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圈復興之戰——達音科禪測評

2021-02-20 耳機吧羊駝

哇。。。動圈的發展還真的是。。。日新月異。。。

這是我聽到禪的第一感受。

大概也就在十年前,你能想到當時討論最多實力最頂級的動圈入耳來自哪個品牌麼?魔聲的,銅渦輪。。。就是那個當年和Beats合作出了臭名昭著的麵條、solo、死丟丟後來又分開的魔聲Monster。魔聲銅渦輪倒是不一樣,熱情飽滿低頻突出,可以看做美式調音的代表,解析也代表著當時動圈的最高水平。然而這個「最高水平」實在有點矮子裡面拔將軍了,和雙單元動鐵旗艦還能鬥一鬥,到了UM3X,W4這些新一代動鐵旗艦出現之後,就不太夠看了,只能靠調音特色來爭取一點顏面

再後來就有了一代圈王EX1000,終於可以在解析力上與當時的動鐵旗艦們相提並論了,然而這一圈王,就王了好多年,幾乎成了動圈的最後信仰,當時普遍的看法是動圈素質就這樣到頂了,上不去了,先天限制,而動鐵則可以繼續六單元八單元十單元不斷地給人想像空間。。。那幾年,應該算是動圈的至暗時刻。

然而,圈黨永不為奴!厚積之後終於還是有薄發。

在幾年的技術積澱之後,終於市場上開始出現了各種新材料的高素質動圈膜片及最終的成品單元方案,從早期的DITA Truth全面壓制EX1000,到前兩年的神圈獨領風騷,再到這兩年的萬元動圈井噴。用某打死不做圈鐵的硬核老闆的話說,現在這些動圈啊,隨隨便便打打六單元八單元動鐵沒什麼問題了。

然而對我來說什麼才是動圈真正的全面復興呢?是萬元動圈秀完肌肉之後開始的高素質動圈單元普及,是頂級膜片的技術下放,是在次旗艦甚至中端對動鐵的全面對位甚至超越,是這些隨便打打六單元八單元的動圈們憑藉新技術的解析力優勢和傳統優勢的調音,真的去弄那幫動鐵!幹他們啊!

於是就有了今天要說的:禪。

鎂合金單元球頂,最新的技術,這是第一款應用;上面有一層氣象沉積納米晶體鑽石鍍層,同樣是最新的技術,剛性和聲學效果遠優於已經開始普遍應用的DLC也就是納米類金剛石塗層;高分子柔性獨立懸邊,提供高於傳統振膜的衝程,保證低頻和動態;最後,1.8T的磁通量,對於提升聲音現場感和降低功率需求都有極大的幫助,當年在頭戴上才能實現的所謂特斯拉級別的單元,現在耳塞已經輕鬆超過了這個標準。還有外殼的疏油塗層,還有八芯古河單晶銅鍍銀線,還有W形振膜設計,還有。。。

以上所有的這些單元技術加在一起,完全是一個標準的萬元旗艦新品的技術配置,然而達音科給他們這隻新品定價到了。。。

4599。。。

顫抖吧動鐵們,因為動圈來找回場子了!

為了能在預售開始後第一時間讓大家看到一個比較有參考性的測評,手頭這條禪已經超高強度煲機了四到五十個小時,不算完全煲開因為這類振膜對煲機時長有比較變態的需求,但也算開聲了,現在來具體說說這隻塞子的聲音吧。

首先說整體風格,兩個字:自然;三個字:高素質;四個字:忠實還原。

這就是我之前說的動圈的傳統調音優勢,它就是可以做到比動鐵更雲淡風輕更不爭不搶,沒有解析支撐的時候會顯得糊、淡、散,聽著著急。但是解析力跟上來之後,這個味道會讓人上癮,會讓人發現音樂正常的音色和感覺就是這樣,再聽回動鐵之後很多型號會覺得有種「你急什麼啊」的不適應。

分開三頻具體看看。首先低頻比較強調下潛深度,量感適中,質感比較偏向蓬鬆,有存在感但沒有侵略性,不會過於凝聚和生硬,和整體自然的聽感比較一致,但是如果是追求低頻猛和衝的燒友可能會覺得不太過癮。

人聲的厚度不錯,質感很好,味道非常講究中正還原,沒有明顯的偏向和染色,位置也是適中,厚重或滄桑向男聲會非常對味,女聲偏向收斂和控制,齒音消除的很好,口型和音色的還原都非常真實自然,所以流行人聲方面來說一定不是人聲毒塞,但卻會讓你覺得人聲就應該是這個味道。

高頻方面我認為是一大亮點,應該是得益於新型材料的應用,高頻的實際延伸高度是目前單動圈中最頂級的水準,動鐵高頻強動圈低頻好的刻板印象需要打破一下了,禪的高頻風格說起來其實和達音科家另一款性價比爆棚的SA6有一點接近,非常強調這種自然的向上延伸,沒有任何明顯的凸起,從中頻到中高再到高頻的銜接極其順滑,高頻的聲音細節和泛音也都極為豐富。然而這些效果的達到卻不憑藉單純的增加高頻能量,相反,禪的高頻線條感和SA6一樣是偏向纖細的,沒有太過頭的光華感,樂器結像也非常纖細,這其實是對現場效果的更忠實的還原。在很多耳塞尤其是素質幹強調的有些過頭的耳塞上面,我們能夠聽到極為硬朗粗大的樂器線條和形體,這其實在真實的樂器演奏當中是不會出現的。

聲場表現方面,禪聲音整體的寬鬆自然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整體聲場的規模,寬度和深度都是頂級的水平,另外樂器結像偏向精細,形體清晰且定位準確,層次非常明晰。

聲音介紹的最後要額外說一點耳塞套的選擇,上面測評的聽感都來自於原配的灰色套,之前展會官方用的也是這對。素質最高整體最通透也最中正自然,很有禪味,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搭配。但是如果你想在參禪之餘體驗下人間煙火,可以試試不起眼的小透明袋子裡裝的那一組白色透明套,我稱其為人聲套。禪搭配上這個套子的聲音少了些淡泊,多了些人情味,整體都要向暖向厚一些,就有些SA6的味道了,兩端的延伸自然感和聲場規模則又比SA6更好不少,對我來說是一個更日常的聽音口味,各有意境,諸君自取。

所以總體評價禪這條塞子的聲音特點,是追求寬鬆大氣和對各頻段音色的中正還原,整體溫潤自然,不硬不刺,瞬態出色背景乾淨,透明度極佳。但相對的,在密度和厚度方面只是適中,因為如果加的太多,聲音整體感覺可能會開始變得粘稠,失去了本身調音追求的「禪味」。根據這種聲音特點,我認為禪最擅長的應該是器樂尤其是對高頻回放效果要求比較高的器樂Solo,另外對於低頻氣勢要求不過於變態的古典大編制和室內樂都能夠表現得非常好。其次是聽音經驗較為豐富的燒友,尤其是對於音色「正確性」有較高要求的玩家,會對禪這種從容不迫的高解析準確還原如獲至寶。

那麼禪不適合什麼呢?我認為它不適合聽音口味比較偏向暖厚濃鬱的燒友,另外,追求低頻衝擊力的,喜歡高頻線條硬朗光華感強的,愛好調音比較激進的,這些聽音取向在禪身上可能都不太好得到滿足。所以即使禪本身聲音明顯超出其價格檔次,且我對於禪的調音也極為讚賞,但還是要把它推薦給更加興味相投的用戶

所以其實又回這個名字了:禪。極其詩意的一個名字,一隻聲音自然清澈的動圈配得上這個名字,但終究是要有心性和修行的人,才能參到那禪中之味。這樣一隻被旗艦級新技術武裝到牙齒,在中端價位上與動鐵短兵相接的耳塞,出場之後的打法卻有些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意味,何也?所謂:「智者不銳,慧者不傲,謀者不漏,強者不暴」也。

以上,

By:羊駝

相關焦點

  • 「耳邊評測」偈語如歌——達音科 禪 體驗分享
    散人按:盤點2020年HiFi市場中出現的器材,我們不難發現,單動圈耳塞正成為當下一股強勢的力量。其中,達音科於年末發布的新品「禪」,則是一款醞釀許久、吊足了燒友胃口的新耳塞。在諸多新技術的加持下,禪以較為全面的綜合表現,成為其價位段中值得一聽的一款器材。
  • 今日方知我是我——達音科「禪」林氏評測
    然而厚積之下未必薄發,去年的達音科,它開始不一樣了,或者說在許多人眼中真正的達音科回來了——無論是17th對於新型動圈的激進嘗試,還是玥對於鈹振膜的大膽突破,都顯得鋒芒畢露,卓爾不群。而且這還不算完,達音科仿佛是把積攢許久的鬥氣值爆了出來,完全沒有半點停歇的意思,這不,最新款的「禪」,又來到了我們面前。
  • 聽過達音科的「禪」,我悟了
    看這琳琅滿目的一攤,萬多塊的耳塞又能有幾款配件豐富程度可與之相比呢?「禪」的單元部分造型設計比起SA6要「DUNU」很多,形狀與「玥」基本一致,但面板部分由凹面改為錐面並增加了一條垂直於MMCX母座的氣孔。
  • 耳機測評——達音科17th周年紀念款入耳式耳機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聽感來自於達音科去年推出的十七周年紀念版17th。 這方面,我一直覺得飛傲和達音科是乏善可陳的。 飛傲怎麼樣,不關這個帖子什麼事,達音科的這條17th卻讓我對達音科的印象稍有改觀。 17th是我聽過的達音科耳機裡面最有樂感的,聽起來挺舒服的。
  • 達音科TITAN 5新品測試:可能會上癮的音樂鈦毒
    做產品講的是態度,做音頻類產品更應該有負責任的態度,那麼此次筆者為大家分享的這款新品TITAN 5,來自於有10餘年專業耳機研發、製造及銷售一體化運作經驗的達音科技,也就是被燒友圈所津津樂道的達音科(DUNU),應該說現目前達音科除了主推自家的耳機產品而外,還替索尼和森海等國際大牌OEM過不少耳機產品。
  • #耳邊評測#窮妙「極」巧——達音科DK4001的前世今生
    當然,也少不了這款比哪吒三太子還要墨跡的達音科DK4001。在經過4年多的打磨後,他所呈現出來的最終模樣,究竟能否對得起燒友們的翹首期盼呢?最後要贊一贊的就是達音科發明的自鎖式快速可換插頭了。在耳機口還沒能找到統一標準的今天,我們被4.4平衡口2.5平衡口3.5平衡口和3.5單埠搞得頭昏腦漲。達音科的這款可換插頭雖然沒能解決出門帶一堆插頭的困境,但至少讓我們可以一條耳機走天下,也不用擔心轉接過程影響音質了。轉接頭本身做工很好,無需擔心接觸不良或是不耐用的問題。
  • 輪迴復興中的動圈——Acoustune HS1650林氏評測
    以換能原理而論市面上的耳機/耳塞真正到了百花齊放的地步之時,卻又出現了另一派可以被稱之為「回歸運動」的聲音,此一派別樸素而復古的指出:其餘換能原理雖然新鮮而各有優勢,然而聲音最顯自然的換能原理依然是看起來稍顯老土的動圈式,並且動圈式並非做不好,有水平一樣可以做出極高的素質。
  • #耳邊評測#用器材詮釋聲音——達音科DK4001兩月體驗談
    ,達音科也早已不是當年的長城哈弗,少了這麼個業界巨頭,當下還在堅持做圈鐵的廠商也都是當年一路上活下來的,大伙兒各憑本事吃飯,不存在啥在圈鐵領域裡誰比誰更有淵源之類的。這個在主流的圈鐵分頻方案裡就很少見了,或者說如果你主要拿來聽流行人聲這一類音源的話,把它理解為一個圈塞好像也不為過2333…當然也可見廠商對這一枚動圈單元有著相當的自信。2.腔體採用了液態金屬(鋯合金)來製作;在耳塞裡最先採用這種物料來製作腔體的是ALO CAMPFIRE AUDIO的VEGA(織女星)和LYRA2(天琴2)。
  • 達音科DK4001【極】火前留名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本期主角達音科DK4001也就是【極】,自從8月份它在武漢正式首發亮相以來,隨後的這漫長的等待終於要熬到頭了
  • 【燒友點評】【舅舅聊HIFI】達音科DUNU T5耳機
    達音科DUNU T5的分享文早在前幾天就寫好了,無奈最近幾天北方人民生活在仙境之中,經常站在一單元門口看不到二單元有何動靜
  • 理想主義者的執念——凱音C9測評
    所以今天這篇測評,我們就純粹來說說聲音。在具體說C9之前,我想先講一個聲音驅動性的問題。其實大家應該也都能夠感覺到,廠家往往在發布自己的耳塞型號的時候,是比較諱言其驅動性的,一般都會講自己的產品對驅動力需求不高,很容易出好聲。而我們在做測評的時候,對於「能推」的標準也不會太高,只要感覺不侷促,不粘滯,聲音整體完整性OK就算能夠推動了。
  • 【轉載】理想主義者的執念——凱音C9測評
    所以今天這篇測評,我們就純粹來說說聲音。在具體說C9之前,我想先講一個聲音驅動性的問題。其實大家應該也都能夠感覺到,廠家往往在發布自己的耳塞型號的時候,是比較諱言其驅動性的,一般都會講自己的產品對驅動力需求不高,很容易出好聲。而我們在做測評的時候,對於「能推」的標準也不會太高,只要感覺不侷促,不粘滯,聲音整體完整性OK就算能夠推動了。
  • 《喪屍之戰》綠色度測評報告
    綠色遊戲測評報告:《喪屍之戰》綠色度18+。2D策略類手機遊戲。遊戲中存在可直接提升人物能力的道具設置及vip設置,可直接影響人物能力高低。 該報告從2016-09-24開始進行第一次測試。 綠色遊戲測評報告:《喪屍之戰》綠色度18+。2D策略類手機遊戲。《喪屍之戰》是一款以策略遊戲為主的手機遊戲。玩家在遊戲中攻城略地就是該遊戲的主要內容。遊戲適齡提示:12+。
  • 捍衛動圈尊嚴 拜亞旗艦耳塞榭蘭圖評測
    這幾年動圈耳塞式微是個不爭的事實,高端耳塞動鐵、圈鐵幾乎呈橫掃之勢,昔日高端動圈耳塞的輝煌已不復存在。隨著技術的進步,動鐵和圈鐵的表現越來越優秀,不斷在克服著自身的缺點,反觀動圈耳塞,說原地踏步可能有點嚴重,但沒什麼明顯的進步卻是有目共睹,素質上被動鐵和圈鐵碾壓,很長時間沒什麼能拿的出手的高端耳塞了。
  • 2019年隨身HIFI器材年度私榜推薦之【耳塞篇】
    相比DK3001Pro來說,我個人覺得DK2001更加適合喜歡流行樂的用戶盲狙,它擁有更加充沛的低頻下潛、中頻的厚實度,相比DK3001Pro來說,DK3001Pro是達音科過去的圈鐵型號中比較典型的清爽、潤澤的風格,算是一個全面升級硬體配置後的集大成之作
  • 透明、動圈、可換線的Hi-Fi耳機你見過嗎?興戈覓澈MT3測評
    覓澈MT3依然採用了興戈之前推出的廣受好評的「銅雀Pro」系列核心動圈,擁有高分子複合鍍鈦振膜,N50強磁路組合、黃銅抑震環等配置。並且MT3通過了JAS日本音頻協會的「Hi-Res Audio(高解析度音頻)」產業標準認證。
  • 奔跑吧兄弟3家族復興之戰全新劇照
    奔跑吧兄弟3家族復興之戰全新劇照 (/17) (共17張) 2015-12-11 15:15 來源:新浪網我要評論(0) 本周,「奔跑團」將和嘉賓們繼續「家族復興之戰」,在古堡中探尋「繼承人」和「外族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