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山東省中醫藥大會,授予30名同志「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稱號。我們推出「杏林芳華」欄目, 全面展現他們的醫德醫風、治學態度和創新精神,激勵更多山東中醫人埋首躬耕、努力拼搏,為建設健康山東、健康中國貢獻中醫智慧和力量。
吉中強,青島市中醫院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導,全國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榮獲「首屆中國醫師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山東省十大名醫」「首屆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青島市中醫藥名家」等榮譽稱號。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分會主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顧問、全國中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主委、青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長、青島市醫學會老年醫學專科分會顧問等職。
吉中強出生於1954年,1977年考入山東中醫學院中醫系。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的一員,在校期間,他勤奮好學,品學兼優,認真、系統地學習了中醫四大經典,廣泛涉獵中醫古籍,也不怠慢西醫基礎及臨床各科的理論與實踐,為日後的臨床工作及國外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底畢業分配至青島市人民醫院工作後,他勤於思考,努力鑽研業務技術,並於工作之餘,刻苦學習日語,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國家教委出國人員日語水平考試,於1990年至1992年公派留學於日本國立廣島大學醫學部。2年的異國學習彌補了他作為臨床醫生基礎研究方面的不足,獲得了醫學科學研究的啟迪,為日後中醫藥的科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吉中強曾擔任海慈醫療集團總院長兼青島市中醫院、海慈醫院、黃海醫院院長,任職期間與領導班子、廣大幹部職工一道,大力弘揚優秀傳統中醫藥文化,加強中醫藥特色優勢建設,以人為本,中西並重,助力青島市中醫院事業快速發展。任期內,海慈醫療集團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山東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中醫工作先進集體、青島市精神文明標兵單位等榮譽稱號,「人文醫療,溫馨海慈」榮獲山東省服務名牌和青島市優秀服務品牌。
吉中強積極爭取「國醫堂」建設項目立項並建成啟用,青島市中醫院建築面積由4.2萬平米增至10萬平米,床位由836張增至1408張,硬體條件顯著改善,為中醫院事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他努力推動青島市中醫院學科建設,創建了國家中醫臨床重點專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重點專科4個、國家三級實驗室1個,醫院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交流合作基地,並與山東中醫藥大學合作,創辦了山東省教育廳第一批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分會,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等國家、省級專業學會掛靠在了青島市中醫院,使醫院中醫整體水平進入了山東省第一梯隊,部分學科躋身「國家隊」,同行認可度、學術影響力顯著提升,實現了青島市中醫院和青島市中醫藥界國家級重點專科、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獲得國家學會獎勵、國家級專業學會掛靠零的突破。
吉中強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分會主委,是我省首個中醫藥類國家學會主委,提升了我省中醫藥界在國家學會中的學術地位。作為國家級重點專科心血管科的學術帶頭人,他為心內科學科建設及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作出了突出貢獻,先後培養博士6人、碩士、各級學術繼承人30餘人,形成一支有特色的中醫藥學術研究團隊,為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吉中強潛心臨床與科研近40年,通曉中西,學驗俱豐,在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各種心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老年病及其他內科疑難雜病等。特別是在血栓病研究及臨證方面,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
吉中強重視中醫氣血理論,用現代醫學指標與中醫血瘀相關聯進行研究,著眼於冠心病一、二級預防和治療,進行了血瘀證、活血化瘀、理氣活血等系列研究,運用現代手段研究中醫藥、中醫理論,完成了多項實驗和臨床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衛生部、山東省衛生廳、省中醫局、青島市科技局等10餘項研究課題。多年來他主持的科研課題獲中華中醫藥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山東中醫藥科技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主編、參編專業著作10餘部,發表論文40餘篇。
吉中強長期工作在臨床一線,治學嚴謹,醫德高尚,為人正直坦誠,臨證患者至上,不論貧富貴賤,一視同仁。他經常在節假日查看患者,為搶救急危重患者而夜宿醫院,深受患者好評,也為年輕醫生樹立了榜樣。他經常對年輕醫生說:「做醫生寧肯虧待自己,不能失信於病人。」正如孫思邈所說「醫道乃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乃成精誠大醫」,他經常用這句警句鞭策自己。
吉中強銘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勤於思考,創新發展。在西醫道路上的馳騁絲毫沒有動搖他對中醫的堅守。相反,更加堅定了他弘揚中醫的信心,幫助他發現了更多的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的合理性、先越性。也正是由於對中醫宏觀整體思維和西醫局部微觀思維的全盤掌握,使他能在這兩種思維方式間轉換、思考、碰撞,尋找傳統中醫藥學和現代科學的契合點,來研究中醫藥,提升和推進中醫藥學發展。
來源:山東省衛生健康委
【來源:健康山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