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怕難怕倦 怕撲空
全球得我未死心 沒有放鬆—《奇洛李維斯回信》
音樂是儲存記憶的魔盒。
我想即使到了七老八十歲,還是會記得唱著「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時Leslie的勇敢坦然;
記得聽「故事的小黃花」時候少年人沒有答案的心動;
記得「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嘶吼下的熱血不滅;
記得「人人都怕難怕倦怕撲空 ,全球得我未死心」的倔強發夢。
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
薛凱琪,Fiona,愛她的粉絲們寵溺地稱她為fifi。
她是少女心代言人,是鬼馬精靈美少女,是永遠嬌憨甜美的小公主,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這句話,好像就為她量身打造。
但也許鮮有人知道,永遠開朗樂觀幽默搞怪的薛凱琪,一度是在「靠關係」的嘲笑聲中出道的。
千禧年的流行樂壇星光熠熠,周杰倫唱著哼哼哈嘿的橫空出世,四大天王支撐下的香港樂壇新星雲集,陳奕迅、陳冠希、容祖兒各個實力不凡,依靠舅舅的關係籤約唱片公司的薛凱琪,起初並不被人看好。
成名好像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事。2004年,出道僅僅一年時間的fifi憑藉單曲《奇洛李維斯回信》成為四臺冠軍歌,幾乎拿遍了當年所有頒獎禮新人獎,更成為史上第一個以新人身份拿到叱吒十大的歌手。
這個擁有鄰家氣質的圓臉女孩,用她氧氣般的笑詮釋著獨一無二的可愛與活力,用滿滿的元氣跟甜過初戀的嗓音揭過了「靠關係」的那一頁,華麗轉身成為港媒筆下的「香港未來小天后」。
初戀薛凱琪 終身薛凱琪
少女的祈禱
那麼這首將fifi捧上神壇,在當年被唱得街知巷聞的《奇洛李維斯回信》,到底是怎樣一首歌呢?
港樂好像很喜歡將人名入歌。奇洛李維斯就是演《黑客帝國》的那個又酷又帥的基努·裡維斯,黃偉文把fifi的迷妹心思直白地寫進了歌裡:
「天天寫/封封寫滿六百句的我愛你/寫了十年仍未覺得太乏味」
堅持十年,寫可能得不到回復的信,是種多麼傻氣又浪漫的英雄主義!而黃偉文填的詞,竟源自一個真實的追星發夢故事:
Wyman上學的時候有個特別喜歡麥當娜的好友,一直都寫信給麥當娜,因為堅信偶像總會回復她,所有人都笑她痴心,直到有一天再也沒人笑了,因為麥當娜給她回信了!
很多事情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
而是努力了才有希望
多麼夢幻的故事啊,以至於十多年過去了,這種閃閃發光的浪漫主義仍然在引發感慨。人人都怕難怕倦 怕撲空 / 全球得我未死心沒有放鬆,我放佛看到那個懵懂的少女,跌跌撞撞,明知前路渺茫卻也從未放棄,這種傻氣的固執和毅力,讓聽歌的人竟生出無數慚愧。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談做夢、努力是老土的引人發笑的事,在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很輕鬆式的喪文化流行的速食時代,人們都吝嗇得只願意為確定有快速回報的事情去努力。
驀然回首,有多少年少時候的壯志豪情灑滿了來路,但明明誰都曾熱血地相信,人世間的很多事情,不是有希望才要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有希望。
正如李安在登上奧斯卡領獎臺前的六年蟄伏,JK 羅琳在締造霍格沃茲魔法世界前窮困潦倒也不放棄的決心,曾點燃你我。
麥當娜之於黎堅惠,基努裡維斯之於薛凱琪,就是夢想本身之於我們啊…
黃偉文在歌詞裡為fifi暗自傾注了多少美好祝願,而她也沒有辜負這個故事。有時候會想,不是這首歌捧紅了fifi,而是她聲音中情竇初開的羞澀,少不更事的樂天,和不管不顧的倔強堅定,甚至是被人詬病的不完美的吐息,成全了《奇洛李維斯回信》。
輕快的旋律結合甜美清透的聲音,fifi成功地用她跟尋常「港女」不太一樣的,「抬頭望星空發夢」的天真爛漫,喚醒了少年時代那種純粹的快樂雀躍的初心。
歌聲背後的故事裡,黎堅惠的一生短暫,卻足夠耀眼,她得到了最喜歡的麥當娜的回信,她也進入了自己最愛的時尚行業,她寫作出書,她的故事被寫進歌裡。
她的存在印證這那句話,上帝偏愛那些仍然願意相信的人,fifi則用她的歌聲承載著那年少美好的一場追夢,「明知我們我們隔著個太空,仍然將愛慕天天入進信封」,告訴大家要大膽發夢,永遠相信,永遠熱淚盈眶。
而現實世界中,「專心得超級偶像也動容」的fifi小公主,也得到了與偶像基努·裡維斯會面的機會,讓人心底柔軟得,像觸摸到了小貓尾巴上的那段月光。
不知道是不是這種不管不顧的深信所攜帶的力量,讓fifi在之後那段抑鬱的迷霧中勇敢突圍,越過蜚語流言,越過苦悶失意,越過嚴重抑鬱帶來的絕望,滿血恢復而來,用依然甜美的少女音唱著to be a better me .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很喜歡用網易雲聽歌,順便看天南地北各式各樣身份的人們,因歌聲而被喚醒的不同記憶跟解讀。丁磊的個籤是「做音樂是為了靈魂的對話與溝通~」,遇見這首歌本身,就是靈魂跟靈魂間的一種相遇吧。
真心的希望,希望用這首歌伴奏過努力追夢時光的人們,都能收到《奇洛李維斯回信》。作者:翻車魚