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0歲斯琴高娃參觀窯灣,雖然走得很慢,但要強的她卻拒絕邊上的人攙扶,靠一把傘支撐著;雖然穿著簡單樸素,但依舊是一個神採奕奕的老太太。
斯琴高娃在事業上非常成功,給觀眾留下很多經典的角色。飾演母親的角色就有40多部,有慈愛、大氣、深情的,也有刁鑽、霸道、潑辣的。每一個母親,多少都帶有她本人的性格和情感的色彩。
演了這麼多經典母親的角色,現實中卻當不好一個好母親,閨女和她斷絕關係,兒子13歲住過少管所,出來也不認她。斯琴高娃在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眼淚。
1950年斯琴高娃出生於內蒙古, 斯琴高娃在蒙語中的寓意是聰明美麗的意思,草原的廣袤與遼闊不僅造就了她能歌善舞,也培養了她生性豪邁、爽朗、堅強的性格。
1955年,驍勇善戰的父親沒有戰死在沙場上卻在建國初期不幸離世,當軍醫的母親為了工作只能把三個孩子放到到娘家生活。
年邁的外公外婆幹活不便,斯琴高娃從小就撿馬糞生火、做飯,照顧弟妹。直到母親改嫁生活才有了改善。
為了不讓人看不起,做什麼都要爭第一,在學校穿著厚重的蒙古袍做「盅碗舞」總是頂得最長時間那個,10歲就成了當時的小明星了。
1965年,15歲的斯琴高娃因「盅碗舞」特別優秀進了內蒙古歌舞團,又因長得漂亮嗓門又大,跳舞的同時做了報幕員。
這一做就是10年,每天唱歌、跳舞或是到處演出。和大家一起親如一家人,把整個青春都奉獻給了內蒙這個她喜歡又熱愛的地方。
內蒙,不僅生了斯琴高娃養了她,還給了得得以生存的專長,更讓她收穫了愛情。
1968年,18歲的斯琴高娃引起了一個比她大10歲的導演孫天相的注意,對斯琴高娃展開了猛烈的追求。涉世未深的姑娘以為這就是愛情了,就結婚了。
1969年,19歲的斯琴高娃生下了女兒孫丹。
1972年,又又生下了兒子孫鐵。
婚後,斯琴高娃和所有那個時代傳統的女性一樣,每天上班前做好飯,給兩個孩子吃好吃好再去上班。晚上下班回來做飯、收拾家務,照顧孩子和老公,她都樂意。
工作的繁忙加上兩個年幼的孩子,還要伺候老公,有時累了斯琴高娃難免抱怨幾句。丈夫不是檢討自己多幫妻子分擔,而是懷疑妻子在外面有男人了。
有一次丈夫跟蹤斯琴高娃到排練廳,發現妻子竟然和別的男人有說有笑的跳剛流行的交際舞,非常的生氣,上來不由分說就把斯琴高娃打了一頓。
斯琴高娃的爆脾氣當然也不是吃素的,何況是在公眾場合,就和他對打,但力氣再大也畢竟是女人哪,怎麼能打得過男人,只會被打得更慘。
丈夫不管是工作不順心或是生活不順心都會喝酒,一喝酒兩人就打架,日子在夫妻二人叮叮咣咣打架中過著。
有一次7歲的女兒孫丹和4歲的兒子孫鐵打架哭了,正因工作不順心喝酒的孫天相聽到女兒哭聲不耐煩了,拉著女兒就打。
看著女兒身上的傷痕,抱著瑟瑟發抖的孩子,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斯琴高娃決定了離婚。
1976年,兩人在吵嚷中離婚,法院把孫丹判給了斯琴高娃,孫鐵判給著孫天相生活。
這也為兒子長大後不認斯琴高娃說媽媽拋棄他埋下了伏筆。
一個19歲的女孩,放到現在可能剛剛上大學,斯琴高娃已生下了女兒,要承載一個家族的重擔。
這一年,潘虹正在上海戲劇學院上大學,張豐毅正在讀高二,與前妻離婚華裔音樂家陳亮聲正在全世界巡演。
都說愛情失意事業得意,這話運用到斯琴高娃身上正適用。
離婚後前夫經常說一些斯琴高娃不守婦道的話,讓帶著女兒生活的她天天接受背後別人的指指點點。
1976年,長春電影廠要拍一部電影來挑演員,為了離開這個地方拼命表現的斯琴高娃被選中,二話不說帶著女兒跟著管吃管住的劇組就離開了。
雖然因為時代原因電影沒能上映,但斯琴高娃卻愛上了電影,她喜歡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沉浸在她要演的這個人物中,這樣自己的情緒剛好也得以釋放。
1978年,八一電影廠為新電影《歸心似箭》來內蒙挑演員,有過表演經驗又生性大膽潑辣的斯琴高娃再次被選中,來到了北京。
為了演好玉貞農村婦女這個角色,斯琴高娃和劇組一起體驗生活,斯琴高娃學習了兩個原型,一個是熱戀中的女孩一個是和愛人長期分離的女人的語言、動作和眼神。
1979年,《歸心似箭》全國上映,很多觀眾喜歡上了這個溫柔又明事理的玉貞,斯琴高娃成了全國男人想娶的女人。
都說好事成雙,《歸心似箭》的成功,八一電影廠正式把斯琴高娃的戶口調到了北京,成為了正式的演員。更讓她認識了第二任丈夫敖醒晨。
1980年,吃過一次虧的斯琴高娃依舊不長教訓,和敖醒晨認識了很短時間就飛蛾撲火般的在一起了,並閃電的結了婚。
衝動和不了解就結婚的婚姻,後面會有很大的隱患,更何況斯琴高娃還帶著一個女兒。
婚後生活剛開始是幸福的,兩人舉案齊眉,有著共同的愛好和職業。敖醒晨對斯琴高娃的女兒也不錯。
1982年,老舍先生的經典作品《駱駝祥子》開拍,讓斯琴高娃出演「虎妞」,男主角祥子是張豐毅。
敖醒晨知道後反對,第一斯琴高娃當時剛剛懷孕,第二「虎妞」就是個二百五,第三演祥子的張豐毅那麼帥。甚至開機時還去片場大鬧了一場。
這時斯琴高娃草原女子的倔強性格又出來了。她知道她必須要演,前兩次就是她拼命的抓住機會爭取才有了來北京的機會,她絕不會錯過任何一次上天垂青於自己的機會。
為了演好「虎妞」符合鋸齒獠牙這一人物特點,斯琴高娃拋棄了一個舞蹈演員形體、儀態,去醫院做了齙牙帶了牙套,增肥了幾十斤,說話也變得咋咋呼呼天不怕地不怕的。
1982年《駱駝祥子》上映,斯琴高娃憑藉「虎妞」獲得了金雞獎和百花獎雙料影后。自此,紅遍大江南北。
事業是成功了,因為她執意拍《駱駝祥子》導致孩子流產,和丈夫敖醒晨關係破裂,婚姻又一次走到了盡頭。
周圍人的嘲笑加全國各地喜歡斯琴高娃的信成麻袋成麻袋的飛來,敖醒晨的心裡非常的不舒服。
敖醒晨認為斯琴高娃是個狠心的女人,為了事業可以不要孩子。兩人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生性要強的斯琴高娃一句也沒讓過敖醒晨。
1983年,兩人實在過不下去後,3年的婚姻劃上了句號,離了婚。
過了很多年後,魯豫問斯琴高娃對於當初的選擇後悔嗎?斯琴高娃說不後悔,她只是對不起肚子裡的那個孩子。
每一個人在有限的生命裡,都只擁有有限的相遇,如果你不抓住,就會被別人拿走。
如果當時斯琴高娃聽丈夫的話沒演這部戲,那以後就得一直聽他的話所有有感情戲的電影都不能演,可能就沒有今天的地位了。
經歷過兩次失敗婚姻的斯琴高娃不再相信男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演電影上。
1984年,斯琴高娃憑藉《似水流年》中的小學校長陳珍,成為了第一位獲得金像獎影后的內地女演員。
觀眾們都說斯琴高娃真的是個百變的演員,不光能演溫柔善良的玉貞,也能演潑辣蠻橫的「虎妞」,連知識分子的角色也演繹的非常到位。
之後斯琴高娃佳作不斷,只要導演說要用她,她就會排除一切萬難,經常半夜4點還沒睡,都在研究劇本,看怎麼演更符合人物形象。
不管演什麼電影,斯琴高娃都是第一個到化妝間的,只要一化上妝,她就完全變了一個人兒,進入到了人物狀態,不再和任何人聊天,只要導演喊一聲開機,她立即就成為了那個人。
1986年,通過《駱駝祥子》導演介紹,斯琴高娃認識了瑞士華裔音樂家陳亮聲,當時陳亮聲55歲,斯琴高娃36歲。
斯琴高娃聽說55歲並沒有抱什麼希望,直接說:我基本上算個殘廢,因為拍戲很多地方受傷,經常看醫生。
陳亮聲說那就治吧,我花錢給你治。
陳亮聲的司機聽到老闆相親對象是斯琴高娃時說,聽說這個女人抽菸還離過婚。
陳亮聲說那就少抽點唄,就算離過100次婚又能怎麼樣呢?
斯琴高娃被陳亮聲的紳士風度和修養打動,感覺這個男人不但有淵博的學識,更有寬廣的內心,應該能包容自己要強的性格。
斯琴高娃又一次不管不顧不計後果的結婚了,只是這一次真的賭對了。
陳亮聲真的是個善良又包容性很強的男人,而且對她一見鍾情。
陳亮聲不認識斯琴高娃之前,曾經在北京朋友家的掛曆上見過她。當時他從劉曉慶、陳衝她們那裡一頁一頁翻過沒有任何的表示,翻到斯琴高娃時卻停下了,盯著看了好長時間。
朋友說你看她幹嘛,這個是最醜的,不但抽菸喝酒脾氣不好還離過婚。陳亮聲離過婚就是罪人嗎?我也離過婚呀。這是12個美女中最有味道的一個。
兩人剛開始結婚,斯琴高娃的檔期排得很滿,蜜月都沒過就和宋丹丹進劇組拍攝《月牙兒》去了。
陳亮聲也很忙,每年都要全世界演出。他們一年可能只能見兩次面。但每天陳亮聲都會給斯琴高娃打兩次電話,問她過得好不好累不累,腿有沒有疼。
有一次陳亮聲好不容易騰出假期從瑞士到北京再坐火車又坐汽車一天來到斯琴高娃拍戲的地方時,他們卻只能趁吃飯時聊會天兒,斯琴高娃就要忙著拍戲了。
在陳亮聲溫柔的攻勢下,斯琴高娃不再包著堅硬的外殼,慢慢打開了自己,變得柔軟了起來。
1992年,斯琴高娃憑《香魂女》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女主角。這個時候該拿的獎項都拿過了,地位在娛樂圈是屈指可數的了,感覺可以休息一下了。
斯琴高娃8年的時間沒有接戲,在瑞士陪著陳亮聲和女兒過著安靜、簡單又幸福的日子。
直到2000年,陳亮聲60歲退休後,斯琴高娃繼續拍戲,陳亮聲就一直陪著。
他們沒認識前,斯琴高娃有過兩段婚姻,陳亮聲有過一段婚姻前妻是和朗朗名氣差不多的鋼琴家。
因為都經歷過失敗的婚姻,那時可以為了事業放棄婚姻,現在功成名就了,會把對前段的婚姻的遺憾彌補到現在的家庭中,小心翼翼特別的用心呵護,爭取時間在一起。
相處時不再一味的爭吵和不服輸,而是會多些退讓和理解。
認識斯琴高娃的人都說這姐們兒是個戲痴、戲瘋子,為了拍戲可以豁出去命都不要。
1981年,拍攝電影《阿麗瑪》時,斯琴高娃為了表現草原女子的勇敢,沒和馬打好招呼建立感情就上馬飛奔,結果馬根本不聽話,一下摔了下來,腦震蕩。
1986年,拍攝電影《成吉思汗》,只有一場馬戲,要強的斯琴高娃為了表現出女子穿著蒙古袍策馬揚鞭的豪爽,導演一喊開始就飛起來了,又一次摔了下來,臉朝天,右邊臉受傷了。
第三次騎馬時她年齡大了,完全可以用替身的,但她堅持不用,結果又一次摔了下來尾骨裂了。
2000年《大宅門》時,斯琴高娃聽說導演嫌她胖不想讓她演精明的白二奶奶時,立即減肥運動加節食,一下子瘦了16斤。
2001年《大宅門》播出, 白二奶奶霸氣側漏的眼神,往那一站,簡直是女版諸葛亮。這還原原著人物的演技,除了斯琴高娃,還能有誰?
2001年在《康熙王朝》裡,斯琴高娃向觀眾詮釋了什麼叫「巾幗不讓鬚眉」。在她慍怒的目光裡,散發著這個輔佐了三代帝王女人的強大氣場和魄力。
斯琴高娃強勢的性格運用到事業無疑是成功的,但在家庭上,特別是做母親時,卻失敗的。
斯琴高娃從出道就開始演母親,演過陳寶國、陳建斌、鍾漢良的母親,她飾演的母親有慈愛的、深情的、大氣的,也有吝嗇的、潑辣的,不管哪種母親,心裡裝的都是滿滿的愛呀。
演繹過這麼多母親的斯琴高娃,在現實中卻花了很多年才學會怎麼去做一個好母親。
1986年,斯琴高娃與陳亮聲結婚時,決定回內蒙看望兒子孫鐵,誰知13歲兒子因打架關進了少官所。
斯琴高娃各種奔波花錢找人去看望兒子,誰知兒子卻說你不是不要我了嗎?管我幹嘛。
斯琴高娃這時得知她出名後,整個內蒙古都為出了個明星斯琴高娃而驕傲,很多人就會問孫鐵你媽為啥只要你姐不要你呢?
可想而知,兒子的內心會多傷心,再加上前夫也總在兒子面前說媽媽是個作風不好的女子,兒子就更恨媽媽了。
斯琴高娃說等媽媽安頓後就給你找學校把你接過去,孫鐵非常討厭的說那是你家不是我家。
斯琴高娃安頓好和丈夫溝通好後準備接兒子過來時,卻得知消息兒子退學去了深圳打工。斯琴高娃趕去勸兒子上學時,兒子卻和她大吵一架,兩人不歡而散。
斯琴高娃的女兒孫丹遺傳了媽媽的美貌,從小能歌善舞,周圍人都說長大後肯定像媽媽一樣當明星,斯琴高娃和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聽到後十分的高興。
要強的斯琴高娃給女兒買了鋼琴請了鋼琴老師,報了舞蹈班。可能骨頭裡流淌著草原人喜歡自由的血液,因為天天練習這些枯燥的音符,孫丹就特別的反感,上課也不再專心。
但忙於拍戲的斯琴高娃並沒有注意到女兒的反常,依舊每年交著這些學費。
女兒大學畢業後沒有去斯琴高娃安排的工作報導,和朋友們一起來到法國開了一家中餐廳。
正在拍戲的斯琴高娃聽說後立即趕到法國讓女兒和她一起回去,但女兒拒絕了說從小我就聽話的按你的願望生活,我現在大學畢業了,想過屬於我自己的生活了。
斯琴高娃一氣之下和女兒斷絕了關係,幾年不來往。
2001年,斯琴高娃又一次拍戲受傷,加上舊傷復發,腿部需要動手術,女兒孫丹聽說後立即來到身邊照顧媽媽,母女二人冰釋前嫌。
孫丹給在深圳打工的弟弟打電話,孫鐵聽到媽媽住院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看到媽媽並無大礙就沒進去。而是在門外對姐姐說:那是你媽,他從小就拋棄我了。
無奈之下孫丹把媽媽寫的4本日記給弟弟看,孫鐵看完後知道錯怪媽媽了,不是媽媽不要自己當年也是迫不得已。
媽媽一直思念著他,當初是法院把自己判給了爸爸,加上爸爸天天在自己面前辱罵媽媽,自己就信了。
這時女兒已經27歲,兒子24歲。
娘仨終於和好了,兒子女兒都不再恨媽媽了,雖然來的晚些,但娘仨終歸還是和好了。
做完手術後的斯琴高娃剛開始只能坐輪椅,但生性要強的她只要能站立起來就絕不坐輪椅。
走路需要依靠時哪怕拄著一把傘也不拄拐杖,因為拄拐杖意味著她老了,就沒人找她演戲了。
懂事的女兒和斯琴高娃做了深切的溝通後,關掉了法國的中餐廳,在北京開了一家法餐廳。這樣好方便照顧媽媽。
斯琴高娃聽說兒子喜歡表演,把就兒子送到了比利時學習表演,畢業後看到有適合的小角色,斯琴高娃都會推薦自己的兒子。如《我的極品老媽》、《兄弟兄弟》都有不錯的演出。
這不就是人生嘛,總有驚喜和意外。人生本來就應該命運多舛才更豐滿。猶如她塑造的角色一樣:
上一秒還是美麗賢惠的玉貞,下一秒就能切換到粗俗潑辣的虎妞;也可以從苦命悲情的香二嫂快進到幽默詼諧的姨媽。
也可以從樸樸素素二楞媽,跳躍到霸氣側漏的女皇武則天;也可以從謀略遠見的豪門闊太,化身為不識大字的農村老娘。
這就是斯琴高娃呀,此刻耳邊仿佛響起她最初那首:雁南飛,雁南飛,雁叫聲聲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來歸.....
這些經典的角色,都成為了60、70、80、90跨越4個年代人心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