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是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初代、草根、審醜風盛行的網紅「始祖」,在網際網路剛剛興起時,她利用網絡反哺電視和紙媒,在背後團隊的精心打造下,開創了「流量為王」的「擴荒時期」,成為了最具影響力的網紅符號。
十年前,草根網紅風潮過去,資本蠻橫進入娛樂圈和網際網路,加上網際網路本身的更新換代,鳳姐下定決心離開,遠赴美國,化身一名美甲師。雖然身在國外,但她依然憑藉網際網路的便利,針砭時弊,對國內熱點輿論事件進行評論。
她想給人一個錯覺,「我過的很好」,但十年一覺黃粱夢,鳳姐在最近的一場直播中透露,「人有時候不如狗,移民改變不了階層,美國夢難做!」
鳳姐剛去美國時,信心十足,「去了就沒有打算回來」,並且透露自己的華爾街夢。但到了那邊,她才發現生活切實依然艱難。
最近一場直播,她把近十年來的所見所聞做了一個小總結。突然,網友發現,那個語不驚人死不休,嫉妒自信的鳳姐消失了。
只剩下一個中年婦女的感慨,有些不甘心,同時異常疲憊。她說,「人有時候不如狗,移民改變不了階層,美國夢難做!」
不光談及自己,她還談到了在美國工作的其他華人務工人員狀。無論是什麼工作,幾乎都是以身體健康為代價的。比如她自己在美甲店工作,不但每天工作時間長、客人多,而且使用的美甲粉塵很容易被吸進肺部,給健康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她還舉例了一位華人廚師,因為工作時間太長,小腿因為長期站立,靜脈曲張到整個腿都烏青,看上去非常恐怖。
同時她還談到了期望通過婚姻拿到綠卡的華人女性。這種婚姻早就放棄了愛情,能嫁人拿到綠卡就行。所以常常是年輕有學問的女孩嫁給美國老頭。
而有學位的年輕男人,現在當地落地生根也不容易,按照鳳姐的話說,即使你畢業於名校,拿到籤證,和真正的改變階級,還有十萬八千裡。
一段視頻,鳳姐的觀點依然犀利,長期的生活經驗,以及她不錯的中文修養,讓她對普通事件能夠進行總結、分析,並且用能夠同情的語言轉述出來,引起粉絲的共鳴和回應。
對此,不少網友看了鳳姐的視頻表示,如果她不走,在最火的幾年繼續堅持,有團隊願意繼續包裝她,也許她早就和當年與她一同叱吒風雲的「芙蓉姐姐」一樣,在國內過上了中產的生活了。
芙蓉姐姐是比鳳姐更早一點的網際網路初代網紅,在論壇BBS剛剛興起的時代,一個叫史恆俠的女子憑藉過分自戀的文字,提及名校的故事,迅速走紅網絡論壇。
隨後,她還為自己高調、自信的文字配上了一堆眼神凌厲、造型風騷的照片。名校學子看不下去,開始與她在論壇上「論戰百回合」,結果「芙蓉姐姐」史恆俠成功「出圈」,完成了從線上到線下的事業擴張。
接商演、參加各種有償活動,自稱「美若天仙,氣質超群」的芙蓉姐姐不斷刷屏各大媒介,從網際網路到電視再到紙媒,隨著流量而來的自然還有鈔票。
芙蓉姐姐自己也沒想到,她居然積攢了不少「鐵粉」,那些和她一樣的小人物,從她的成功之路上看到了「逆天改命」的大門。
從幾百塊的出場費到給15萬還要排隊安排檔期,芙蓉姐姐在最火的幾年,辦過演唱會、演了話劇、當過評委,在電影《A面B面》裡客串。還開了家名為「芙蓉天下」的公司。
走紅10年後,她開上了50萬的進口奔馳,擁有200平的工作室。
芙蓉姐姐的成功讓無數平凡女孩看到了選秀之外的「逆天改命」之道,不需要依靠任何背景、才華,即便相貌平平無奇,一介草根也可以憑藉出格的舉動,依靠網絡爆紅,然後收割流量,變現之後,完成階層跨越。
在這些人裡,就有一直不認命的羅玉鳳。
羅玉鳳幾乎是複製了芙蓉姐姐的成名之法,「聳人聽聞」的言語,極度自戀的文字,還有外貌與要求的巨大差距。
雷人的徵婚條件讓她迅速出圈。上了電視節目的羅玉鳳繼續打破傳播學的各種常規定義,將反差、審醜,甚至是無釐頭文化發揮到了極致。
9歲博覽群書,通讀的卻是《知音》和《故事會》,宣稱只智商達到人類巔峰,往前300年往後300年都不會有人超過。
如此言論,讓鳳姐成功登上各大媒介的「熱搜」。紅了之後,她辭掉收銀員的工作,和早期的芙蓉姐姐一樣開始忙於流量變現。各種商單「來者不拒」,鳳姐出席車展,各種代言,參加綜藝節目,繼續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藝術」。
鳳姐很快迎來自己的人生巔峰,她與當時已經紅透半邊天的芙蓉姐姐終於有了同臺的機會,兩人的身邊還有亞洲男性都熟悉的蒼老師。三人在臺上都端莊優雅,沒有人能夠想到,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會將三人聯繫起來,讓她們有了同臺的機會。
鳳姐的母親曾告訴出生於農場的她,「這是你的命,你得認命。」
可鳳姐偏偏不認命,她離開了家鄉,去到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打拼。多年過後,她依然沒有看到逆天改命的可能性。大城市更加凸顯了人的三六九等。
直到網際網路開始興起,她找到了願意炒作她的網絡推手,加上芙蓉姐姐已經成功證明這條路行得通,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造就了一個網絡「神話」。
中國網紅生意的蠻荒時期,最具影響力的無疑就是鳳姐和芙蓉姐姐。流水的網紅,鐵打的鳳姐,鳳姐之所以能夠爆紅,還在於她真的出生底層,有著改命的不甘,這份動力,很少有人能企及。
但鳳姐的幾次失敗「營銷」,讓她敗光了路人緣,她在國內已經徹底找不到身份認同感,於是才有了她離開家鄉,遠赴美國的後來。「我在國內,是一個反面的形象,我到國外,是因為實在呆不下去了。」
到了國外後,她說她最愛的電影是《當幸福來敲門》,影片講述一位求職無門的底層父親與自己兒子的溫馨故事。裡面滿是中年人的失意和痛苦,結尾的溫情有了直戳人心的力量。
隨後,鳳姐漸漸改變了人設,開始寫她在國外的見聞,並且還成為了某網站的專欄作家。一篇《求祝福,求鼓勵》刷爆朋友圈,國內名人和普通粉絲都一齊點讚。
直到近日,她談及夢想的艱難,再次引發無數人同情。
回想過去,她用比芙蓉姐姐更出格、更自毀的手段,向世人展示了草根人生的不甘淪落,以及普通人向上攀爬的慘烈與代價。
無論是芙蓉姐姐還是鳳姐,她們為了完成階層跨越,賭上了人生中許多寶貴的東西,沿著汙泥向上爬行。
區別是,芙蓉姐姐及時止損。完成了原始積累後,如今,芙蓉姐姐早已瘦身成功,不再扮醜。自己創業當老闆,開了一家傳媒公司。
早已化身白富美的她,和過去的自己「一刀兩斷」。
而鳳姐卻因為人設消耗過度,錯過了最好的流量變現時期。如今,網際網路早已更新幾代,社交網站、粉絲經濟,讓流量為王。而之前的審醜已經徹底網紅化為全新的審美時期。
甜寵、好看的小姐姐成為網絡紅人的標籤法寶,修圖磨皮成為剛需的當下,連芙蓉姐姐都變得「好看」起來,遠在國外的鳳姐上直播都要化妝幾十分鐘,可見她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而最近的「假名媛」事件,更是宣布鳳姐和芙蓉姐姐的草根逆襲之法已經過時。
現在,人人皆是推手,人人皆成網紅。
這時,突然想起了另一位曾經的網絡紅人「微笑哥」,在繁華的街道上,一名流浪漢從地上撿了半瓶冰紅茶,喝了一口,凝視著對面的天空,此時一朵煙花綻放,他微笑了。網民看了熱淚盈眶。
如今,你再搜索微笑哥,結局卻是殘酷的。他從一座高樓墜下,消失在了現實中、網絡上。那股樂觀抵不過現實的「重力」,帶著「鳳姐們」從所謂的人生巔峰急速下墜。像一顆石子被投入大海,再也激不起任何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