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中國結 紅火脫貧路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濟南11月1日電 題:火紅中國結 紅火脫貧路

  新華社記者慄建昌、張志龍、賈雲鵬

  穿、繞、挑、壓,紅絲繩在姚成雲手裡騰挪跳躍,說笑間,一個透著喜慶的中國結部件逐漸成形。在她旁邊,幾十個編織女工坐在馬紮上,同樣飛針走線,忙碌而有序。

  走進山東省郯城縣紅花鎮的軒然工藝品廠,生產車間內一派熱鬧紅火,各種中國結的部件,堆放在女工身旁。數百種花色品種的中國結,正是從她們的手中流向全球。

  小小中國結,增收脫貧大產業。姚成雲是附近的姚馬村村民,家裡種著9畝地,丈夫在外地打工,她既要照看老人孩子,又要在農忙時節管理田地。

  「俺一個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再說在家門口上班,啥活也不耽誤,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姚成雲邊忙著幹活邊說,笑臉透著幸福。

  紅花鎮七萬多人口中,有兩萬餘人從事中國結相關產業。火紅的中國結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位於魯蘇兩省交界的紅花鎮,素有「中國結藝之鄉」的美譽。中國結編織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擁有600多個花色品種,並不斷推陳出新,成為全國最大的中國結生產基地。

  南有義烏、北有臨沂,依託這兩個小商品批發市場,這裡的中國結不僅暢銷國內,還銷往美國、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市場佔有率70%左右,年產值達12億元以上。

  記者在軒然工藝品廠樣品室看到,房間四壁掛滿了數百款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中國結,炫目的中國紅配上創意獨特的圖案和長長的流蘇,讓人目不暇接。

  來自義烏、西安、武漢、銀川等地的客商,有的在查看樣品,有的在選購訂貨。工廠負責人王廷祥說:「我們有專門的設計團隊,不斷推出新品。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銷售旺季,正開足馬力備貨。」

  已與工廠合作20多年的義烏客商許正信告訴記者,他每年都要來這裡集中採購一兩次,同時探討交流市場信息和發展方向,實現合作共贏。

  「這裡當初是我的委託加工點,後來逐步發展壯大,品種多、樣式全,這次來又訂購了幾百萬元的貨品。」

  紅花鎮鎮長趙安寧介紹,當地聚集了幾百家中國結加工製作銷售企業,其中規模較大的就有20多家。在這些企業帶動下,全鎮形成了30餘個中國結編織專業村,有6000餘戶編織專業戶。

  中國結編織勞動強度小、可分散加工、集中組裝,當地充分發揮這一優勢,通過為貧困戶設專崗、送料上門再回收等多種途徑,已帶動130餘戶貧困戶實現就業增收、穩定脫貧。

  渠溝村貧困戶房紹粉因家人患病而致貧,除照顧家人外,她只要有空就會來福來祥工藝品廠編織中國結,一個月能收入500元左右。

  「我年紀大點,能做的活有限,雖然掙得少點,但也能補貼家用。再說做這個手藝一點也不累,還可以和好幾個老姐妹一起說說話,不悶得慌。」房紹粉說。

  紅花鎮扶貧辦主任柏慧介紹說,他們有意識引導當地企業為貧困戶送原料、送編織樣式、送生產技術、統一上門收購銷售,讓近百名年老體弱的貧困群眾輕鬆實現了居家就業,找到了脫貧門路。

  院南村貧困戶鄭懷玲患有肢體二級殘疾,行動不便。經過簡單的技術培訓後,現在她每天在家做著盤繩、穿針、搭線等簡單的活,不僅豐富了生活,也增加了收入。

  她說:「平時閒著沒事,就在家裡做一些中國結配件。這活兒幹著輕鬆又喜慶,一年能掙六七千元。」

  趙安寧說,鎮裡還依託200多家中國結電商企業,搭建電商服務平臺,為貧困群眾編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編織品,開通專門銷售渠道,提供免費代銷服務,進一步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致富。

相關焦點

  • 橫水鎮:火紅辣椒喜豐收 紅火日子有奔頭
    田地間,一株株茂盛的辣椒秧上掛滿了一簇簇火紅的辣椒。藍天下,村民們忙碌採摘的身影和一片一片火紅的辣椒構成了一幅幅多彩的豐收畫卷。在後白村德旺合作社辣椒種植基地內,一場別開生面的慶祝「豐收節」辣椒採摘比賽正在進行。一聲令下,20餘名機關幹部「變身」採摘工人,一人一隻塑料桶,或蹲身,或彎腰,兩隻手嫻熟地摘下一隻只紅紅的果實。
  • 林州市橫水鎮:辣椒基地慶豐年 映紅全鎮脫貧路
    本網訊:近年來,河南省林州市橫水鎮在「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程中,依託辣椒、紅薯兩大產業,擴大種植規模,拉長產業鏈條,帶動群眾增收,助力脫貧攻堅,帶領全鎮群眾過上了火辣辣的好日子。如今,辣椒產業已逐漸成為橫水鎮又一響亮的名片,火紅的小辣椒映紅了全鎮農民脫貧致富路。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美術類優秀...
    綠水青山 國畫 13 陳雪香 火紅的日子綠水青山 國畫 13 陳雪香 火紅的日子
  • 彭水龍溪鎮:找準脫貧攻堅著重點,打通脫貧之「路」
    近幾年來,全鎮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線,找準脫貧攻堅的著重點,創新工作思路,夯實工作舉措,推進脫貧攻堅進程,取得顯著成效。暢通工程打通脫貧致富路龍溪鎮漆樹村曾經作為我縣的深度貧困村,交通條件差,嚴重製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由縣城到龍溪鎮漆樹村,需要經319國道鬱山特大橋繞道黔江沙壩鄉,然後再分路進入,行車線路呈現一個「U」形。
  • 紅高粱讓村民生活紅火起來
    紅高粱讓村民生活紅火起來 2020-11-18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點點滴滴均來之不易。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
  • 陶學義:繡花機織出脫貧路
    可是「路」不好走,才開始就布滿了荊棘!2017年初,因為沒有積蓄,沒錢的陶學義只能選擇從小作坊開始,有著一些刺繡基礎的他和妻子商量,花了幾千元錢買了兩臺小機子,買了一些布料等原材料,就開始做起了民族服飾刺繡加工。
  • 安溪:700公裡農村公路提級改造 織就暢通脫貧路
    路通了,路寬了,咱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紅火啦!」安溪縣福田鄉豐都村貧困戶陳天山,因為公路的暢通,他家種植的黃金百香果走出了山門,成功脫貧致富了。  翻開安溪縣的交通地圖,延伸的「彩帶」,「長大」的道路……日新月異的變化,撐起了山城安溪的發展脈絡。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丨(15)脫貧攻堅結碩果 全面小康成色足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丨(15)脫貧攻堅結碩果 全面小康成色足 2020-12-25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火紅瓦窯 喜慶中秋
    燒瓦窯喜慶中秋佳節,也表達了村民心中的美好期盼,大夥希望火紅的瓦窯燒得越旺,生活越來越紅火。浮洋鎮深洋村村民通過燒瓦窯的形式讓全村人更加團結,更加紅火,因為村裡外出人都做生意,希望大家生活跟瓦窯一樣紅火,今晚下雨了
  • 萬水千山脫貧路——寫在人民法院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今天,在廣袤的中國農村大地,絕對貧困正在大規模消除,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貧困村脫貧數量大幅增加……這份由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書寫出的減貧戰困「成績單」背後,是中國共產黨聚眾力、匯眾智、集眾志的初心所在與使命擔當。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 脫貧攻堅 | 怒江「菇」娘的致富路
    習近平總書記給怒江州獨龍江鄉群眾回信,祝賀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並強調: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希望鄉親們再接再厲、奮發圖強,同心協力建設好家鄉、守護好邊疆,努力創造獨龍族更加美好的明天!怒江州委書記納雲德:「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經)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 訪韓之行帶來脫貧希望 中國三星扶貧村走上產業振興路
    近日,中國民宿行業權威榜單——中國民宿TOP50公布,中國三星扶貧村河北南峪 「麻麻花的山坡」、貴州白巖「牧雲澗」高端民宿從1000多家提名的名宿中脫穎而出入選前50。而僅僅兩年前,南峪村和白巖村都還是省裡脫貧攻堅的重點村,守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卻依舊無法擺脫貧困。
  • 「總書記,我們彝家脫貧了」昭覺歡慶脫貧後第一個彝歷新年
    11月16日晚,2020中國彝歷新年文藝晚會在四川最大的易地扶貧安置點「我們住在懸崖村時,山高路遠,送孩子上學難,上街趕集也很遠,現在來安置點住後特別好,孩子們上學也方便,有國家的好政策扶持,他們好好學習也能改變命運,我們也要好好努力致富奔康,馬上到彝族年了我們都很高興
  • 產業扶貧結碩果 幸福花開別樣紅——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
    產業扶貧結碩果 幸福花開別樣紅——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側記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祁玉潔2020年2月,省政府批准寧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了整縣脫貧摘帽。」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後是一項項精準的扶貧舉措。近年來,寧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先導工程,逐項補齊達標。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目前,寧縣村村通上硬化路,戶戶吃上放心水,人人住上安全房。
  • 報告文學《明月照深林》:農民脫貧後走什麼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脫貧攻堅報告文學」叢書之浦子著《明月照深林》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本書描寫了浙江省寧海縣藝術家下鄉振興鄉村的故事。中國農村農民在脫貧之後要往何處去?那就是需要文化脫貧、思想脫貧、精神脫貧」。中國作協創研部理論處處長嶽雯談到,《明月照深林》在題材上帶來了一個獨特性,探索了鄉村振興的新路。藝術曾被認為是學院式的,是精英文化,和鄉村振興是兩個路子,但是寧海用藝術喚醒了村民美的意識、美的精神,讓村民改變了自己的家園,找到了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新路。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葉雲香:「閒不住」讓她走穩了「脫貧路」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葉雲香:「閒不住」讓她走穩了「脫貧路」 2020-10-10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見莆田:火紅的冬至,火紅的日子
    隨著2020年冬至將至,莆田的街頭開始繁華熱鬧,平淡的日子逐漸變得紅火起來…01天剛破曉,攤販的第一聲吆喝攤販們早已萬事俱備,象徵過節的火紅燈籠被高高掛起,傳統美食被各自擺在最顯眼的位置。素日裡平平無奇的菜頭餅、炸豆腐、白團等在節日氛圍的渲染下,都變得叫人垂涎欲滴。
  • 福建:「電信藍」點亮脫貧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央企擔當,中國電信福建公司在"十三五"規劃期間充分弘揚"滴水穿石"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福建省委脫貧攻堅決策部署,舉全公司之力幫扶掛鈎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選派駐貧困村第一書記,開展黨建扶貧、網絡扶貧、通信業務扶貧、信息化與產業扶貧、公益扶貧"五大行動",發揮網絡和信息化優勢,真幫實幹助力脫貧攻堅,向福建人民遞交了一份高質量的扶貧答卷。
  • 「我的脫貧故事」感謝扶貧幹部付出心血 讓我家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2014年,國家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後,過江社區謝小松書記就常來我家,本著「扶貧先扶志」的初衷,從思想上開導我,鼓勵我們自主創業發家致富。謝書記根據我們家庭的實際情況幫我們精準思策,先是幫我們聯繫扶貧貸款讓我的丈夫買了一輛農用車跑運輸掙錢。丈夫跑運輸後,雖然日子比過去寬鬆多了,但我卻深深知道還不夠,要想富足還得繼續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