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老了,咋給你們帶孩子」幾年後,大兒媳的報復婆婆真打臉

2021-01-18 騰訊網

在電視劇《都挺好》中,大嫂吳菲人雖然很好,但是也可以看出,她和丈夫在美國長時間定居,已經好多年沒有回家過了。而蘇母偏心自己的二兒子,也是因為二兒子和二兒媳離自己比較近,她就指望他們將來可以給自己養老的。

有個成語叫「愛屋及烏」,如果兒子在母親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那麼兒媳婦自然也會受婆婆的喜愛。

可也不是所有的兒子能夠受到自己的母親重視,兒媳都能受到婆婆的喜愛。在一個家庭當中,婆婆更加偏愛小叔子和他的媳婦,那麼作為長媳婦的心裡肯定多少會有些不平衡。

讀者來信

我叫嘉欣,我和我的丈夫是通過相親認識的,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給我的印象是老實憨厚,覺得像他這樣的男人,嫁過去應該不會讓自己後半輩子受到任何委屈。所以相親完之後,我們一直也有保持聯繫,他也覺得我還不錯,所以我們談戀愛沒有多長時間就直接結婚了。

其實就在前段時間裡,我的婆婆病逝了,我和丈夫回老家奔喪,之後回來大家都沒有提過任何一句關於今天的話題,因為在這方面我和丈夫一直以來都是挺有默契的,這並非是我們不孝,而是我的婆婆太作。

我丈夫並非家中的獨生子,他還有一個弟弟,也就是我的小叔子,而婆婆一向都偏愛他這個小兒子,做任何事情都會先想起她的小兒子,還總會叫我的丈夫多多幫幫這個小叔子。即使我嫁到他們家之前,並不知道他們家是什麼情況,只是在談戀愛的時候就有聽丈夫說過。

自己的母親比較偏愛自己的弟弟,其實他心裏面也有些不平衡,但我覺得可能是長輩多數都比較喜歡偏向小的。直到我嫁過去之後,我才能理解婆婆對丈夫的偏心那種感受。因為很明顯,婆婆很偏愛自己的小兒子。

我的小叔子是在我和丈夫有了孩子之後才結的婚,那時候我和丈夫都很忙,因為我們想要在外面買多一套房子,所以大家對各自的事業都很拼搏,而這時候我們的孩子就需要有個人來幫忙帶,當我跟婆婆提出想讓婆婆幫我帶孩子的時候,她卻明確地跟我說:「我現在都老了,咋給你們帶孩子」

我跟婆婆說:「其實孩子不用你整一天都帶著,只要在我和我老公忙的時候,你幫忙帶一下就行了。」

可即便是這樣,婆婆還是拒絕了我,我只好沒辦法,白天把我孩子送到娘家給我媽帶,到了晚上的時候再去娘家把孩子接回來,其實這些事情婆婆都看在眼裡,但她始終不為所動。

如果婆婆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不給自己的大兒子帶孩子,也不給自己小兒子帶孩子,我心裡多少也會平衡一些。可是,等到我小叔子有了孩子之後,婆婆卻興高採烈的主動幫他們帶孩子,而且我的小叔子和他的媳婦都沒有這要求。

不僅如此,在小叔子媳婦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很是上心,各種湯輪流燉著煲給她喝,而我在坐月子的時候,可沒有這般待遇,我看到真的心裡很不平衡。

因為當時我們都是在老家住,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所以很多事情都很明顯能看得出婆婆是偏心的,那時候丈夫又年輕氣盛,很是看不慣婆婆的偏心,就總是跟婆婆吵架,結果越吵越厲害,婆婆就越偏心,之後婆婆不僅遷怒於我,還遷怒於我們的孩子。

我和丈夫都不想孩子跟著我們一起在老家被人說閒話,所以我們就一氣之下,帶著孩子出來租房生活了。

在外地的那幾年,我們既要自己帶孩子,要重新建立新的生活,真的很難,很艱苦。但在這個過程中,婆婆還真的從來對我們不管不問,沒有任何的關心,更沒有任何的幫襯,因為她的心思裡全都是自己的小兒子和小媳婦身上。

等到我們夫妻倆生活穩定的時候,我和丈夫的年紀都已經步入中年了,而婆婆她也已經快70歲了。在此之前,我們一直都沒有聯繫,但到婆婆步入晚年之後,村裡好事的人,就開始跟我們說起婆婆在老家的晚年生活。

婆婆的晚年生活過得並不好,因為她偏愛的那個小兒子,在她老了之後,並沒有被自己小兒子和小兒媳善待過一天。

其實在此之間婆婆跟我打過一次電話,她想讓我和丈夫帶著孩子回老家住一段時間,但她並沒有說她過得有多苦,只是想讓我們回去陪陪她,當時我把她之前跟我說過的話,直接還給了她:「我也老了,孩子也大了,現在也特別忙,沒有時間回去陪你,你就讓你的小兒子和小媳婦回去陪你把。」

從那之後,婆婆就再也沒有打過電話給我們,一年之後她也就過世了,其實我知道這件事會被很多人說我們不孝,說我們沒有再婆婆去世之前陪在她身邊,但是這種事情都因為她從來都沒有善待過我們,憑什麼要我們在她去世之前陪在她身邊,而且就連我丈夫是他親生兒子都沒有原諒她,而我一個作為兒媳的,卻被她一直當為外人,我又為什麼原諒她呢?

皓宇有話說

我一直很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婆婆從未對我們行善過,而我們又為什麼要對她以德報怨呢?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很偉大,我們也是。

在一個家庭當中,婆婆的偏心就像是一面鏡子一樣,你的一舉一動都能夠完美地呈現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但是在父母子女之間,婆婆兒媳之間,出現了「恨之入骨」的關係,那麼這就是一段破裂的關係,幾乎是無法修復好的關係。

畢竟「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要怪就怪婆婆當初自己的所作所為,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聖人。

相關焦點

  • 婆婆要求帶孩子的時代已結束,新一輪藉口又出現,兒媳:怕了
    婆媳矛盾中的第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婆婆完全沒有界限感。很多婆婆認為,兒子和自己才是一家人,兒媳只是個外人。還有一種婆婆不管兒媳做什麼,在她眼裡都是錯的,即便是兒媳給她洗衣做飯,她也能挑出毛病來。如果遇到兒子兒媳吵架的時候,她會毫不猶豫站在兒子這一邊,一上來就指責兒媳不夠賢惠,不關心她兒子,還總是找事。
  • 超80%兒媳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婆婆帶,網友:原因說多了都是淚
    有許多已婚女性,在生完孩子後也更傾向於把孩子交給外婆帶,而不是婆婆。有人在網上做了一個調查,「你放心把孩子交給婆婆帶嗎?」結果超過80%的兒媳都選擇了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婆婆帶。有的網友更是直接在底下留言,訴說了自己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婆婆帶的原因。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兒媳為小家奮鬥婆婆非要催生,承諾帶娃全包,看到是孫女後立馬反悔閨蜜小圓和老公曾經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回了老家,兩人都是普通家庭,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都給不了經濟支持,車房都得夫妻倆自己掙。婆婆眼瞅著兒媳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三番五次的催促小圓,且言辭激烈,小圓不得已表示:自己這幾年的時間真的很重要,等她事業再穩定一點立馬就生孩子,現在生孩子的話,怕被別人頂替下去。婆婆聽了之後趕緊表態:「你只管生,生出來後我來帶孩子,保證你能安安心心上班。
  • 婆婆花兒媳的錢打扮,還笑兒媳黃臉婆,兒媳直接辭職:我也等人養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結婚之後卻被要求要照顧婆家人和丈夫,被當作保姆一樣看待,絲毫沒有得到尊重和愛護,結婚之前有自己的工作,可以自己賺錢養活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結婚之後卻要負責照顧公公婆婆照顧丈夫,要是孩子出生了,還要去照顧孩子,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時間,有時候還會被婆家人要求辭職在家帶孩子,最後成了一個全職保姆。
  • 超80%兒媳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婆婆帶,原因扎心,網友:過來人
    其實不僅是明星,很多普通人也有相似的經歷,被誰帶大,就和誰的感情比較深。有許多已婚女性,在生完孩子後也更傾向於把孩子交給外婆帶,而不是婆婆。有人在網上做了一個調查,「你放心把孩子交給婆婆帶嗎?」結果超過80%的兒媳都選擇了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婆婆帶。有的網友更是直接在底下留言,訴說了自己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婆婆帶的原因。
  • 婆婆大鬧產房,兒媳:我把你當媽,你卻沒把我當女兒!
    現在裡面還有好幾個產婦,您這咋咋呼呼一進去影響到別人就不好了,您兒媳在裡面觀察半小時就能出來了,到時候您再好好問問。行嗎?」「半小時?等那麼久黃花菜都涼了,還能問出啥來?她一個產婦往手術臺上一躺,她知道自己生的是個啥?我告訴你,我今天就偏要進了,怎麼地?你們把我孫子給調包了還攔著我,不讓我進去找,這沒天理了!老天爺爺啊,他們欺負我一個老婆子哦!」
  • 「我兒子咋都聽你的?女人的本分呢」,兒媳三句話,婆婆眉開眼笑
    這句話聽起來很浪漫,他突出了被偏愛者的幸運,滿足了我們都想成為的「特別的人」的期待。但特別也並不全是好事。比如在一個大家庭中,我們可以理解公公婆婆、嶽父嶽母對自己孩子的偏愛,感情上卻不能接受這份偏愛太過明顯。原因很簡單,你是你父母的掌上明珠,我也是我父母愛的結晶,誰也沒有比誰更高一等。嵐嵐的婆婆,年紀不大,早年守寡。
  • 婆婆想吃豆腐花,兒媳二話不說下樓買,回來時看到婆婆後大哭
    喜上加喜的是,這時春花也懷孕了,鄉下的婆婆知道後也樂開了花,第一時間進城去看兒媳婦。 對於這個兒媳婦,婆婆可說是非常滿意,沒有半句怨言。當初嫁過來的時候,姑娘既不計較彩禮,也不計較婚房,這樣的姑娘去哪找啊?兒媳婦吃苦耐勞,日子過得多苦都沒半句怨言,讓婆婆看得非常心疼,所以每次農村的莊稼豐收時,婆婆總會大包小包地帶些自家種的東西給兒媳。而兒媳春花也非常孝順婆婆,每次婆婆來時,都不會讓她空手而歸。
  • 78歲婆婆的自述:年輕時我刻薄兒媳,現在兒媳用最狠的方法報復我
    78歲李婆婆自述和兒媳的恩怨情仇我們那一代的女人很多都沒有讀過書,所以也沒能明白太多的道理,只有現在黃土都快埋到脖子的時候才慢慢明白了一些東西。我剛嫁進這個家的時候我的母親就告訴我,生活中一定不要讓婆婆討到便宜,不然你就要受一輩子的氣。我聽了媽媽的話,和婆婆鬥了幾十年,兩個人的關係一直水火不容,直到婆婆去世了才得以平息。
  • 大S婆婆談婆媳相處之道,兒媳真的會被當做女兒對待嗎?
    「什麼年代了,還婆婆的威嚴呢。婆媳之間最好的相處就是不處,不要生活在一個屋簷下,距離產生美。」咋一聽,這句話也許有些極端,會遭到一些「拿婆婆當媽媽看」的好媳婦們的斥責,但相信千千萬萬在婚姻裡呆過幾年的已婚女士都會感覺到事實真的如此啊!
  • 婆婆動不動「撂挑子」,兒媳在威脅下有苦難言:我不敢有意見!
    朋友小敏的婆婆就是這樣,小敏休完產假後要去上班,因為娘家離得遠,只能請婆婆來帶孩子。一開始,婆婆滿口答應:「沒問題,交給我吧,我帶孩子的經驗很豐富。」誰知來家裡沒兩天,就開始擺臉色。先是在飯桌上抱怨現在養孩子太嬌貴,那些輔食太複雜學不會,然後又說小孩白天也不睡午覺,整天哭鬧。
  • 「婆婆,你不幫我帶孩子,沒資格催我去工作」「那你等著離婚吧」
    「婆婆,你不幫我帶孩子,沒資格催我去工作!」小琴的婆婆就是那種不懂得體諒兒媳,還總是看兒媳不順眼的婆婆。在她生孩子之前,婆婆之所以沒有找她麻煩,是因為沒有機會。小琴是個完美主義者,追求面面俱到,凡事都做得很好,所以婆婆根本沒有機會找茬兒。在這樣的狀態下,沒有任何人幹涉他們的婚姻,她和她老公阿力在一起很幸福。可是,有了孩子之後,婆婆就開始找茬兒了。
  • 當婆婆10年,只給大兒子帶孫子,小兒媳卻誇我,終於想明白原因
    她也不知道為什麼周圍朋友都跟她抱怨,媳婦難伺候。前幾年,小兒子也結婚了,小兒媳也是很喜歡這個婆婆。經過一番思量,她終於明白自己作為婆婆深受媳婦喜歡的原因了。孔女士和丈夫都是普通職工,工資並不高,一輩子勤勤懇懇的。2010年,大兒子結婚時,夫妻兩當時的存款只有30萬。他們知道這筆錢並不多,對於在大城市打拼的孩子來說,想買房根本不可能。
  • 婆婆怒砸新家並揚言:都不想好好過就別過了,底線真不能一再退讓
    常年的抑鬱,心臟更是首要的大問題,做了支架手術之後,陳姐再不能工作,適逢兒媳臨盆,那正好回家了,能做做家務帶帶孫子。結果很多事情總是事與願違的。陳姐回家之後,各種彆扭是接踵而來。俗語說一山不能藏二虎,陳姐不在家時,女主人是兒媳,二人世界溫馨又舒服,現在忽然間多了個婆婆,兒媳心裡肯定不是滋味。
  • 等我老了,一定當個這樣子的婆婆!
    文 | 悅刊網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有個好婆婆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看了一些回答,真得感慨,嫁人嫁到擁有一個好婆婆的家庭裡,實在是過於幸福了。朋友圈秀老公的、秀孩子的,都不足以讓旁人那麼眼紅。但秀好婆婆的,很難不讓人羨慕嫉妒恨了。有人開玩笑說,國產劇當中,演得最真切的,毫無例外就是婆媳劇。
  • 80後遇上90後婆婆,思想前衛的婆婆,讓兒媳大跌眼鏡
    不久前,59歲的父親跟小自己36歲的秘書劉夢結了婚,作為90後的婆婆劉夢,比兒媳黃玉小了整整10歲,年齡的差距給這個幸福之家,帶來矛盾重重。下班回家的黃玉,發現家裡所有的東西來了個乾坤大挪移,沙發桌子包括自己房間裡床和衣櫃,全部被動過,這讓她很疑惑,詢問保姆後才得知,一切都是婆婆劉夢所為,這讓黃玉異常氣憤。
  • 婆婆教兒媳「尊老」,兒媳說婆婆「倚老賣老」,婆媳兩者皆有話說
    婆婆:兒媳就是兒媳,始終比不上女兒。 兒媳:婆婆不是媽,憑什麼都遵照她的意願。 社會發展至今,婆媳相處依舊還是婚姻中的一大難題,對女性來說,這是非常大的考驗。
  • 憑什麼不給我養老?兒媳三句話,婆婆無言以對,你現在改還來得及
    原本以為在有了孫子之後,她會過去幫忙,但是人家還是拒絕幫忙坐月子,兩個孩子大都是娘家人負責,就連我們這些鄰居都看不下去了,可是又不好說什麼。小兩口在城裡的條件並不是很好,也請不起保姆,兒媳又不敢放棄工作,好在媽媽能幫她帶孩子。但是兩個孩子,她怎麼忍心全部都交給母親一個人。平日裡,家裡公司兩邊跑,整整七年,她就像陀螺一樣,一刻都未曾停下,等到孩子們都上學,才算熬出了頭。
  • 照顧兒媳坐月子,剛出月子婆婆就氣得回老家,臨前對兒媳說3句話
    都說婆媳矛盾是家庭關係中最難調解的矛盾,有的兒媳婚姻破裂直言就是婆婆從中挑撥,可是,天下的婆婆哪個不希望兒子幸福,哪個願意兒子孤獨終老?她們都愛自己的兒子,只不過方式方法或許不一定到位,兒媳作為年輕一輩,能否理解一下呢?
  • 「你生米做不成熟飯,別耽誤我兒子」,兒媳痛快離婚,打了婆婆臉
    原因是她「報復」了前婆婆,用現實打了她的臉。 凱麗是農村姑娘,五年前跟前夫結婚。 前夫是城裡人,家境比凱麗家優越得多,起初婆婆瞧不起這個農村兒媳,但無奈於兒子對兒媳的一往情深,非她不娶。 為了能討得婆婆的歡心,婚後,凱麗每天都絞盡腦汁想辦法對婆婆好,她甚至一度得了「兒媳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