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雞毛蒜皮殺死的愛情

2021-02-13 壹心理


文:廖瑋雯 丨 壹心理專欄作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自壹心理

我們會對愛情賦予很多想像以及意義。

譬如天造地設,珠聯璧合,譬如白頭到老,永結同心。

我們用戲劇,用繪畫,用音樂,用文字去對愛情進行無休無止的歌頌,我們將一見鍾情,刻骨銘心,生死與共,念念不忘搬上了電影熒幕。

愛情如此美好,讓人如痴如醉。

然而,藝術作品從未提到,「你怎麼可以將襪子扔進洗衣機?」,「我已經等了你十分鐘!」,「為什麼你不來接我?」,「你明明知道我不吃苦瓜的?」,「你怎麼能放這麼多的鹽?」,「你只會聽你媽的!」,「買手機這事你竟然不和我商量?」……這些在戀愛的時候幾乎完全沒有發現,甚至沒有「發生」的事為何會在此後的相處中噴湧而出?

似乎,每一件事都伴隨著「我覺得」對方的不尊重,不理解,不疼愛,不懂得而發生,「我覺得」對方的這些行為和言語既不可理喻又毫無道理。

當初愛的感覺早已消失殆盡,誰來告訴我們,現在這些讓人頭大的雞毛蒜皮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讓人如此傷心動怒,火冒三丈?為何讓人對著眼前這個曾經「你儂我儂,只願愛你一生一世」的人,左看不順眼,右看不順眼,讓人火大!愛情被「雞毛蒜皮」殺死了嗎?還是因為當初自己「人傻眼瞎」?

現在相對流行這樣一個解釋:

人的幼童時期,無法自給自足,幼兒需要父母去給到他們無微不至的照料,此時此刻,唯一的辦法是——讓父母覺得「我」很特別,很重要。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耍出各種「手段」,哭鬧、抱怨、撒嬌、聽話、甜言蜜語、尖酸毒辣、裝可愛、扮堅強,背後都是因為我們想要滿足愛與被愛的需要。

我們需要討好父母,才能得到應有的照料,有時候,父母給予的回應恰到好處,我們會成為充滿安全感的人,有時候,父母遲遲未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會成為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的人,有時候,父母給予我們太多關注,我們可能認為所有的人都應對我這樣……

總而言之,長大之後,我們一直尋找,期望可以找到另一個人,可以無條件地去愛我們,可以滿足我們對於親密關係的所有期待,可以像「我認為」、「我覺得」的那樣,陪伴我,安慰我,去給我「我想要」的一切。

所以,等到彼此一起生活之後,所有雞毛蒜皮的事,都能成為導火索,「你沒有像我想的那樣愛我,你將我找到那個無條件愛我的人的夢」炸碎了。

這是我所接觸到的,很多親密關係裡邊,走入愛情幻滅階段,最具有共性的特點。

無疑,人都是觀念中的人,生活之中,對錯根本分不清楚,但是,太多自以為是,自以為愛的人,認定自己才是對的,自己的愛才是真愛,你不那樣對我,便是不愛,便是辜負,於是,一場又一場的權力爭奪,對錯分辨的戰爭在兩個人之間展開。

「為什麼每次我都主動接你送你,而你,這次卻不願意來接我?」A對女友某次拒絕了他的要求感到心寒,「東西亂了你也不去收拾,說好出去走走你也不去,買東西也不願和我商量,我簡直要受夠你了!」新婚不久的B對著丈夫忍無可忍……

對於雞毛蒜皮之事有時我們選擇一味隱忍,但是心不甘情不願,所以忍著忍著就爆發了,有時我們選擇不去在意,滿不在乎,「隨你了,你愛怎樣就怎樣!」結果常是火氣越燒越旺,慢慢感情燒沒了,婚姻也就走到盡頭……

我想,針對愛情幻滅,生活依然,雞毛蒜皮不斷侵襲,會有兩種解決方式,一是治標,二是治本。

先談治本。

上文我已解釋過了,孩子需要大人不斷滿足自己,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得以存活成長,所以,親密關係之中,我們依然期望重複一遍這種被無條件關愛,照顧的體驗,所以才會提出如此多的要求。

我們必須從這種幻覺之中超脫出來,不再認為我們需要的快樂,安全,自尊,成就全部都得需要他人來完成和實現,不再認為「因為你沒有那樣做,我才會覺得不快樂」。否則,一定會以失望告終。

譬如針對上文舉例:她不來接你,你便自己回家,你願意送她,那是你的決定,你要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他不願意收拾,不想出去走走,自己決定購置物品,自然會有他的道理,對此可以展開一場「非暴力的溝通」,但是絕不怒火相向。

必須知道,沒有人應該按你所認為正確的的方式去生活,沒有什麼事情是應該,或必須如此的,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而且,當你得以「自給自足」,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時候,眼裡「不順眼」的事就會越來越少,你會更加理解他人,懂得尊重與包容,可以準確表達你的關愛與情意,能夠完全地對自己所選擇的人生擔負責任,你會開始珍惜時間,關愛生命,對於利弊得失看得更淡,將精力全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不會再去為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浪費時間,當然,你也可以通過自己散發出來的某種氣場去影響身邊的人改變行為和看法,完全不需要任何苦口婆心乃至歇斯底裡。

對了,「我改變了,可是他還是那樣」這種狀況是不會發生的,如果還有這種狀況,那就證明你還沒有抵達那個狀態。

這是一種通過自身不斷思考,不斷學習,不斷反省,不斷實踐,才能抵達到的狀態。

可能你已忍不住要問,治本太難,快點談談如何治標!

首先,在你還太年輕不懂愛,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的時候,不要過早進入婚姻,甚至早早要個孩子,這會讓你身處愛情幻滅階段,陷入困局,而你自身想要得到成長將會變得愈加艱難,想要逃離的話需要付出很大代價。

當然,判斷早晚,和具體的年齡無關,「當你還太年輕不懂愛,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的時候」就是太早。

其次,當你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的時候,儘量選擇三觀一致的人,對於生活的期許,世事的判斷,很多的觀念,很多的看法,儘量保持一致。

旅行狂就別去拯救死宅了,思想者就別去考慮交際花了,斤斤計較的別去黏著神經大條,爸媽都是對的那就不要染指獨立女性……開個玩笑。

對方是誰並不重要,關鍵是要能夠找到那個得以讓雙方舒服的相處模式,能夠彼此不裝,能夠去做自己,在家能夠變得真實,得以放鬆,而不是老覺得對方哪裡不對,對方哪裡不好,想要控制局面,意圖改變對方,這樣,大家都會很累。

佛陀講究度化有緣人,心理諮詢師會恪守一個「主動求助」的原則,而你,要去陪著一個自以為是,守著自己觀念死死不放的人,想要得到改變,難度實在大得夠嗆。

作者:廖瑋雯
壹心理專欄作家,心理諮詢師,曾出版隨筆《無須討好世界,且讓自己歡喜》。更多文章可關注微信號:wfwsj1986,約稿、諮詢請聯繫:weifuwensiji@126.com

這可能是國內最值得下載的心理學APP了!

喜歡心理學,請點擊 閱讀原文下載

相關焦點

  • 愛情雞毛蒜皮雞飛狗跳,但還是得相信啊
    以及……還相信愛情嗎?賈賈之前也為大家推薦過超純的戀愛片《喜歡你》(戳這裡回憶),今天再送你一部雞毛蒜皮的愛情片,朋友,請你相信愛情——《美好的意外》2017年6月2日中國大陸上映騰訊視頻VIP免費觀看一開始看到演員陣容——陳坤、桂綸鎂,以為是部小眾文藝片,後來才發現這實際上是個輕鬆日常的溫暖愛情片。
  • 30個雞毛蒜皮的現實句子,願你將生活中的小事捋順!
    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生活是由70%的雞毛蒜皮、20%的黑暗、10%的幸福構成。你從80樓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從2樓往下看,全是垃圾。高度不夠看到的都是問題,格局太小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挫折經歷得太少,才會覺得雞毛蒜皮都是煩惱。
  • 電影《雞毛蒜皮也是事》首播
    本報訊 (記者 陸遙 共享聯盟諸暨站 倪夏子 通訊員 傅益旦) 一部反映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基層治理中傳承的電影《雞毛蒜皮也是事》於11月25日晚8時15分在CCTV-6電影頻道首播。該片取材、拍攝均在諸暨。
  • 「20多歲,是我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愛情」
    她說愛情很短,短到不願那麼快就說再見。即便傑克早已消失不見,露絲依然可以想念經年,她把她靈魂中的天荒地老全都交付給了時間。所以愛情不在長短,在於是否彼此相知交心,在於生命中的那個人是否能溫暖對方心裡的寒冬。鍋爐裡翻炒著裂口的板慄,路邊桂花樹多了星星點點的花粒,鐵爐裡的烤紅薯掰開來香氣四溢,雜貨鋪裡堆著新鮮多汁的黃梨,到了昏黃街燈下有書販在安靜的收攤。
  • 火遍外網的英文漫畫:雞毛蒜皮亦是吉光片羽
    「火遍外網的英文漫畫:        雞毛蒜皮亦是吉光片羽
  • 遇大事不慌,卻常為雞毛蒜皮抓狂的星座
    他們遇到大事沉著冷靜,卻經常為雞毛蒜皮失去大將風度…… 之所以為小事抓狂是因為白羊座真討厭很煩瑣碎又費腦筋的雞毛蒜皮!
  • 當大口吃西瓜都成奢侈,論那些讓外國人驚豔的「雞毛蒜皮」
    當大口吃西瓜都成奢侈,論那些讓外國人驚豔的「雞毛蒜皮」!你們知道嗎?也許你覺得非常普通的事情,在外國人看來卻是羨慕嫉妒恨,身為一個中國人你可能常常感覺自己不幸福,羨慕外國人,那麼看看這篇文章,你就知道外國人也同時在羨慕著我們。
  • 殺死內心的「敵人」——憤怒
    殺死內心的「敵人」——憤怒曾經看到過一則新聞:在公交車上,兩位老人因搶座位而發生爭執。其中一位當場就氣暈過去,在經過多方搶救後,還是去世了。剩下的那位也是覺得又氣又冤,回到家裡鬱鬱寡歡,十天之後也離開了人世。
  • 記著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會遺忘人生大事
    記著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會遺忘人生大事 。
  • 《大君-繪畫愛情》:即使殺死弟弟也想擁有的愛情
    由韓國SeeYA組合之中的金延智獻唱的《 Follow the Road》作為《大君-繪畫愛情 - 》(2018)的第一支OST,深刻的說明的這點。而作為不怎麼關注韓劇中的歷史劇小編,為什麼會推薦本劇呢?那是因為本劇的演員陣容華麗啊!且不說飾演殷成大君的尹施允,光是飾演晉陽大君的朱相昱就值得你默默追下去了。
  • 如果你看懂了《殺死伊芙》,也就明白了什麼是愛情
    >一個冷血殺手,優雅、智商高、顏值高的冷血殺手,一個後勤人員,充滿憧憬、興奮,不安心的後勤人員,一場貓鼠遊戲,瀰漫著驚險刺激,相愛相殺的貓鼠遊戲,這就是美劇《殺死伊芙》的大致情節設定,但是,從這部劇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愛情,一份說不清、道不明的愛情。
  • 當思想和觀念不再有差距的時候,其他的事就變成了雞毛蒜皮的小事
    霍啟剛和郭晶晶結合可以說是豪門愛情的典範,經歷七年的婚姻,彼此還是那麼恩愛,沒有一點負面影響,可以說是不易。霍啟剛和郭晶晶二人恩愛這麼多年秘訣用郭晶晶的話就是:「遇到思想觀念上的衝突的時候,兩個人就會靜下心來,坐在一起談一談,看誰的方法更適合解決問題。當思想和觀念不再有差距的時候,其他的事就變成了雞毛蒜皮的小事,所以二人一直都非常的恩愛。」
  • 雞毛蒜皮上熱搜,吃飯賣腐靠粉絲
    不少肖戰的抵制者又開始撰黑稿抵制肖戰,熱議最多的就是「雞毛蒜皮上熱搜榜」和「吃飯賣腐靠粉絲」。 什麼是雞毛蒜皮?肖戰吃北京小吃看起來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實際上這也是生活,我們也有,只不過我們沒有肖戰的名氣罷了。 從肖戰吃北京小吃這一件事中,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吃這麼簡單,而是一種餐飲文化,也看到了地區差距導致的飲食文化不同,放到別的地方,這也是一種飲食特色。
  • 印度15歲女子夥同男友殺死父母,被抓後稱:是在守護愛情
    愛情是不講道理的,陷入熱戀中的人一般更容易衝動,難以保持理智,甚至做出無法挽回的事情。近日,印度一位15歲的女子,就因為父母反對自己與男友在一起,於是便夥同自己的男友將父母殺害。該女子被逮捕時沒有絲毫悔意,堅稱自己只是在守護與男友的愛情,應該得到諒解。
  • CSOL隱藏的愛情故事,女友感染了生化病毒,不忍心開槍殺死她
    早期的時候,曾經網上流傳著一個關於他們兩個之前的愛情故事,也不知道是哪位神棍寫的劇情,看起來還是蠻感動的,那麼,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愛情故事吧。敲黑板:愛情的開始故事要回到腐化暴君,當然,這裡的話,我們改一下腐化暴君的名字,用臺服的名字來代替,當時的保羅最開始是在一個監獄裡面擔任一個獄警的職務,隨著監獄的改革,保羅也因此丟了飯碗,後來,為了生計,保羅來到了雷克斯的秘密研究所擔任警衛,本來,這對於保羅來說,只是一個混口飯吃的工作而已。
  • 《人狼》終究,殺死了愛情的小紅帽又穿回了鐵甲
    (所以從遇見阿邊到遇見圭,伏的心理是一貫下來的,並不是因為簡單的善良,更不可把兩個女孩的事情分開看)身為「自由」的狼,伏卻不能帶著圭遠走高飛,因為他「還有要做的事」,事實上他最終不得不殺死自己的愛人,這是狼群所在政治立場的需要,也是狼群自身的規則——對狡詐嬗變的凡人毫不憐憫。圭又豈是天生狡詐,她與伏明明是同類生物,只不過飄搖在人類的世界裡,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妥協而已。
  • 《苦月亮》新春之夜,他殺死了愛情和自己
    ,在轟轟烈烈的愛情結束之後,男主角開槍殺死了女友和自己。但就像弗洛伊德的性學之鏡一樣,波蘭斯基透過《苦月亮》要去探討的也決不僅僅只是變態和露骨的愛情故事。奧斯卡和咪咪的愛情故事是荒誕的,而人們是不會對這樣的故事產生深切的情感共鳴的,於是作為第三者的觀眾只能冷眼旁觀地思考其荒誕之處,這就是荒誕的意義所在。
  • 《苦月亮》新春之夜,他殺死了愛情和自己.
    看完《苦月亮》的第一遍,你會以為這不過就是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在轟轟烈烈的愛情結束之後,男主角開槍殺死了女友和自己。但就像弗洛伊德的性學之鏡一樣,波蘭斯基透過《苦月亮》要去探討的也決不僅僅只是變態和露骨的愛情故事。
  • ——《愛情公寓》中悠悠和關谷連看三遍的《殺死比爾》
    愛情公寓第四季中,悠悠和關谷因為拿錯光碟,將《殺死比爾》循環播放,爽到停不下來!有人說,殺死比爾是一部神經病的影片,充斥著血腥、光影和瘋狂。有人說,這是史上最帥氣的女主。有人說,這是一部bgm的混響狂歡。
  • 《殺死伊芙》為什麼會火?原諒我在一部驚悚劇裡只看到了愛情
    我會告訴你是《殺死伊芙》。如果你問我看過最動人的愛情?我會告訴你是《殺死伊芙》。這幾年大火的英劇《殺死伊芙》圈粉無數,這其中也包括我。愛情無疑是本劇最大的亮點,兩個女人從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已經互為欣賞,為之著迷。這裡沒有日久生情和猶豫不定,只需看一眼,我便知道,你!就是我要找的那個人!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那個人!也只有真愛才會有這份執著與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