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網民對戴立忍的「封殺」是對所有「臺獨」「港獨」勢力的「封殺」,而不是對戴立忍這一個體的「懲罰」,不是與他個人的恩怨。
連日來,趙薇新片《沒有別的愛》換男主角事件可謂一波三折。戴立忍因涉嫌「臺獨」、支持「香港佔中」等被廣大網民質疑、抵制,要求其澄清政治立場。但戴立忍幾度發聲依然「表態模糊」,引發網民巨大不滿。7月15日,電影《沒有別的愛》劇組決定棄用戴立忍。隨後,戴立忍發表3000字長篇微博,承認自己參與某些活動是「政治敏感不足」或偶然狀態下的「無心之舉」,但否認自己是「臺獨」份子,強調其從未倡議「臺獨」。
這一事件引發較大反響,特別是戴立忍一再說明自己非「臺獨」之後,一些人表示戴立忍無辜中槍,大陸網民容易極端和粗暴,且將娛樂泛政治化,沒有將政治的歸政治,娛樂的歸娛樂。臺灣「行政院長」林全發聲支持戴立忍,認為演藝人員應該看他們的專業表現,希望不要有政治考量。也有港臺媒體大做文章,炒作臺灣藝人遭受大陸打壓,可見大陸社會的「專橫與霸道」。在大陸網絡上也引發了「愛不愛國」與「怎麼愛國」的熱議話題。
戴立忍事件並非個案,一段時間以來,大陸輿論場對港臺藝人政治立場十分關注。臺灣藝人黃安以「反臺獨不反臺灣」之名揭發了多名「臺獨藝人」,獲得大陸廣大網民的支持和喝彩。歌手何韻詩因支持香港「佔中」,為大陸網民激烈抵制,連帶「蘭蔻」品牌遭受打擊,等等。這對兩岸三地所有的藝人都是一個警醒,那種賣萌耍酷、裝瘋賣傻,無視大陸人民情感就能大把賺錢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了。隨著大陸網民的更加活躍和愛國意識的覺醒,一邊支持「臺獨」「港獨」,一邊賺大陸錢的行為必將遭受更為頑強有效的阻擊。
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確」,如不能冒犯少數族裔、不能冒犯女性、不能冒犯同性戀等是美國社會的「政治正確」,這源於每個國家的歷史傳統、獨特國情和現實政治。在臺灣綠營眼裡,「逢中必反」也是「政治正確」,黃安揭發「臺獨藝人」固然得到大陸網民的肯定,但遭到島內輿論的「封殺」;臺灣藝人羅志祥因「我們都是中國人」的言論被綠營媒體口誅筆伐等都是明證。不管從哪個社會的表現來看,娛樂的歸娛樂、政治的歸政治都是不能實現的烏託邦。特別是藝人不能一方面確實涉足政治,參與政治活動,另一方面又要求別人不能以政治立場評判自己,而要聚焦於其藝術才華;不能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態度,卻不允許持相反態度的群體進行質疑、辯駁和對衝。這是對自己的放縱,對別人的嚴苛。
大陸網民對藝人「政治表現」的持續關注,對「政治不正確」藝人的抵制、聲討,表現了新時期大陸網民愛國主義情緒的高漲。歸根結底,戴立忍之「罪」非個人之「罪」,而是大陸網民眼中「分裂勢力」之「罪」。大陸網民對戴立忍的「封殺」是對所有「臺獨」「港獨」勢力的「封殺」,而不是對戴立忍這一個體的「懲罰」,不是與他個人的恩怨。這種廣大網民自發的強烈政治愛憎,源於大陸經濟實力快速增長帶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時卻又對「臺獨」「港獨」勢力的有效約束乏力,是某種既興奮又壓抑、既歡喜又憤懣的複雜情緒的釋放。他們用自己的行為表達了一種樸素的感情:每個中國人都希望自己的國家更好而不是更糟,希望自己的國家是統一而不是分裂,而且他們願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採取有力的行動,那些違逆十三億中國人共同意願的人將付出沉重代價。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