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泉州已有至少7家「貓咖」一手咖啡一手貓 享受還是隱患?
「擼貓」店吸引了不少愛貓人士駐足
一手咖啡,一手「擼貓」。最近,不少市民在朋友圈裡打卡「擼貓」店,只要點上一杯飲料,就能和貓咪們近距離接觸。記者了解到,目前泉州有超過7家「擼貓」店,在受到愛貓人士歡迎的同時,有市民擔憂寵物與食品在一起會存在衛生問題,貓咪也可能抓傷人。
走訪 泉州也有「擼貓」店 保底消費30多元
在老城區的一家貓咖店裡,記者看到共有8隻左右不同品種的貓咪。點過飲料後,想進入「擼貓」區域需洗手和穿上鞋套,店主口頭告知客人,貓咪只能摸,不能抱。但是,記者並未在店內的明顯位置看到相關的警示牌。此時正值晚飯後的時間,店內的客人不算少,以女生為主,大家開心地與貓咪玩耍,並不停拍照。據記者了解,每到周末,「擼貓」店裡的生意更是不錯。
記者通過大眾點評、口碑等平臺搜索後發現,泉州的「擼貓」店已超過7家,人均消費都在30多元。這些店大多以「貓+咖啡」的模式經營,入店須每人點一杯飲料。也有店鋪是按時收費的,還有店鋪「擼貓」限時,每次與貓相處不能超過90分鐘。相比其他城市一家「擼貓」店就有三四十隻貓,泉州的「擼貓」店大部分只有十隻以內的貓咪。
記者注意到,不同的「擼貓」店,貓咪所在位置與餐飲區域的設置也有不同。有些店鋪,貓咪就在餐飲區域活動,有些則隔出了專門的區域讓客人「擼貓」,還有店鋪並不提供與貓「親密接觸」的服務,而是將貓咪關在籠子裡,讓客人看和拍照。
多數店主表示自家的貓咪都打過疫苗,接觸起來很安全,店內的衛生看起來也都比較乾淨。
歡喜 家裡不讓養 可以到店裡「嘗鮮」
小傅是泉州某高校大四的學生,她告訴記者,自己特別喜歡貓咪,但是宿舍裡不允許養貓。有了「擼貓」店後,周末她就能到店裡和貓咪玩耍了。「這些貓特別可愛,大部分不抗拒人接近和撫摸,消費對大學生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小傅說,之前學校外也開過「吸貓館」,不少同學會到店裡「嘗嘗鮮」。
「我媽媽有潔癖,不能接受家裡養寵物,貓容易掉毛,她特別不喜歡。」市民蔡小姐告訴記者,自己特別喜歡貓咪,平常在路上遇到願意親近人的貓咪都會摸一摸,逗一逗。第一次到「擼貓」店,她待了3個多小時。「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半天就過去了。」
「現在的孩子日常很少有機會和動物親密接觸,一下子能和這麼多隻貓玩,孩子很高興。但是,玩之前我會告訴她,要輕輕地碰貓,有些位置不能摸,不然貓咪會生氣。玩過之後會帶她好好洗洗手,洗洗臉,保證衛生。」市民謝女士說。
擔憂 貓毛弄髒食物 還可能被抓傷
「貓是挺可愛的,店裡很乾淨,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味道,但我還是覺得不太衛生。」市民莊小姐在上周末體驗了一回「擼貓」店,興衝衝地點好咖啡和蛋糕後,她又擔憂起了衛生問題,「貓毛飛得到處都是,蛋糕上都粘了好幾根,實在是不太衛生」。
市民王小姐則覺得有些「擼貓」店裡的味道不太好聞。「店裡的香味很重,我感覺是為了壓住貓咪產生的異味,空氣很不好。寵物再怎麼幹淨,都會有些細菌吧?店裡還有小孩子在玩,一邊吃東西一邊玩貓,我不太接受得了。」
市民林小姐則擔心貓咪傷人。「沒有養過貓,不太熟悉貓咪性情的人,很可能會因為某些無意識的行為讓貓咪發火,貓咪一發火就可能會抓人。我去過一次『擼貓』店,大部分貓咪很溫順,但也看過有人摸到了一隻貓咪的尾巴,貓咪馬上發火了,轉頭要抓人。看到那一幕的客人都不太敢和那隻貓咪玩了。」 「如果被貓咪抓傷了怎麼辦?店家會賠償嗎?」市民李小姐問。
律師 商家應做「擼貓」提醒 貓傷人可走民事訴訟
2018年7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發布,其中提到,餐飲服務場所內不得飼養禽、畜等動物。但是,目前並沒有明確寵物不得進入餐飲經營場所的強制性規定。
「規範類文件是不具備強制性的,也就是說,寵物能出現在餐飲店裡還屬於監管的真空地帶。」福建君宇律師事務所郭婷婷律師表示。
一旦發生貓傷人的事件,消費者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的途徑要求商家承擔責任。「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身體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店家沒有明確向消費者進行『擼貓』提醒,消費者有權在被貓抓傷或者咬傷後要求商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商家在店內的明顯位置設置了提示牌,並明確提醒消費者小心『擼貓』,又能夠證明消費者受到損害是由於自身的重大過失造成的,比如刺激貓、打貓等行為造成貓的反擊,商家就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郭婷婷說。
郭婷婷表示,去年,江蘇一消費者在貓咖店裡逗貓被抓傷,向店主索賠無果後,向法院提起訴訟。法官認為,店內掛有「賞貓不動手」的提示牌,消費者卻動手逗貓導致被抓傷,但店主能預見到貓可能傷人的情況,雙方都負有責任。最終,法院判定店主承擔60%的責任,消費者承擔40%的責任。
郭婷婷建議,「擼貓」店的店主應當主動放置警示牌,並向消費者強調「擼貓」的注意事項,以免發生意外。另外,消費者也應尊重「擼貓守則」,以免被貓咪傷害。(記者 李菁 莊麗祥 文/圖)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