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的孩子前幾天得了尿布性溼疹,解釋一下就是指一種出現在嬰兒屁股上被尿布所包繞的區域出現的成片紅斑。由於和穿、換尿布不當有直接關係,所以名字裡就有了尿布兩個字,俗稱又叫「紅屁屁」。
在夏天的時候,有的媽媽的不太敢讓寶寶一直穿著尿不溼,就是因為怕天氣太熱,寶寶穿著厚厚的尿布容易起疹子,加上寶寶在夏天比較容易出汗,所以換尿布的次數頻繁,不易得紅屁屁。可到了冬天,媽媽們不僅要給寶寶的身體上裹上一層又一層的厚衣服,還不敢怎麼給孩子換尿布,因為要脫下一層層衣服實在麻煩,更是怕孩子屁股吹風著涼。
可實際上,冬天寶寶穿的多,屁股周圍的空氣不流通,屁屁是處於一個悶熱的環境下的,而且冬天雖然冷,但都說「小孩屁股三把火」,寶寶一哭身上就出了汗,而如果尿布來不及更換的話,長時間不僅又溼又重,而且汗液也會們在裡面,最終造成尿布性溼疹的出現。
有哪些措施可以防止紅屁屁的出現呢?
1.及時更換尿布
媽媽們普遍認為夏天寶寶容易出汗,但其實寶寶在夏天出汗是因為天氣熱,為了維持機體內正常的體溫,孩子需要通過出汗排除多餘熱量平衡體溫。而在冬天時,寶寶同樣需要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以產生更多的熱量來維持體溫。
所以其實不論春夏秋冬,嬰兒寶寶的代謝速率都是比較高的,加上喝的都是液體食物,孩子消化、吸收的能力快,尿液、汗液多,媽媽們只有及時為寶寶更換尿布,才能預防尿布性溼疹的發生。
2.擦乾屁屁再穿尿布
不少寶寶得尿布性溼疹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在換尿布的時候,方法不對造成寶寶的屁屁不舒適。有的寶媽可能有疑惑:穿尿布還有什麼方法嗎?這裡說的並不是手法問題,而是指家長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比如冬天給寶寶擦屁屁都會因為急著給寶寶穿衣服而沒擦乾就直接換上尿不溼了。
這樣的做法等於寶寶要想烘乾屁股只能等自己的體溫散在尿布溼中,慢慢消耗盡屁股上殘留的水分。這個過程不僅時間長,而且容易把溼氣散盡尿不溼中,使寶寶的屁屁處於一個溼熱的環境下,因而容易誘導紅屁屁的出現。
3.尿布選擇不當
同一種尿不溼並不是都適合所有的寶寶的,由於尿不溼的化學成分及材質不同,穿在不同寶寶身上有可能引起機率不等的過敏反應。媽媽們之間可能互相討論過各種尿不溼的好壞,卻忽略了寶寶體質的差異,過敏反應也是引起寶寶尿布性溼疹的重要原因之一。
預防寶寶的紅屁屁,家長們在給寶寶洗澡之後可以給寶寶塗一些爽身粉,注意每次寶寶小便拉稀後都要擦乾淨寶寶的屁屁,同時注意不要把尿不溼在寶寶身上裹的太緊。當發現寶寶身上出現了紅屁屁,首先要明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也便於之後的就診。
看了以上文章,你有什麼要補充的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