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每一部電影的誕生,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有的匆匆忙忙,有的歷盡輾轉,有的會引起罵戰腥風血雨,有的也會像《我是路人甲》這樣,通過一個偶然的發現,在違背大數據原則的任性選擇中,只為所謂的情懷而戰。在這個過程當中,導演爾冬陞變成了一個演說家,他拍出了一個講述橫店群眾演員生活的故事,也在許多場合裡講述了他在橫店見到的那些故事,那些故事太多太豐富,也太值得我們坐下來好好地聽一聽。
前世的前世:「三少爺」的劍走偏鋒
1977年,爾冬陞因為主演了大導演楚原的《三少爺的劍》,而成為紅極一時的邵氏武俠小生,還跟片中的女主角餘安安談起了戀愛,轟動程度不輸如今的黃曉明和Angelababy。後來他轉型做了導演,也拿了幾座金像獎,再後來,他想到了把這部古龍經典再一次搬上大銀幕。2000年左右就開始籌備,還準備找張國榮來飾演三少爺,因為種種客觀原因,這個項目被擱置了,擱置到後來張國榮也不在了。又過了一些年,爾冬陞找到了在3D技術領域頗有心得的徐克,並且讓他來擔任監製,要打造一個現代電影工業體系下的新武俠。
2012年8月,爾冬陞帶著「書童」李光耀,來到橫店跟正在拍戲的徐克探討3D技術,無意中注意到了橫店這座城市,以及生存在這座城市中的一群特殊的年輕人。早在1996年,爾冬陞就拍過一部講述電影人生活的《色情男女》,這部電影讓舒淇拿下了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並在後來傳開了那句「把脫下去的衣服一件一件穿回來」的勵志雞湯。當時爾冬陞關注的還是一些香港藝術片導演們在票房面前鬱郁不得志的生存狀態,沒想到多年後他又將鏡頭對準了電影圈內部,只不過此時華語影壇已經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香港三級片文化式微,內地市場不斷井噴,香港電影人的視角都已經拓寬了,爾冬陞也不例外。
在籌備武俠巨製《三少爺的劍》的同時,爾冬陞還一直在謀劃一個他更擅長的現實主義題材的故事,他說,中國內地的城市化進程太快了,在這背後一定有太多可以加工的小人物生活。然而他曾經去過深圳去過東莞,也見到了很多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打工者,那裡雖然忙碌又殘酷,但他卻看不到什麼希望。是橫店的這些橫漂們,讓他看到了希望。
在《我是路人甲》中,有一個飾演富二代的橫漂演員,剛見到爾冬陞時,小夥子就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因為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導演跟他說過一句話。這就是橫漂們的生存狀態,哪怕他們租著簡陋的房子,攥著幾百塊的存款,每天被演員統籌製片主任呼來喝去,但他們都有一個美麗的幻想:我熱愛表演,我要當演員,總有一天會有導演賞識我的。於是,《三少爺的劍》又被挪到了後面,爾冬陞決定要通過這群年輕人的經歷,來描繪當代中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漂泊感,以及在所謂的夢想面前,一群寒門子弟的掙扎與求索。
真實的假故事:橫漂眾生 包羅萬象
2013年春節期間,爾冬陞北上牡丹江雪鄉,也就是男主角萬國鵬的老家,《我是路人甲》算是正式開機了。到了同年6月拍攝暫停,爾冬陞又監製了《竊聽風雲3》,10月下旬重新開機,一直到最後殺青,算上採訪和演員訓練,《我是路人甲》歷經了整整16個月。資料搜集4個月,採訪對象超過200人,訪問素材超過100萬字;最後,《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的選角統籌莫蘭(音)幫著爾冬陞篩選了21名演員,再集中訓練,趙良駿(《金雞》系列導演)專門編寫了課程;整個過程張經緯(紀錄片《音樂人生》的導演)從旁紀錄,拍攝了1000分鐘的素材——爾冬陞說,他拍了60集電視劇的故事和素材,再從4個小時的初剪版濃縮到最後的132分鐘——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他這麼多年的電影生涯中也是難得一見的。
早在《我是路人甲》立項的時候,爾冬陞還給男女主角取了「陽光」、「曉帆」這樣的名字,後來他決定讓每一個演員都用自己的名字去演,換言之也是用自己的故事去講這個路人甲的故事。在前期的大量採訪過程中,爾冬陞將聽來的很多話變換成自己的文法,還給了片中的人物。例如,女主角王婷說,演丫鬟還不如演宮女,宮女是從頭站到尾,丫鬟起碼還能走來走去。要是演妓女,還會遇到被揩油的狀況,這就是王婷自己總結出來的橫漂經驗。還有那個在飯館裡幫手的小娘炮,爾冬陞也曾壞笑著說:「我也問過他是不是gay,反正他說他不是。」
「拍電影的人對橫店應該都很熟悉,那裡有一些老人,有離婚的,也有同性戀。橫店就是整個中國影視界,乃至整個中國的縮影。」這是《我是路人甲》紀錄片導演張經緯的一句感慨,也是對影片非常概括的一個評價。20個橫漂演員,每個人都揣著厚厚的一本傳記,在這當中,最震撼爾冬陞的其實是覃培軍的故事。覃培軍就是片中那個滿口魯迅名言的正能量小哥,其貌不揚但是心態卻特別陽光。那是因為他五歲母親去世,七歲父親去世,住在山上的一個破房子裡,自己撿藥材到鎮上賣,後來養父母來養他,再後來養父母都去世了。他去挖煤,差點碰到盲井,所以他在電影裡說:「只要能活著,我就覺得挺陽光的了。」
在《我是路人甲》的首映發布會上,爾冬陞帶著這20名演員與媒體見面,每個人都潸然淚下地講著自己的人生,但站在一旁的爾冬陞卻顯得有點不耐煩,常常說著:「行了行了,說完了就下去吧」。他不希望讓《我是路人甲》變成一場《藝術人生》,他也不想用太殘酷的現實去揭開階層的傷疤,他說,現在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年輕了,他們走進電影院裡看電影,最好還是能獲得一點正能量。於是在電影中,傻裡傻氣的萬國鵬製造了不少笑點,最終的基調也落在了夢想之外:有人收穫了愛情,有人發了瘋卻回到了老婆的身邊。歸根到底,電影還是一個「假」的故事。
最慘澹的陣容
「當我有興趣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就不會覺得它太難。」爾冬陞說,雖然《我是路人甲》耗時三年,雖然自掏腰包的投資模式讓他連房子都抵押了,雖然素材量太大篩選起來簡直太費心血,但這些難度都被他定義為「常規」意義上的難。真正的難還是這群橫漂演員。由於他們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開拍前的集訓就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精力,真正開拍的時候,調度起來也讓爾冬陞常常抓狂:「因為主角是群眾演員,主角後面的還是群眾演員,於是我就要一組一組地安排,一組一組地監管,經常是幾個主角好不容易弄好了,後面又有誰偷瞄了一眼鏡頭,一切就都得重來。」就像電影裡提到的那樣,許多聰明的群眾演員都知道怎麼去搶戲,爾冬陞都快60歲了,要對付這麼多打了雞血的90後們,體力和耐力上都是極大的考驗。
再來就是主要角色的精耕細作了。對於很多只有宮女或死屍等路人甲經驗的演員們來說,任何一個近景都是一個關隘。例如片中的那對姐妹,她們有一個非常要強的母親,把家裡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給女兒學舞蹈,砸鍋賣鐵地支持她們追求夢想,被爾冬陞稱為「最敬佩的中國女性」。然而拍她們的哭戲時卻讓爾冬陞挖空了心思:「我認識她的時候她才19歲,她媽媽39歲,她外婆59歲,她沒經歷過什麼生離死別,小小年紀就出來闖蕩也讓她們變得異常堅強,你說我要怎麼才能讓她們哭出來呢?」
在整體的觀影感受上,我們也會看到這群群眾演員身上難以磨滅的青澀和稚嫩,他們與《一個都不能少》裡的魏敏芝不一樣,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卻有一身老油條式的表現欲,卡在這兩者之間,往往會看起來非常好笑。爾冬陞說,沒必要要求他們像梁朝偉一樣去演戲:「觀眾不需要對他們的演技寬容,生澀就是生澀,以後他們自己知道了也好,進步了也好,這都是他們自己的人生。」
這些非專業演員們不但構成了拍攝上的難度,還讓《我是路人甲》看起來極其地「不商業」。這年頭,大家都在爭搶大明星和小鮮肉,連一群國寶級話劇演員拍的《十二公民》都賣不了幾個錢,更何況一群根本就不會演戲的群眾演員。衝著這「全沒星」的陣容,爾冬陞投拍這部《我是路人甲》,也讓他身邊的一眾好友為他捏了一把冷汗。
最燦爛的星光
不過,不得不服的是爾冬陞在當今影壇上的人脈,梁朝偉曾經演過爾冬陞的《癲佬正傳》,前不久他發了一篇影評造成了轟動的刷屏現象,舒淇演過《色情男女》,也在梁朝偉之後感性地寫了一篇「港漂日記」,就更不用提黃渤、周迅、林更新等人在各個版本的預告片中下的功夫了。
除此之外,《我是路人甲》中還有一群鼎鼎大名的香港導演,有的客串角色,有的幫著執導部分鏡頭,此前一場發布會中,算上爾冬陞一共10位香港導演,72座金像獎盃一字排開,這絕對是任何一部大卡司電影都沒有的陣仗。爾冬陞在邵氏做演員的時候,劉偉強還是攝影助理身邊扛三腳架的小工,陸劍明是跟他演對手戲的大反派;爾冬陞做了導演,羅志良給他當副導演,後來他倆一起做了李光耀的聯合監製;爾冬陞開始大面積地做監製時,又幫了麥兆輝和莊文強完成了《竊聽風雲》……後來這些導演們都進了《我是路人甲》的劇組。
許鞍華說,雖然她的偶像是爾冬陞的哥哥姜大衛,但是拍《我是路人甲》時,她也是接到一個電話就飛到橫店去了,「我拍《女人四十》的時候遇到瓶頸,是他給了我很多建議;拍《千言萬語》的時候,美工搞不定景,他把他合作很好的美術師介紹給了我,友情就是這樣一點點積累下來的,對我來說,他真是當之無愧的大哥!」莊文強也說,「那個時候我們有一個劇本叫《竊聽風雲》,一直找不到人投資,又有很多的專家說肯定過不了審查,但是爾冬陞看了劇本以後說,我來幫你們這個忙吧,我想很多的緣分,就是從幫忙這兩個字開始的吧。」
任性三年 初心一片
「很多人問我這個戲拍了多少錢,期望多少票房,我沒有想這個問題。如果我當這個戲是一個商品的話,我不會拍的,三年的時間,光做監製都不知道做了多少部了。」爾冬陞說,他之所以自己投資,就是打定了主意要一意孤行,由他本人創作的電影,也從來都不看什麼大數據,他看的是整個社會。在前不久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我是路人甲》作為開幕片正式亮相,開幕式上爾冬陞說,他希望用這部電影來溫暖一些在中國各大城市漂泊著的年輕人,告訴他們人生其實就是這樣,倒不如先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去做。
爾冬陞現在已經不再年輕了,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拍《我是路人甲》這樣的電影,就是他喜歡做的事。剛剛憑藉《暴瘋語》在金像獎上拿下最佳新導演的李光耀說,爾冬陞的無限映畫公司有一句著名的slogan:初心不忘,情懷不了。作為無限映畫的代表作品,《新不了情》開拍之前也有不少人勸爾冬陞,會賠錢的不要拍吧,二十多年過去了,無限映畫又有了一個新的代表作——《我是路人甲》就是這麼任性地誕生的。
爾冬陞在某場發布會上說過,反正自己也沒有孩子,留著那麼多錢幹什麼呢?他還諷刺過近兩年搗騰《澳門風雲》系列的劉偉強:你要供你兒子出國念書,多賺點錢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也正是因為沒有孩子,爾冬陞在面對《我是路人甲》中那些年輕演員時,也只能用老師的態度去「公正嚴明」,從電影籌備到現在三年過去了,爾冬陞看著許許多多十七八歲的孩子們變成二十出頭,他給片中的兩個女演員安排了一場《三少爺的劍》中的動作戲,跟林更新砍得昏天暗地,還讓萬國鵬給他當了一個月的生活助理。但這些在爾冬陞看來,都只是一個老師唯一能做到的幫助了。老師不是父親,不會沒有原則地幫你託關係找工作,他只希望能珍惜和這群年輕人結下的友誼,往後的人生還是要他們自己去過的。
這就是《我是路人甲》戲裡戲外所有故事中最動人的地方:不是每個人能變成王寶強,而遇到爾冬陞之後就從豔星變成女神的,也只有舒淇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