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才是人和人之間最遠的距離(精闢)

2021-02-08 智慧閱讀者

作者:霍輝

來源:富書(ID:kolfrc)

網上有很多關於「三觀」的文章,比如:

《三觀不合,真的不能做朋友》、

《三觀不同的人在一起,究竟有多累?》、

《找個「三觀相合」的人結婚到底多重要?》

…… 

究竟什麼是三觀? 

所謂三觀,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看待事物的立場與觀點。

世界觀: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

人生觀:你覺得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價值觀:你認為做什麼是最有意義的? 

這世上人與人之間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三觀。 

父母子女漸行漸遠

不是距離,是三觀

一個人三觀的形成,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

然而最多的,還是來自父母的耳濡目染,一個人的三觀受他的原生家庭影響非常大。 

小時候,我們的世界只有爸爸媽媽。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他們教育我們要:善良勇敢、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奮發努力,禮貌待人、吃虧是福、做人要正直…… 

我們在父母的叮嚀和教誨中,慢慢成長。成長過程中,我們漸漸有了自己的思想。

尤其在青春叛逆期,我們追求個性,故作深沉。 

當我們不再認同父母的觀點時,常常有父母這樣說:

爸媽永遠是對的,我都是為你好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你什麼事都要聽我的

我說你兩句怎麼了,我可是你爸(媽)啊

我養你這麼大,我容易嗎?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

很多小孩書都讀不起,你看你多幸福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 

父母正統而保守的思想、太正的三觀、老掉牙的說教,讓孩子反感,甚至牴觸。

父母本該是孩子最親密的朋友,最強大的後盾。

可最後,卻變成了孩子的公敵,孩子徹底向父母關閉了心扉。

你們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 

龍應臺曾說,父母子女一場,就是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其實,漸行漸遠的,不是彼此的距離,是三觀。

三觀不合,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我有一個閨蜜小文,是我中學同學,上大學我們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

剛開始還三天兩頭聯繫,後來漸漸少了。畢業後又去了不同的城市,最後徹底斷了消息。 

那年高中同學聚會,又見到小文。親切中夾了點兒陌生,畢竟幾年沒見了。

小文穿得很精緻,一看就知道是名牌,價格不菲。

果然,她開了家教育培訓機構,自己做老闆,買了房買了車,事業有成。 

而那時的我呢,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工作三五年,要事業沒事業,要錢沒錢,每天累得半死,才僅夠自己溫飽。 

吃飯的時候,我和小文坐在一起。旁邊一位同學在私企打工,抱怨說:

工作好辛苦,每天朝九晚五,連休息日都要加班,還沒有加班費。

我隨聲附和:「是啊,老闆都是靠壓榨員工剩餘價值牟利的,尤其是私企的老闆。」

小文聽了我的話,立刻笑著反駁:

誰說老闆都是壓榨員工的?

私企老闆也不能一竿子全打死啊。

要我說,沒有了這些老闆,哪來的那些就業機會?哪來的利稅?

這個社會還應該感謝這些老闆呢。 

這一瞬間,我突然感覺到我們之間的差距已經天壤之別。

我還停留在打工者的角度思考,而小文早已是老闆思維。 

難怪我們之間的差異會這麼大,其實,曾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我們,現在已經分屬兩個階層。

因為自卑,因為道不同,我再也沒有聯繫小文。 

舊時無話不談的好友,現在卻成了話不投機半句多,三觀不合,讓曾經的知己變成陌路。 

性格不一樣不影響友誼,但三觀不合的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距離產生的不只是美,還有三觀。

相愛因為五官,相處因為三觀

前段時間網上有個《95後婚戀觀的調查結果》。

關於「最看重伴侶什麼條件」選擇時,「三觀一致」居然排第一名,而「經濟條件」只排五項中的倒數第二。 

看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擇偶時,不再看重物質條件,更看重精神上的三觀契合。 

《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有位追求者老金。

他在上海有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在商場工作十多年,做到了部門經理的位置;

有一個穩定且尚算體面的工作,出行有一輛代步的車子,雖然破了點,但是總比擠地鐵、坐公交要好。 

老金對子君一見鍾情,畢竟子君年輕漂亮,又會打扮,氣質也很好。

老金掏心掏肺、悉心照顧子君,子君本打算接受老金的,可是一件小事導致他們分手。 

老金邀請子君參加自己的朋友聚會。子君特意打扮一番。 

可老金不滿意子君的穿著打扮:

你平時這麼穿,你的朋友們也這麼穿,可我的朋友會覺得你挺怪的,他們會覺得咱們不合適。

你穿個仔褲,平跟鞋什麼就可以了。 

子君面帶不悅:「你要覺得我有問題,我怎麼做都有問題。」 

老金在子君面前是自卑的,他很滿足現狀,安於歲月靜好的生活,不願意改變。

潛意識裡,自己配不上子君,希望子君降低標準來匹配自己而子君想的,卻是努力提升自己。 

老金:

我已經用盡全力想討好你,可我怎麼做我都怕你嫌棄我,你看你的朋友,工作好,車好;

你有什麼事,人家抬抬手都給你解決了,我做不到。

你前夫給你的生活我也完全做不到。 

子君:

這所有一切都是你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障礙,我只是一個帶著孩子一無所有的離婚女人。

說到底就是個面子問題,從我離婚以來,我想明白一個問題。

面子是這個世界上最難放下卻也是最沒用的東西,關鍵是你心裡怎麼想。 

其實,生活中的小事,就能折射出你的三觀。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為謀。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即使在同一屋簷下,距離這麼近,心卻那麼遠。 

兩個人相處,三觀契合太重要了,畢竟相愛因為五官,相處因為三觀。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能拉近,三觀也是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同樣,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三觀完全契合的兩個人。 

但是,人都是變化的。隨著個人成長、環境、經歷、閱歷的變化,三觀相近的人可能變得三觀不合。

而三觀本不合的人,通過磨合,也可以三觀日趨相近。 

就像宋氏家族,因為三觀不合,宋慶齡與宋美齡這對親姐妹會分道揚鑣。

而三觀不合的宋美齡和蔣介石,一場政治聯姻竟然也能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能拉近,三觀也是。 

《歡樂頌》裡的曲筱綃和趙醫生,本是一對不被人看好的CP。 

趙醫生那麼清高,留美博士,醫院骨幹,主治醫師,高智商高顏值高學歷,怎麼會看上沒文化的富二代曲筱綃?

兩人性格、愛好、三觀,以及家境都相去甚遠。 

不學無術的曲筱綃為了配得上趙醫生,努力向他靠近,不喜音樂的她聽起了交響樂,看起了話劇;

不愛學習的她也開始努力上進,攻讀起了MBA。 

而趙醫生,雖然不喜歡曲筱綃生意場上的阿諛奉承那一套,可還是顧全曲筱綃的面子,和她一起赴宴時,很客氣地找藉口離席。 

兩人因為三觀不合曾分手過。

趙醫生過生日,曲筱綃為他裝了一套比他車還貴的音響。

在曲筱綃朋友的挑釁下,趙醫生意識到他和曲筱綃三觀差距的鴻溝。 

可最後分分合合、兜兜轉轉,兩人還是走到了一起。 

趙醫生對曲筱綃說:

我想過了,要跟你在一起,就必須要接受我們兩個的不一致。

我們各自按各自的活法,我儘量不胡思亂想,你也一樣。 

因三觀不合,相愛的人可以分手;因為包容、理解和尊重,三觀不那麼契合的人,也可以幸福地在一起。 

有一句話說,「愛情不是1+1=2,而是0.5+0.5=1。兩個人在一起要各削去一半自己的個性和缺點,然後粘合在一起才會完整。」

三觀也是一樣,彼此磨合,相互融合,生活才會幸福。 

人是會互相改變的。我和我先生就是。 

從前,我喜歡旅遊。而他說:旅遊就是花錢買罪受,不如在家吹空調。

現在,他覺得旅遊也不錯,時不時給我朋友圈上的旅遊照片點個讚。 

從前,我花錢大手大腳,總是衝動買下一堆無用的東西;而他很節儉,只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現在,我開始學著勤儉持家,做好計劃再採購。 

從前,我眼中的生活,是他眼中的浪費。

現在,我懂他的下裡巴人,他理解我的陽春白雪。 

「雖然我不認同你,但我理解你」,這一路走來,我們彼此包容和欣賞,相互磨合,求同存異,逐漸趨同。

人生就像一列行駛的列車,中途陸陸續續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

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只是擦肩而過,有人會短暫停留,也有人陪你一直到終點。 

如果幸運,會有人陪你走過一段,當他要下車的時候,你可以目送他的背影逐漸消失,但是不必追。

因為,分別,不會讓你們漸行漸遠,而三觀,才是你們之間最遙遠的距離。

霍輝:富書籤約作者,名字很好記,倒過來就是輝霍哦,是個愛家愛生活的孩子媽,簡書@輝霍。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相關焦點

  • 漸行漸遠的不是距離,而是三觀
    正是這種彼此之間的不認同,才導致了心照不宣的漸行漸遠,你不會過問,她也不願深究。高中時,我們有個三人幫,我,大黑,小白。大黑學習很用功,唯一的愛好就是看小說。每次她一個人在那看得捂著嘴呵呵直笑,我和小白就嘲笑她,但她每次都一本正經地跟我們說,「我以後想當一個作家,寫各種小說。」
  • 愛情:遠距離不是距離,心的距離才是距離
    -遠距離戀愛就是缺乏在乎-2,遠距離不是距離,心的距離才是距離。-兩人的心的距離才是距離-3,距離,從不會分開兩顆真正在乎彼此的心。-轉個圈,還是看不到你-7,容易傷害別人和自己的,總是對距離的哪裡緣模糊不清的人。
  •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漸行漸遠?這是我聽過最戳心的回答
    「姐妹們的聚會好Happy,說來說去永遠說不到你,誰不在場就拿他當話題,真真假假反正明天就忘記……老了以後還是要繼續,把老公小孩全部留在家裡,打扮地漂漂亮亮去參加,姐妹們的聚會好Happy……」看完節目,翻開手機通訊錄,發現自己好像沒有超過20年的朋友,10年的也沒有,5年的也
  • 蔡依林被前男友「罵」上熱搜:三觀不合,才是愛情最遠的距離
    而像錦榮這種通過現任貶低前任,各種內涵戳對方痛處的做法,除了讓人感嘆一句「分手見人品」外,更是對女孩子們的忠告: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千萬不能要!在大眾印象中,蔡依林是一個不斷跟自己死磕的「地才」,旋轉跳躍,永不停歇。
  • 我們之間的距離好像忽遠又忽近~別戲精~那就是遠!
    整部電影就在說一件事:一個(男)人對你不屑一顧時,那麼他就是對你不屑一顧,沒別的。 成年人的邏輯,沒有那麼多幻想。他不聯繫我,是不是欲擒故縱啊!他說別讓我煩他,是不是正話反說啊——別戲精!當一個人與你「忽遠又忽近」時,那就是遠而已!
  • 易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三觀不合!
    社會發展到今天,大眾社會已走到分眾社會,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人從一個整體走向了不同的社群,也就是說一個人需要去「混圈」,才能產生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而不同社群的人行為和思維習慣都存在差異!但是在混圈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無奈得感嘆道:「三觀不同,不必強求」這樣的話,可見就算在同一個興趣圈,也不是那麼容易找到三觀一致的朋友的!
  • 時間與距離就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變淡不?
    從最開始群裡閃動某某結婚,大家很激動的探討到現在的點讚、祝福、發紅包、節日祝福。以前宿舍第一個結婚的妹子,自己獨自跨越城市,就為了看她最美的瞬間,但是現在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精力下降,如果是一個城市會送上祝福,如果需要跨越城市就直接網絡祝福加上紅包了。大家之間的感情淡了嗎?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 人和人之間,都是相互的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用現代方式表達出聖經中欲人施於己者,必先施於人的金科玉律。」這是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的一段話。無論是愛情,友情還是親情,「情」字讓人和人的關係更加親密。在對方遇到難題的時候幫一把,等自己拮据時,對方也能伸以援手,這就是相互。感情也能相互成就,把兩個人的力量緊緊的銜接在一起,發揮出巨大的能量,彰顯二人的價值。
  • 那些三觀超正的追星句子,精闢有理,寫得太好了!
    三觀超正的追星句子,精闢有理,寫得太好了!1、我不會因為別人對他的評價,去否定我對他的喜歡。I will not deny that I like him because of others' evaluation.2、保持距離,共同成長。Keep distance and grow together。
  • 情侶之間,遠距離戀愛增溫的五個方法!
    情侶之間,遠距離戀愛增溫的五個方法!遠距離戀人也有專屬的浪漫,沒有鮮花餐廳,但是咱們能夠一起聽著同一首歌、看同一部影片,想像中咱們的下一回約會。正在談著遠距離戀愛的你,其實早就很坦然接受這一切。有時就連視訊的時間都喬不定,情人節之於你們來說,也不過是個日子,沒打算創造什麼驚喜,就只是兩人會半開玩笑的傳個訊息:嘿,情人節快樂。只是偶爾,你還是希望,這一天若無法陪在彼此身旁,至少,能讓他感覺到,你很在乎他。
  • 再現「最遠距離」,《畫心師》邱浩軒讓人心疼
    網易娛樂5月18日報導 泰戈爾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對於一對有情人來說,愛而不能,最是傷人。
  • 漸行漸遠的不是距離,是三觀.
    學生時代流行寫同學錄,那時候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 " 友誼地久天長 " 。從前以為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實現的願望,後來才發現很難。每個人都會長大,會改變,那些我們以為堅不可摧的友誼,只是存在於人生某一個特定的階段。小孩子容易迷路,大人們容易走散,我們置身茫茫人海,稍不留神,就會從比肩到錯過,直到再也不見。不久前是我一個朋友生日,但那天直到很晚了,我才突然想起來。
  •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海角,不是天涯,而是愛的人漸漸成為陌生
    作者:胡楊映月有人用「天涯」來形容距離的一種遠。有人用「海角」便是跟所愛的人不能在一起的一種遺憾。其實,不論是「天涯」還是「海角」,都是一種距離很遠,望塵莫及的體現。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海角,也不是天涯,而是曾經深愛過的,熟悉的兩個人,漸漸變得陌生了起來,漸漸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這種距離,才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海角,不是天涯,而是愛的人漸漸成為陌生!
  • 三觀一致,必將取代血緣關係
    作者:孫娟,來源:孫娟的書房(ID:SJDSFSJ),經授權發布♬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富書主播時櫟朗讀音頻插曲:純音樂-《Safe in Your Embrace》有的人說,他重新認識了自己身邊的人,也拉黑了很多朋友。在網絡上,從一個人轉發的、點讚的文章,就能看出這個人的認知能力,判斷力。
  • 晚安 我的城 | 人和人之間,最怕「有話不說」
    晚安 我的城 | 人和人之間,最怕「有話不說」 2020-10-05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和人之間
    人和人之間,有四座橋梁,可以使彼此相處愉快,減少摩擦的衝突。 第一座橋梁,相逢三句話。中國人說,見面三分情,大家有緣相見,為了表達我們的友善,說聲:你好,今天很好,今天天氣很好;或是:你來了,你辛苦了,請坐。讚美的語言像香水,一滴能瀰漫四周、迷人的香氣。我們到其他國家旅行,他們熱情地說:Hello!Howare you?Goodluck!我們聽了都很開心。
  • 和三觀相合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養生
    編輯: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琳妹妹朗誦常聽人說,三觀不同,不必強融。因為和三觀不合的人在一起,多一句都是廢話,多一秒都是浪費。 的確,無論是工作、交友還是婚姻、愛情,都要和三觀相合的人在一起,身心舒暢,才有精力好好生活。
  • 【一些情】遠距離愛情
    有人說:遠距離的戀愛是一場賭博!可我覺得她並不是一個好的賭徒,所以這場賭博讓她身心疲憊!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勸她放棄這段感情。但很多時候,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和他的這份愛情是否耗盡了她所有曾經對愛情的美好幻想, 她是否已經沒有信心再去面對新的感情,她的愛是否已經無能為力了!
  • 人與人之間,最難的是什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感悟人生,ID:samick5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與人之間,最難的是,理解。理解是什麼?理解,是心與心的懂得,理解,是人與人的體諒,理解,是情與情的珍惜,理解,是愛與愛的體貼。有了理解,人變好了,有了理解,心變暖了,有了理解,情變真了,有了理解,愛變深了。所以理解,很重要!有了理解,人就沒有了隔閡,互相理解,心就沒有了距離。
  • 人和人之間,最難的是理解
    ——韋莊《菩薩蠻》這大約是我心裡最有江南味的詩句了。15.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太上隱者《答人》忘了塵世種種,忘了年歲幾何,這應該就是歸隱的最高境界了吧。16.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如果上一句的隱居生活給人的感覺清冷的,那麼這一句是不是多了些明朗的色彩呢?17.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盧照鄰《長安古意》私以為,這是最動人的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