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這位真正的音樂人,是華語樂壇為數不多的重量級創作歌手。但從他出現在大眾眼中起,幾乎一直是娛樂新聞,頭條熱搜,甚至有緋聞困擾。大家不免忽略了他的優秀作品和被掩蓋的人品,今天小禾就向大家介紹一個不一樣的汪峰。
與多數人相同,小禾初識汪峰也是在《春天裡》這首歌爆紅之後。
小禾印象中,第一次比較清楚地看見汪峰的樣子是在《北京歡迎你》的MV中,他和許多藝人一樣有著一個幾秒鐘的鏡頭。儘管,小禾此前也曾聽聞那首作為移動彩鈴而被大眾所熟知的《飛得更高》。
《春天裡》伴隨了我們那個青澀稚嫩卻渴望成長的莫名感懷、似懂非懂的年代,那時候我們唱著「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在那時光裡」,大抵只有不痛不癢、妄作痴狂。
可是無論怎樣,這便是當初的實況;也可以看成如今一部分人聽懂了它的真相,一如往常。
2013年夏天,好聲音第二季唱響。一位俊逸硬朗、不苟嚴肅卻談笑清亮的音樂導師出現在電視上。
他就是汪峰,這個使小禾一見便心生好感,而後又漸生敬意的人,不同於以往小禾所見過的音樂人形象。
毋庸置疑,汪峰絕對是一位好導師,對音樂嚴肅莊重,待學員認真負責。
後來,小禾開始聽他的一些歌,不知為何,幾乎是聽一首喜歡一首,愛一首學唱一首。
在這當中,對小禾有著重要意義的是《像夢一樣自由》,這支後來被小禾評介為「最愛的搖滾,最愛的自由」的歌兒。得到自由時便有了歌聲,得到歌聲時便有了靈魂。
正是在汪峰的推薦和指引下,小禾開始接觸到許巍、樸樹,這兩個自己非常喜愛的歌手。
小禾因為好聲音舞臺上的《藍蓮花》而逐漸愛上巍子,也由於畢夏演唱的《生如夏花》遇見了樸少年。
這世間的一些美好,是那麼的珍貴和來之不易。
小禾記得在這過程中,最使自己感到震撼和歡欣的是,汪峰帶著他四名學員的嗨躁現場——《一起搖擺》。這支歡快的歌兒,使得當時小禾和弟弟喜樂而興奮。
汪峰簡單而輕捷的舞步和令人沉眩的吉他彈奏為歌曲更添光彩,熠熠發亮。這三四分鐘,如今依然在小禾腦海裡迴蕩,歷歷在目、記憶猶新。這真是一場讓小禾十分難忘的演出,無法忘懷。
從遇到汪峰的那個夏天起,作為他鐵粉的小禾,便成了好聲音的忠實聽眾。這是事實,小禾關注這個節目幾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
汪峰是小禾最喜歡的搖滾歌手,也是中國最成功的搖滾歌手。
在小禾看來,搖滾是一股特立獨行的精神氣質,是一種捨我其誰的靈魂態度。搖滾樂本該是這樣,注重態度、精神,起碼在其內部該當如此。這是它的秩序,也是它的尊嚴。
小禾喜歡那個在臺上歌唱的汪峰,也喜歡那個對學員掏心掏肺、工作中任勞任怨的導師;更欣賞和敬重那個為了學員的公平和音樂的公正性敢於鬥爭、一往無前的男子漢。
此種仗義正直的行為,小禾堅決支持,尤為欽佩。
換作是小禾,在那樣的情形下,也會和汪峰做出一樣的選擇和行動。這是任何一個心存正義、流淌著熱血的男兒的必然舉動,理所應當。
如此看來,汪峰變成大眾任意評說、肆意消費的對象也就不足為奇了,人們見不怪怪。
可是這又如何,那又怎樣,終於流年也未能奈誰何!因為像我們這樣生來就是孤獨的人,曠世同樣彷徨。汪峰做得對,也應當這樣。不予理睬,隨它吧,任清風拂雲上。
時間會帶走所有塵沙霧靄,唯有如水的心靈方是永恆,才是不可即的可望。於是乎,汪峰就開始唱,像從前和以後一樣。畢竟他也只是個「會唱歌的東西」。
毫無疑問,被稱為音樂才子的汪峰,天分既高,又很勤奮。兩年一張的全創作專輯,便是這一論點的最有力佐證。
汪峰是天才,也是勞模。就小禾所知,如今華語樂壇中這樣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他,另一個是周杰倫。
和汪峰那些廣為傳唱的勵志歌曲比,小禾覺得那些動心而迷人的慢歌也毫不相遜,二者足以秋色平分。
汪峰的大部分歌小禾都喜歡,其中很多小禾也會唱。我打算在黃昏的時候出發,請把我在路上叫醒。
這當中,小禾特別喜歡的有兩首。其一是《再見二十世紀》,其二是《有些事我們永遠無法左右》。是啊,生活是一塊巧克力,誰活得都不輕鬆!
末了,小禾想要唱起《美麗世界的孤兒》,這首汪峰18歲寫的歌。它一直住在小禾的內心深處:「啊啊啊啊/別哭/親愛的人/我們要堅強/我們要微笑/因為無論我們怎樣……」
我們永遠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
惟願幾十年後,汪峰的歌聲、旋律依然在空中飄揚,就像他的神Bob Dylan吟唱的歌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