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下半區比賽第一場結束。總體效果來說符合小編預期,感覺跟上半區第一場表現不分上下。
歌曲方面,上半區第一場讓小編印象深刻的歌曲有毛不易的《東北民謠》。梁博的《表態》。下半區第一場讓小編印象深刻的歌曲有常石磊的《噩夢驚醒之後》。胡海泉的《胡》。
常石磊的歌曲在編曲上真是簡單到極致。他只用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一張音效卡就營造出了很強的氛圍感。讓人身臨其境,就像在夢中。歌詞方面,雖然開始不怎麼好理解,但是當明白之後,就會有一種這就是夢中才有的場景,怎麼寫出來的!這種感覺在上半區的曾軼可身上也出現過。編曲方面常石磊很大膽,敢於嘗試,有實驗精神。至於常石磊的唱功,小編認為是一流水準。他演唱時,整個情緒的表達非常到位。只看了一期,常石磊給小編的感覺是曾軼可和薩頂頂的結合體。
胡海泉用麻將的胡牌來表達生活,整個歌曲氣氛很輕鬆,聽這首歌即使沒有打過麻將,也會覺得舒服,整個人想進入歌裡,不想出來。當歌曲結束時,小編很是詫異,這就結束了,這就沒了,繼續唱啊!這點讓小編想到了上半區的梁博。歌詞方面把麻將牌寫入歌中,讓打麻將的觀眾覺得新奇。不打麻將的觀眾也會覺得新鮮。再加上胡海泉演唱時,把整個樂隊以及和聲都帶到了舞臺上,給小編感覺他是梁博和毛不易的結合體。唱功方面就更不用多說,《我是歌手》的冠軍已說明一切。
至於下半區其他歌手的表現不做太多描述,因為一期節目能有兩首印象深刻的歌曲和唱作人已經夠了,已經可以與上半區第一場相比了。但是有一點在小編意料之外。
下半區有自己編曲能力的唱作人很多。比如:常石磊,金志文,胡海泉等。從下半區比賽沒開始時,小編心中就一直在想下半區唱作人中誰會像梁博一樣,作詞作曲編曲一把抓。所以,當節目開始後,小編特別注意每首歌曲的編曲人。結果發現八位唱作人沒有一位編曲是自己獨立完成的。雖然常石磊,錢正昊,白舉綱都參與了編曲,但都是與其他音樂人合作。小編一開始特別看好的金志文和胡海泉,編曲更全是其他音樂人完成。
小編一直知道編曲是一項麻煩的事情,很費時費力。但是看到上半區梁博五期比賽都是自己編曲後,難免也希望看到下半區有這樣的歌手。結果有些失望,《我是唱作人》下半區有編曲能力的歌手很多,像梁博一樣的卻沒有。希望接下來的比賽中能看到唱作人自己獨立編曲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