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親故事·莫文蔚父親莫天賜積善之家有餘慶

2021-02-09 莫網信息

莫天賜積善之家有餘慶

由第一代創辦的英皇書院,見證了莫家三代的善行;左起兒子莫理斯丶女兒莫文蔚,站在正中的是莫天賜,身旁正是太太莫何淑儀。 (注:莫天賜為深港莫氏宗親聯誼會名譽會長)
文:張仙珍
 香港著名流行歌星莫文蔚的父母,鶼鰈情深,相濡以沫,走過四十載的婚姻,帶出一段三代行善,回饋社會的動人畫面——積善之家有餘慶,澤及子孫多蔭福。
 這天,與莫文蔚的父母——莫天賜丶莫何敏儀伉儷暢談了一個下午,從他們身上找到了,愛的根源。
父親創辦學校醫院
 莫天賜的父親莫理士(Alfred Morris)除了是香港著名學府——英皇書院創校校長外,他還是聖約翰救傷隊的創辦人。
 三十年代,香港只有市區才擁有完善醫療設施。基於交通不便,居住較偏僻的新界區鄉民,實難以享用此等服務,令不少有需要人士不能得到真正的幫助。有見及此,來自英國威爾斯的莫理士決定在新界的錦田丶沙田丶屯門丶廈村和深井五個地區,興建聖約翰婦孺醫院(即聖約翰救傷隊的前身),為當地婦孺提供免費醫療服務。
 香港淪陷時期,市面一片混亂,莫家所居住的錦田時有土匪出沒,搶劫及殺害他們家附近的鄰裡。土匪們唯獨沒有騷擾莫家,這正是因為土匪知道,那是對他們家人有多次救命之恩的醫院會長家。
 又有一次,當日軍把擁有外籍人士身份的莫理士捉去集中營時,一眾受過他恩惠的鄉紳聯合以自己性命來擔保他出來。成功救出後,那些村民更無條件供養了他們一家人共三年多的時間,直至香港和平為止。
 就這樣,莫理士的無私善行,拯救了莫氏全家性命。
一家往廣西助學
 到了莫天賜這一代,秉承父母遺傳,也常以行善為樂。現時夫婦倆已經不再為餬口奔波,但卻仍過著退而不休的日子。
 近年,莫天賜主力研究經書,更執筆寫書;而妻子莫何敏儀則以出版教人英語的書籍及VCD為主。然而,這些出版的收入並不入「自己袋」,是用來捐贈有需要人士。早些日子,他們還捐錢給癌病兒童和殘疾兒童。
 莫家行善喜歡親力親為,因為這樣最能起到影響作用,令別人關注事件,繼而進一步行善。莫太曾義務以錄音方式讀書給盲人聽,當時分別就讀中學及小學的子女,知道這樣做能幫助別人後,也跟隨媽媽做盲人讀書的義工。
 近年,莫家四口更多次親往廣西,除助學外,也捐款改善當地農民生活。他們這樣做,喚起了身邊朋友對內地失學兒童的關注,有的會主動拜託他們,拿些新衣服給當地兒童,有的會主動捐款。
莫文蔚兄妹慈善演出
 莫氏夫婦以身作則,對下一代的影響可謂不小。
 在長子莫理斯只有幾歲大時,有一次莫太向他說「人要飲水,花也要飲水」,從此以後,兒子每天早上便自發地為花兒澆水。就是這樣,一顆愛護大自然的心,便深深地植根兒子身上。
到兒女稍大,兒子試過在拔萃書院策劃了一個舞臺表演,妹妹莫文蔚則負責向外銷售門票,籌得的錢全數撥捐樂施會作慈善用途。
 去年,莫氏兄妹又合力為愛護動物協會進行宣傳。分別由莫文蔚主唱宣傳歌,莫理斯負責動畫設計。
 在莫家三代人的身上,正好見證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澤及子孫」及「中國文化本人倫孝道為重心,而人倫孝道之實踐則植基於人心的自覺與環境之培成」這兩句話。

相關焦點

  • 【宗親故事】莫文蔚父親莫天賜積善之家有餘慶
    莫天賜積善之家有餘慶由第一代創辦的英皇書院,見證了莫家三代的善行;左起兒子莫理斯丶女兒莫文蔚,站在正中的是莫天賜,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3分40秒視頻了解九牧林氏的由來
    一段3分40秒的視頻幫您了解九牧林氏由來積善行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段視頻講述了林披公的妻子樂善好施並最終蔭及子孫——九個兒子都做了刺史的故事      故事來源:《了凡四訓》上述視頻取材自《了凡四訓》第三章《積善之方》: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團施人,求取即與之,無倦色;一仙化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團。母日日與之,終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誠也。因謂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團,何以報汝?府後有一地,葬之,子孫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數。」
  • 陳氏宗親,天下陳姓字輩146則,看看有你家的嗎?
    (2)、附舊譜:乾隆癸卯年永康齊三派共訂:惟今能顯遠,歷代善名揚;端自開基厚,繼因衍緒長;量材修正業,素位守彝常;禮樂家聲振,詩書世澤光;香臺恢祖德,義柱煥宗堂;餘慶原星聚,支延萬世昌 。106. 江蘇揚州:祠堂堂號「三堯堂」,家聯:「三堯德重家聲遠,泗水名高世澤長」。明初自現在二十代排行:克己懷先德,仁敦同壽(於)君,文芳從世道,書可啟宏機107.
  • 【二十四節氣專欄】小雪.積善而慶餘
    從萬物運行規律的本源出發,以「易經十二消息卦氣圖」為背景,從二十四節氣的緣起開始,遵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規律,清晰對應人生不同階段的生命節點,關照我們如何順應天地宇宙運行的大道,提高我們運氣的能力,做到有禮有節,得享「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的護持。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有一天,他的兒子說:「爹,你都是風水名師了,怎麼咱家過得這麼寒酸啊?你就不能調理一下,讓咱家也富裕富裕嗎?」風水師說:「可以,但必須按我說的去辦。明日午時是一個吉時,你們兄弟三人就去你爺爺的墳上祭拜一下,再將我包好的鎮物埋在東南西北方向上,不出數年就可大富。但是,埋下之後不可說一句喪氣話,直走回家,切記!切記!」
  • 湖南衛視《我們來了》新一季的嘉賓出來了,居然有莫文蔚!
    又有謝娜莫文蔚出生在香港的名門望族。祖父莫理士是香港英皇書院創辦人兼前校長,並且也創辦了香港聖約翰婦孺醫院;父親莫天賜是香港飲食文化作家,出版了多部作品;母親何敏儀是香港第一代電視人,現為兒童癌病基金會副會長。
  • 49歲的莫文蔚出身學霸家庭,其母和張國榮是舊識,怪不得是女神!
    其實,香港娛樂圈中有很多明星都是出身書香門第,只不過意外走上了演藝術之路!今天,狐老師就給大家講講出身學霸家庭,並且和張國榮、周星馳都有過合作的長腿女神莫文蔚!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盛夏的果實》《如果沒有你》《忽然之間》《慢慢喜歡你》等歌曲吧!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這時,老公撿了一個小銀手鐲,上面有一隻小豬,刻著lucky baby,看來這個手鐲的主人跟我家二寶年齡差不多,想著主人肯定是位媽媽,丟了會很著急,於是就在原地等,有可能主人會回來找。大寶覺得好玩,於是把手鐲拿在自己手裡,老公抱著小寶,我看到旁邊有個賣襪子的地攤,就買了幾雙襪子。
  • 莫文蔚:《廣島之戀》,紀念短暫的異國戀情故事
    《廣島之戀》是張洪量作詞作曲,莫文蔚與張洪量共同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莫文蔚發行的專輯《做自己》中 。張洪量在紐約求學期間,為了紀念自己與一個加拿大女孩短暫的異國戀情,寫下這首歌曲。當時他在上電影課時恰巧看到電影《廣島之戀》,因為其講述的故事與自己所作歌曲都是在紀念一段異國戀,所以就拿《廣島之戀》作為這首歌曲的歌名 。《廣島之戀》這首歌是根據同名電影的故事為背景進行創作的 。《廣島之戀》是其專門為莫文蔚量身打造的對唱曲目。《廣島之戀》這首歌是根據同名電影的故事為背景進行創作的,同時這首歌從創作到成品,其間都有一些小插曲。
  • 莫文蔚 腿長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莫文蔚出生在香港的名門望族。祖父莫理士是香港英皇書院創辦人兼前校長,並且也創辦了香港聖約翰婦孺醫院;父親莫天賜是香港飲食文化作家,出版了多部作品;母親何敏儀是香港第一代電視人,現為兒童癌病基金會副會長。
  • 賢孝必聲賢孝子,積善家門慶有餘,青春不苦與開心快樂對唱《家和萬事興》!
    但25個律韻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有一點難度的,但目前這麼多平臺發布的原創雷歌都是經過寫詞老師審核過的,律韻是很少出現錯誤,只要你有心,多聽多跟著學,幾個月的修練肯定也能成為一個出色的佼佼者。有的人喜歡唱k歌,但又不懂得律韻,好的喉子白白浪費了,為什麼不先在各個平臺裡找一下原唱,聽一下,練一下,熟悉律韻再唱呢?
  • 莫文蔚為何遠比張栢芝活得「漂亮」
    關於愛情:莫文蔚有過兩段眾所皆知的戀情,一段與周星馳,一段與馮德倫,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最後分手都分得相當的漂亮,一點也不拖泥帶水,也不懷念,也不爭執。甚至於那之後還能和星爺當好朋友。片場中的​莫文蔚也會任性,會大開玩笑,會和導演談戀愛,但從來未有一人去說過她的任何不是,這得有多難,莫文蔚應對得就有多自如——太遊刃有餘了莫文蔚。和莫文蔚​同樣天生具有演戲天賦的張栢芝呢?首先要說的是,很多讀者都誤以為說,張栢芝是在照片門之後才沒法在電影圈混的。
  • 明氏一家親:重慶市北碚區明氏宗親歡聚一堂!
    2019年11月16日(農曆十月二十),重慶市北碚區明氏宗親在北碚區東陽街道上橋村歡聚一堂。為祝賀明安偉長輩八十大壽,特邀請了明氏歷史研究院院長明道德,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湖北武漢明安福參加,得到了我族精英副部級退休的明俊富宗親的親筆題詞祝賀。北碚區明氏宗親明安平、明道良、明楊、明亞中、明道慶、明陽達等眾宗親參加了聚會。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明清名門家訓精選
    古人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這也是「富不過三代」的原始出處。 道德傳家久。《周易》中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一句,能成為古今家訓中的高頻句子,似乎也說明了這點。
  • 《東北荀氏宗親會的回顧與展望》
    天下荀氏同宗共源,血脈相連,思想相承,東北荀氏宗親幾乎都是歷代「闖關東」荀氏宗親之後代,經歷了血和淚、坎坷和艱辛的歷程,譜寫出了可歌可泣的史詩般的荀氏家族新紀元、新篇章。東北荀氏後裔在這片黑色的沃土上繁衍、自強不息!族脈遍及白山黑水、三江平原、紮根聚居松遼大地。荀氏後裔星火傳承,續寫出荀氏家族自強不息的新篇章!
  • 中華溫氏輩分一覽表(2021.2.1最新更新,歡迎宗親補充)
    廣東粵東溫氏字輩:「叔虞始封唐太原始發祥有晉乃南渡忠武著建康江石再遷播嶺表顯榮光箕裘世濟美種族日蕃昌賢豪相繼起富貴海天長宗團期永固奕祀慶流芳」。 有詩一首:弌脈祖宗石壁鄉, 支分派別莫相忘。有晉乃南渡,忠武著建康。江右再遷播,嶺表現榮光。箕裘世濟美,種族曰蕃昌。賢豪相繼起,富貴海天長。宗團期永固,奕祀慶流芳。
  • 《慶餘年》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慶餘年,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我不是佛家弟子,也不是善男信女,但我相信因果報應,也相信為人根本,還是心底的善。4真正的善也體現在細微之處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賣菜的小攤上,一個樸實的女人正在忙碌著,這時是午飯時間,女人早已飢腸轆轆,等忙完後,她便在凳子上坐下來等著丈夫。 一會後,她的丈夫來了,一邊遞給她溫熱的飯盒,一邊心疼地說:餓了吧,快趁熱吃。
  • 臺灣新北市謝氏宗親會歷程
    一、尋親尋根謁祖處 宗親會為祖譜對接的平臺,建立海峽兩岸『子孫尋根~祖先尋親』的尋根謁祖最佳行徑。 2000年在新加坡宗親活動會場上,遇到福州謝宗楷宗長問我祖籍在哪裡?我哪知道呢?回家問你父親去。的確臺灣來自大陸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也有好幾百年了,有那麼重要嗎?父親在意嗎?我還真不在意。
  •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家好月圓慶中秋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作為《溏心風暴》的續集,又是TVB的一力作。由原班人馬夏雨、李思琪、米雪、林峰、陳豪和鍾嘉欣等主要。該劇圍繞「家」這一核心,家好月圓餅家」一家人的故事展開的。年輕的甘泰祖無處可去,來到鍾笑荷父親的餅店當學徒,甘泰祖是個很聰明的人,才幾年,就將老闆的制餅手藝學到手,期間還和鍾笑荷互生好感,兩人後來就在一起了,並且繼承了鍾笑荷父親的餅店。婚後,兩人共育有六個孩子,分別是老大甘永家(陳豪飾)、老二甘永好(林峰飾)、老三養女孫皓月(楊怡飾)、老四甘永圓、老五甘永慶(陳法拉飾)、老六甘永中,加上後來殷紅的女兒于素秋(原名於素心,中嘉欣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