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紗》|「媽媽,可不可以再愛我一次,我想你了」

2020-10-07 林夢竹

提起婚紗,我們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美好的愛情,但豆瓣評分8.5的影片《婚紗》卻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婚紗故事,感人更引發人深思,自己幾乎隔幾年都會看一次,每看一次哭一次。


這部影片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一樣,講述了一個女兒陪伴媽媽度過人生最後一程的動人故事。


女主人公高芸是一名年輕時髦、事業有成的婚紗設計師,年輕時不顧家人反對勇敢追愛,不料丈夫卻很早離世。


高芸為了給女兒少拉更好的生活,拼命工作,卻因為忙於事業,而疏於對女兒的照顧。


在得知自己得了絕症後,母親恍然發現時間如沙般流失,自己能夠陪伴女兒的時間已經屈指可數。


為了在生命最後的時光留給女兒一個美好快樂的回憶,高芸選擇隱瞞病情,用盡全力來彌補對女兒的愛。


不顧身體上的痛苦趕工為女兒設計了一套獨一無二的婚紗,希望女兒長大後即使沒有她的陪伴也能帶著她的祝福,幸福美滿。



一、孩子需要的是母親的陪伴,而不是太多物質的給予


高芸因為疏於對女兒的照顧,讓年僅六七歲的女兒覺得沒有媽媽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甚至抱怨媽媽沒有舅媽陪伴自己的多。


父愛的缺失,加上母親少有的關愛,讓少拉變得極度成熟又有主見,但卻不合群。


高芸知道自己患癌後,每天擠出時間來陪伴少拉,給少拉買喜愛的玩具,換24K液晶電視;為少拉做紫菜包飯,陪少拉過生日;教少拉騎單車,在後面摔倒了;自己穿婚紗,女兒穿西裝,跟女兒拍照跳舞,漸漸地也融化了女兒的心。


如果高芸不是太過拼命工作而忽略了身體健康,忽略了對女兒的關注,平時花少量的時間陪伴孩子去健身房鍛鍊身體,或許她就不會患癌,或許她能陪孩子走得更遠。


人生沒有如果,少拉的孤僻性格是因為缺少關愛導致的,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多忙都要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多抽時間陪伴他們,他們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物質的獎勵。



二、女兒的獨立改變,來自無盡想挽留母親的心


一次聚餐,高芸突然暈倒,哥哥嫂子才知道高芸患癌,高芸卻覺得自己又給哥哥闖禍了,哥哥停下車後背著車窗痛哭,而此時的少拉還不知道實情。


但因為聚餐和女兒短暫的相處,高芸發現獨立早熟又乖張的兩面性格,既愧疚於沒有給予少拉更多的關愛,又擔心女兒的未來。


最後的日子裡高芸決定幫助改掉她身上不好的地方,讓她即使沒有自己的陪伴也可以和周圍人相處的融洽。


少拉對於母親的轉變表現從最初的猶豫、驚訝,不理解到後來的天真開懷的笑容天真,不難看出她為此一直期待著。


此時的少拉內心是矛盾的,在孤獨中待久了,自我保護意識極為強烈。一方面害怕現在所得到的一切溫暖會短暫消逝,一方面貪戀來自母親的溫暖。


所以她毫不顧及質疑對高芸做飯水平,高芸想擁著她入睡,被她躲開;高芸幫她報芭蕾班,因為班上有討厭的人她逃課;高芸要求她改掉潔癖這個習慣的時候,她不以為然;她嫌棄著高芸的梳頭技術,又想讓高芸為她梳頭。


少拉是敏感,她從母親每天在廁所嘔吐,到母親的反應,猜測到母親得了重病,並在舅媽那裡得到答案,讓舅媽不要告訴母親自己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自此,少拉為了母親高芸發生重大的轉變。少拉從小有潔癖,吃東西都要跟大家分開吃,因為好朋友喝了她的牛奶,她便與好朋友吵了架,後來因為怕媽媽擔心自己,學會了與他人共享,與好朋友和解了;


從放棄了學習芭蕾,到為了圓媽媽在眼睛看不見之前看見自己在舞臺上跳芭蕾舞的心願,又重新努力學習芭蕾;


從上學從不知道帶傘,到因為媽媽的離開,學會隨身帶傘,學會了更好的照顧自己。


媽媽的病危讓少拉學會了在苦難中成長。其實生活中我們也是一樣,總是享受著既定的幸福,過於依賴父母給予,或許在苦難中成長更能讓我們變得堅強、勇敢。


影片的結尾下雨的鏡頭,從第一二次下雨,少拉都沒有帶傘,期待媽媽能想起自己,即使被罵也開心,到第三次媽媽已經去世,少拉從書包裡抽出了一把小黃傘打開,仰望著天空,仿佛在跟天上的媽媽說我很好,獨自漫步在回家的路上。



三、母女互相的成全,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


高芸承受病痛折磨卻努力的想帶給女兒歡樂,每當少拉說出「明天、明年、以後、永遠」這些詞語時,她都會捂著嘴,眼眶微紅,壓抑著內心的痛楚。


而女兒得知母親病情,為了不讓母親自己操心主動去喝同學的飲料來克服潔癖、努力學芭蕾、努力和同學融洽相處。她自己梳頭、自己獨自在雨中回家。


知道母親因為病痛吐的一塌糊塗時,不去拆穿她「吃多了」的謊言,假裝嘲笑道「下次別吃這麼多了」,在同學孤立她、練芭蕾很累都沒有哭的情況,出門後卻轉身淚流成了河。


少拉短的時間裡成長,讓她知道了母親無條件的愛,自己也學會了心無旁騖的與母親擁抱,只是代價有點大。


終於,她找到了那個可以毫無保留的和母親相依的理由,可答案卻是慘痛疾苦的。


影片中看似平淡一幕幕,卻無時無刻不催人淚下,觸動心底最柔軟處。


簡簡單單一段對話:「就你這個樣子,誰受得了你啊誰能受得了你!」


「你啊,你能長命百歲,忍受我的任性。」


「我已經開始享受和你的相處,為什麼你要一直說再見」


「你才是我的一切,我想永遠和你在一起,直到媽媽你變成了老婆婆,也要在一起呢」


此刻,那段母親著婚紗,女兒穿西裝,手牽著手,跳著圓舞曲的她們又一次隨著聲音不自覺浮現在我眼前。


對她們來說或者沒有鬥過命運的捉弄,但還有機會的我們不是應該更加珍惜身邊所擁有的嗎?



結語


也許只有經歷過刻骨銘心的傷痛,才能脫胎換骨走向成熟。


但生命是短暫而脆弱。我們應該學會珍惜,將擁有的一切守護住。別讓珍惜開始於失去,悔恨終止於失落。也希望我們的成長不是始於彌補,而是止於珍重。


最後,推薦大家一定要看下這部被譽為人生必看的一部親情電影。

相關焦點

  • 淚崩,媽媽愛我半輩子,我只願她再打我一次
    一個人生活在外我多想,媽媽再打我一次犯了錯誤我多想,媽媽再打我一次滿頭白髮的她累彎了腰我多想,媽媽再打我一次 @夜、獨酌:媽,你離靠我已經306天了,我真的很想你。以前我胡鬧,不懂事,我知道您都沒有怪過我。如果時間可以回溯,真想跟您說聲對不起,我錯了。媽媽,我愛你。來世,我還做您兒子。
  • 媽媽再愛我一次
    小時候第一首學會的兒歌就是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世上只有媽媽好》,當年就是《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帶火了這首歌,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這部讓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悲情電影,影片自臺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改編。
  • ...你可不可以低一次頭 回來找我 然後用力抱住我 悄悄在我耳邊說
    「不夠愛你的人,希望你聽話 成熟懂事 溫柔體貼 可愛穩重,真正愛你的人他只需要你開心」 ▼ ~小東西,我要把你歸還與人海了,要乖喔,以後千萬不要在遇到像我這樣的男孩子了,要好好對自己,照顧好自己 ▼ 你可不可以低一次頭 回來找我 然後用力抱住我 悄悄在我耳邊說:「這次我們好好的 再也不分開」 ▼ 今天醒來滿腦子還是你,失落,無奈,崩潰,死死地掙扎,睡覺前習慣的找你說晚安
  •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陳朱煌執導,1988年上映的作品,影片於1990年在內地上映。共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人數超過2億,票房上億元,要知道那時的票價只有,三五毛錢,高的才一兩塊,當時過億的票房,放現在就是50億打底。
  • 《媽媽再愛我一次》回憶催人淚下
    《媽媽再愛我一次》1933年改編自《風女十八年》是以倒敘的方式進行,講述母子十八年後在瘋人院的重逢,回憶了十八年前發生的讓人們為之感動落淚的故事。影片開始,是一對戀人真心相愛,卻因世俗的觀念無法在一起。婆婆以門第思想拆散一對姻緣,又拆散相依為命的母子,反應了當時封建社會思想頑固與悲催,一手造成本不該發生的人間苦情大戲。
  • 如果我知道那是最後一次見面,一定好好愛你
    如果有的話,評論區見反正TA也看不見如果我知道那次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我一定在你耳邊說上一天的我愛你我不會衝你發脾氣讓你為了給我買奶茶跑遍半個城市如果我知道那天是你媽媽突然暈倒了我一定不會跟你吵架不會因為你不回我消息生氣
  • 《可不可以》聽哭無數人:你後悔嗎?關於我.
    她對著仍在玩遊戲的見清說:「麵條我給你留了一半,分手後,我們就不要再見面了。」十年後的春節,同樣是在旅途中,夜間的航班上,飛機停飛,他和她隔著過道互相張望。小曉說:「I miss you「。」見清說:「我也想你」。小曉說:「不是我想你,是我錯過了你」。
  • 媽媽再愛我一次觀後感八篇
    看完《媽媽再愛我一次》,我深刻地懂得了:世上最親的人是母親,世上最真誠的愛是母愛,母愛是偉大的!媽媽,我永遠愛你!  第二篇  今天我們觀看了僅三分多鐘的微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在9月13日的早晨,楊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一部《媽媽,再愛我一次》,看完這部影片,讓我再次感受到了母親的偉大。  影片中,在小強發41.5度高燒的時候,他的媽媽跪著求佛,直到頭都磕破了。也許是她的誠心感動了佛祖,小強的病才得以痊癒。而為了找到離家出走的小強,這位媽媽因為焦急而不小心踩著滾木摔下了樓梯,從此失去了記憶。
  • 【原創影評】媽媽再愛我一次
    作者:寶寶知道 張思妍《媽媽再愛我一次》是臺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1989年出品的臺灣倫理悲劇片,由陳朱煌執導,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文英、陳淑芳,孫亞東等人主演,影片於1989年上映。有人說這部電影有點作,靠眼淚賺取眼淚,影片小時候和我爸媽一起在電視上看的,除了我爸外,我媽和我都哭了,母子兩太虐心了,小孩子四五六歲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最離不開媽媽的時候,那種痛徹心扉的思念小演員表現的淋漓盡致,10年後我又獨自看了一遍,但是在小男孩跪在地下求爺爺奶奶爸爸讓他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我還是沒忍住直接淚蹦了。
  • 告白文案|希望以後穿婚紗,站在你身邊的人是我
    希望以後穿婚紗站在你身邊的人是我。I hope I will be the one to wear the wedding dress and stand beside you.其實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一直想成為你的另一半。
  • 賈玲:媽媽讓我以電影的方式再愛你一次
    賈玲為了緬懷母親,曾製作了一個小品叫《你好,李煥英》,以穿越的方式再呼喚媽媽一次!其中裡面有句旁白,是賈玲問媽媽為什麼總是那麼愛笑,總是那麼開心?媽媽回答說:「因為生了你呀」!再聯想到去世的媽媽,辛酸真的泉湧心頭!賈玲在表演過程中,幾度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哭到泣不成聲!後來,賈玲把小品改成了電影,以電影的方式向媽媽道別!
  • 對不起,這是我最後一次想你!
    對不起,這是我最後一次想你都在堅持著不去打擾,靜靜守護,遠遠的看著你,望著你就是最大的幸福,可簡單的一句:「在嗎」在堅強的自己還是讓眼淚承認了自己在說謊,一直在,何曾遺忘,一直在,何曾離開,一直在,卻不敢打擾,一直在,心痛無聲,一直在,一直在,一直都在,從沒離開。
  • 電影推薦 |《媽媽再愛我一次》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由陳朱煌執導,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文英等主演的電影,於1988年上映。影片改編自臺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尋找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的故事。在精神病院裡,他偶然間竟發現了自己的親生媽媽秋霞,這一真相讓他激動不已,十八年啊!他苦苦找了十八年的親人啊,卻一直待在精神病院裡。看著曾經最愛自己的媽媽眼裡再也沒有了濃濃愛意,甚至都不記得他是誰了,這讓他更是心痛不已!
  • 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再愛我一次》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這首朗朗上口的歌相信大家一定並不陌生,但大家可能有的不太了解,其實這首歌是出自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當中的插曲。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每當母親節的時候,電影頻道總會放映這部電影,所以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映像。
  • 《黃金花》:媽媽再愛我一次
    當媽媽又一次拿起刀,準備出發時,光仔卻異於平常的大哭大鬧,他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挽回步入歧途的媽媽。這時黃金花才明白,兒子雖然沒有足夠的智力,理解自己做的事,但他卻與自己心靈相通,似乎能預知媽媽此去將萬劫不復。
  • 電影《婚紗》 :死亡,讓我看見愛
    《婚紗》的主人公是一位設計師,影片主要講述了這位身患絕症的單身母親在有限的時間內和小女兒之間的感人故事。因為母親工作忙而導致母女關係不大和諧,在這有限的時間裡他們的感情將何去何從 ?有人曾說過:很多時候幸福都沒好好去把握;很多時候都沒好好地對愛的人說愛你;很多時候我們太過任性傷害了愛你的人,好像一切等到快要失去時才懂得珍惜。
  • 媽媽再愛我一次8
    媽媽再愛我一次(8)愛吃煮雞蛋的貓出品趙子濤站起來,略有點激動。「大姐,你見過她?」「是啊,常來這吃飯,每次都點一樣的菜,後來來了,都不用說,只要不特別要求,就還是那個菜。」「什麼菜?」「醬燒茄子,一個米飯。」
  • 記憶深刻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在我記憶中最深刻的電影是學校組織看的《媽媽再愛我一次》,我記得當時影院裡是一片哭聲,出電影院大家的眼睛是都紅紅的。一首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喚醒了母親塵封的記憶,母子相認。故事講的是一對情侶,因為家庭背景不一樣,而遭到父母反對。此時女方懷孕了,可男方要求打掉。後來女方一個人生下小孩。偏偏林家娶的富家女沒有生育,林家為了延續香火,可定是要認回孫子的。而小強媽媽想讓自己接受更好教育,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也是送小強回林家。
  • 《媽媽,我想你》:虐愛+暖心!親情大愛樸素唯美得憂傷
    《媽媽,我想你》:虐愛+暖心!,我想你》類似《媽媽再愛我一次》的現代版,親情大愛樸素唯美得令人憂傷。 還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那部悲淚片《媽媽再愛我一次》嗎?彼時,我正上高中,全校師生集體去縣城唯一一家電影院看片,電影院裡一片飲泣,哭倒無數,我們生恨少帶了紙巾。 看康銳執導、曹穎主演的這部《媽媽,我想你》時,提前被人打預防針告之這是一部催淚大片,自備半打紙巾。不過,看到一半,我終於放下心來。這是一部集悲情和暖心特質於一身的親情片。
  • 媽媽,再愛我一次
    你認不認得我啊?這麼多年,我怎麼都找不到你啊這一聲聲的吶喊,來自一位尋親八年的母親,就在2016年的最後幾天,她終於如願以償見到了自己失散八年的親生女兒。促成這次相認的關鍵,正是南海DNA實驗室成功的數據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