愛玲2.「從上面望下去,只見它在半夜的月光中袒露著白肚皮。」「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十九歲的張愛玲這樣寫道。張愛玲與胡蘭成那時,花好月圓,男歡女愛。她,是他眼裡的臨水照花;他,是她心中的君子如響。這一時期,張愛玲出了一本《傳奇》,用上海人的眼光看戰爭與飲食男女。後來《傳奇》再版,她寫了一篇文章做相關說明。
  • 講別人沒講透的張愛玲,《張愛玲傳》出版
    至於纏繞在她身上的種種傳奇——她顯赫的出身(曾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鴻章),她和胡蘭成的愛情,她極度孤獨、寂寞(起碼在大眾眼中如此)的晚年——讓她進一步走向大眾:作為一個一流的文學家,作為一個傳奇的女性,更是作為一個頑強地活在自己世界裡、清堅決絕的現代人。
  • 張愛玲 曠世奇女
    出身官宦世家,卻擅寫平民甚至小市民的苦樂,生活與其處事之道全然不同,其生命與生涯,又何嘗不是一部傳奇呢?關於她的家庭,在張愛玲走紅時曾頗引起一些人的議論,無論如何,曾經煊赫的家族不會代表它的後裔們的價值,但它沉重的身影是不能不影響它的影子遮陰過的後人的。張愛玲的父親是典型的遺少,母親是受西方文化薰陶很深,而又清麗孤傲的漂亮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