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西遊記》中的白骨精為何只變化了三次,就再也難一匯聚成人形了呢?為何不能變化四次或更多?
還有,悟空「三打」白骨精有何寓意?既然明明知道師傅是肉眼凡胎,不理解他的「行兇為善」,他為何不選擇「明哲保身?」而是一再觸及師傅的底線自討苦吃?
1、三次方為「圓滿」,堅持便是修行有句話叫「再一再二不再三」,也就是說,一個人犯錯,不能一犯再犯,以犯再犯就不可原諒了,底線便是第三次。
而孫悟空,明知道師傅肉眼凡胎,不認識妖精,也明知道師傅對於他第一次「行兇傷人」已經十分惱怒,為何還要堅持第二次?第二次打死白骨精變成的老婆婆時,唐僧就已經崩潰了。
唐僧開始念緊箍咒,疼得悟空滿地打滾滾,再三告饒。即便如此,當悟空第三次看到白骨精變成的「老頭兒」來傷害師傅時,還是毫不猶豫地舉起了金箍棒。將「老頭"一棒子打死了。
其實,悟空很清楚——他第三次犯戒的後果會有多嚴重。師傅是一定會狠念緊箍咒的,而且,懲罰力度一定比第二次更狠!但他還是為了保全師傅、不計後果地把妖精給打死了。
這次妖精真的死透了,沒再變化成其他人像來迷惑唐僧。但悟空也已經精確踩雷,唐僧惱了,執意要跟他斷絕師徒關係,將悟空徹底逐出師門,再也不要他了。
很多人就不明白了,攤上這麼個糊塗迂腐的師傅,還這麼忠心耿耿地幹嘛?悟空為何不在第二次的時候就選擇明哲保身?
索性讓妖怪把師傅抓了去吃點苦頭,然後再去救他,那時候他就能識別好賴人了。一向猴精的悟空,為何此時卻犯糊塗,非要跟師傅頂著來?自己費力不討好不說,還被無辜懲罰,承受皮肉之痛?
這就是佛家「修行」的宗旨,只要認準是正確、正義的事,哪怕明知會被人誤解、甚至承受種種流言與傷害,也依然要堅持去做。如果只會見風使舵、明哲保身,那他就永遠都修不成「正果。」
2、給唐僧的啟迪唐僧之所以堅持趕走悟空,完全是被白骨精蒙蔽了,他中了白骨精的離間之計,因為他看到了「佛旨」——「惡徒不除,難取真經。」這恰恰戳中了唐僧的軟肋和痛點。
唐僧內心最大的理想就是求取真經,一旦有人以此做幌子來恐嚇唐僧,唐僧就很容易上當受騙,心智蒙塵,以至於善惡不分、是非不辯了。淪為這樣的人,其實就已經失去了取經的意義。無異於買櫝還珠、捨本逐末。
修行到一定境界的人,最寶貴的就是擁有了一顆善良公道而明亮無塵的心,心明則眼亮。而目前的唐僧顯然修行的還不夠,所以才容易被自己的貪慾蒙蔽心智和眼睛。善惡不辨、人妖不分。
他急於求成,急於達到自己的理想和願望,生怕悟空壞了他的「大計」,所以,不分青紅皂白就把悟空趕走了。連解釋的機會都不給。
最後唐僧還是被黃袍怪洞裡——白骨夫人的軍師給揭露出一切。唐僧這才知道是自己冤枉了悟空,那三個貌似好人的人,居然都是白骨精變化的。
這件事給唐僧的啟迪是:不管任何人打著佛祖的旗號來離間你們師徒關係,你都要擦亮眼睛堅守內心,給下屬以信任和機會。一個團隊如果一直搞窩裡鬥,相互不信任,相互撕咬傷害,那這個團隊註定走不遠也做不長。
3、白骨精為何只能變化三次,而不是更多次?因為人只有「三魂七魄」,死去之後,三魂猶在。
人正常死亡之後,有一個「往生魂」(主靈魂)回天界,可以去投胎,第二個魂入墓成了「守屍魂」(肉體魂),陰宅風水就是通過「守屍魂」影響子孫後代,第三個「因果魂」(覺魂)根據在世時的功德上天堂或下地獄。
「守屍魂」(肉體魂)一般經過三個元運540年後,能量就轉化不存在了。「火葬後只剩骨灰是沒有守屍魂的」,對後代影響力很少。
而白骨精,死後腐爛成一具骷髏,這說明,她死後並沒有被火化,所以,她有三魂:「往生魂、守屍魂與因果魂。」
在遇到唐僧以後,她如果吃了唐僧肉,就有可能借屍還魂,重獲新生,而且還能長生不老,所以,她不惜冒著魂飛魄散、萬劫不復的風險去捉唐僧。
結果,她用三個「魂」分別變成了村姑,老婆婆與老公公。不料卻被悟空一一給打散了。以至於令白骨精的魂魄徹底消散,再難聚攏。
悟空每打死一個人,白骨精就要「死一魂」,打了三次,也就代表著「三魂全滅」,這樣一來,白骨精是再也無法聚攏成人型來禍害唐僧了。人只有三魂,所以,白骨精只能變化三次。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歡:
封神榜:怪不得紂王會對妲己愛若珍寶,看妲己有何不為人知的長處
羋月傳:難怪孟嬴會改變心意出嫁老燕王,看贏夫人對她說了什麼?
羋月傳:難怪莒姬如此聰慧睿智有見識,你看她是什麼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