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義大利海軍是僅次於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的第五大海軍強國,擁有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作戰力量。
義大利海軍艦隊,是以戰列艦、7艘特蘭託級、扎拉級和波爾薩諾級在內的重巡洋艦為主,雷擊艦和護航艦為輔;儘管在戰爭初期時,義大利海軍活動頻繁,曾多次與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交手,但戰績卻乏善可陳。
在役的主力戰列艦共有7艘,其中,艦長186米,寬28米,滿載排水量2.9萬噸的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3艘,分別為加富爾伯爵號、朱利奧·凱撒號、萊昂納多·達·文西號。
艦長186米,寬28米,滿載排水量2.9萬噸的2艘安德烈亞·多裡亞級戰列艦,分別為安德烈亞·多裡亞號和卡約·杜伊利奧號。
3艘艦長237米,寬32米,滿載排水量4.3萬噸的維託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分別為利託裡奧號、羅馬號和因佩羅號。
羅馬號,1943年9月9日,與其姊妹艦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在航行至撒丁島附近海域時,遭到昔日盟友德國空軍的猛烈襲擊,分別被兩顆無線電控制的重磅制導炸彈重創,最後斷成兩段並沉沒。
因佩羅號,在義大利投降後,曾被德國當作靶艦;1945年2月20日,被盟軍轟炸機炸傷,戰後在威尼斯被拆毀。
加富爾號,1940年11月11日,在塔蘭託港,被英國皇家海軍發射的一條魚雷擊中,沉沒以後,打撈上來將大部分武備拆除。
此外,佩羅號,則一直在船廠未完工;其餘倖存的維內託號、利託裡奧號、朱利奧·凱撒號於1943年9月9日,駛往由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
維內託號,1950年在拉斯佩齊亞拆毀;利託裡奧號於1948年6月退役,此後在拉斯佩齊亞被拆毀;朱利奧·凱撒號在戰後被賠償給了蘇聯外,至60年代時即被拆毀。
1942年底,由於嚴重缺乏燃料,義大利強大的戰列艦,便在地中海上銷聲匿跡,因此,昔日強大的義大利艦隊,無法進行大規模行動,直至戰爭結束,義大利海軍在海戰中,就再也無所建樹。
1940年11月11日,英軍皇家海軍夜襲塔蘭託軍港,擊沉擊傷義大利海軍3艘戰列艦3艘、2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以後,原本處於優勢地位的義大利海軍慘遭敗績,就此元氣大傷,讓英國皇家海軍就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權。
但義大利空軍卻用魚雷轟炸機,對地中海上的英國皇家海軍實施了有效攻擊,取得了比義大利海軍好得多的戰績,僅在1943年,義大利空軍就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3艘驅逐艦、1艘護航炮艦、1艘輕護航艦、1艘坦克登陸艦、15艘貨輪。
此外,義大利空軍還擊傷了英國皇家海軍1艘戰列艦、1艘航母、6艘巡洋艦、1艘驅逐艦、1艘坦克登陸艦、3艘輔助艦艇、6艘貨輪等。
儘管義大利海軍水面艦隊實力,要遠強於盟友德國海軍,但義大利海軍卻沒有什麼戰績可言,除了沒有航空母艦和艦載雷達以外,義大利海軍官兵的戰鬥意志和指揮能力,都不如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
此外,義大利海軍儘管擁有7艘戰列艦、7艘重型巡洋艦,但大都是老舊的艦艇,新型的維託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缺乏夜戰能力,缺乏長期的陣位訓練,艦員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在塔蘭託被英國皇家海軍重創以後,就一蹶不振,至義大利投降都未能恢復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