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時報:【8月最強】林超賢歷時15年打造的《破風》到底是什麼鬼!

2021-02-14 神州傳媒



【好消息!關注+轉發送電影票】即日起,關注「神州傳媒」轉發本條微信在朋友圈並截圖發送消息至「神州傳媒」微信公眾平臺,就有機會獲得在芝加哥上映的《破風》(TO THE FORE)電影票2張(本輪抽獎5份,共10張)。

《破風》芝加哥上映時間及地點:

8月7日

AMC RIVER EAST

322 East IllinoisStreet,

Chicago,IL

電話:312-596-0333

口碑爆棚!全國279家影院超前點映一秒售空!

由林超賢歷時15年精心打造,由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陳家樂、歐陽娜娜、連凱等當紅明星主演的--《破風》將於8月7日在芝加哥正式上映。據悉,該片於7月31日和8月2日在內地279家影院開展超前點映,預售票瞬間被搶光。經過前期的多場試映,笑聲、歡呼聲、掌聲不斷,影片獲空前好評,被贊8月最強、暑期又一部良心佳作。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火熱的《破風》到底是什麼鬼?

「破風」一詞,源自自行車比賽中的「破風手」。在比賽中,「破風手」負責為車隊主將「衝線手」擋風阻、卡車位,為衝線手在衝刺前保存體力、創造最有利的衝線環境。因此,每個隊的「破風手」都是衝線前的開路先鋒又是衝線時的幕後英雄。「破風」一詞包含了勇敢前行和默默付出的雙重含義。

一支車隊通常有6至9個人,視乎賽事的距離及比賽規則。

-- 衝線手

又稱領騎(leader),每隊只得一位,由最有機會拿到好成績的隊員擔任。他全程會由隊友護航,目的是減少風阻影響、體力損耗和敵方騷擾,直至衝線前2、300公呎,才由車隊中突圍作最後衝刺,故該名車手一定是最具爆發力。

-- 破風手

車隊中最多隊員擔任的崗位,會有主次之分。主要工作是走在車隊最前面,替衝線手擋去路程上的風阻,讓他保留體力到最後作衝刺用。隊友間同行時通常會緊貼在一起,形成一個主車群,以減少阻力。破風手另一工作是誘敵,有時會突然加速以拋離對手,敵方不想被拉開距,亦會派破風手迎戰,以保持整體速度及節奏。若誘敵成功,對手會提早消耗體力,影響衝線成績。比賽期間有任何變量,都要靠破風手的經驗和默契去處理,他們就如戰場上的狙擊手,要留意賽道上的一草一木,目測風向和風速。

-- 後勤

又稱勤務,一般由沒有可能拿到好成績的隊員擔任,主要是為衝線手及破風手服務,從服務車上取水和食物分發給大家,有時亦會兼任破風手工作。


在華語電影界,不走尋常路的林超賢一直在以「破風手」的姿態,林超賢一直在挑戰人生的極限,探索電影類型的更多可能。他說:「我喜歡拍別人沒拍過的電影。」

《激戰》一片,2個多小時全程無尿點的緊湊情節將幾代搏擊手的每一絲重點搏擊要素全面展現,讓觀眾跟著演員一起神經緊繃至最後一秒。這次依舊是把演員榨乾的節奏,但他每次又都難能可貴的挑戰出新花樣,著實令人佩服。

從《激戰》到《破風》,林超賢讓觀眾看到了運動的精彩與魅力。業內人士看過影片都表示:「《破風》是中國電影藝術與電影工業的完美結合,建立了華語電影工業新標杆。」影片將大家熟悉的單車騎行拍出了極限運動的感覺。影片極富速度感的畫面、燃到爆的單車賽讓觀眾大呼驚喜,彭于晏、竇驍、崔始源揮汗如雨、肌肉顫抖、「肉包鋼鐵」的帥氣迷倒眾人,緊張刺激、風馳電掣、血脈賁張的節奏讓人慾罷不能,美如畫的風景、好聽到想跳的配樂讓人大呼過癮。「破風」而來的好評刷爆社交平臺。

還有專業人士說:

--「高速攝影近距離拍攝的鏡頭非常棒,速度感拿捏得特別到位。看完影片,覺得單車運動特別迷人。」

--「《破風》將單車賽拍出動作大片的感覺,不僅填補華語體育電影的空白,同時還讓青春片上了一個新高度。」

影片拍攝橫跨歐亞十城,每個城市都有腎上腺素爆棚的精彩賽車和扣人心弦的故事。尤其是在高雄那場沒有停歇的賽車戲中,《破風》劇組史無前例地獲允在高雄主要路段封街13公裡。林超賢說:「光部署這場戲就用了近一個多月的時間,那場戲需要溝通350個路口,有近300輛單車組成的車陣要布局,還要協調幾百人的觀眾。」雖然劇組獲得了3天的拍攝時間,但每天只有上班高峰前的2個小時。戲裡戲外,他們都在跟時間賽跑。

在《破風》中,不管是42度的騰格里沙漠,雪花飄舞的瑞士馬特洪峰,還是峰迴路轉的梅山36彎,所有主創都親身上陣騎車狂飆,拒絕替身。撞車、摔傷、連環車禍,緊張刺激令人腎上腺素飆升。因為單車賽隨時面對意外,眾主創都多次負傷,甚至慶幸自己沒出問題,活下來了。林超賢說:「我自己拍過很多年動作片,但沒試過像《破風》受傷那麼嚴重。」影片中,彭于晏、竇驍、崔始源在極限賽車中又帥出了新高度,每一次轉彎、每一次加速、每一次衝線都英姿颯爽,令人心動。很多業內人士和觀眾在看完影片後都表示:「《破風》 是『中國版的《速度與激情》』,車陣布局獨特,節奏感特別強,燃爆了。」


電影《破風》講述了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陳家樂等人熱血賽車、超越極限的故事。該片是導演林超賢歷時15年打造的心血之作。經過近期的多場試映,《破風》一路獲贊口碑爆棚。 從「帥翻天,無尿點,笑點密集,良心佳作」的普遍定義,「質感上乘,節奏明快,剪輯流暢,配樂超讚」的專業評價,到「緊張刺激,血脈賁張,燃到炸裂,角色代入感強」的直觀感受,再到「填補了華語體育電影的空白,讓青春片上了一個新高度,電影藝術與電影工業的完美結合」的產業定論,無不滿溢著驚喜與讚譽。而這部用血和汗拍出的的影片,不僅是「商業性、藝術性、娛樂性」三者完美結合的誠意佳作,院線大片美學標杆,更開啟了華語體育大片的全新格局。

--

《破風》使用說明

電影資料


《破風》林超賢作品


出品:英皇影業有限公司、恆大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聯合出品:愛奇藝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蘇寧環球股份有限公司、

華策影業(天津)有限公司

攝製:火紅電影有限公司

出品人:楊受成、柯鵬

聯合出品人:龔宇、吳兆蘭、趙依芳

製片人:利雅博、孫倩

聯合製片人:李巖松、鄭珺、傅斌星

行政監製:鄭小亮、竇黎黎、劉月、萬娟

行政策劃:祝菡、楊向華、許波、周樺宸

監製:梁鳳英

導演:林超賢

領銜主演:彭于晏、崔始源、竇驍、王珞丹

主演:陳家樂、歐陽娜娜

特別演出:連凱

故事:林超賢

編劇:林超賢、林逢、侯穎桁

攝影指導:陳楚強(H.K.S.C.)

燈光指導:鄒林

航空拍攝:蔡嘉嶺

美術指導:林子僑

服裝指導:黃家寶

武術指導:黃偉亮

原創音樂:黎允文

剪接:陳祺合、潘雄耀、彭正熙

單車技術教練:仇多明

世界級單車職業隊顧問:Mauro Gianetti


故事大綱

一場職業的單車比賽,車手們猶如「特種部隊」,擁有周詳的作戰部署,主攻(衝線手)、掩護(破風手)、支持(後勤),隊員間各司其職。比賽時更要嚴守戰略,服從命令。勝負榮辱,不在個人。

炫光隊(Radiant)擁有韓籍天才車手鄭知元(崔始源 飾),在隊中擔任衝線手,表現獨當一面,連新人王仇銘(彭于晏 飾)與邱田(竇曉飾)也被鄭的驚人爆發力所臣服,甘願當他的「破風手」,為他製造衝線機會。三人的完美配合,最終令炫光隊戰勝強敵幽靈隊(Phantom)。

然而衝線手只得一人,能站上冠軍臺接受掌聲的亦只有一位,當鄭以勝利者姿態領獎時,臺下二人明白到破風手再出色都只是破風手,三人一直合作至鄭知元受傷。其後因為車隊經費問題,三人惟有分道揚鑣由隊友變成對手,升上了二級加入了不同隊伍

各散東西後,三人各自有著不同經歷,分別在挫敗下成長。最後,一場賽事,三人重遇,到底誰能劃破逆風,創造奇蹟?成為最終的王者?



人物介紹


本屬於衝線型選手,擅長下坡和轉急彎。在未當上炫光隊(Radiant)成員前,已排名在前端位置。然而,運動員總希望遇強愈強,當仇銘收到同是三級車隊的Radiant選拔破風手時,大感興趣,因為他目標是要跟隊中的韓國「車王」鄭知元一較高下。在仇銘協助下,鄭知元屢奪佳績。可是頒獎臺上獲榮耀的就只有鄭一人,不知不覺間,對輸贏的執著漸漸侵蝕仇銘對單車的初衷。為了贏,他開始不惜犠牲隊友、兄弟,更犧牲了愛情……

韓國人,屬於冷靜的全能型車手。表面上冷酷寡言,其實為人有情有義。他命運中的伯樂是單車教練立哥(連凱 飾),得知立哥找到資金成立三級車隊炫光Radiant,鄭二話不說,不理已獲二級車隊的邀請,也要歸隊。在隊中,他遇上一個和他同樣充滿好勝心的車手仇銘。一年間,仇銘成為他最得力的破風手,和他建立了亦敵亦友的關係。看著仇銘漸漸追趕上自己的實力,鄭深知終有一天,會跟他在比賽場上一較高下。

炫光隊的破手風,縱然不屬風頭人物,但其率直性格仍深得同伴歡心。他最擅長是在衝線手前為其擋風、插位,由於他的衝刺能力受天生偏弱的心臟所限,一直未能當上衝線手。他跟仇銘本是最好拍檔,但因為同樣愛上詩瑤(王珞丹飾),令二人頓變情敵。炫光隊解散後,邱田曾加入其他車隊,但心臟負荷成為他發展的最大障礙,為急於表現自己,想在成績上超越鄭知元及仇銘,不惜用盡所有方法去增強自己的心臟機能,而那份求勝心切慢慢成為邱田最大的敵人。

來自中國的女子場地賽單車選手,獲臺灣教練賞識,成為 Virgo 三級女子場地賽的車手。經過大半年的努力,詩瑤成為新冒起的女車手。可惜詩瑤患上肺栓塞,經過多次治療仍未完全根治,更令詩瑤對單車賽事產生陰影,一直未敢復出比賽。同一時間,詩瑤遇到仇銘和邱田,兩位同樣傾慕她,更在最失意時先後出手扶持替她渡過難關,令她重新踏上賽場。兩位皆對自己有恩,不過由此至終,最愛的其實只有一人。

仇銘離開炫光隊後,加盟另一支二級賽的車隊。由於當時仇銘於業界內已薄有名氣,進入車隊後立即成為衝線手,令原本的主力Simon被逼要擔任破風手位置。由於心有不甘,Simon不單刻意沒有做好破風手的職責,更經常設計陷害他,希望從他的失敗搶回自己的位置。

炫光車隊的領隊,車隊以家庭式經營,因缺乏經費,要一人身兼數職,包括教練、經理人,甚至要四出尋找資金維持車隊開支,後來車隊更因經費不足被逼解散。

立哥女兒,17歲。以副領隊身分跟爸爸一起管理車隊,小小年紀已是車隊的工程師,隊中事無大小都由她打點,有小管家的典範。


單車賽事入門

《破風》的拍攝,可謂涉獵了不同種類和場地的單車賽事,由場地賽到公路賽再到較少人認識的麥迪遜賽,都逐一呈現。單車賽看似是一場個人比賽,實情是團體表現的成果,各隊友間在賽事上的崗位及職責,絕對是勝負關鍵。

車隊分工

一支車隊通常有6至9個人,視乎賽事的距離及比賽規則。

-- 衝線手

又稱領騎(leader),每隊只得一位,由最有機會拿到好成績的隊員擔任。他全程會由隊友護航,目的是減少風阻影響、體力損耗和敵方騷擾,直至衝線前2、300公呎,才由車隊中突圍作最後衝刺,故該名車手一定是最具爆發力。

-- 破風手

車隊中最多隊員擔任的崗位,會有主次之分。主要工作是走在車隊最前面,替衝線手擋去路程上的風阻,讓他保留體力到最後作衝刺用。隊友間同行時通常會緊貼在一起,形成一個主車群,以減少阻力。破風手另一工作是誘敵,有時會突然加速以拋離對手,敵方不想被拉開距,亦會派破風手迎戰,以保持整體速度及節奏。若誘敵成功,對手會提早消耗體力,影響衝線成績。比賽期間有任何變量,都要靠破風手的經驗和默契去處理,他們就如戰場上的狙擊手,要留意賽道上的一草一木,目測風向和風速。

-- 後勤

又稱勤務,一般由沒有可能拿到好成績的隊員擔任,主要是為衝線手及破風手服務,從服務車上取水和食物分發給大家,有時亦會兼任破風手工作。

賽事類別

戲中主要拍攝了場地賽、公路賽和麥迪遜賽,三者各具特色。

-- 場地賽

包括個人計時(男子1公裡、女子500米)、個人/團隊追逐(男子4公裡、女子 3公裡)、團隊競速以及爭先賽。我們熟悉的香港女車神李慧詩,便是500米計時賽和個人爭先賽的奪冠常客。由於爭先賽就如田徑場上的100公呎短跑,是速度的表現,特別受觀眾歡迎。

-- 公路賽

全世界的單車選手大致會分為三個級別,三級是選手海,人人都想從中冒起。二級是經篩選過,去到全職等級。一級是向世界進發,全世界約有二十多支一級車隊,亦是單車世界焦點所在。公路賽會根據級別決定比賽的日數,至少舉行2日,最多20多日。當中再細分為日賽、多日分段賽、個人計時賽、團體計時賽及個人賽,其中世界三大賽事環法(法國)、環意(義大利)及環西(西班牙),便屬於多日分段賽,以每分段的時間累計排列個人和團體總名次。

-- 麥迪遜賽

這是室內賽事,每次約有10隊參加者,每隊由兩名選手組成,進行約100圈競賽。兩名參賽者全程要不斷交替接力,當一位在場館底部鬥快時,另一位就要在場館頂部等待機會衝下來接力,每10個圈衝線一次,最後以領先圈數和衝刺積分確定名次。這亦是危險性最高的一個項目,因為接力的隊員要從場館的頂部,利用鑊牆的斜度增加自己的短程爆炸力,以追上底下的隊員,並利用手與手交接的動作,將力量傳送給隊友化成速度。每次比賽,全場有多達二十位選手在全速地進行交接動作,穿插左右,若有一人失平衡,很大機會做成嚴重意外,故導演由始至終最擔心就是這場拍攝。

15日的地獄訓練

拍完《破風》,幾位演員都不約而同以瘋狂或魔鬼來形容導演林超賢,因為他的力求完美精神不單在片場出現,就由開拍前半年的訓練課程已經開始。由於今次林導想以紀錄片形式拍這部劇情片,所有場面都謝絕替身,要演員親身上陣。所以事前一定要透過訓練,去熟習踩單車的技巧,以及鍛鍊出運動員的鬥志。5位主要演員,都要接受一連串由香港單車代表隊及職業單車手設計出來的課程。每日由上午9時到晚上8時,足11小時,最長的集訓日子更多達15日。當中包含了爬坡、操體能、練反應等。想要破風,就先要破這15日的地獄式訓練,以下是部分訓練內容。

爬坡道

-- 早上9時開始便踩坡道,最少兩小時,起初由三至四個山坡開始,隨後每日都會增加山坡數量,或將難度提升。

操體能

-- 吃過輕盈的午膳後,下午便進行體能訓練,除了加強小腿和大腿肌肉訓練,最主要是在滾筒上踩單車練平衡力。此訓練難度在於很容易會連人帶車摔倒,只有集中注意力向前踩,才可保持平衡。不過只要掌握到個中技巧,再踩公路時便發現不用花太多氣力去保持平衡,全身肌肉已可作自然反射,在路上可以踩得更快更省力。

練反應

-- 傍晚時分,當大家體能消耗得七七八八時,便要進行反應訓練。內容都是一些小遊戲,有時會鬥快做出一組動作,有時又會考驗左右腦的協調,例如教練說舉左手,你便要舉右手等。這些訓練是鍛鍊大家的實時反應,因為公路上有很多突如其來的事情發生,反應夠快分分鐘可救你一命。至於選擇在最累的時候進行,因為人在最疲倦時,腦筋反應最遲緩,如果連這刻都能保持高度集中力,比賽時便會有好表現。


80個受傷的故事

林超賢,香港著名動作片導演,動作片其中一個「特色」,是現場不時有演員或工作人員受傷的消息。不過林導也斷想不到,《破風》一套運動勵志片,會有80多位員工受傷的數字,破了他歷年紀錄,「其中有5、6位是嚴重至斷骨,那種危險是無論你做多少安全操施也避免不到。」雖是破紀錄,但這種紀錄,不破也罷。

最嚴重一摔︰陳家樂

家樂也有參加集訓,隨後又自行訓練多半年,算是準備十足的一位。可惜意外偏偏在他第一日埋位,拍第一個鏡頭時迎接他。家樂︰「訓練了很長時間,一直在等拍自己的戲份,所以一埋位,心情已非常高漲,一聽到Action,我的鬥心都爆出來!就似真正比賽一樣,踩得好快。」由於練習只得5、6個人,但拍攝時是要在車群中穿插,忘了要跟其他車保持距離,加上自己部車突然爆軚,在不發覺下繼續發力踩,於是整架車就彈起並翻過來,嘭一聲!頭和肩膊首先落地。「起初以為冇事,打算撐起身時,已發現動不得,心想應該是甩骹吧,直至醫護人員送我入院檢查,才知是鎖骨斷了三節,要鑲鋼板,至少半年做不到運動。」半年!戲都殺青了,即是不用拍,之前半年的訓練豈不浪費了?這一刻,家樂在醫院嚎哭了!

心有不甘,於是希望說服導演讓他重返劇組,雖然林導說會儘量等他,但他心知一套戲無可能等這麼久,家樂也不再靠說話去說服人,改用行動去證明自己撐得住。於是在入院第七、八日,安排了教練幫他做評核,自己就在一隻手的支撐下,坐上單車及做出平衡動作,然後再拍片給導演看。這份誠意終於打動了導演,讓他回劇組試拍,結果大部分鏡頭都一一完成。「當日我拍完一個鏡頭都會喊一次,喊不是因為痛,是因為我真的做到,人人都說我無可能在半年內上到單車,但我做得到,感謝上天給我力量!」

一日內三主角全摔倒

受傷的地方不限於拍攝現場,還有訓練過程,而且一摔便是三位。戲中女將王珞丹憶述當日情況,就由竇驍的摔倒開始。「當時我們一起集訓,竇驍就在我前面,因為踫到前面的車,他連人帶車摔下,頭部著地,整個過程我清楚看到。雖然他立即站起來,但是看到他的臉是白的,於是被送到醫院檢查。然後我們繼續練習,不久就到Eddie摔倒,整個背部都擦損了。到最後,我也摔倒,雖然我是傷得最輕的一個,但是一天內三位主要演員都摔倒,教練也緊張起來,受到很大壓力。往後,我們也不斷警剔自己要小心。」

韓國選手也中招

要數最高危的場境,一定是在韓國拍的麥迪遜賽事,因為要在高速下完成接力動作,非常危險,所以導演都不敢掉以輕心,拍攝前進行大量特訓。只是就在其中一次訓練,竇驍跟車向前翻了兩個筋鬥,最後還要頭部落地,頭盔爆裂。當時全場都嚇呆了,萬幸地,只是受了輕傷。不過這次意外,令導演也動搖了。「我有認真去想是否應該暫停拍攝,但這個接力的交替動作正正是信任表現,對劇情推進很有幫助,所以最終都堅持下去。」結果到正式拍攝,真的再發生意外,協助拍攝的韓國國家隊在一次交接時失手,其中一人斷骨入院。連專業車手都中招,可見危險性之高。

~鬥盡世界知名賽道,由最艱巨踏到最真實~

作為一部單車電影,導演林超賢好想將世界各地具特色的單車賽事都在電影中展現,於是攝製隊由香港單車館出發,體驗過臺灣高雄市的城市公路賽,經歷了韓國釜山的麥迪遜賽,受過內蒙古自治區騰格里沙漠的煎熬,最後更踏足義大利,與真正的世界冠軍級車手在正式比賽上同場較量,將電影世界與現實接軌。

香港站-踏足單車館須考資格試

2013年啟用,位於將軍澳的香港單車館,是東南亞數一數二具有國際標準賽道的單車館,亦代表歷年香港單車手在世界賽事上累積得來的成果。香港要拍一部單車題材的電影,這個場景絕不能少。由於在鑊型賽道上踩車有一定危險,加上場館使用的木地板要經過特別處理,由德國運抵,故有任何損耗均要封館維修,所以演員要在場館踩車,均必先通過考核試獲取「香港單車館賽道使用證」,絕無任何優待。

至於拍攝方面,攝影機要在跑道上擺放,便要租用認可的專用機車及駕駛員,不過為突顯速度感,如何在機車上跟演員作同步拍攝才是最大困難。因為單車與機車的重量不同,兩者行駛時製造出的離心力都會不同,要達到一致速度,須經過多次試驗才能掌握當中技巧。另外香港體育學院擁有東南亞最完善的單車運動科研器材,要拍出賽事的專業性,能深入科研中心取景是最有力的一幕。礙於這是機密重地,最後花了不知多少功夫才能成事。

高雄站-封路13公裡建模擬賽道

臺灣的單車文化深厚,而且當地有著名的單車廠和後勤隊伍,對拍攝很有幫助。開拍《破風》前,導演已計劃要拍一場大型的城市公路賽,因為現賽世界中,環法單車賽的最後一站就是決戰凱旋門。不過要在真實比賽中拍攝是非常困難,但要找一個城市願意封路數小時,模擬一場賽事來拍攝也不見得容易,而且導演希望一封就是10公裡長呢!結果膽粗粗地向高雄市申請,市政府接到申請後沒有一口拒絕,只是不斷想辦法解決技術上問題,最後申請獲批,而且一封就是13公裡長。

申請成功只是第一步,隨後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例如一場賽車,百幾二百架車,由車架噴色開始,到車手服飾的配搭都極花功夫和時間。另外,13公裡的路段當中涉及幾個主要幹道,受影響的路口多達352個,而且在3小時的封路時段內,要有疏道安排,352個路口如何溝通已是極大考驗。結果劇組花了個多月時間籌備,邀請了500多人,出動十幾部攝影機及直升機,才順利完成拍攝。事後導演也讚嘆不矣︰「我試過在不同地方封街拍攝,但要封到這種規模實在只此一次,非常多謝高雄市政府的相助。」

臺灣長大的彭于晏,對這地方感情特別深,由壯麗的風景到香甜的空氣,都讓他有一份熟悉的感覺。更難忘是,當劇組完成高雄部分,轉到臺中拍攝時,高雄便發生氣體大爆炸,部分路段都炸得面目全非,這令彭于晏非常心痛。「所以當再次從鏡頭看到高雄時,都會有幾分傷感,我們亦會盡努力把高雄原本的美呈現出來。」

釜山站-呈現友情試煉的最佳場地

戲中的彭于晏與竇驍亦敵亦友,因猜忌,破壞了二人的好友關係,導演希望這份友誼可以從一場比賽中重新建立起來,於是想起麥迪遜賽事。賽事進行中,站於頂部的隊員,要利用鑊牆的斜度增加自己的短程爆炸力,以追上隊員,底下的隊員則要利用手與手交接那個動作,將力量傳送給隊友化成速度。這就是二人建立信任的關鍵,亦是最危險的部分,要準確配合才可以將兩者的力量融合。選擇在韓國釜山拍攝,因為東南亞區只有韓國和日本設有完善的麥迪遜比賽場地和制度,定時有比賽進行,所以備有大量專業車手。而釜山遊旅局更出面邀請到國家隊協助拍攝,故最後選定出戰釜山。

內蒙站-在騰格里沙漠跟大自然搏鬥

這是壓軸一場重要比賽,三位主角會在此決高下。導演希望畫面能呈現出,三人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下作戰,於是便立即想到天氣酷熱,四野荒蕪的沙漠。單是酷熱也未夠,導演早就計劃要營造一場大風沙及一場大雨,將「惡劣」二字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尋遍整個中國大陸,劇組終於找到內蒙古自治區的騰格里沙漠。由工作人員傳送過來的相片可見,蔚藍的天色,金黃色的沙粒,正是導演想要的環境,於是籌備多一段時間便迅速起程。不過再迅速也不及天氣變得急,攝製隊到步時,氣候已踏入冷暖交替之際,下午氣溫已有點寒,朝早更下起雪來。

由酷熱變寒冷,但導演仍堅持要拍下雨戲,起初都擔心大家是否可應付得來,慶幸由演員到工作人員,都肯陪導演癲一次,決定冒著大風大雨向前衝。拍攝過程相當艱苦,正正實現了導演希望壓軸那場賽事是最艱辛的期望。雖然辛苦,但彭于晏就覺得這場戲非常難忘。「沙漠的環境很美很浩瀚,再辛苦也值得,我還跟始源和竇驍說,這輩子你有想過會有機會到沙漠騎單車嗎?」

義大利站-踏上世界舞臺的起點

結局在最惡劣的環境下完成,但幾位主角往後的路要怎樣走,怎樣才帶出一份光明呢?導演想到作為職業運動員,終極目標當然是想走到世界三大單車公路賽,法國、西班牙及義大利。由於協助拍攝的車廠品牌本身有贊助一支義大利的一級車隊Team Lampre-Merida,隊中還有一位世界冠軍Rui Costa,於是《破風》便將終極一站設於義大利,讓角色踏上世界舞臺。為拍出真實感,贊助商跟導演洽談好可以與這支世界級車隊參與拍攝,幾位演員不單可與世界冠軍RuiCosta同場,還可在一場正式的比賽中拍攝。問題是演員怎樣混入一場真正的比賽中,而劇組又怎樣在不影響賽事下拍攝。經過多番商議後,鑑於起步初段運動員均會留前鬥後,大會決定準許彭于晏及崔始源在比賽開始頭兩公裡置身車群中,隨後演員們就要撤退到某一個位置,並離開賽道,將影響減至最低。就在這安排下,終於成功拍下演員與世界級車手同場的一幕。

導演林超賢訪問




由喜歡描寫在槍林彈雨下的沉鬱角色,到中年發奮重奪昔日的光芒。《激戰》不單激發起張家輝的潛能,更掀起導演林超賢潛伏內心的一股熱血。正如竇驍形容導演︰「他是我見過最熱血的導演,因為在他瘦削的體內,住著一個兇神惡煞的年輕人。」如果《激戰》是熱血初升,那麼《破風》就像正午般血脈沸騰。「《激戰》是中年人沒路走要打出一線曙光,《破風》則是說一群年輕人的成長,怎去打開自己的道路。年輕人心目中,每個都想贏曬整個世界,當中包括贏自己!所以出來一定更熱血!」




演員專訪

彭于晏︰「單車賽就像F1賽事!」

彭于晏(Eddie)自小因體弱,不斷以運動來鍛鍊身體,遊泳、跑步、打籃球,至於單車,「多是騎去上學,去買便當,去約會,年青時未有摩託車,所以單車對我特別重要。」這些單車經驗都只限於代步的交通工具,今次是接觸到專業層面,講求速度、技術到團隊精神,都是一次全新體驗。「一支車隊有教練、破風手、衝線手,還有修理團隊,簡單說好像一個F1賽車陣容。」在戲中要當破風手,除了加緊練習,彭于晏還特意去了解破風的由來。「破風手就是在最前線,負責減少風阻對衝線手的影響,讓他的體力留到最後300公呎去衝線。我從書本知道季候鳥飛到遠方棲息時,因為路程長,牠們也有破風手,每隻都要輪流當這個位置。」

訓練體能,也訓練演技

雖說開拍前要接受15天的特訓,但真正的練習又豈止15天,只是Eddie沒有刻意去說自己有多辛苦,「比起專業運動員,我沒有甚麼了不起。」而且他覺得花半年去體驗運動員的辛苦,不單讓體能可以應付拍攝,還可以了解到單車手鍛鍊的心態。「口渴的感覺是怎樣?不能起動的感覺又是怎樣?這都是透過訓練去體會。」由於劇情上他會由破風手轉成衝線手,訓練上也須要作出調節,連體型的變化也照顧到。「當時剛演完黃飛鴻,體形較壯,但單車手普遍較瘦,所以在香港訓練期間要減磅,減低肌肉含量,目標是要小一個碼,然後腿部要加強肌肉訓練,希望看上來比較粗壯,跟真正選手一樣。」

你能做到只計付出嗎?

破風手的位置,是成就別人的成功,這種以大局為重的犧牲想法,不是人人都可參透。Eddie也坦言自己比較適合當衝線手,因為自己的爆發力也不弱,不過套用到現實生活中,就是要有人擔任默默耕耘的位置。「所以這不是單純的運動電影,只要放在團體工作上,無論是辦公室還是舞臺表演,都可以看得很投入。雖然你很辛苦很累,但別要放棄,你的回報可能沒那麼快,但是付出的過程還是開心,這是我們想講的。」至於仇銘這個角色,既熱情亦很會逗女孩子歡心,這又跟彭于晏本人相似嗎?「有像的地方,導演想我的演出比較直接,不要太多修飾,亦因為他是單車手,所以一舉一動都會變得熱情,比較有自信。至於逗女孩子的方法,其實每個男性都應該會的,無論是買東西送給她,還是開個玩笑讓她笑,都是想得到她注意吧!」

崔始源︰「這是部很human,很有實感的運動電影。」

崔始源在戲中飾演韓國車手鄭知元,是位完美主義者,對自己和隊友都要求甚高,這方面也跟始源本人有點相似。單單是訓練和拍攝過程,他也致力讓自己投入,把自己當成真正運動員一樣。「拍攝期間,我的Call Time每天都是凌晨三時半至四時之間,日日如是從不例外。其他參演的演員和臨時演員也和我們一樣早起,從這方面看,拍電影也像單車運動一樣,過著團體生活。經歷過單車手的生活後,都覺得他們非常厲害,有很堅強的精神和意志,在疾走當中不斷為勝出而努力。」

瘋狂地愛上單車

單車運動有趣之處是他一個人衝線一個人踏上頒獎臺接受榮耀,但要成功,又必須靠團體的支持和努力。「這是團體中又帶點個人色彩的運動,雖然電影角色爭取的是個人勝利,但如果大家不同心協力,便很難為團隊帶來好成績。所以《破風》是一部很human,很有實感的運動電影。」電影在多個國家取景,始源最喜歡是臺灣和韓國釜山的戲份。「兩地都有很美麗的自然環境,非常吸引。」不過說到最富單車運動氣氛的,一定是義大利。「這裡是個被單車運動氛圍和精神包圍住的國度,很多世界級選手都是來自義大利。」拍完電影後,始源依然瘋狂地愛上單車運動,有時間一星期便會騎一、兩趟。

年輕人,勿猶疑

電影由年輕人出發,紀錄他們盡情去爆發心底裡的一片熱血和青春,青春對始源來說,又是甚麼一回事?「青春就是熱情,就是不計較成敗得失,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所以我認為青春和熱情是一樣的。年輕朋友們看畢這部電影後,也請你們記得盡情去做想做的事,不要猶疑。」那麼始源這位年輕人,又對自己有甚麼目標,想趁年輕盡情去做?「我的目標是希望能成為亞洲最具代表性演員之一,被歐美觀眾認識,讓西方觀眾也記得崔始源這名字。時下歐美觀眾想起亞洲演員時,總會記起成龍、李連杰、周潤發等名字,我希望終有一天可以接他們棒,成為下一世代亞洲演員,我現正逐步實現這個夢想,有信心將來能如願以償。」

竇驍 隊中的受傷王

這個稱呼不是亂作,是由王珞丹在訪問中給予他。不知最終竇驍會否知道自己擁有這個寶號,但他的確在拍攝時傷痕累累。「導演說全片多達50位人員受傷,如果按比例說,我在50個當中就佔了19個,哈哈!」雖然沒有家樂般嚴重,不過頻密度是遙遙領先。「最嚴重有兩次,第一次是開拍前跟Eddie練習麥迪遜賽,這是二人接力賽事,需要高度注意力和技巧,在車群中找空間去衝線。結果當我抓住Eddie的手,甩出去時,整個人都往右拐,頭部碰到場邊的坑位,當時整個人撞到癱下來,幸好最後沒大礙。還有一次發生在拍攝中,我幫Eddie破風,當他找到位置突圍時,我本應要拍他一下把力量傳給他增加速度,可是出現誤差,二人距離比較遠,一推向空氣便整個人跟車子一起來個前滾翻,整個人掉出5米外。其他還有好幾次小意外,例如在香港場地的高點跌下來,給身體留有一道長長的疤痕。」

只怪自己少鍛鍊

意外集中在他身上,不是運滯或是撞邪,而是因果。因是竇驍在開拍前的練習比其他人少,才有今天的果。工作頻密,令他只能在開拍前一個月訓練了3天,準備不足,所以在第一站臺灣拍攝時已感覺非常吃力。「開拍不久,就要去海拔3千7百的山頂踩車,體力真的應付不來,速度很慢!當時自己在想,第一天拍已經有壓力,剩下的戲我可以怎樣?」心情頓然焦急起來,於是當晚便回到房間自行做滾筒練習,要取回失去的時間。

縱使事前缺乏練習,但憑著如職業運動員的自律性,以及強大的心理質素,總算追回應有的水平。竇驍還慶幸劇組先安排拍攝臺灣的路段,讓自己可以邊拍邊鍛鍊。「臺灣的路段最吃力,山亦最高,而且臺灣賽事在劇情設計上比較多變化,過程演得相當辛苦。但後來我跟Eddie說,如果沒有捱過臺灣的高難度賽道,去到韓國拍麥迪遜賽時我會摔得更慘。所以我的單車技巧就在臺灣開始鍛鍊出來。」而且當臺灣的注場顧問知道他們隨後要拍麥迪遜賽,也特意用慢動作一點一點地教導他們當中技巧,這個預習非常窩心。

腳也張不開

開工騎單車,回到酒店又要加緊練習,其實全身已筋疲力盡,就算上浴缸也要緊握扶手,否則站不起來。不過要數真的站不起來,還是沙漠一場最要命。「沙漠天氣又熱又乾燥,有幾天是累得完全撐不住。其中一天當我在車上睡得迷迷糊糊時,工作人員叫醒我說要拍衝線的鏡頭。當時我在想衝線,兩百米左右,可以呀!誰知道埋位,導演說今次要500米,全速!我想都是多衝一點吧,OK啊,就拍!衝了幾遍後,我發現我的腳不很開,是不很開(張不開)!我在想怎辦,我記得劇本後段還有一節跟敵方破風手拼體力的戲。那天我真的要拚體力,兩公裡多,衝了7、8次,拍完之後,我的腳站也站不住,一直在抖。」另外一次在義大利高山拍攝,當時有一段900多米的上坡道,走了10多遍後終於完成,就在這刻,天空突然出現DoubleRainbow景象,很美!導演說這個景很漂亮,可以再來一次嗎?當時我只有苦笑︰「鏡頭已經在這裡擺著,我能說No嗎?來吧!」

林超賢是魔鬼

林導在業界是出名瘋狂的,竇驍也早有聽聞。「你看《激戰》能夠把Eddie打造成這樣子,都知道他不會輕易放過我們,只是沒想到會這麼苦。」單從作品看,竇驍還以為導演是個大塊頭,兇神惡殺的樣子,想不到真人很瘦,很斯文。只不過一喊Action,他兇神惡殺的一面湧出來。「他是我見過最熱血的導演,因為在他瘦削的體內,住著一個兇神惡煞的年輕人。在現場,他會邊播放節奏很強勁的音樂,邊看PlayBack,每看到我們的動作跟音樂配合時,他都會看得非常入迷,看得出他非常熱愛單車。」

王珞丹 牛下女車神縮影

單車運動在香港盛行,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單車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上屢創佳績,特別是女子組的李慧詩及黃蘊瑤,而王珞丹飾演黃詩瑤一角,就是參考了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的經歷,投射到角色身上。

雙腿變得粗又壯

接戲前,丹丹已經知道要有漫長的訓練,只是沒想到這麼困難。「訓練由易到難,學踩車、爬坡道、對道路的認識,起初還可以,但導演的要求很高,每天安排一個嚴格的訓練,還要在終點拍照給他看。有些體能訓練是我吃不消,甚至有想吐的感覺。直到開拍,終於明白這些訓練是多麼有用,沒有鍛鍊過,我們5位都應該應付不到長時間的拍攝過程。」唯一仍有微言的是雙腿變粗了。「殺青後兩個月,我的腳還是很粗很壯,工作時每每要叫攝影師記得把我雙腿弄瘦一點。教練說我腿部肌肉變得敏感,只要再受力便會壯起來,所以我刻意選擇慢跑和集中做上肢運動,慢慢讓它恢復過來。」

腿在抖,口說行!

丹丹負責的是場地賽,於香港單車館內作繞圈計時。一場真正的比賽要跑幾百圈,今次拍攝也跑足百多圈。「只要一到場館,自己不自覺會緊張起來,因為怕受傷便影響進度。而每拍完一組鏡頭,導演都問我行嗎?當時就算雙腿已在抖,我都會說行!導演是因為覺得我有毅力,才找我演這個角色,我不想讓他失望,所以要極力去掉女子的柔弱感。」丹丹也留意到,在林導過去的作品中,女角很多時佔不重要的位置,多是依附在男主角的劇情上發展,但這次不一樣,有獨立的一條戰線,所以極為珍惜,不容有失。「角色去到最後一場比賽,身體已經無法支撐下去,是背水一戰。雖然撐下去可能獲得一個名次,但亦有可能對身體做成永久損傷,以後要離開這個戰場,這場戲心理鬥爭很大,很沉重。」

苦中帶甜

苦了大半情節,導演也安排一些甜頭給丹丹,就是讓她同時得到彭于晏與竇驍的寵愛,成為戲中主力的愛情線。「兩位來說,Eddie在戲中比較浪漫,有不少鬼點子,竇驍是較單純,非常細心,是兩種極端。這是電影想說的,無論友情還是愛情,都要經過很多磨合和處理,才知道是否適合自己。」那麼真人呢?兩位又有何不同。「我跟Eddie合作過兩部戲,他是個正能量爆燈的人,沒有不良嗜好,工作時很專業,沒有譁眾取寵,該說話時便說,不該時可以很低調。相反竇驍屬於大男孩,他跟角色的木納剛好相反,真人活潑開朗愛說笑。所以跟兩位合作時都很開心。」、


《破風》男神「肉包鋼鐵」演繹中國版《速度與激情》

「比《激戰》更帶勁,汗味都要溢出大銀幕」

《破風》作為今夏最燃、最刺激、最生猛的青春熱血影片,每次點映都獲得全場如雷的掌聲。散場之後,觀眾意猶未盡地說:「有笑點有勵志,一部關於自行車的電影能拍出『速度與激情』的感覺,簡直太意外!」還有觀眾說:「《破風》生猛!《速度與激情》是鋼鐵包肉,但《破風》是肉包鋼鐵,幾場比賽拍得好驚險啊,都替演員捏一把汗!林超賢一直在挑戰人生的極限,《激戰》一片,2個多小時的緊湊情節,著實全程無尿點。這次依舊是把演員榨乾的節奏,但他每次都挑戰出新花樣,佩服。這次的《破風》比兩年前的《激戰》更帶勁。」

近年,國內大銀幕青春片爆滿,《破風》此次是「不破不立」。很多觀眾說「《破風》是暑期又一部良心作品,看多了軟綿無力的青春片,再看這種汗味都要溢出銀幕的電影,瞬間能量爆發,一定要二刷。」還有觀眾說:「男神揮汗如雨、肌肉在顫抖,看到彭于晏、竇驍、崔始源暴筋的小腿三頭肌,溝壑縱橫的肱二頭肌,差點喊出來。電影太燃脂,看完你都不好意思身上帶著脂肪。」更有觀眾說:「彭于晏摔破屁股熱血衝線帥出天際了,我要刷三遍,不為別的,就為那對演技最高的屁股!」

日前,《破風》7月31日和8月2日在國內279影院超前點映預售票一秒內被搶光。很多觀眾感慨手慢沒搶到點映預售票。在8月眾多上映的影片中,《破風》想看的人數、期待的指數、購票指數、媒體指數、口碑指數等各項指數都高於同檔期影片。院線、影院經理等業內人士都表示「《破風》這種青春熱血大片非常適合暑期檔,必將接棒《捉妖記》,領跑8月暑期檔。」

電影《破風》將於8月7日芝加哥AMC River East首映,看完了如此震撼、如此強大的背景介紹,國內的小夥伴們已經將297家點映票秒殺!! 那麼問題來了,你還能忍住不去看嗎?

【好消息!關注+轉發送電影票】即日起,關注「神州傳媒」轉發本條微信在朋友圈並截圖發送消息至「神州傳媒」微信公眾平臺,就有機會獲得在芝加哥上映的《破風》(TO THE FORE)電影票2張(本輪抽獎5份,共10張)。

《破風》芝加哥上映時間及地點:

8月7日

AMC RIVER EAST

322 East IllinoisStreet,

Chicago,IL

電話:312-596-0333



工作時間:早9:00—晚5:30(美中時間)

媒體聯絡人:董宇(Zoe Dong)

聯絡電話:1-(312)823-3145

電子郵件:

Zoe@chinajournalus.com(Attn: Zoe)

報社地址:ChinaJournal

2146-AS. Archer Ave.

Chicago, IL 60616

電話:312-326-3228

傳真:312-326-3503

神州傳媒網絡主頁:

www.chinajournalus.com

神州傳媒電子郵件:

chinajournal.ad@gmail.com

chinajournal@sbcglobal.net


相關焦點

  • 《破風》8月6日全線開戰 五大看點揭密熱血大作
    《破風》終極海報(豎版)  搜狐娛樂訊 由林超賢執導,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陳家樂、歐陽娜娜、連凱等主演的青春熱血大片《破風》8月6日18點全國上映。  看點一:爆裂導演15年磨一劍的誠意之作  一提起導演林超賢,鐵桿影迷每個人都能隨口說出幾部經典之作。從早期的《野獸刑警》、《江湖告急》,到近幾年的《證人》、《線人》,每一部都是香港動作片裡的經典。兩年前,林超賢導演突出奇招,一部叫做《激戰》的電影橫空出世,這部電影叫好又叫座,成為中國新世紀運動題材電影的開山之作。
  • 《線人》《逆戰》導演林超賢攜彭于晏主演的最新電影《破風》及主演來浙大啦!
    沒有關係,又有一位重量級的香港著名導演----林超賢攜其新作《破風》來浙大啦~2015電影《破風》校園行歷史半個月陸續走進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中國知名高校,與同學們分享電影幕後的故事,以及影片裡麵團隊精神。導演林超賢將現身活動現場面對面與同學們分享以及解答《破風》,傳達正能量。
  • 《破風》發布會 林超賢:它對我來說也是動作片
    林超賢說這是自己十年前就想拍的一個故事,但是因為技術條件現在才拍出來  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 科明/視頻)6月14日,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破風》片方在上海舉辦發布會,導演林超賢,主演彭于晏、竇驍、王珞丹、陳家樂
  • 【金球·特價預售】彭于晏獲封史上最有演技屁股,《破風》8月6日上映,預售巨幕廳僅需28元
  • 《破風》口碑爆棚 全國279家影院超前點映一秒售空
    (《破風》終極海報)  林超賢執導的首部青春熱血大片《破風》已提檔至8月6日18點全國上映。該片將於7月31日和8月2日在全國279家影院開展超前點映,預售票已經開售,瞬間被搶光。經過近期的多場試映,笑聲、歡呼聲、掌聲不斷,影片獲空前好評,被贊8月最強、暑期又一部良心佳作。影片極富速度感的畫面、燃到爆的單車賽讓觀眾大呼驚喜,彭于晏、竇驍、崔始源揮汗如雨、肌肉顫抖、「肉包鋼鐵」的帥氣迷倒眾人,緊張刺激、風馳電掣、血脈賁張的節奏讓人慾罷不能,美如畫的風景、好聽到想跳的配樂讓人大呼過癮。
  • 香港導演林超賢 地氣到底是什麼?
    《破風》講述的是幾位年輕而熱血的天才騎手在一路徵戰的自行車賽事中,面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次次抉擇和成長。「破風手就是戰場上的狙擊手,他必須密切留意賽道上的風吹草動,目測風向和風速。」林超賢介紹,車隊中爆發力最強的是主攻手,也就是領騎。
  • "破風"吹響類型片崛起號角 為運動題材電影"破風"
    《破風》電影主演之一彭于晏。   由林超賢導演,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陳家樂、歐陽娜娜、連凱等當紅明星主演的首部熱血青春大片《破風》已於8月6日全國上檔。   首先,運動題材對於演員的要求極高,為了貼近角色,必須進行長時間的專業訓練,甚至要把演員打造到專業運動員的水準,這樣的時間成本,對於正當紅的演員來說是非常奢侈的,同樣的時間,他可以拍三到四部電影。拋開時間因素,運動電影對演員的傷害同樣令人望而卻步。《破風》主要演員分別進行了幾個月的魔鬼訓練,在拍攝過程中,有80多人受到程度不同的摔傷,可以說是代價不菲。
  • 《破風》被譽為"中國版《速度與激情》" 提檔8月6日 彭于晏崔始源冠軍之戰
    該片不僅題材內容新穎,故事情節、影片節奏更是讓人腎上腺飆升。影片首次嘗試好萊塢都不常拍攝的單車競技題材,很多看過電影的觀眾稱該片是「中國版的《速度與激情》」,「演員們用自己的『血』與『肉』打造了這部運動大片,建立了華語電影工業的新標杆。」
  • 《破風》8月6日(18:00)點映場,誰都不能錯過!
    破風手是衝線手的「擋風板」,破風手的名言是「風在前,無懼。」林超賢執導的《破風》把華語體育電影的逼格給提高了,一部講述單車公路賽的電影,居然拍出了磅礴的氣勢,多場比賽的氛圍被渲染的極為熱血,整部電影的精彩激烈程度完全不輸於《激戰》,林超賢與彭于晏這個組合,讓華語體育電影又一次展現了活力。車輪戰的本意是消耗戰,一群人圍毆一個人的戰法。在《破風》中,奔馳著的單車車輪你來我往,主創們用一腔熱血打造了華彩的車輪大戰。
  • 《破風》發「衝線版」海報 8月7日全國上映
    由林超賢執導、梁鳳英監製,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陳家樂、歐陽娜娜、連凱等主演的青春熱血大片《破風》已經確定於8月7日全國上映。 網易娛樂6月4日報導 由林超賢執導、梁鳳英監製,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陳家樂、歐陽娜娜、連凱等主演的青春熱血大片《破風》已經確定於8月7日全國上映。
  • 【超前點映】《破風》口碑爆棚!燃到爆 帥翻天,風景美 音樂贊!
    《破風》講述了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陳家樂等人熱血賽車、超越極限的故事。
  • 《破風》8月6日公映 女主王珞丹「淪為女配角」
    彭于晏和竇驍現場上演「公主抱」  新京報訊 (記者田穎)昨日,運動電影《破風》在京舉行首映。導演林超賢,主演彭于晏、竇驍、王珞丹、陳家樂、連凱悉數亮相,宣布影片將於本周四(8月6日)晚18點開始在全國上映。
  • 《破風》看熱血還是看搞基丨本周看什麼?
    ==.html大家好,這裡是本周內地院線新片前瞻。同時,在《大聖歸來》的成功之後,又一部經典動畫《黑貓警長》也將上映全新動畫版。而穿越題材《新步步驚心》,雷片《軒轅劍傳奇》等片也會於本周與觀眾正式見面。這其中,你更支持哪部呢?
  • 電影免費看】8月顏值最高電影《破風》,小編7月就請你先睹為快!
    林超賢向來以爆烈、熱血的動作戲著稱,《破風》是他繼創下票房口碑雙收的《激戰》後又一動作力作。影片講述了4個年輕人加入單車隊參加公路自行車賽的故事。導演林超賢稱:「別以為這是個運動題材電影,《破風》其實是以單車運動為載體,展現年輕人這種堅持、拼勁、熱血的青春,以及他們在面對挑戰,包括情感挑戰時內心的態度和抉擇。」
  • 【推薦】《破風》送給在夢想道路努力de小夥伴~
    在《破風》中,奔馳著的單車車輪你來我往,主創們用一腔熱血打造了華彩的車輪大戰。片名《破風》,是指電影中的主要角色「破風手」,破風手指的是在高速騎行下,自行車手需要通過前面一位領騎自行車手的配合,減小空氣阻力,節省後面自行車手的體力。說白了,破風手是衝線手的「擋風板」,破風手的名言是「風在前,無懼。」這部電影也完美地詮釋了這句名言。
  • 跟著《破風》去騎行,6大取景地盤點!
    8月6日上映影片《破風》除了有熱血沸騰的自行車賽事大場面,應接不暇的賽道美景也令人印象深刻!
  • 《破風》不是破傷風
    林超賢的單車運動大片《破風》橫空出世後,我們可以這樣說:和《破風》相比, 《衝線》簡直就是《轉山》。《破風》花費巨大心力拍攝了超過七場公路自行車賽,但如果僅僅是將航拍、跟拍的花活兒剪到底,那麼觀眾還不如去看央五。林超賢的不凡在於,他首次將一個車隊裡衝線手和破風手的戰術配合解釋得十分帶感。
  • 這個夏天最熱血的單車電影《破風》!
    筆者據說原本不看好這部影片,以為就是彭于晏、竇驍、崔始源這幾個高顏值帥哥搞基賣腐,再加上一些三角狗血劇情,只不過借了「單車運動「的表明形式而已。但看過之後,這位唱衰《破風》的影評人立刻成了影片的忠實粉。 電影《破風》由林超賢執導、梁鳳英監製,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等聯合主演。這部體育勵志題材電影迎合了這幾年國內興起的「騎行」活動。
  • 《破風》之彭于晏
    這種要求,必然需要演員從裡到外,跟角色渾然一體。《翻滾吧!阿信》就是彭于晏演藝生涯的轉折點。為了演好《翻滾吧!阿信》,他練了半年體操。整部戲只有五個鏡頭用了替身。他演的少年黃飛鴻,絕對是以往100多部黃飛鴻電影裡,身材最好的一位。
  • 熱血電影破風海報
    《破風》「啟程版」海報據介紹,《破風》講述了一群單車手的熱血夢想與動人愛情,是導演林超賢繼《激戰》之後又一動作巨製。林超賢表示,此次故事更加青春、熱血,動作戲難度也大大增加。為了使影片在各方面達到職業、專業的高水準,《破風》劇組特地輾轉世界多地取景,演員們也都接受了高強度的「魔鬼訓練」。對此,林超賢大讚演員們的敬業精神:「這種堅持和拼勁就是熱血的態度!」據悉,《破風》將於2015年內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